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

一大碗燴麪下肚,王保保的身體之中,再次充滿了力量,甚至連病痛都好了許多。

還是故鄉的飯菜養人啊!

“我,我想走走。”

負責護送的士兵很快答應,以王保保目前的狀態,想跑也跑不了多遠,他們甚至還貼心地準備了一駕馬車,走累了就可以上車坐坐。

時隔二十多年,王保保終於能再次觀察這個自小生長的地方,那種感覺是很難以言說的。

固始縣城有了變化,街道增多了,屋舍好了很多,甚至多了不少作坊,諸如車馬行,木器行等等。

但也有地方沒變,比如那個城隍廟,依舊還在,縹緲的香火,讓王保保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帶着他們,過來燒香祈福。

對了,城隍廟門口的青石還在,王保保摸索着,坐了下來,他用粗糙的手,撫摸着同樣粗糙的石頭。

他發現了石頭上有一個小坑,有拇指那麼大……王保保咧嘴笑了,就是這個小坑,當初他坐着的時候,就喜歡把核桃放在坑裡,砸碎了吃核桃仁。

這麼多年過去了,石頭還在,小坑還在,什麼都沒變……可又什麼都變了。

當初母親最多就是祈求神明保佑,能讓孩子飛黃騰達,做人上人。

事實證明,神仙還挺靈驗的。

王保保成年之後,就遇上了紅巾起義,彼時各地豪強,風起雲涌。有人投身紅巾,要推翻大元朝。

也有人站在大元朝這邊,剿滅反賊。

他一個蒙古人,自然追隨舅舅兼乾爹的察罕帖木兒,一起對付反賊。

他們征戰,馳騁,南瑣紅巾,北鎖紅巾,還有劉福通,都被他們打得屁滾尿流。

察罕帖木兒官位不斷提升,儼然成爲元朝最強的實力派。

要不是中原決戰,他們失敗了,甚至可能成爲魏武帝一般的人物。

不過即便察罕死了,繼承遺產的王保保,還是爬上了河南王,中書左丞相的位置,成爲大元朝最後的支柱,維持着國家的江山和體面。

一直到了如今,兵敗被俘,又返回了家鄉。

這幾十年的經歷,簡直就跟一場夢似的……王保保想起了有一齣戲,叫邯鄲夢,似乎說的就是這個。

呂洞賓爲了度化一個書生,送給他一個枕頭。

書生躺在上面,一夢之中,自己考科舉,娶佳人,做大官,風光無限,活到了八十多歲,兒孫繞膝,受封太師……

最後從夢中醒來,旁邊煮着的黃粱飯還沒有熟。

或許自己就是那個盧生,下一刻夢中醒來,就有神仙飄然而至,度化自己,飛昇仙界吧!

想到這裡,王保保居然咧嘴笑了起來。

他沒有等到神仙,但是卻聞到了一股濃郁的香氣,這股香味格外醇厚,走五官,通七竅,直接往腦袋裡鑽。

簡直好聞到了沒邊。

王保保急忙擡頭看去,香氣的來源正是一家飯館,店面不大,只是經營鵝肉而已。

固始鵝肉!

王保保的興趣頓時就來了。

固始的鵝,那可是天下揚名,傳說駱賓王的那一首詠鵝,吟詠的就是固始的鵝。

還有人說,當初隋煬帝南下途中,美味佳餚何止千道,結果最受貴人們歡迎的就是固始的鵝肉。

似乎歷史名人,都有給美食代言的任務。

真假且不論,固始鵝肉,確實名氣很大。

這裡的鵝種很好,養殖也講究,小時候在外放養,採食雜草,到了育肥的時候,甚至要以米糧餵養。

吃糧食長大,肉質肥嫩,味道醇厚,做出來的菜餚,自不必說。

王保保想了起來,他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也就是鵝肉,奈何那時候家裡頭不甚寬裕,一年到頭,也就能吃一兩頓罷了。

但是每一次吃,都讓他回味無窮。

要是沒有鵝肉,這個年就白過了。

終於又碰上了鵝肉,還是不能錯過。只是鵝肉不同於燴麪,價錢可不便宜。王保保想了想,伸手將一枚嵌了寶石的戒指抽了下來。

“麻煩定幾桌鵝,讓我們全家都嚐嚐。”

護送的士兵點頭,“我還要去問問,人家收不收戒指……要讓我們出錢,還真有點爲難。”

一個士兵拿着戒指去了飯館,不一會兒就笑呵呵出來,“運氣不錯,有個小哥看戒指不錯,出了二十貫,足夠置辦四桌全鵝宴。”

王保保一怔,他的那個戒指,據說是從花剌子模搶來的,傳承了好幾百年,就值二十貫?

算了吧!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

能請家人吃一頓地道的鵝肉,再多一些花銷也值得,反正他現在都是階下之囚,還能想什麼啊?

王保保隨着士兵,進入了飯館,他坐下來等着上菜……就在靠近窗戶的位置上,有一個小胖子,正坐在那裡,大快朵頤。

鵝肉的香氣飄到了王保保的面前,小胖子大口大口吃着鵝肉,竟然把王保保看餓了。

他又注意到,小胖子的指頭上,正套着他的那一枚戒指。

王保保微微一動,就主動走過來。

“小哥,你可知道這枚戒指的來歷嗎?”

小胖子頭也不擡,只是大口吃着鵝腿,漫不經心道:“還能有什麼來歷?不就是一個倒黴蛋,傳給了另一個倒黴蛋嗎?我要不是心疼你們,多少錢都不會要的,我嫌晦氣!”

一句話,差點把王保保氣個倒仰!

不過他說的也對,當年花剌子模被蒙古滅國,戒指落到了蒙古手裡,傳承這麼多年,大元朝也完蛋了,自己只能拿戒指換鵝肉吃……

“小哥,聽你說話的意思,似乎很有些見識啊?”王保保道:“不知道貴姓啊!”

對面的小胖子笑道:“伱問我貴姓,我卻不用說免貴……你猜猜我姓什麼?”

王保保忍不住道:“不用說免貴的,無非是當朝天子的姓氏,又或者是玉皇大帝的張姓……我猜你姓張!對吧?”

小胖子笑笑嘻嘻道:“你怎麼知道的?”

王保保仔細打量眼前的胖小子,腦筋迅速轉動。

“十歲出頭,心寬體胖,又敢開我的玩笑……你必是張希孟的次子!對了,聽說你爹新添了一對雙胞胎,不知道你還是不是那麼受寵啊?”

張承天眨了眨眼睛,忍不住笑了起來,“王保保,你還真挺用心研究我爹的,連這些事都知道……那你可知道我現在已經拜在了陛下的門下,是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還接下了拱衛司指揮使的高位嗎?”

王保保一怔,隨即切齒咬牙,怒道:“他張希孟想殺就殺,又何必如此羞辱於我?”

張承天笑了,“我說王保保,你這人真是不知道好歹,出走二十年,迴歸故里,嚐嚐家鄉的味道,故地重遊,體會下少年時的歡樂……我就不明白了,這種事情怎麼成了羞辱?當初跟着你們父子出征的鄉親將士,有多少人埋骨他鄉,成了外喪鬼,連家都回不了?”

王保保一怔,冷笑道:“各爲其主,何須多言!”

張承天笑道:“各爲其主?可你的主子已經投降了,他正在應天國史館,協助修訂元史呢!你現在被俘了,大元朝完了,朝廷正好光明正大修訂元史,我爹就是總編纂。以他老人家的功力,勢必會把元史修的圓圓滿滿,你該高興啊!”

“你!”

王保保憤怒一拍桌子,頭髮都立起來了。

“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的,拿把刀來,把我殺了吧!”

張承天連連搖頭,“我說王保保,你這人有毛病啊!好不容易活下來,又何必急着死?更何況你死了,又能如何?大元朝都沒了,你替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而死,我實在是想不通,你到底是在想什麼!”

王保保切齒咬牙,冷笑道:“天地有正氣,我大元雖亡,我願爲文丞相!”

“文丞相?王保保,我雖然年紀小,讀書不多……但我還是知道的,當年可有許多漢人官僚士大夫,包括文丞相的舊友,都希望他一死,保全名節。文丞相固然忠義,自不必說。但是你想想,現在還有幾個大元舊臣?還有誰心念大元朝?你們亡國了,就是亡國了。什麼都沒了,根本不可能東山再起。”

張承天笑嘻嘻道:“你們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你還幻想着蒙古人之中,也出來一個洪武皇帝嗎?”

“你,你不要太過分!”王保保切齒道:“我可以告訴你,大元朝雖然亡了,但是蒙古尚有無數藩王,他們統御的疆土,絲毫不比中原小。河中之地,帖木兒領兵雄起,勢如破竹。早晚必定攻伐大明!我看你們的下場也不會好的!”

張承天再一次哈哈大笑,“我說王保保啊,要不是我最近讀了幾本書,還真讓你糊弄過去了!蒙古西道諸王,他們和你們一樣嗎?你們蒙古人席捲天下,是打下了無數的地盤。但你們東邊的部分,效仿中原舊制,建國號大元,尊奉孔孟之道,連科舉都學去了。而西道諸王,他們奉行當地的規則,說當地的話,信奉當地的神明……經過了這麼長時間,你們湊在一起,彼此說話,沒有翻譯,能聽明白嗎?所以說,你們和我們,全然不同,你還做文丞相的夢幹什麼?這不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嗎?”

王保保的臉都青了,“不論如何,士可殺不可辱!我有死而已!”

張承天笑了,“你想死,我也不攔着……不過這斷頭飯總要吃吧?”

王保保一怔,順着張承天的目光,有人端來了熱氣騰騰的一盆鵝肉,剎那之間,口水流出,眼角之上,也有眼淚浸出……這就是故鄉的味道!

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三章 書與畫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
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三章 書與畫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