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

李祺完全沒有任何辦法,他算是落入了張承天的手裡,只能跟這小子達成了城下之盟。

二十萬勞力,那是朱元璋要的,無論如何,也要供應上去,少一個人都不行。

而在二十萬人之外,額外送去多少勞力,又抓捕多少土人,送回高麗,這就不是他們能確定的。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李祺必須全力以赴,絕對不能耍滑。

人員越多越好,錢自然也要如數奉上,敢少一文錢,咱們就沒完!

說實話,李祺真是欲哭無淚,他一個堂堂駙馬,也實在是太丟人了,就這麼被人欺負,還被扔到了大牢裡面,凍得腎虛。

然後還被敲詐勒索,大頭兒也要交給張承天。

士可殺不可辱,到了這一步,他簡直死的心都有了。

我就不信,陛下會那麼偏愛張承天?

要是讓陛下知道他拿了七成,估計陛下一定會生氣的,到時候或許就有辦法了。

李祺滿心想着報復,但是說實話,機會太少了,他想見朱元璋都見不到……很湊巧,三天之後,朱元璋在城外莊園,忙活着整地。

因爲最近有一批海外的良種,特殊的作物,送到了大明。

老朱打算在明年春天,選擇最好的時機試種。他現在提前整地,保持土壤墒情。

李祺以駙馬之尊,主動跑過去,跟着老朱幹活。

面對送上門的勞力,朱元璋倒也不客氣,又是讓他整地,又是挑糞,一天忙活下來,李祺的手心都是血泡,磨得不像樣子,疼痛難忍,幾乎昏死過去。

他一個養尊處優的大少爺,哪裡受過這個罪?

幾乎僅次於前幾天被關大牢吹冷風的待遇了。

要不是爲了報仇雪恨,他纔不會吃這個苦。

天可憐見,靠着一天的賣力幹活,李祺總算得到了老朱的一絲絲認可。

畢竟在朱元璋看來,能老實幹活,認真種田的,總不會太壞。

“行了,你也不容易。回頭去高麗,替咱給你爹帶好,讓他別想什麼,再過幾年,等他七十大壽的時候,咱還有重賞。多年的老朋友,老兄弟,老親家,不容易啊!”

朱元璋連續用了三個“老”字,算是突出了李善長的地位。

李祺心中一喜,忍不住生出了一絲絲的野望,說到底眼前的人,還是自己的岳父,至愛親朋,可以依靠的長輩,怎麼也也不會跟自己翻臉。

所以李祺鼓足了勇氣,“陛下,臣必定會竭盡全力,爲大明江山效力,不敢說辛苦……只是臣看不得一些人,他們表面上忠心不二,實則大發利市,中飽私囊,拿走了大部分的利益,讓人看着真是咬牙切齒,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老朱不動聲色,反問道:“你說的是誰?倘若真有人辜恩負義,咱不會客氣的!”

李祺思忖了一會兒,他終於鼓足勇氣。

“陛下,臣,臣要說的就是張承天!”

朱元璋眉頭皺起,反問道:“他怎麼了?哪裡辜負了咱?”

李祺咬了咬牙,道:“陛下,他讓臣販賣呂宋土人,又要多賣苦力,然後將七成收入,都給他!”

“七成?”朱元璋一陣遲疑,“伱沒說錯?確實是七成?”

李祺忙點頭,“確實,他獅子大張口,就是要了七成啊!”

朱元璋長嘆了一口氣,顯得有些驚訝,隨後道:“這麼說他還給你留下三成?”

李祺一愣,確實是三成,但問題不是這麼簡單的。

“陛下,臣還要從高麗抓人,又要安排呂宋土人,辛苦的事情都是臣的,張承天白白拿錢啊!”

老朱點了點頭,“咱知道了,你確實辛苦,不能一點不給你……這樣吧,這三成當中,你留下一成,剩下兩成給臨安公主,算是她的私房錢!”

李祺似乎沒聽明白,我的耳朵壞了?

明明是我彈劾張承天,說他拿走七成。

怎麼陛下不管他要錢,反而要拿我的錢給臨安公主,陛下的腦子壞了嗎?

李祺完全傻了,僵在這裡。

朱元璋面色凝重起來,突然低吼道:“你耳朵聾了?還是腦子壞了?咱讓你把分到的三成,拿出兩成給臨安公主,讓她收着!聽懂沒有?”

李祺渾身一震,終於聽明白了。

整個人都不好了。

三七分賬,雖然被拿走了大頭兒,他還有點辛苦錢可以賺,不算太虧。

但是如果再把兩成交給臨安公主,那他幾乎可以確定說,賣得越多,就賠得越多,要不了幾年,他就連褲子都不要穿了。

李祺實在是想不通,朱元璋到底是吃錯了什麼藥?

難道就因爲張承天是太師之子,他幹什麼都是對的?

沒有這個道理啊!

見李祺還在遲疑,朱元璋忍不住怒喝,“蠢材,滾出去!”

連爭辯的機會都沒有了,李祺連滾帶爬,從莊園滾出去。

百思不解,到底是哪裡出錯了?

李祺想不通,就在朱元璋的手上,正有一份七成的約書……其實約書這東西都是假的,難道沒有約書,就敢賴朱元璋的賬嗎?

顯然,事情不是這樣的。

給老朱這份約書,那就是告訴老朱,有這麼一件事,這筆錢要歸到您的口袋裡。

是的,張承天轉頭就把從李祺這裡敲來的錢,都給了朱元璋,他一點分成都不要。

錢都落到了朱元璋的手裡,李祺跑來再彈劾張承天,除了倒黴,還有別的可能嗎?

要不是覺得他們爺倆還有點用,老朱都想把李祺宰了算了。

這天下怎麼有這麼蠢的人!

而且凡事就怕對比,拿李祺跟張承天一比,那差距就更大了。

雖說張承天也是個好玩好鬧的,但人家孩子多聽話啊!

弄得老朱都有點心疼了,等拿到錢,一定要分張承天一點,要不然孩子太委屈了。

老朱不知道,他覺得委屈可憐的張承天,此刻卻是喜不自勝,樂不可支。

敢插手勞力貿易,還想從中分一杯羹……老爹的身份怕是可以,他絕對不行。

這一筆錢雖然多,但是很可惜,並不屬於張承天。

勉強拿了,也會有麻煩。

所以張承天全都交給了老朱,不管怎麼安排,都是陛下說了算。

那張承天就不想發財,就一點錢不要賺兒嗎?

怎麼會!

張承天可有自己的小算盤……其實賣告身,是個不錯的生意。

投入極低,利潤豐厚,尤其適合他的身份。

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能像李祺這麼賣!

他完全屬於一錘子買賣,賣出去了,皆大歡喜,然後就什麼都不管了。

這肯定不行!

張承天覺得要想可持續,就要安排妥當。

譬如說,你買了某個官職,就要有相應的待遇,要能拿到屬於這個位置的資源……因此張承天決定,要改變辦法。

他很快聯絡了琉球和小琉球,找了花家和方家,隨後又聯絡了瓜分倭國的那幾位。

想要哪個國家的官職,想要多高的位置,全都可以。

而且一旦花錢之後,每年都能收到一份來自這個國家的邸報。而且一旦成爲某個國家的官吏,每年還能推薦幾個人,前往相應的國家。

如果這些人決定落腳移居,還能拿到一筆優惠貸款,可以獲得一塊免費土地。

反正就是要讓這個官職看起來,不是那麼扯淡。

而且買到了官職之後,推薦人員過去,往來之間,能夠加強聯繫,幫助向海外移民……總而言之,要利國利民,站得住腳跟。

那幾家的人一聽張承天的計劃,全都點頭了。

反正只要你張二少爺願意挑頭兒,我們當然跟着,半點問題都沒有。

就這樣,張承天順利賣出了第一批海外官吏身份。

其中有尚書五個,布政使七個,知府二十三個,知縣五十多個,附贈的千戶十人,百戶七十多人……

好傢伙,有買有送,還真讓他弄成了一個產業。

清點收入,張承天淨賺了一千五百多貫。

雖然不算太多,但張承天十分滿意。

這纔是他能順利拿到手的,不然數量再多,就會有人盯上,可就沒法順利吃到嘴裡了。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肚子,有多大的胃,發多大的財。

咱可不能一時腦袋發熱,把自己陷進去。

張承天算得很準,他鼓搗告身,稍微賺這點錢,不管是老爹張希孟,還是老師朱元璋,統統都不會在意。

這倆位真正在乎的都是高麗的勞力……如今的大明朝,已經具備了大舉移民的能力。

數百艘大船,前往高麗。

靠岸之後,隨即載着勞力,前往呂宋交割。

在呂宋那邊,明軍迅速圈佔土地,砍伐樹木,建立起規模龐大的甘蔗園。

將士的行動,可以說是肆無忌憚,毫不用擔心。

放在大明,哪怕是嶺南,全都做不到。

你想佔用土地,就要先跟當地人打招呼,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讓他們看到紮紮實實的利益,人家纔會改種甘蔗。

但是到了呂宋,情況完全不同了,不願意讓出土地?不想種甘蔗?

那好,去高麗種田吧!

同樣的,高麗勞力到了呂宋,人生地不熟,放眼望去,一無所知……除了老實幹活,也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在呂宋,看到的就是極致的效率,土地平整出來,勞力進去,日夜不停勞作,披星戴月,不浪費一點時間。

很快就會有第一批蔗糖送到大明……只不過在此之前,另外有一批稀罕物,送到了大明,其中就包括一袋子圓滾滾,其貌不揚的玩意。

土豆!

張希孟幾乎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可是個好東西……負責送這批東西進京的少年人,叫做馬和,小名三寶,是朱英手下。

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十八章 不屈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
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十八章 不屈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