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

朱舜看着那塊牌匾,心道可惜還沒研究出照相技術,要不然一定要留一張黑白相片,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兩人站在這裡看了很久,直到看的眼睛都有些酸了,這才從大門口走回了副山長公舍。

開始商量教練員問題,教練員倒是好解決,朱舜已經和軍方威望最高的孫承宗通過氣了,希望由他親自教導一批忠肝義膽的將官。

一直閒賦在家的孫承宗,終於找到一個繼續爲大明出力的機會了,當天便去紫禁城辭去了所有的官職,安心在家研讀朱舜送給他的那些陸軍條例和陸軍軍官教材。

成立這座陸軍講武堂教導陸軍學員們的知識,倒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要對他們進行洗腦,培養成一羣狂熱到爲了大明可以犧牲一切的‘關羽’。

朱舜考慮了很長時間,關於主抓思想的宣傳員有兩個人選,一個是呂員外的兒子呂大器。

呂大器雖然現在只是六部的一名小小主事,但他未來憑藉自身的才幹,成爲了南明的內閣宰輔兼任兵部尚書。

朱舜選他當陸軍講武堂宣傳處主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呂大器就是明朝的陸放翁,到死還在高呼‘雪恥除兇,刻不容緩’。

另外一個人就是從興安伯新寧伯懷遠侯三人裡挑選一位,勳貴們在這座軍校插上一手,更能保證陸軍講武堂的地位了。

這個人選不管是選擇誰,都是工業革命的忠實擁躉,尤其是呂員外的長子呂大器在見識了雜交水稻以後,多次找到朱舜,希望能去地方上擔任知縣。

這麼一位宰輔層次的大才,朱舜怎麼會同意他去當個小小的知縣,應該在更爲重要的位置上發揮才幹,一直沒有同意。

直到陸軍講武堂的成立,朱舜對於憋屈在六部衙門裡的呂大器有了安排,只不過舉薦是一碼事,能不能正式擔任又是另一碼事。

相比較舉薦呂大器,朱舜更傾向於讓勳貴與陸軍講武堂能有利益上的糾葛,至於原因,沒有提前告訴太子朱慈烺,希望他自己可以看穿裡面的關節,算是對太子把握時局的培養。

站在琉璃大窗前的太子朱慈烺,揮了揮手,示意跟進來的幾名東宮護衛退出去。

事關儲君的安危,領頭的那名錦衣千戶猶豫了片刻,咬了咬牙帶人退了出去,手掌按着繡春刀,神色高度警惕的注意裡面的情況準備隨時衝進去。

頗有牙帳之風的房間內。

只剩下了師徒二人。

太子朱慈烺臉上帶上了一絲憂色,憂心忡忡的說道:“先生,大明陸軍講武堂的建立恐怕會觸及勳貴和軍頭的利益,咱們這一次得罪了大明所有手握兵權的武官。”

“學生怕........”

這個擔憂沒有說完,朱舜也清楚太子想要說什麼,權利的鬥爭向來都是毫無人性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大明三大公案之一的紅丸案,還有天啓皇帝落水,都是因爲權利的鬥爭所引起的公案。

黨人們爲了權利都敢殺大明皇帝,何況一個太子,這一次得罪的人還是手握兵權的勳貴和軍頭,他們可不像文官那般凡事喜歡講究一個規矩。

就算是想要暗害太子也會在規矩以內,勳貴和軍頭們可就直截了當多了,完全可以用士兵譁變的名義要挾崇禎廢除太子。

但是大明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不下一劑猛藥,治標的效果都達不到更不要說是藥到病除了。

朱舜沒有說話,只是站在窗子前平靜的看着遠處,那裡有一排排用來操練鳥銃的箭靶。

秋風吹進房間內。

一片火紅色楓葉落在了地面光斑上。

朱舜彎腰撿起了這片火紅色楓葉,視線從靶場挪開,落在了副山長公舍旁邊的一棵粗壯楓樹上。

滿眼火紅,樹冠如烈火在燃燒。

許久後。

朱舜開口說話了,平靜道:“太子的擔心確實很有道理,也是陸軍講武堂面臨的最大一個困難。”

“勳貴和軍頭的利益。”

“如果說東林黨把持着文官體系,勳貴和軍頭則是把持着武官體系,老百姓如果不是曹文詔那般的超世之傑很難有出頭之日。”

朱舜說到這裡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太子朱慈烺站了這麼長時間有些累了,斜倚着琉璃大窗也是嘆了一口氣,知道這裡面的深淺。

已經說了是超世之傑,二十年以內能出現幾個?

不會超過十個的,一年一個都數不上。

就算是有一百個,對於六七千萬老百姓來說還是太過稀少了,這還只是納稅丁戶,算上那些逃戶、附戶、流戶大明的人口已經突破一萬萬了。

一百人在數目這麼龐大的老百姓裡,滄海一粟都算不上,超世之傑四字根本不是底層老百姓的出路。

大明的上層階級早已固化,東林黨控制科舉制度由自己的門生、連宗、親戚擔任文官。

勳貴和軍頭甚至都不用控制武舉,親戚連宗直接就能在衛所等武官體系內擔任高官,吃空餉,貪軍械。

只要成立陸軍講武堂這件事傳出去,勳貴和軍頭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子朱慈烺想要親自培養一批武官,爭奪他們手裡的利益。

這纔是太子朱慈烺最爲憂心的地方,心裡不禁有些遲疑了:“先生,孤告訴勳貴和軍頭們不會爭奪利益可以解決這件事嗎?”

朱舜聽到這句話很想笑,卻又笑不出來,平靜道:“太子還是把黨爭看的過於理想化了,就好比兩個商人在競爭,其中一個商人說等我強大了不會吃掉你,難道對方就會相信他?”

“就算是真的不會吃掉,對方也不會相信他,人心叵測,誰知道下一息的想法是什麼。”

朱舜停止了說話,看向了有些遲疑的太子朱慈烺:“還記得本侯曾經給你說了什麼嗎。”

太子朱慈烺對於那句話相當的熟稔,先生要求他每天清晨都要默默背誦一遍:“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

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
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