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

張希孟和江楠只是簡單彙總戶部的賬目,就發現了許多問題。這倒不是說他們倆多高明,而是時至今日,戶部的賬依舊很亂套,將偌大的財稅體系,歸於一個部,什麼都是他們說了算,田賦,商稅,徭役,採買,收支……所有大權,都操持在一套人馬手裡。

毫不誇張講,這就根本沒法監督。

好與壞的差別,無非就是會不會影響國家大政……如果能確保開支有一半以上,落到實處,大約就可以念阿彌陀佛了。

如果到了什麼都做不成的時候,差不多可以準備一條繩索,找一棵歪脖子樹等着了。

張希孟在過去的幾年裡面,已經很努力在做事了……他先是鼓搗出了糧食銀行,接着發行了寶鈔,隨後弄出了度支局,最近更是突破了六部的限制,搞出了稅務部。

也就是這樣,面對着這一次的貪墨,才能勉強着手查一查,不然連想都不要想了。

張希孟好像突然悟了,難怪御史言官那麼喜歡從私德下手呢!不是他們不想查正經的事情,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權限,就算讓他們去查,他們也弄不懂。

所以就只能盯着一個人的德行使勁兒。

然後這個人的德行好一點,他做得事情也就不差,至於這個人的德行要怎麼評價……那自然要看士林清議了。

原來以道德論人,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果然看起來明顯不合理的事情,竟然也有內在的合理性……

哈哈哈!

張希孟提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容……江楠擡起頭,略看了他一眼,便低下頭,繼續吃麪條了。

今天張府的面不錯,張希孟宰了一隻不產奶的山羊,拿骨頭熬了半天,用高湯下麪,配上青菜,味道格外香醇。

江楠終於發現,張希孟這傢伙,其實也有奢侈的一面,比如殺一隻羊,熬一鍋湯,最後只是爲了一碗麪……而且這傢伙也很怪異,他時常就會陷入沉思,一會兒皺眉頭,一會兒咧嘴笑。

有時候去翻故紙堆,有時候奮筆疾書,寫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他還很無聊,比如說在張府的水井裡養着幾隻烏龜,本來是驗證水質的,張希孟就很喜歡拿着釣魚竿,姜太公似的坐在井邊。

總而言之,瞭解越多,就越清楚,這位世人眼裡的張夫子,其實就是個略有些稀奇古怪愛好的小青年,真的沒有那麼了不起。

至少至少他在算賬的時候,就出現了好幾次疏忽,總而言之,也就是個普通人吧!

“張相,你該督促工部,趕快把門下省衙門弄出來纔是,到時候我就能去門下省辦公了。”江楠瞧着張希孟悶頭吃麪,恢復了正常,這才提議道。

張希孟略怔了怔,便道:“也是,不然總是在我府上忙活,也不像樣子,公不公私不私,着實不合適。萬一……那就更不好了。”他總算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但是江楠卻是呵呵一笑,“張相,你還是別想那麼多了,我就是不想吃麪了……就算你是山東人,你也不能天天吃一樣的東西啊?”

張希孟也急了,“你怎麼能這麼說昨天吃的明明是炸醬麪,前天是刀削麪,今天這是金絲熱湯麪……怎麼能算一樣的東西?”

江楠忍不住笑道:“那你就不會弄點別的?”

張希孟眨巴了一下眼睛,無奈道:“會倒是會,其實什麼文思豆腐,蟹粉獅子頭,大煮乾絲……我都會的。只是伱想啊,我要做了菜,就要煮飯,煮飯,就想喝酒……雖說主公不禁果酒,但是畢竟還有禁酒令在那裡。”

張希孟的聲音明顯越來越小,說到底還是太懶了。

“行了,我就給你露一手。大餐要等這邊的事情弄完,我先去釣個烏龜上來,熬點龜苓膏試試。”

這位張相公還真是說到做到,立刻就去井邊,沒多大一會兒,一隻面盆大小的草龜就被殘忍的扯下龜殼……

還真別說,張希孟的手藝是真的不錯,下班之前,伴隨着又一批賬目的整理清楚,江楠的面前多了一大碗龜苓膏。

江楠嚐了一口,很是爽滑,苦澀之中,帶着蜜糖的香甜,“張相,你這手藝都能出去擺攤了。”

張希孟得意大笑,“這就叫藝多不壓身,不過等搬去門下省,可就不用想了。到了門下省,咱們就能吃皇糧了。現在中書省一天的標準是多少?”

“三百文。”江楠很乾脆道:“李相每天三百,朱參政是二百七十,其餘最低的,也是一百二十文。”

張希孟略怔了怔,“足夠買上百個肉包子了。各部尚書侍郎,其實也不少。給他們這些俸祿,還有一些補貼,都說主公待官吏刻薄,給的俸祿太少。可實際上如果只是吃喝拉撒,如何不夠?如果想着亂七八糟的事情,多少俸祿,又能擋得住他們貪墨之心呢!”

江楠深以爲然,用力頷首道:“張相說得太對了,民脂民膏,該讓這些人付出代價!”谷毳

張希孟微微一笑,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讓江楠先回去休息,明天再忙。

查辦貪官污吏,嫉惡如仇,這些自然都是好的。只是要想順滑地辦了戶部,卻還要一些準備才行。

真正在他送走了江楠的時候,朱英突然來了。

小傢伙顯得十分疲憊憔悴,好幾天的功夫,都沒有睡好覺。

“大哥,我來交作業了。”

張希孟這纔想起來,他的確讓小傢伙去想他害怕什麼……

“說說吧,你想通了什麼?”

“我怕混亂。”朱英很乾脆道:“我小時候就害怕……那時候還沒有遇到大哥,我娘總是埋怨,說世道亂,說人心亂,說天下沒有好人……”

這是很久以來,朱英第一次主動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快十年,但是他依舊曆歷在目,難以忘懷。

“大哥,你說我明明很喜歡闖禍,但是我的心裡,是很希望有規矩的,你信嗎?”

“信!怎麼不信!”張希孟笑道:“你大約就是太希望有規矩了,所以纔要用惹禍驗證規矩的存在。每當板子落在你屁股上,你小子反而放心了,對吧?”

朱英眼睛冒光,忍不住道:“大哥,你真神了,就是這麼回事!你說我這是怎麼了?”

“怎麼了?還不簡單,犯賤唄!”張希孟冷哼道:“別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單說你準備怎麼辦吧?”

“我,我想給他們立規矩!”朱英甩了甩頭,打起精神,跟張希孟道:“我去了嶺南,就要立規矩,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嚴格按照規矩來,規矩比天大,誰破壞了規矩,誰就要受到嚴懲!”

張希孟看着格外認真的朱英,眼神之中,竟然閃過一絲絲驚喜……小傢伙竟然有了這樣的想法,還真是讓人意外之中,多出了許多驚喜。

“你這是準備靠着法度,治理嶺南了?”

朱英點頭,“我是這麼想的,可,可我沒有那麼多懂得律令的人才,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立規矩……” wωω▪ⓣⓣⓚⓐⓝ▪C○

張希孟欣然大笑,“這都不是問題,你只要記住以法度爲核心,也就是了。剩下的讓我幫忙安排。”

張希孟很少這麼高興過,對於朱英來說,他一直都是採取散養態度,實際上他也不太清楚,該怎麼教導這孩子。張希孟一直很擔心因爲自己的摻和,朱英沒法獨當一面。但是隨着漸漸長大,這小子學習成績渣,人也跳脫,嘴巴也很討厭,又喜歡惹禍……應天的紈絝或許不多,但這小子絕對名列其中。

這一度成了張希孟的心病,難道自己毀了朱英?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的變化,讓張希孟大喜過望,先是浮樑州之戰,接着又是如今的悟道……都讓張希孟有種失而復得的驚喜。

甚至可以說他只是要種一顆蘿蔔,結果長出來人蔘!

這收穫着實讓人開心,張希孟迫不及待,去找了李善長。

張希孟來到了中書省,和李善長見面,而老李竟然半點不意外,甚至還有點雙向奔赴的感覺……果然來了!我猜的一點錯沒有!

“張相,你不來我還要找你呢!”

張希孟也道:“李兄,其實是我來求你的。”

李善長不動聲色,求我什麼?求我對戶部下手?你不願意髒了手?

“張相,你有什麼事情,只管吩咐就是,還用夠得着這麼麻煩嗎?”

張希孟笑道:“李兄,是這樣的,前者我鼓動主公,設了商業特科,這一次我倒是想請李兄幫忙,再設立一個刑名法務特科。”

李善長一怔,竟然不是戶部的事情?

“張相,這是要幹什麼?”

“不幹什麼,就是想挑一批人才過去,幫,幫着朱英,治理嶺南。”頓了頓,張希孟又補充道:“李兄,過去咱們一直在推行均田,土地分下去了,想調整就困難了。嶺南地廣人稀,周圍又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利用。朱英是跳脫了一些,但是我覺得他完全可以勝任治理嶺南的大任……如果不出意外,他能探索出一條和中原迥然不同的發展之路,咱們大明就有了兩套體系,一邊是農業的基本盤,一邊是工商勃然發展的嶺南,互相補充,取長補短,咱們的大明,就大有可爲!”

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十二章 示兒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
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十二章 示兒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十二章 示兒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