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

這一次暴雨來的極是突然。

大水之下,黃河航運斷。這個年代可沒什麼黃河大橋,林延潮當然不願意冒着風險從府城城北的丁家道口乘船北渡黃河。

算成功渡河,再以陸路京,但大雨之下驛路泥濘,如此之下所謂的馳驛也成了一個笑話。

所以等待黃河汛期過去再渡河已不現實,因此只能繞道,那麼走水驛成了最好選擇。反正天子賜馳驛,只是一個榮譽,臣子表示恭敬可以不用使用馳驛,或者是隻馳騁一段路,也叫馳驛。

見這汛期來的迅猛,林延潮索性改道從陸路改走水路。

當然大雨之下,走水路不一定快,但是水路可以休息。而且賈魯河經疏通後,河情很平穩,畢竟不黃河航道,沒什麼風險。

所以林延潮決定趕在汛期前,走賈魯河舊河,再取道大運河。

路線是歸德府城,再至徐州小浮橋,再從徐州沿運河北至通州,順利的話一個月以內能抵京。

所以林延潮攜家人改乘驛船沿舊河東行。行了數日來至徐州地界,林延潮進京趕考,還鄉探親這大運河已是走過好幾趟了。

杭州,蘇州都曾短暫逗留過,唯獨徐州卻只是路過。

徐州乃運河往來重鎮,號稱五省通衢。特別是賈魯河新河,舊河疏通後,山陝的大商人可以經開封直抵徐州,然後南下蘇杭,或者北進京。

新河不過七十餘里,快是快,但省裡在這裡設了稅關,要走不便宜。

舊河兩百多裡,慢是慢一點,但卻沒有設稅關。

走新河舊河,對於老百姓的區別,類似於坐飛機或是火車,看你趕不趕時間,缺不缺錢。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直接走黃河主河道,從開封至徐州的,在汛期走這段路,基本都是不要命。

不過徐州的繁華遠不如杭蘇揚常等城,原因是徐州乃黃河,運河交匯之處,黃河時常氾濫,但潘季馴疏河已是大有改善。

到了徐州地界,暴雨剛剛停歇,但見朝陽升起,從烏雲裡綻出金光來。

林延潮登船頭,但見水道十分擁擠,到處都擠滿了船隻。

林延潮在水道,看見一艘大船不顧他船直衝而來,一艘百姓坐的小艇避讓不及,被大船撞翻,十幾個百姓都丟進水裡,幸虧路過的船施手搭救。

林延潮見此一幕臉色一沉,陶望齡,袁可立等學生都是憤慨。

袁可立不由問船伕道:“這是哪裡的船,如此囂張?”

那船伕是驛站僱的,雖不知林延潮的身份,但是也知道此人是很大很大的官。

於是船伕恭恭敬敬地道:“回稟老爺,是從雲南來的銀船。”

林延潮恍然,一條鞭法後白銀爲官方貨幣,但坑爹的是明朝大部分地方不產銀,只有雲南產銀。

所以朝廷在雲南課銀,出銀後直接解入京師。

林延潮記得張居正歸政後,有一次雲南進京的銀船失期,天子震怒要責怪當地官員,幸虧首輔張四維勸解這才免了。

但有了這件事後,雲南銀船在運河更是暢通無阻,不將他人放在眼底。銀船撞其他船不僅沒事,還要怪你耽誤京的時機,倒敲你一筆。

這個套路,林延潮以往在漕船面見識過。

但漕運最多是針對民船,而銀船則是連有背景的官船都不放在眼底!

這時候銀船已是從後方趕,銀船的官兵揮舞着旗幟,喝令林延潮的船給他們讓出水道,言語裡十分的不客氣。

銀船畢竟也看出前面是驛船,一來個頭差不多不一定撞的過,二來他們也顧忌驛船之人身份,但這河道之,唯吾獨尊的氣勢,還是有的。

船老大怕當事非,討好地與林延潮道:“老爺,我們是不是也讓一讓?”

林延潮嘴角一翹道:“讓什麼讓?告訴他們,是雲南布政使的官船來了,也需跟在本官的船後!”

船老大一聽,好大的口氣啊,連布政使的面子都不賣,難道你是巡撫不成嗎?可是巡撫是封疆大吏,沒見過這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當巡撫的。

一旁袁可立心底早是有氣,見林延潮發話了,直接至船尾喊話。

但見運河之,兩船隔了有十來丈,河風一吹聲音弱了傳不過去。

但袁可立一臉正氣對自己船高半丈的雲南銀船道:“我們老師說了,不讓!”

雲南銀船一片譁然,他們在河橫行霸道慣了,以往即便是官船也要讓他們三分。

“什麼人這麼囂張?”

“若耽誤了朝廷貢期,你們擔當的起嗎?”

“是啊,你們不怕皇怪罪嗎?趕快讓道,不然撞了。”

袁可立冷笑道:“世是有這麼多拿着雞毛當令箭的人,你們說耽誤了貢期。那我倒要問你們,天子下旨召我們老師入京,若路有所耽擱了,你們擔當的起嗎?”

袁可立一言之下,銀船的人都啞巴了。

袁可立冷笑道:“若是你們哪個人長着三頭六臂,不怕砍腦袋的,站出來,擔這個責任!到時候我們老師京面聖時,如實稟告聖!”

“你們哪個人敢站出來?”

林延潮聽了袁可立的話,不由笑了笑,陳濟川笑着道:“老爺,這袁師爺倒有些鋒銳。”

林延潮笑着點點頭。

聽說驛船的官員要進京面聖,銀船沉默了好一陣子,然後出來一名官員說話。

“敢問船是哪位大人在船?不知下官可否船拜會?”

這態度已是非常服軟。

袁可立不屑地道:“我們老師也是你們可以打聽的?雲南布政使大人在船,還差不多。”

這話言下之意,除了你們布政使以下的官員,都不配與我們老師打交道。

銀船這邊終於不再說話了,船立即下了半帆,減慢船速,然後氣焰全消地跟在林延潮的驛船之後。

而林延潮驛船這邊繼續前行,船老大見林延潮喝退雲南銀船好是威風,佩服之下全力操船,於是驛船順風順水的抵達了徐州。

船至徐州碼頭時,林延潮但見這裡早已停滿了無數貨船商船,原來這些船都是被黃河大水阻在了徐州。

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答書友問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
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答書友問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