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

江楠沒說太多的話,但是常遇春卻是字字牢記在心,絲毫不敢馬虎大意。這倒不是江楠有多了不起,而是北平的那位,實在是讓人心驚肉跳。

包括自己的女兒在內,要是還糊塗,可真的會出大事。

常遇春匆匆告辭,結果正好和朱標碰上了翁婿接連過來,也是有趣。尤其是朱標還帶着那麼大的一個木匣子,還用得着多說嗎?

兩人打了招呼,略微寒暄,常遇春就快步返回家中,直接把夫人藍氏叫來了。

劈頭蓋臉,常遇春就怒斥道:“生了個皇孫,就以爲擒了賊王,立了潑天大功!就算是這孩子能登基稱帝,主掌江山社稷,那時候咱們沒準早就死了,想那麼多沒用的幹什麼!還有,你睜開眼睛好好瞧瞧,你那個女婿剛剛去登門道歉,便是上位,坐在了龍椅上,還敢不敬張相不成?”

“連這點道理都不懂,你們娘倆簡直想氣死我!”

常遇春厲聲斥責,半點臉面沒留,藍氏怔了怔,頓時大詫,同時又憋屈憤怒,淚水忍不住往下流。

常遇春也沒有說別的,只是冷冷道:“你怪我怠慢了你也好,想指着皇孫撐腰也好。反正我提醒你一句話,你要是覺得我說的不對勁兒,你就給你兄弟藍玉寫信。你問問他,看他怎麼說?會不會仗着皇孫的勢力,就跟張相那邊衝突?”

“真是糊塗透了!”

常遇春還要領兵,也沒有多少時間,他回來一趟,見了江楠,跟藍氏說了一番話,連夜就走了。

他這一走,藍氏嚎啕大哭,氣得着實不輕。

兩口子走到了今天,給你生兒育女,費了多少心血,熬白了頭髮,結果你就這麼對我?常遇春,你沒有良心!

藍氏大怒,但是不得不說,常遇春講的一件事,她還是認可的。

別人不可靠,自己兄弟藍玉還在,他是太子妃的舅舅,皇孫的舅姥爺,他總該向着自己這邊吧?

藍氏想了很久,終於決定給藍玉寫封信。

由於藍玉在軍前領兵,這封信輾轉了兩個月,纔到了藍玉手裡。

當藍玉接在手裡,看完之後,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姐姐話裡話外,說什麼江楠插手東宮的事情,說什麼夏知鳳一個民間來的小丫頭,把持着皇家圖書館,皇孫病了,連懷疑她都不行了……這是什麼道理?

還有,東宮這邊,到底是君,君臣之別,還講不講了……

沒看完這封信,藍玉腦瓜皮就裂開了。

姐姐啊!

你這是真糊塗了,還是假糊塗了?

這纔多長時間,怎麼腦袋就壞了?

藍玉覺得自己姐姐,還有外甥女,一對糊塗蛋兒,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知道。

皇孫還沒出世,馬皇后就費力氣把孩子算在夏知鳳門下,那不是擡舉夏知鳳,也不是恩典張相公。

那是給皇孫拉來一個大靠山!

張相公的影響力就擺在那裡。

你不主動拉攏過來,就會出事的。

這倒不是說張希孟願意摻和奪嫡的破事,而是人心如此,一旦察覺到東宮和張相不和,張希孟門下的那些人,還有其他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人,都會聚集在其他皇子周圍,形成一股新的勢力。

真走到了這一步,別說皇孫了,就連朱標都要頭疼!

好傢伙,巴結人家張相公還來不及,你們倒好,皇孫病了,不問青紅皁白,先懷疑張相唯一認可的嫡傳弟子!

而且還是皇孫未來的師父,你們腦子哪去了?

找死也不是這個法子!

朱棣雖然混蛋,連自己親兄弟都坑,但你問問他,敢對張庶寧動手嗎?別說翻臉了,張庶寧要什麼,朱棣都要乖乖送上去。

不爲別的,張家就這麼幾個人,人家還基本上處於無慾無求的狀態,張庶寧把書坊都交給了胡儼和黃觀他們。

夏知鳳更是醉心研究,絕對人畜無害。

這下子倒好,招來了無妄之災了。

藍玉可是半點沒客氣,直接在信裡好一頓數落藍氏,警告她別犯糊塗,也別覺着生下了皇孫,就能怎麼樣!

告訴你,還有太子妃,都老實一點……再有,長點心眼,別給自己惹麻煩。

真是出了點什麼事,別怪我這個當兄弟的不幫忙。

沒法子,真不能幫。

畢竟幫你是害你,還害了我自己!

伴隨着藍玉這封信,藍氏是真的老實了。

這倒不是說藍玉多會講道理,而是藍玉告訴了姐姐一個很殘酷現實……你有什麼依仗?你的丈夫是水師大都督,世襲罔替的國公,你的兄弟是軍中後起之秀,常勝將軍,你的女婿是皇太子。

按理說這個配置夠逆天了吧?

但是對不起,用不着別人出什麼招數,一旦有衝突,女婿屁顛屁顛過去道歉,丈夫乖乖認錯。就連自己的兄弟,也不站在自己這邊。

知道了吧?

你們是世襲罔替的國公,地位不低,但人家那個魯王,可不只是比你們高一級那麼簡單!

那是因爲大明的爵位,只到王爵,明白了嗎?

對於一些腦筋不太清楚的婦人來說,真的沒必要講道理,只要告訴她們,對面有多強。她們就老實了。

很顯然,藍氏就屬於這個行列,至於太子妃常氏,多少也跟她娘有點類似的毛病。

不過目前問題也不大了,因爲自從這事之後,朱標就沒怎麼跟東宮的妃子往來。也不只是針對常氏,事實上側妃呂氏更慘。

因爲呂本被罷免,呂氏直接被勒令閉門思過。

隨後朝廷針對私下裡詩詞唱和,暗中結交的官吏,進行了嚴懲,沒有絲毫的客氣可言。

前後有三十幾位官吏,直接被罷免。

其中有一位,由於喜歡唱戲,還給自己花重金,置辦了戲服,同時又跟幾個唱戲的不清不楚……直接被罷官,沒收所有家產,發配開平。

不是願意唱戲嗎,送你去北邊,給蒙古人唱去吧!

當然了,這還只是小事,真正要命的還是清查倉庫。

李善長真不愧是老狐狸,他早就知道,就算是京城,也是一大堆問題。到了外面,天高皇帝遠,膽大包天,還不知道會有多離譜兒的事情。

最好是能不查就不查,拖着自己致仕回家,這事情就過去了。

奈何朱標一心要查,徐達也在旁邊盯着,更讓李善長意外的是,朱標也給錦衣衛下令了,讓他們也協助清查。

這幫殺神參與進來,註定是沒法善了。李善長只能硬着頭皮,查吧!

首先徹查的就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主要是前不久上報,泉州漳州,遭逢颱風,暴雨狂降,屋舍損壞,不計其數。停泊在碼頭的船隻,也損壞極多。

另外還有一批茶葉,多達三萬石,來不及運出,就被大雨沖走,甚至影響了對外貿易。數萬茶農,拿不到錢,難以爲生,急需朝廷救濟。

朱標也知道,救人如救火,不能耽擱時間。

可問題是國庫的儲備也不多。

按照下面呈報,布政使司的藩庫,至少有一百八十萬石存糧。

依據這個數額,足夠自救。

奈何不想着自救,非要跟朝廷哭窮。要是隨隨便便,就把錢糧發下去,也未免太好說了。

查!

一道命令下去,結果觸目驚心。

不要說一百八十萬石,就連十八萬石都沒有,虧空之多,簡直把徐達都給驚呆了。

李善長也是目瞪口呆,我就知道,這事情不能查,結果你們不聽,這下子好了,出了這麼大窟窿,怎麼填吧?

布政使李彧,還有提刑按察使李德全,他們上奏,說是因爲風災,隨後大雨狂降,不少庫存糧食都淋雨發黴,無奈只能扔掉。

“李先生,這樣的結果,你信嗎?”

李善長苦笑道:“若真是如此,那就只有查當初建造糧倉的人了。”

老李沒有說錯,糧食倉庫的建造,最是小心不過,別說颳風下雨,就算是天崩地裂,府庫存糧,都不會有事。

保存個十幾年,幾十年,都是稀鬆平常。

如果一場雨就給毀了,那還建造倉庫幹什麼?

“李先生,你看要怎麼辦?”

李善長道:“應該拿下執掌府庫的官吏,同時追查糧食去向。”

朱標呵呵一笑,“只是追究府庫官吏,怕是不行。布政使李彧,按察使李德全,全部拿下!”

李善長一怔,心怦怦亂跳。

他很清楚這倆人能上來,走的是呂本的門路。如果真的查下去,呂本和太子側妃呂氏,只怕都不安全,就不只是罷官回鄉那麼簡單。

可朱標卻是態度堅決,不留情面。

“立刻抓人,追查到底!”

李善長沒有辦法,錦衣衛立刻行動。

布政使李彧,按察使李德全,一天之內,全都被拿下了。

伴隨着這倆人落網,各府縣衙門,各級主官,一共三十多人,也都暴露出來。上行下效,府庫都被搬空了。

整個一個省查下去,幾乎人人陷入其中。

面對這個結果,朱標也是頭皮發麻。

“偌大的一個省,就沒有一個清官嗎?”

徐達悶聲道:“回殿下,南安縣令,清白爲官,並沒有捲入其中!”

朱標立刻道:“確定清白嗎?”

“確實清白!”徐達重重回答。

“那好,立刻升官,讓他擔任布政使,重整官場!”

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
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