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

朱家軍增援趕到,也先帖木兒落到了內外交迫之境。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位連續逃跑兩次的元末戰神,決定不逃跑了。非但不跑,他還請來了幾個文士,在軍中置酒,開心聊了起來。

“楊參議,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好的日子。你們漢人過元宵,蒙古人也過元宵,明月照人啊!你說這漢人和蒙古人,又有什麼區別?那些紅賊怎麼就非要跟朝廷作對,就不怕死之將至嗎?”

楊參議名叫楊聞,他連忙躬身道:“大人所言極是,紅賊一羣土賊,竟敢妄圖對抗朝廷,他們是取死有道,死在當前。”這位低頭哈腰,努力奉承,心裡倒是也有一筆賬,你說蒙古和漢人沒區別……看看咱倆的現狀,不就一目瞭然了,還說那麼多幹什麼?

也先帖木兒倒也沒有繼續浪費吐沫,而是自信滿滿道:“你們都不用怕……此番我百萬大軍南下,紅賊望風而逃,抱頭鼠竄。朝廷王師,攻必取,戰必勝。鹽城、興化、泰州,唾手可得。斬殺紅賊何止十萬!軍威之盛,兵鋒之強,前所未有,楊參議以爲如何?”

楊聞連忙點頭,這話倒是沒有撒謊。

這一次脫脫號稱百萬大軍南下,的確是聲勢浩大,大有一戰而定天下的架勢。

楊家也算是滁州一帶的大戶,只不過他們比較低調順從,沒有和朱元璋發生直接衝突。

但是人心隔着肚皮,偌大的家族,那麼多人,自然也有種種籌算。楊聞就偷偷找到了也先帖木兒。

他提出的要求也很簡單,朝廷王師殺進了滁州,只斬紅賊,像他們這種心向朝廷的安善良民還是很多的,求朝廷看在他們的面子上,饒過百姓。

楊家願意站出來,替朝廷安頓滁州,恢復原來的規矩,廢掉紅賊的亂政,自然也包括均田在內……

也先帖木兒軍事才能不行,但是他作爲兄長的助手,在內政上還是很有些心得的,他也是比較開明的元朝官吏,斷然不會像他伯父那樣,提出殺五大姓這麼荒唐的政策。他對楊家這種主動歸附的,很是有好感。

親口許諾了楊聞的官職,提拔他爲參議,跟隨在身邊,一起參贊軍務。

同樣依附過來的地主代表,也不在少數,全都圍繞在也先帖木兒的周圍,整天吹噓拍馬,不亦樂乎。

楊聞躬身感嘆道:“這一次天兵南下,王師雄風,所向披靡,無可阻擋,張士誠已經是死在旦夕,朱元璋也難逃公道!”楊聞盛讚道。

也先帖木兒心情大好,繼續道:“你們放心,我手上有兩個萬戶,城中紅賊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分出幾千人馬,繼續圍困就是。至於朱元璋的兵馬,斥候打探的消息,也就一萬多人,我再分出一個萬戶,就足以把他們打得抱頭鼠竄。你們說,沒了城池保護,就憑着真刀真槍的本事,一羣草賊,怎麼能擋得住大元雄兵鐵騎,你們說是不是?哈哈哈!”

楊聞等人也跟着附和,覺得聽起來有理,但也僅此而已了。

畢竟他們是滁州本地人,朱元璋是怎麼回事,這幫人心裡頭還是有數的。這個賊頭,不好享受,不貪名聲,心志堅定,行動迅速,有魄力,有手段。

一心一意落實分田,如果不是家產損失太多,他們都想投降朱元璋算了。

這麼個強悍的賊頭,被說成了一個土賊,不堪一擊,怎麼都有點說不過去。

楊聞覺得有必要提醒也先帖木兒,千萬不要輕敵。

但是也先帖木兒已經不想聽了,他隨手抓起了厚厚的一本書,正是羅貫中給他的寶典秘籍。

“打仗務必要知己知彼,朱元璋如何,我早就知道了。更何況丞相已經派兵自天長而來,我又下令,從揚州調兵馳援,我們只要暫時撐住,兩三天的功夫,大軍一到,我們必勝無疑!”

也先帖木兒正在說着,突然外面有人跑進來,說是瞧見了城裡城外,有人放孔明燈,似乎在傳遞消息。

也先帖木兒眉頭一皺,八成是紅賊互相送信,想要遙相呼應。

“傳令下去,立刻加強戒備,紅賊一羣烏合之衆,想來晚上不會偷營,就算他們敢來,也不用怕!”

手下人送信去了,也先帖木兒一回頭,發現楊聞等人都皺着眉頭,努力想擠出笑容,可怎麼看怎麼不自然。

真是一羣文弱的漢人,膽子也太小了。

“不用怕,接着奏樂,接着跳舞!元宵佳節,咱們樂起來。”

總算在這位的鼓動下,中軍帥賬,重新熱鬧起來。

可就在熱鬧到了三更天,也先帖木兒準備去休息,朱家軍動了。

首先是花雲和吳禎,他們率領着騎兵突出,卻沒有去攻擊元軍,而是散到兩翼,形成了屏障,防止元軍從側面進攻。

隨後在朱家軍的營地中,就推出了一排龐大而恐怖的玩意。

投石機!

也就是元廷寶貝一般的回回炮!

張希孟研究火炮的進展不大,主要是缺少冶金基礎,青銅炮他弄不起,鐵炮又一時弄不出來,還沒有足夠的工匠,大約就是除了解決不了的,全都能解決的狀態。

倒是賈魯那邊很順利,老頭子跟朱元璋督造了一批迴回炮。

由於沒有貪贓枉法,用料紮實,這些回回炮的射程比元軍的原版還要遠!

整體也輕便了許多,由四匹馱馬拉着,迅速趕到了距離元軍營地兩百步的位置。

這是個很玄妙的距離。

百步穿楊就算是神箭手了,兩百步弓箭肯定是達不到。

那元軍有沒有更遠的東西呢?

自然是有的,什麼回回炮啊,弩箭啊,全都可以。

但是對不起,這些玩意都放在內圈,用來攻擊六合城牆。

朱家軍趁着夜色進攻,這是也先帖木兒萬萬沒有料到的。

他也想不到,一羣土賊,居然弄出來比他們還厲害的回回炮!

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不過很快也先帖木兒就不用糾結了,因爲朱家軍的攻勢開始了。

“放!”

一聲令下,幾十個實心石球,呼嘯着上天,重重落在了元軍的營門內外。

幾乎一瞬間,就把轅門砸得木屑滿天飛。

負責警戒的元兵驚慌失措,根本不知道怎麼反擊,只能嚇得掉頭往營裡跑。

隨後回回炮又進行了兩輪射擊,一輪是用的石彈,見徹底砸碎了營門之後,又來了一輪火油彈。

石彈打破防禦,火油彈殺傷人員,阻止元兵靠近搶救。

總體來說,相當乏善可陳。

第一是數量不夠,沒有萬炮齊發的氣勢。

第二也怪也先帖木兒,他光顧着對付城裡的兵馬,對面向外面的營盤沒有多少防備,只有一條窄窄的壕溝,然後就是木質轅門和圍牆。

不會比一個大戶人家的防備更嚴密。

對手太菜,準備許久的都指揮使直屬炮兵,根本就發揮不出來應有的神威。

但是其他的將領已經不允許炮兵繼續表演了,還愣着幹什麼,殺進去吧!

吳良率領五百騎兵,迅速出擊,充當前鋒。

在他之後,胡大海竟然跟了上去,這傢伙面黑身長,披着鎧甲,就像是一尊天神似的,尤其是胡大海的部下。

這幫從山賊轉化過來的士兵,頗爲喜歡斧頭。這跟他們的習慣有關係,山賊缺少保養手段,刀劍容易損壞,一旦生鏽折斷,就徹底完蛋了。

相比之下,木柄短斧,威力足夠大,而且壞了只要更換木柄即可,十分容易簡便。

因此胡大海手下六百多人,全數裝備利斧,他們差不多是老朱手下編制最少的一個千戶,但是殺進去之後,卻跟一羣瘟神附體似的。

利斧高舉,見一個殺一個。

胡大海更是勇猛無敵,一手持盾牌,一手握着利斧,所向無敵。他見哪裡人多,就衝哪裡,元兵看到了他,無不駭然,落荒而逃。

除了他們之外,湯和,馮國用,唐勝宗,陸仲亨……這些老朱手下的悍將,紛紛發動了攻勢。

他們有的從現有的缺口殺進去,擴大戰果,有的另外尋找薄弱處,一口氣殺進去。

元軍的大營,就像是一條盤曲的大蛇,被突然砍出的利劍,斬成了許多段。

這條怪蟒抽搐着,痙攣着。

營中的元兵四處亂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火光沖天,越來越多的營盤,被火光吞噬,惶恐更加強烈。

而在這時候,六合的守軍終於動了。

也先帖木兒估計所剩無幾的朱家軍,一共集結了一千二百人,由耿君用和耿炳文分別統帥,伴隨着激昂的戰鼓,如同兩支匕首,狠狠插進了元軍大營!

朱家軍的兇悍程度,遠遠超出了元軍的估計。

他們不但裝備更好,戰鬥意志還高得嚇人。

從四面八方殺進來,個個都是戰神附體,屠夫下凡。

殺!

還敢站着的元兵,殺!

敢逃跑的,更要殺!

兩萬不到的元兵,迅速陷入了混亂,潰敗。

此刻元軍的處境內外交困,非常危機。必須要名將才能穩住軍心,支撐大局。

那也先帖木兒算不算這個名將呢?

很可惜,他別說名將了,面對這個局面,他竟然嚇得不知所措,完全傻住了。

如果說在沙河之戰,他是嚇得倉皇逃跑,那麼這一次,這位更慘,竟然嚇得連逃跑都不敢了。

咄咄怪事,真是咄咄怪事!

滁州的紅賊不是廢物飯桶嗎?

朱元璋不就是個喜歡吃油炸蜈蚣的土老帽嗎?

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啊?

主帥這個德行,許多護衛都偷偷逃命了,把也先帖木兒給扔下了。

胡大海第一個殺入了中軍,發現了這條大魚!

立刻過來,拿下了也先帖木兒,也從他身上的印信,知道了身份。

脫脫的弟弟,元朝的御史大夫,攻擊六合的主帥!

如此輕易被俘了!

“走,跟老子去見上位!”

胡大海高興的要昏過去!

居然抓了元廷的大官,可算是立了大功,在上位面前有的吹了。

他押解着也先帖木兒,興沖沖來見朱元璋。

張希孟也在,他一聽把脫脫的弟弟抓住了,也嚇了一跳,脫口而出道:“也先帖木兒,你怎麼被抓的?”

你還有臉問?

也先帖木兒更委屈了,這仗打得,他都糊塗了。憋了半晌,只能羞臊道:“鄙,鄙人不善逃跑!”

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十章 好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三章 書與畫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
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十章 好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三章 書與畫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