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

楊元指着李平胡叫道:“速速起身,與我去見大帥!”

李平胡切下一塊股肉扔進嘴裡嚼吧,一邊愛答不理地斜睨了楊元一眼,淡淡地道:“你是何人?”

楊元刀眉一擰:“我乃瀋陽遊擊楊元!”

李平胡白眼一翻:“好得很,好得很,你還記得自己是誰?那我倒要問問你,你一個瀋陽遊擊,憑什麼管老子的閒事?論親疏,我是大帥親兵、家丁首領;論職務,我頭上也頂着一個遼東總兵標下中軍坐營的頭銜……你倒是說說看,你有什麼資格管我?”

楊元大怒:“今日破城之戰雖是大帥親督,但戰前點將時大帥將我排在第一,按例便是由我負責!如今你濫殺有功之人,我沒有臨陣斬你,便已是念及同袍之誼,你倒以爲我管不得你?”

李平胡冷笑道:“什麼點將不點將的,這些老子不懂,但老子既然出戰,在敵營之中殺人,還他孃的能殺錯了?你這廝不要耽誤我吃肉,再敢囉嗦,我連你一塊殺了!”

楊元氣得太陽穴直突,大喝一聲:“左右,與我拿下!”

“看誰拿誰!”李平胡忽然反手將一塊烤熟的股肉朝楊元擲來,順手操起厚背砍刀,旋身就是一個反斬。

楊元之前在上城牆的時候就被李平胡意外地踹過一腳,知道此人眼中根本沒有軍紀、人情一說,對他早有防備之心,此刻李平胡一動手,楊元先是左手一揮,擋開那塊讓他噁心不已的人肉,接着向後猛然撤步,只一眨眼,腰間的雁翎刀不知何時已經掣了出來。

李平胡冷笑道:“只會逃麼?”說着毫不留情又是一刀猛劈。

楊元剛纔一躲已經到了門口,這一刀如果再往後躲,就有可能被門檻絆倒,但他自忖手裡的雁翎刀恐怕分量不夠,與李平胡的厚背砍刀硬生生對劈非要吃虧不可,因此仍然不肯硬接,只好矮身向側面一挪,同時把雁翎刀以右手反手外劃。

這一手如果得逞,李平胡又沒着重甲,非要開膛破腹不可。但李平胡雖然蠻橫,體型卻是精瘦一類,靈活得很,再次擰身,砍刀卻依舊劈向楊元。

但這一刀還只劈出一半,卻又有一把刀伸了出來,硬生生一個側擊,“當”的一聲把李平胡的刀給盪開,同時響起一個聲音:“李平胡!住手!”

李平胡對這個聲音倒似乎頗爲熟悉,收刀退後一步,冷冷地道:“祖菩薩,你不好好吃齋唸佛,怎麼也要找我分幾塊肉吃麼?”

原來這一刀卻是祖承訓出的。祖承訓這人雖是武將,但偏偏信佛,而且信之甚篤,在遼東是出了名的喜歡出錢捐建佛寺廟宇,因此有時被人調侃“祖菩薩”。

祖承訓卻不答話,只是冷冷地看了李平胡一眼,道:“大帥已經進城了,他這次帶來的兩個馬伕,一個叫努爾哈赤,一個叫舒爾哈齊。”

李平胡冷笑道:“兩個毛頭小子,戰俘降奴而已,你提他們,莫不是以爲我不敢殺他二人?”

祖承訓輕哼一聲,滿臉嘲諷:“你除了殺人吃肉,可還有半點人智?覺昌安乃是我大明建州左衛指揮使,你殺了他與其子塔克世,本就已經是戴罪之身,現在又狂言還要殺了努爾哈赤兄弟……

李平胡,你可知建州左衛這些年一直是大帥手裡最好用的棋子之一,現在你是想把這顆棋子毀了嗎?或者說,你更希望建州左衛從此與大帥反目成仇?”

李平胡冷笑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屁話,我只知道大帥和我說的是,戰場之上只要不是穿着鴛鴦戰袍的人,就都能殺。”

祖承訓冷笑一聲,卻懶得再和這沒腦子的人多說,看了楊元一眼,招手道:“楊遊戎,你隨我去見大帥吧。”

祖承訓和楊元的關係不好不壞,因爲楊元年紀比他略小,職務上面也一直低他一頭,譬如如今楊元還是遊擊,他卻是參將,並且很快就要升副總兵了。

但他剛纔聽了楊元和李平胡一半的對話,對於楊元自認是此次攻城點將裡頭負責的那一個卻十分不滿。

大帥這次點將只是分配任務罷了,你倒覺得是大帥特別器重你,甚至把你放在我前面?

其實要換做平時,祖承訓可能並不會在意這點小事,但因爲他此刻馬上要升副總兵,所以反而對這些問題特別在意——理論上來說,曹簠下獄之後,接任副總兵的姚大節、秦得倚乃至於馬上要履新的祖承訓這三人,出任副總兵的底子都不太硬。

論資歷,他們倒也勉強足夠,但論家丁數量,卻都不太行,之所以能夠上位,不過是因爲李成樑的支持罷了,因此祖承訓沒法不敏感。

祖承訓是李成樑身邊的親近將領,跟楊元這個外任瀋陽遊擊將軍的傢伙不同,所以他要帶楊元走,李平胡卻是不攔,只是陰笑一聲,自顧自走回去吃肉了。

祖承訓和楊元看得都是一陣噁心,兩人一齊出了門,去尋李成樑不提。

------------------------------

第二日一早,李成樑早早的下令班師,衆將都有些錯愕。

打仗這種事大家都是老手了,如果是打蒙古人,打贏之後儘早班師,那是有道理的,但打女真人卻不同,一般來說打完並不算完,接下來還要狠狠搜刮一番,纔算對得起弟兄們辛苦賣力。

這是因爲蒙古人速度快,打完這一茬,說不定很快會有另一茬前來報仇,所以得趕緊走人,以免被蒙古人輪番打擊,搞出車輪戰來,因此坐實已有戰果最爲重要。

而女真人都有城(寨也算),有城就有積蓄可以搜刮搶掠,而且女真人內部矛盾重重,一般不太會有援兵,甚至就算有,救援也及時不到哪去,大可以先賺上一筆再走不遲。

但這次李成樑卻不想多耽擱,只想趕緊收兵回去。

除了高務實在遼南打出一場大勝遠遠出乎他的意料,導致他有很多事必須趕緊回去處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昨天覺昌安和塔克世的死讓李成樑既惱火又頭疼,李成樑不想在女真人的地盤上節外生枝。

然而他不想找麻煩,麻煩卻要找他,就在諸將詢問爲何要急於班師的時候,有傳令兵前來通報,說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在府門口痛哭,並口口聲聲說要求見寧遠伯。

李成樑當然不怕這兩兄弟,就算這二位已經二十出頭,在他眼裡也不過兩個小屁孩子罷了,又是女真人,值得什麼?

但問題是昨天的事李成樑並不佔理,先前發動攻城本就是無視了覺昌安和塔克世二人的安危,後來他父子二人被殺,動手的偏偏又是李成樑的親衛頭子之一,更糟糕的是李成樑還並不願意處置李平胡。

李成樑是非常能夠區分自己人和外人的,家丁是賴以功成名就的根本,而家丁要如何團結呢?除了優渥厚待、大方給賞之外,還要讓他們覺得:只要我跟着大帥,就誰都不怕!

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家丁爲非作歹,這一點李成樑是知道的,但他認爲問題不大:大明缺的不是良民,而是能打仗的勇士,只要你能打仗,肯幫我打仗,其他事就都好說。

李平胡不僅是家丁,且是頭目之一,又極其能打,這豈是李成樑輕易更動的人?

再說,覺昌安、塔克世雖然早就投了他,但建州左衛實力又不強,他們二人在李成樑手底下也沒什麼大用,這次攻滅了建州右衛最強的阿臺之後,覺昌安父子的作用更小,所以……死了也就死了,難道還要讓李平胡去抵命不成?

不過,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二人總是攔路哭訴卻也不是事,搞得好像他李總戎處事不公一般,太煩人了,得找個理由打發了才行。

李成樑想到這裡,皺着眉頭遲遲不肯開口。

祖承訓一看,覺得機會來了,出言問道:“大帥可是擔心努爾哈赤兄弟不知好歹,四下亂傳謠言,諉過於大帥?”

李成樑看了他一眼,道:“我之所爲,自有公論,任他去說卻也無妨,只是他兄弟二人現在失卻父、祖,也是一族之長了,若是從此認定我大明棄他,將來恐要生事,徒惹麻煩。”

李平胡在一邊道:“那就一併殺了好了,落得個乾乾淨淨。”

楊元怒道:“你還有臉說話?”

祖承訓也皺起眉,不悅道:“殺他二人容易,可那建州左衛,咱們莫不是要一併殺光嗎?”

李平胡還要說話,誰知李成樑把臉一板,瞪了他一眼:“閉嘴。”

要是別人,李平胡不怕,但李成樑一開口他倒還真老實了,當下閉嘴,不再多言。

祖承訓則接口道:“大帥,努爾哈赤他們一家,雖然名義上是建州左衛指揮使,但其實實力早就敗落了,現在建州左衛內部也是一團亂麻,就算讓他回去由怨生恨,短期內也不可能敢對咱們如何,只是這樣一來,總歸影響大帥的聲威……”

李成樑淡淡地道:“偉績,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了。”

祖承訓忙道:“是,末將就是覺得,這次的誤會還是有必要解開的,不是因爲擔心建州左衛如何如何,而是以免損害大帥的聲譽。”

“怎麼解開這個誤會呢?”李成樑把“誤會”二字特意說得略重了一些。

祖承訓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肯定了“誤會”這個詞,也就是在暗示自己,要把“誤會”給坐實了。

這可真巧,祖承訓原本打算獻的策,就是在“誤會”二字上做文章。

“原本這件事就是一場誤會。”祖承訓言之鑿鑿地道:“要不是布庫錄急着做忠臣,而且一直嫌棄覺昌安父子這內應幹得糟糕,始終不能打開城門,咱們怎麼會臨時發動總攻?”

“布庫錄?”李成樑若有所思的唸了一下。

布庫錄,姓佟佳,全名佟佳·布庫錄,不過這個名字在後世毫無名氣,此人更出名的是他的綽號,叫做“尼堪外蘭”。

尼堪外蘭這個詞爲滿語“nikan wailan”的音譯。nikan滿語意爲漢人、南人或南蠻;wailan是漢語“外郎”的音譯,而外郎轉成現代漢語則是秘書、通事、侍從的意思。因此,尼堪外蘭這個綽號,大致意思就是“漢人秘書”或者“漢語侍從”之類。

【注:史書中對此人的記載幾乎全是“尼堪外蘭”,並未提到他的本名。但在上世紀90年代,滿族佟佳氏家譜受到史學界重視,根據佟佳氏家譜記載,尼堪外蘭姓佟佳氏,本名布庫錄,現在這一說法正在爲學術界廣泛接受。】

祖承訓肯定地道:“沒錯,就是布庫錄。”

李成樑略微思索了一下,略微遲疑道:“布庫錄對我大明還是很忠心的……”

“沒錯,但正是因爲他忠心……”祖承訓道:“反正這傢伙嘴碎,得罪的人也夠多了,不怕再多努爾哈赤兄弟。”

祖承訓這樣一說,倒是讓李成樑忍不住笑了笑,道:“這廝的確嘴碎。”然後點點頭,道:“那就這樣吧,告訴布庫錄,就說本帥說了,這次他催着本帥一舉破城,現在看來的確建議有功,我會記着他的功勞,到時候再給他一些敕書,順便誇誇他。”

祖承訓笑道:“大帥英明。”

此時的布庫錄或者說尼堪外蘭還不知道,在另一個歷史中,他被當時不敢找大明報仇的努爾哈赤當成了出氣筒,這一次明明沒他什麼事了,居然還是逃不掉這個宿命。

時也,命也。

原歷史上,尼堪外蘭之所以被努爾哈赤諉過,是因爲他在覺昌安等人還在城內的時候,由於捱了李成樑的批評,不得不跑到古勒寨城下許諾,說只要你們殺了阿臺,打開城門放大明天兵進城,殺阿臺的可以做城主,其他人都可以平安無事。

結果當時古勒寨裡的人本來就被李成樑的大軍嚇懵了,一聽尼堪外蘭的保證,立刻殺了阿臺出降。誰知道李成樑根本不理會尼堪外蘭的保證,進城一頓亂殺,覺昌安、塔克世二人死於城中。

要說起來,這傢伙的確是冤枉。說他依附明朝吧,那時候大大小小的女真部落絕大多數都依附明朝,就好比努爾哈赤的爺爺和老爸不也都依附明朝嗎?所以李成樑出兵,他帶個路什麼的完全正常。

說他食言、誆騙古勒城的百姓吧,這一說法也不能成立。因爲尼堪外蘭只是在門口許了下願,實際上抉擇權在李成樑手裡。

李成樑可以遵循尼堪外蘭的承諾,也可以放手屠城,無論李成樑做何種選擇,尼堪外蘭其實都無法左右。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在尼堪外蘭老兄許諾的時候,心裡很可能真是想要一個這樣的結果,至少應該不會想到開城後要把裡面的老少全殺光。

食言的,是讓他去說降的李成樑而已,尼堪外蘭背這個鍋,有些像酈食其之死。

這一次沒輪到他去城下招降,但也許是歷史的慣性,這個鍋居然還是準確無誤的找到了他。

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213章 交心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99章 借刀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83章 避蟲湯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90章 降服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08章 剿殺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
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213章 交心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99章 借刀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83章 避蟲湯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90章 降服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08章 剿殺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