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

五日後,莫玉麟與阮倦各自出徵,一陸一海。

莫玉麟那邊不消多說,就是正常出兵罷了,他手裡有將近三萬大軍,幾乎相當於鄭鬆帶去乂安的全部兵力了,現在只是去打兵力薄弱的西線諸城,在高務實主力對乂安治所英都府虎視眈眈的情況下,應該是沒有壓力的。

阮倦這一路倒有些可以說道之處。此次這東路軍走海路,按道理主將是阮倦無疑,但由於阮倦本身是莫朝降將,而京華艦隊的指揮官是高務實的親信家丁高璟,所以在海上的時候,他這個指揮權是存疑的。

當然,阮倦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從上船之後就當自己只是個乘客,絕不對航行發表任何看法。事實上他曾經數次由海路襲擊乂安、順化,是懂水軍的雙料戰將,不過他對於京華的武裝運輸艦很感興趣,雖然不好多問,但卻一直在仔細觀察。

在他看來,京華的這批船頗有些華夷結合的感覺,尤其是帆,表現得最爲明顯。京華的帆也是典型的中式硬帆,帆的形狀和制式也是典型的中式四角帆,但卻在船頭加了三角帆,再加上這些船上使用的拉帆絞車是其他大明船隻上前所未見的,更是有濃濃的“紅毛番”意味。

這些玩意兒,都是按照高務實的指導理論做出來的產品,一開始並不是批量製造的,因爲高務實當時也不敢肯定這樣的中西結合是不是好用,他只是仗着有錢,試驗得起罷了。

後來發現,在中式船型和船帆的基礎上,應用一些西方航海的技術還是可行的,這才逐漸推廣開來。

中式的帆無論是南方的梳杆硬帆,還是北方的密杆硬帆,基本結構都差不多,可能帆纔是中式與西式的根本區別。中式帆的優點就是由於有數根橫杆的有效支撐,使得單位面積帆的載荷更小,即便出現破裂,也不會很快蔓延到整個帆面,可以給航行者留出足夠的時間在海上進行修補,並且對制帆的材料要求也不高。

而且,硬帆不論什麼風力條件下都能更好地保持形狀,效率損失更小,也不會被風抽到“嘭”然做響。

至於後世人都認爲中式硬帆的最大劣勢在於結構過於沉重,這當然是個問題,但高務實通過請動大科學家朱載堉來改良絞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簡化了結構並提高了效率。

不過,高務實現在還是有些不滿意,因爲他通過廣州私港的海商瞭解到,佛郎機人的戰船,在與京華同“噸位”戰船的情況下——比如京華武裝運輸艦和同噸位蓋倫船對比,佛郎機人的載炮量比武裝運輸艦就要高,蓋倫船多了八門炮,左右側各多出四門來。

也就是說,同等噸位下,京華的船一側有十四門炮,而佛郎機人有十八門。

這肯定是一個劣勢!

不過還是要看雙方海軍作戰的指導思路:京華這邊跑得更快、操控更精準、能適應各種風力,但火力要弱一點;佛郎機人的蓋倫船機動力不如京華的船,但火力佔優。

至於說什麼船舶結構,誰更抗揍之類的東西,高務實現在也不知道,那都得等那兩艘被俘的大蓋倫被京華的船匠們研究透徹之後纔好做出判斷。

現在這個情況,高務實雖然還有不滿,但也勉強能夠接受。主要是,他覺得佛郎機人的單位炮火強大一點並不能改變一個關鍵因素:西方人在東亞能投入的海軍總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他高務實卻可以集中全力!

你單位炮彈投放量比我高一點點又如何,我可以拿數量碾壓你——鄭芝龍當年不就是這麼霸佔南中國海貿易的嗎?我船多人多,頂着一些損失圍過去打跳幫戰也能淹沒了你,這也是一種實力啊。

當然,總體來說高務實是不推崇跳幫戰這種落後戰術的,西班牙人馬上要在這上面吃虧,他高務實怎能跟着抽風?

在航母出現之前,海軍總的發展思路是異常明確的,就四個字:鉅艦大炮!

誰的船大,誰就佔優;誰的炮猛,誰就能贏!

高務實當初爲了玩懂某兩個遊戲,看了不少關於風帆戰艦時代的書籍,那些書裡的觀點精煉一下,其實就是說了這四個字!

Wшw_т tκa n_¢o

比方說西班牙人的無敵艦隊吃癟,遇上風暴當然是一個方面,但主要問題就是出在炮上面,英格蘭當時走的是遠程重炮路線,就是遠遠地靠着機動性和炮火射程優勢“放風箏”,西班牙人一直想要靠過去打跳幫戰——西班牙陸軍此時正在最後的高光時刻,完全可以吊打英格蘭,然而英格蘭人不讓他接近,他就沒法子了,只能被動捱揍,這換了誰也受不了啊。

阮倦一邊看,一邊記在心裡慢慢琢磨。高璟在一邊看見了,卻也不說破。

高璟並不擔心阮倦偷師什麼的,因爲他算是海上世家出身,深知海上和陸上的不同,陸上你可以起義造反,只要人夠多,就有機會“蟻多咬死象”。可是海上不同,人雖然也重要,但你首先得有船,船纔是一切的基礎。

而要有船,先得有錢!

他們現在腳下的武裝運輸艦,每一艘的造價高達五萬五兩千銀子(包括船員、武備等),六十艘武裝運輸艦是多少錢?

三百三十萬兩!

放在十年前,這是大明國庫一年的總收入!

這玩意你安南學去了又如何?你打造得出這麼一支艦隊來嗎?

更不要說自家老爺現在還在讓造船廠的人設計更大更強的專業戰船,那玩意兒聽說一艘就要十二萬兩……

十二萬兩啊!

估計就算像老爺這麼有錢,那船恐怕也造不了多少吧,畢竟還是個只能打仗的船,平時運貨是不行的——換句話說,那就是個虧本貨,除非跑出去當海盜,否則一點生財能力都沒有。

阮倦認認真真觀察了一整天,又思索了老半晌,後來臉色就漸漸難看起來了,忍不住問高璟這船一條要多少銀子。

高璟笑道:“聽說接近六萬兩。”

阮倦目瞪口呆好一陣,轉身頭也不回的走了。

----------

4更破萬,繼續求訂閱,求各種票~

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213章 交心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70章 西北望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98章 曙光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27章 倒潘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30章 立威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216章 準備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8章 安南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15章 封爵?第050章 擔當第056章 棘手第110章 高夫人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52章 兄妹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00章 忽悠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
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213章 交心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70章 西北望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98章 曙光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27章 倒潘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30章 立威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216章 準備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8章 安南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15章 封爵?第050章 擔當第056章 棘手第110章 高夫人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52章 兄妹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00章 忽悠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