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

山間突而下起了驟雨有些溼寒。

車輦館內,林延潮與宋應昌二人對坐分食這一鍋野菜豆腐粉條,倒是令身上稍稍暖了些。

接着陳濟川又給林延潮端來一壺米酒,林延潮對陳濟川道:“外頭下着大雨,想來川軍士卒還未來得及紮營避雨,你讓他們暫到館下來避雨。”

陳濟川稱是後離去,宋應昌看在眼底道:“劉副總兵乃將門之後,平雲南之亂,破緬甸數萬大軍,實在是一員不亞於李提督的大將啊!”

歷史上第二次徵朝時,正是劉綎取代李如鬆出任徵朝總兵官。

林延潮哪裡不知宋應昌的意思,笑着道:“古之名將愛兵如子,一視同仁,林某不才學之一二罷了。不過劉副總兵倒真是能征慣戰之將,我曾在心底將李提督,劉副總兵比作古之名將,制臺可知是哪兩位?”

宋應昌道:“願聞經略高見!”

林延潮道:“吾以爲李提督,劉綎,可比衛霍二人!”

宋應昌聽林延潮的意思神色一僵,林延潮將李如鬆比作衛青,無疑是告訴你不許動他。

宋應昌勉強笑道:“衛青起於賤隸,轉戰萬里,無向不克,聲威功烈震於天下,古今名將無以過之。而且衛青並非將門之後,其將才可謂乃天之所資也!”

林延潮朗聲一笑道:“時祥兄說的是。”

宋應昌見林延潮稱他表字,臉色稍好看了一些:“宗海,還是稱我時祥吧。”

林延潮點點頭:“我在京中時候,就聽聞你與提督不和,難道將帥真的不能和睦處之?”

宋應昌嘆了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非幾句話能言盡的。其因是我浙人,當初南軍入朝是我一力向大司馬舉薦的,但後來南軍北軍矛盾重重,入朝後兩邊起了好幾次衝突,此事當然怪在我身上。而李如鬆對我早就有所不滿,一次竟在衆將面前言我一味只知火器之威,而不知鐵騎衝陣之厲,將士之血勇,宋某也是節制數省,封疆大吏,他如此說我當時在衆將面前實在是下不了臺。”

“其後碧蹄館李如鬆身陷重圍,我又勸他身爲大將者,不可輕身冒險,一旦有失必是全軍震動,折損了天威。哪知他竟以爲我在諷刺他不勝啊!”

林延潮道:“縱是如此,碧蹄館之戰,兩邊戰得也不過是五五之數,但在向朝廷的報述之中,倒是令朝臣以爲反而是我軍敗了。”

林延潮心想,似李如鬆這樣的名將,心氣一定極高,眼下人人都在他說敗了,讓他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宋應昌聞林延潮面責,心知當時他上疏一來是與李如鬆爭氣,二來也自覺得缺兵少糧向朝廷求援兵,故而將情況說重了三分。

宋應昌道:“此中的事,我並沒有想得太周全,但是我無愧於皇上的託付,也是爲了整個大局。此後的局面宋某完全就拜託經略維持了!”

此話換個意思,以後你林延潮一人主張,我宋應昌不管了。

林延潮微微一笑道:“誒,時祥,你我是自己人,故而我才直言不諱。我與李提督素不相識,平日根本沒有往來,我怎麼辦會站在他一邊呢?”

宋應昌臉色好看了許多,這纔是文官之間應該說的話嘛。

林延潮又道:“可是時祥,有一事你或許還不知道,李提督身上有聖眷在!”

宋應昌驚道:“此事當真?”

林延潮正色道:“你我如此交情,我怎麼會騙你。”

宋應昌沉吟道:“倒不是懷疑經略,只是遼東李家若真有聖眷在身,怎麼會連遭貶斥呢?”

林延潮道:“這是我從宮裡聽來的消息,你可千萬不可與外人言。”

宋應昌知道林延潮借海漕來籠絡宮裡的權璫:“請經略賜教!”

林延潮笑道:“之前聖上貶李家表面上是因朝中言官彈劾所至,其實還因當年戚少保,李家是張江陵啓用之故,但皇上即位之初,二人一裡一外坐鎮京畿遼東時,朝廷何嘗有邊事。現在僅餘遼東李家堪爲屏藩,聖上乃聖明之主,絕不至於自毀長城的。這貶而後用仔細想來或許也是聖上罰而後賞的御將之法,否則也不會西擊噎拜,東護朝鮮,具用李提督爲主帥了!”

宋應昌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宋應昌這才恍然,林延潮爲何要如此維護李如鬆,甚至不看在自己的情面上,原因正在於如此啊,如此他就全都明白了。

但是他已經得罪了李如鬆,以後……

“縱是聖意所在,但是我等豈可從於武人之意?”

林延潮低聲道:“誒,我不是爲了李提督,而是爲你考慮,你與李提督因平壤大捷,可謂宣兵耀武於海外,聖上心底早已是大悅,平朝後必有大賞賜,但這時你們鬧出將帥不和,傳到朝裡,必是兩傷之局!將來之功,青史之名也是大打折扣了。”

宋應昌道:“宋某受經略推舉出鎮朝鮮,得平壤之功,也是經略的擡舉。宋某必以經略馬首是瞻的!只是怕李提督這邊不知上下,冒犯經略之威!”

林延潮笑着道:“你放心,我有分寸,來,喝酒。”

於是二人就着米酒,你一杯我一杯地對飲。

次日,李如鬆,李如柏,李如梅三人率親兵前往車輦館。

來車輦館路上,松濤陣陣,昨日李如鬆派李如柏去接林延潮至大營,卻給林延潮拒絕了,然後又聽聞宋應昌抵至車輦館的消息,這令李如鬆有些不安。

宋應昌已是先一步見了林延潮,不知編排了他什麼話,二人若是聯起手來,在皇上面前彈劾他李如鬆,那麼他即危矣,李家也是危矣。

到了車輦館前,李如鬆但見左右士卒把守在館門前,對己虎視眈眈。

這些川兵雖身材沒有遼兵高大魁梧,卻很是精悍。

李如鬆早聽說過劉綎的大名,此人乃是虎將,在平定雲南之亂裡立下大功,這一次受朝廷之命表面上是到朝鮮來增援自己的,更有可能是取代自己的。

畢竟現在南軍北兵不和,按照朝廷的辦法,讓出身四川副總兵的劉綎來和稀泥倒是一個辦法。

“請將軍下馬!”

“混賬,不知這位是提督嗎?”說完李如柏一個馬鞭子抽了過去。

李如鬆也不阻止,等對方被抽了幾鞭子後道:“好了,這裡是經略行轅,我等下馬也是應當的。”

李如柏這才停手,李如梅道:“進去通報一聲,就說備倭都督遼東總兵官拜謁備倭經略使!”

兵卒被打時,早有人入內通稟陳濟川。

他一聽即道:“好個李提督,先來了一個下馬威!我立即稟告老爺!”

陳濟川正欲進屋,但見林延潮已是推門步出笑道:“我已是知道了。”

陳濟川道:“外頭的兵卒是劉副總兵派來保護老爺的,但李提督居然……”

林延潮道:“此乃小節,讓他入內就是,其餘人我都不見,也不用知會宋制臺。”

說完林延潮走進了屋子。

李如鬆來到館前,聽了陳濟川轉述林延潮的話,當即讓李如梅,李如柏二人則都站在門外。

門旁吳幼禮道:“我家老爺素不喜兵戈之氣,還請提督解下佩劍,讓小人代爲保管!”

李如鬆看了對方一眼道:“吾劍血光之氣甚重,你怕拿不得。”

對方道:“小人殺過不少倭寇,見過什麼是血光之氣。”

李如鬆笑道:“你也是行伍出身?”

吳幼禮道:“小人是姓吳,曾在海防吳參將麾下效力。”

“拿着!”李如鬆卸劍交給吳幼禮,當即走進了屋裡。

李如鬆上前行禮,林延潮攙起了他道:“李提督咱們可是又見面了。”

李如鬆抱拳道:“昨日,開城那邊又有倭寇動靜,末將又擔心軍糧安危,故而沒有及時來拜見經略,今日特來請罪!”

林延潮笑道:“提督以軍務爲重,何罪之有!我初來乍到,以後要多多仰仗了提督了。”

李如鬆道:“末將不敢,經略大人有什麼話,儘管吩咐。李某是粗人,喜歡說話直來直去的!”

林延潮笑道:“那太好了,我也喜歡快人快語。我猜李提督此刻心底想問宋制臺何在吧?”

李如鬆道:“聽聞昨日製臺親臨,末將正想與他一起向經略稟告軍務。不意他倒是走在末將前頭,當初入朝時他的腿腳有這般快就好了。”

林延潮朗聲笑道:“沒料到,我本朝第一名將也會說笑話,實令人意想不到。”

李如鬆見林延潮贊其爲第一名將自有幾分得意,面上卻道:“經略這麼說,末將實不敢當!”

“沒什麼敢當,不敢當的,今日我要你一人來見我,就是不要說那些場面話,你我多說心底話!只是擔心提督覺得交淺言深!”

李如鬆道:“豈敢,蒙經略器重,李某必是知無不言。”

林延潮道:“那麼我就先說了,李提督可知現在的處境已是危在旦夕了嗎?”

李如鬆臉色一變,林延潮繼續道:“萬曆十六年,御史任養心上疏,李氏兵權太盛,姻親廝養分操兵權,環神京數千裡,縱橫盤踞,不可動搖,朝廷不早爲計,恐生他變!”

Ps:明日有更!

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第二章 家有悍婦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四十九章 神童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七百零五章 託付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
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第二章 家有悍婦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四十九章 神童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七百零五章 託付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