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

男子用力喊了兩聲,結果一陣頭暈眼花,幸虧讓兒子扶住,這纔沒有倒下去。

他擡頭看了看府衙的匾額,突然惶恐顫抖起來……真是糊塗了,這可是知府衙門,哪是他能來的地方?

光想着重八在裡面,竟然忘了王法,再說裡面有沒有重八還不一定……想到這裡,男人抓着兒子,轉頭就要跑。

他踉蹌着走了沒幾步,從裡面出來一個士兵,追上了他們。

“老哥,有事?”

李貞看到當兵的,腿就軟,剛剛又撒野叫了兩嗓子,這不要命嗎!

他只能低着頭,喃喃道:“沒,沒……”

士兵看他的樣子,又瞧了瞧身邊的少年,士兵就說道:“老哥,別怕,上位早就下令了,衙門放告,有什麼冤屈,只管來,有人給做主。就算沒有冤案,要來衙門提意見,也是可以的。上位有空還會親自過來詢問,幾位先生也會時常過來的。你跟我進去吧,喝點水,歇歇腳,有話慢慢說。”

士兵語氣和善,笑容滿臉,李貞當真有些遲疑了,這還是衙門的兵嗎?

自己這是遇見了菩薩?

李貞父子被士兵引入了二堂旁邊的房間,讓他們坐下,隨後士兵送來了茶水,還有一小盤棗糕。

看到了吃的,李保兒的口水就忍不住流下來,李貞也忍不住嚥了下口水,“這,這是,給,給我們的?”

士兵笑着點頭,李貞鼓足勇氣,伸手抓了一塊,他要往嘴裡送,到了半路,手停下來,給了兒子。

“吃,吃點!”

李保兒接在手裡,半大小子最是能吃的時候,三口兩口就給吃了,還不夠塞牙縫兒……李貞一直看着士兵,見他只是笑,並沒有別的意思,急忙又抓起一塊,遞給了兒子,他也抓起一塊,大吃起來。

棗香濃郁,鬆軟鮮甜,真是美味啊!

爺倆把盤子裡的棗糕吃光,又喝了熱乎乎的茶水,總算恢復了一點氣力,他好奇問道:“重八哩?是不是他告訴你給俺們送來的?”

士兵一笑,“俺不知道重八是誰,這都是上位吩咐的,這些時候,清理冤獄,平分田畝,不免會有紛爭。上位準許百姓來衙門伸冤,先生讓俺們準備了這間房舍,告訴我們,對待鄉親務必要客氣和藹,認真聽取,有事情,或者意見,都要記下來,而後會想辦法解決。”

士兵笑着道:“怎麼樣,你們父子可有冤情?”

李貞咧嘴,要說冤枉,他當然冤了,一家人混成了這樣,能不冤枉嗎?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見到重八……對了,李貞突然想起來,在盱眙的時候,聽人說重八好像改名字了……對了,叫,叫朱元璋!

李貞一拍腦門,忙道:“我,我要見朱元璋!我是他姐夫!這,這是他外甥!”

士兵微微怔了怔,認親的,這倒是不稀罕,過去的時間裡,就有不少濠州的鄉親過來投靠,但卻沒有什麼至親。

但既然涉及到了上位,就不能莽撞……士兵點頭答應,他沒去找朱元璋,而是到了府衙旁邊的簽押房,很湊巧,張希孟正在這裡。

他把事情說了一下,張希孟不由得一驚。

不久前他還在替朱文正打算,怎麼李文忠先來了?

張希孟急忙過來,見到了李家父子。

俗話說真的假不了,李貞說了幾句,張希孟就果斷讓人去請朱元璋了。

李貞三十五歲才娶朱元璋的二姐,次年有了兒子李文忠。

www¸тTk дn¸c○

在這個年紀,還能辦的起婚事,娶得起年輕的老婆,李貞的家境很不錯,至少在小康以上。

朱元璋有兩個姐姐,大姐出嫁之後,就如同斷線的風箏,跟家裡沒了來往,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就當大姐死了。

所謂親戚情分,大約如此。

沒有理所當然,只有將心比心。

李貞時常接濟岳父岳母,順帶着朱元璋也得到了不少好處,他對這位二姐夫格外尊重。

只是後來一場大災,李貞在盱眙的老家也受到了波及,他無力顧及岳父一家……這纔有了後來老朱家破人亡,不得不去出家當和尚。

轉念快十年過去,朱元璋已經坐擁幾萬精兵,成了一方小諸侯,而李貞卻是妻子死去,家產全數斷送,只能帶着兒子,一路討飯過來,祈求老朱的庇護。

張希孟讓人又煮了蓮子羹,讓爺倆先吃着,餓久的人,沒法一下子吃得太飽,要慢慢恢復。

“上位一直沒忘你們,前些時候,還派人尋找,只是兵荒馬亂,想找到一個人,不是那麼容易。”

李貞立刻點頭,“誰說不是啊!那個姓趙的不義王,成天縱兵搶掠,不幹人事,老百姓都恨死他了!俺和保兒就差點被抓了。”

姓趙的,不義王?

張希孟想了想,“是永義王趙均用吧?”

“對,就是這個畜生!他可是太壞了,壞的冒煙……”李貞切齒咬牙。

正在這麼說着,突然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一個高大的身影進來。

“姐夫!”

朱元璋認出了來人,突然三步兩步跑過來,一把抓着李貞,李貞愣了一下,仔細辨認之後,這才伸手抱住了朱元璋。

兩個年紀差了一倍的男人抱在了一起。

又是哭,又是笑,弄得張希孟都跟着眼圈紅了。

老朱半晌和姐夫分開,這才注意到旁邊的少年,驚訝道:“這,這是保兒?這麼大了?”

李貞點頭,連忙拉着李保兒過來,給舅舅施禮。

朱元璋拉着李保兒,看了又看,喜歡不得了。

李貞看在眼裡,就咬了咬牙,對朱元璋道:“重八,你現在可是出息了,聽這位先生講,光是精兵就有好幾萬……姐夫一把年紀,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死了,保兒無依無靠的,你可憐他,收爲義子,幫着姐夫撫養他長大,我就算是死了,也感激你的大恩啊!”

說着,李貞就往下跪倒。

朱元璋立刻拉住姐夫。

要說起來,李貞這個想法,也是尋常,換成原本的老朱,肯定會一口答應,親外甥變成乾兒子,都是肉爛在鍋裡,有什麼不妥的。

可自從張希孟提到北周的歷史之後,老朱不由得多了三分小心。

像朱英那種,存粹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倒也好說,沒誰會覺得朱英可以繼承他的基業,但是親侄子親外甥,這就不一樣了。

倒不是說老朱不喜歡李保兒,不尊敬姐夫。

只是說有些麻煩,還是提早預防比較好。

“姐夫,你起來,咱們慢慢說……”拉起來李貞之後,朱元璋道:“正如姐夫所說,你也年紀大了,未必還能再填個兒子。保兒是你們李家的獨苗,開枝散葉,繼承香火,都靠着他。這麼說吧,你的兒子,就是咱的兒子,咱保證比親兒子還親。”

朱元璋一回頭,就對張希孟道:“先生,從今往後,咱外甥就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教他讀書寫字,把他培養成人才。”

張希孟一怔,這事鬧得,怎麼把包袱甩給自己了?

還沒等他答應,朱元璋就迫不及待跟李貞吹了起來。

“姐夫,你可別看張先生年紀小,他可是名門之後,一肚子學問,咱能有今天,他出力最大。”

李貞在剛剛的談話中,就已經看出了張希孟的不同尋常,因此並不敢輕視他。

現在一聽說讓兒子跟人家讀書,他立刻大喜,“那這孩子就託付先生了,不管打罵,都由先生做主,只是……”

“只是有一點。”李貞瞧瞧朱元璋,這才道:“那個聽說好些人都改名了,俺琢磨着是不是也改一個?”

“改!”朱元璋立刻道:“先生,你看咱外甥叫什麼好?”

“主公,你讓他跟我讀書,自然是有心學文,不如叫文忠吧!”張希孟也沒多費事。

朱元璋咂摸了一下,又看了看李貞,“姐夫你的意思?”

“李文忠,李文忠!好!就叫這個名字了!”

他趕忙拉着兒子,給先生施禮拜謝。

張希孟也只能接受。

老朱又仔仔細細,告訴姐夫,有關張希孟的出身,還有他給自己出的計策,把李貞聽得一愣一愣的。

自己的兒子今年都十四了,論起來比張希孟還要稍大兩個月,奈何跟人家就是沒法比啊!小舅子手下真是臥虎藏龍!

“對了,姐夫,你既然來了,有什麼打算沒有?”朱元璋道:“咱可不是逼着你幹活啊!你要是什麼都不想幹,咱養着你也是應該的,如果你有什麼想法,說出來,咱幫着你安排。”

李貞想了好半天,這才道:“你看姐夫不會什麼……就是早年當過幾天廚子,這麼着,你能不能讓我管做飯?”

老朱微微一怔,“姐夫,你怎麼想幹這個?”

李貞咧嘴苦笑,他撩起破衣服,露出乾癟的腹部,無奈苦笑,“沒別的,餓怕了!”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姐夫,你管廚房,就爲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啊?”

李貞稍微發愣,唬得急忙解釋道:“別,別想岔了,俺可不是要偷吃,俺,俺就是想看着糧食菜蔬,看着……就心安了。”

朱元璋一笑,“那好,姐夫,咱就帶着你去瞧瞧咱們的廚房!保證能嚇你一跳!”

李貞眨巴了一下眼睛,廚房而已,能嚇唬誰啊?俺纔不信!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章 論守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章 論守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