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

“先生,倭國那邊也折騰了好幾年,聽說土豆地瓜早就屯了不計其數,怎麼還沒出兵,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朱很着急,因爲按照張希孟的設計,美洲兩尊鼎,澳洲非洲各一尊,天竺和大食各一尊,東羅馬一尊,西歐一尊。

這是八尊,剩下最大的一尊,自然就是華夏的,而且還是主鼎,這一尊的個頭兒必須最大,用料也肯定是其他八尊的幾倍。

中原的黃金可不多,還要靠着倭國出呢!

張希孟笑道:“主公莫急,其實吧,這事跟倭國人的心態有關係……”

“什麼心態?”

張希孟道:“倭國雖然好勇鬥狠,寡廉鮮恥,但是卻因爲等級森嚴,上面對下面有着絕對的權威,因此他們很難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去直接推翻幕府。”

張希孟隨意跟老朱聊着,據他的觀察,倭國人的最大問題,就是彆扭。

你說他們表面上禮數十足,但是在心裡頭,又沒有強烈的道德約束,君子慎獨,而倭國則是相反,做了壞事,被撞破了,才叫恥辱,如果沒有撞破,反而會洋洋得意,寫進書裡,當做成功經驗,大肆宣揚。

對待上面,他們也是如此,要說他們多敬畏上層,也未必,那些將軍大名,早就把國主架空了,根本沒什麼權力。

但是呢,你要說徹底廢了國主,重新改天換地,倭國人還沒有那個膽氣。

尤其是在中華大地上,陳勝吳廣,都是絕對的英雄,提起來要豎大拇指的。

可是在倭國,他們卻對敢第一個站出來反抗的人,有種強烈的排斥,從心態上,他們更害怕改變。

所以他們只能鬧出下克上,很難像中原大地,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洗牌……所以即便到了幾百年後,倭國的上層還是上層,普通人還是普通人,尊卑貴賤之間,有着難以逾越的鴻溝。

就算落到熱血動漫上面,你要是沒有個強悍的血統,都只能當炮灰。

所以說倭國的熱血,那只是貴人下凡,努力奮進,至於普通人,普通人?還算人嗎!

張希孟跟老朱唸叨,眼下倭國就缺少一個契機,也就是說,需要一個人站出來,這個人肯定不能是高層,大約就是底層的,由他去挑起戰火,然後再徹底剷除幕府……

老朱眉頭緊皺,“先生,就不能快着點,咱等得着急啊!”

張希孟哈哈一笑,“主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倭國那種地方,咱們太早下場沒必要,反正根據我的盤算,有個三兩年,差不多就行了。要知道這些年臣可是把主公的傳記,弄了幾萬本,送去了倭國。”

朱元章一怔,“咱的傳記?就是那三本書?”

“對啊!”

張希孟笑道:“其實不光是倭國,還有南洋諸國,包括原來的尹利汗國,拂林國,甚至是歐洲,非洲,都出現了陛下的傳記……原文翻譯,一共三本書,完全可以當成造反聖典了。”

朱元章皺着眉頭,氣哼哼道:“先生,你這話可不好聽!”

張希孟笑呵呵道:“雖然不好聽,但確實是這樣的。畢竟在這些國家裡,真的很難想象,一個出身如此低微的人,能夠走到如此高位……主公,臣慫恿你鑄造九鼎,給天下定規矩,當真不是拍馬屁,虛驕自大,而是主公確確實實,堪稱表率,也是整個世界,窮苦人的希望。怕是連您自己也不知道,你能給世界的窮人多大的振奮鼓舞!”

老朱怔了怔,一張老臉竟然不自覺紅了,下意識道:“這,這樣嗎?”

張希孟微微一笑,“確實這樣,請主公不必懷疑,臣怕是還低估了主公的影響哩!”

這一次張希孟可真是沒有半點撒謊,諸如琉球,高麗,這種地方已經差不多經營妥當,但是朱元章的自傳三部曲依舊熱銷。

稍微讀書識字的,甚至是不識字的販夫走卒,都會買下老朱的傳記,放在家裡,供奉起來。

因爲他們清楚,自己能夠和昔日的老爺們平起平坐,能夠擁有土地,像個人一樣活着,都是這個男人給的。

他曾經的身份甚至比大傢伙都要卑賤,他的遭遇也更加悽慘。可是這位並沒有認命,而是提三尺劍,一點點打下了萬里江山,成爲了最尊貴的大皇帝陛下!

那些大老爺們都被他剷除,他還制定法令,約束自我,把皇帝放在和普通人同等的法律地位上,經營收入要納稅,皇家財產要清楚分割,昭告天下……他是最尊貴的皇帝,卻又是最平易近人的天子。

朱元章的存在,讓那些番邦小國的貴族顯得很可笑!

你算個什麼東西?

你說說出身尊貴,是天生的貴人,可是人家洪武大帝告訴你,沒有什麼天生貴人,誰都是一樣的!

你說你吃喝穿戴,享受生活,凌駕百姓之上,是天經地義的,可問題是大明皇帝都不這麼想,你有什麼資格這麼想?

你算是什麼玩意?

敢和洪武大帝比嗎?

時至今日,強大的大明朝,已經形成了示範效應。

國家體量,治理程度,文明發展……從任何一個角度衡量,大明都堪稱一個範式!

世界的新標杆!

這一點和蒙古絕對不一樣……蒙古人也有着強悍的武功,征服了不計其數的地盤,建立龐大的國家。

但是對不起,蒙古人的核心是空的。

他們只有一些自己的習慣,卻沒有完整的主張,沒有成體系的文明。

這一點放在大明身上,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明朝的示範效應太強大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安南,推翻了陳朝統治,剷除了當地大批豪族地主,在過去的幾年裡,安南已經迅速成爲大明南方的糧倉,每年能提供稻米五百萬石以上。

除此之外,安南還消費了一百萬匹絲綢細布,整個國家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安南的進步看在其餘國家的眼睛裡。

南掌、占城、暹羅,乃至緬甸,都在醞釀着風暴。

大明天子朱元章的傳記,也在這些國家廣泛流傳,他們甚至把老朱寫進了歌詞裡,彈着當地的土樂器,四處傳唱。

好玩的是由於朱元章寫了自己在寺廟出家的事情,南洋諸國的僧人居然也開始主動講述,甚至稱老朱是文殊菩薩,有着無與倫比的大智慧。

簡直不顧事實,就是硬往上湊合,也不怕老朱拆了他們的廟,把和尚都趕回家裡頭!

反正在這些地方,由於長時間受中原文化薰陶,懂得漢字的人也不少,因此老朱的傳記傳播還挺迅速的,而且基本上沒什麼偏差。

可是向西發展之後,事情就開始走樣,尤其是到了歐洲地盤之後,簡直是血雨腥風……首當其衝的就是拂林國。

皇子殿下最早向國內翻譯了老朱的傳記,還大量介紹大明的情況,表明要效彷大明,改革弊政,自強圖存。

他的用意自然是好的,可是君士坦丁堡之中,看到了這個,完全炸開了。

因爲朱元章的經歷,只是在說明一個問題,任何人都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獲得命運的改變,不光是改變自己,還能改變國家。

一句話,人要自強自救!

這就和君士坦丁堡的神仙們起了衝突,這裡的神職人員可是主張虔誠祈禱,靠着神明顯靈,才能救他們!

而且他們還有一種觀念,既個人的努力,未必能得到神明的救贖。也就是說,你積德行善,但神明也不一定幫助你,還要看神明的心情,對於普通人來說,你的任務就是虔誠信仰。

這是一種很聰明的說辭,完全避免了東方神明的尷尬……你要是不靈,下次就沒人來了。

但老朱的傳記,卻透着一股子人定勝天的主張。

只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採取正確的措施,完全可以以弱勝強,並且最終徹底取得勝利,以凡人之軀,成就神仙壯舉。

試想一下,如果普通老百姓都相信這個,他們還不瓦解冰消啊!

因此許多人站出來,抨擊曼努埃爾,說他把靈魂賣給了魔鬼,是東方的惡魔授意他,妖言惑衆的。

應該立刻開除他的皇家身份,永遠不許他回來。

但是在君士坦丁堡,還有另外一些人,他們主要是世俗的貴胃,還有些領兵的將領,以及財力雄厚的大商人。

他們從朱元章的傳記當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嶄新的治理模式,對他們的啓發非常大。

這幫人則是堅定主張全面效彷大明,改革維新。

這兩夥人針鋒相對,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大批學者,他們被東方展現出的文明折服了,有許多人主張向東方學習,獲取知識,尋找新的方法……這些學者當中,有一部分人,已經登上了船隻,踏上前往大明的道路。

而在西歐,來自東方的衝擊,持續發酵着,羅馬拼盡一切,阻撓扭曲東方的消息……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西邊的法國,竟然率先出現了一大批主張學習大明的人。

道理也很簡單,此刻法國正在和英國進行百年戰爭,而且很不幸,他們還處在下風……法國可以向任何人投降,但絕不能投降帶嚶。

所以……法國國王查理五世決定效彷大明,組建新式武裝。一股名爲朱元章的旋風,開始颳了起來。

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十八章 不屈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
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十八章 不屈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