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臺灣島

其實說實話,此時的臺灣島,哪怕是對高務實來說,意義也不大,他有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領土觀的原因,才非要派人去臺灣的。

不僅是派人去轉一轉,還在考慮怎麼開拓臺灣、移民臺灣。

畢竟,“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沒來也就算了,沒那個實力也就算了,可既然來了,也有實力,那就非得把這事兒給坐實了不可!

況且,臺灣又不是發展不了,這地方直到此時都沒發展起來,其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足夠的漢人。

至於爲什麼漢人少,原因主要有兩條。其一是歷代大陸朝廷不重視這塊蠻荒之地——海南島離那麼近,都沒怎麼開發,何況是離得更遠一些的臺灣島?

其二是臺灣的環境,在這個時期還是很艱苦的。首先是熱,此時的臺灣島溼熱異常,比差不多同緯度的廣東廣西還要溼熱,甚至超過安南,海盜們那是沒辦法,能有個安身之所當老巢,也就顧不得許多了,否則誰肯來這裡啊。

其次是熱帶病嚴重。此時的臺灣由於沒有經過什麼發開,樹高草密,蚊蟲肆掠,瘴癘什麼的比兩廣還狠幾倍——畢竟兩廣都開發兩千年了,臺灣還是原始狀態呢。至於瘧疾什麼的,那就不用說了,這種蚊子快有小孩巴掌大的地方,得瘧疾簡直家常便飯。

瘧疾啊,哪怕是二十一世紀,都是肆虐非洲的大患,韃清的虜酋康麻子,在征討噶爾丹的一次戰爭中就得了瘧疾,以他的身份地位,也差點一命嗚呼,尋常人得了還能討得了什麼好?

佔領臺灣很容易,但是打敗瘧疾很難,因爲高務實現在手頭沒有金雞納霜,就更別提青蒿素了,有那個技術得是什麼年代?

雖然說瘧疾的致死率在後世看來並不算特別高——全球每年有四億人感染瘧疾,死掉的大概兩三百萬。但是要知道,後世是有金雞納霜的,瘧疾並非無藥可救。

但是金雞納霜據說是十七世紀才被西班牙人在南美,通過當地的印第安人所發現,而到了至少十七世紀末,才被傳入中國,當時基本上還是以使用金雞納霜樹皮來治療瘧疾,直到1820年,才被一位瑞典科學家提煉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製成成品。

換句話說,已經佔據了大半個美洲的西班牙人,搞不好都還沒弄到金雞納霜,他高務實上哪去找?況且,就算讓他去南美找,他都找不到,因爲他根本不認識金雞納霜樹長什麼樣。

哦豁,完蛋,沒轍了。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腦子再好使,也比不上人家隨身攜帶一個什麼系統。

要不乾脆不要捨近求遠,琢磨琢磨青蒿素如何?

提煉那是不指望的,直接用青蒿——也就是黃花蒿——行不行?

當初屠呦呦女士得諾貝爾獎的時候,全國性的報道過這件事,也對青蒿素來過一次大起底,雖然高務實對於醫學一貫不是很瞭解,但他隱約記得,青蒿素最開始的靈感來源,是中國古代的某本醫書的記載,可惜書名他不記得了。

但既然是中國古籍有載,那現在他倒是有一個大優勢可以利用——李時珍就被他籠絡在京師教學生呢!這樣的牛逼人物,能寫出《本草綱目》來的大神,怎麼着也應該聽過或者看過那本古書吧。

那古書既然後世都有流傳,想必至少不是扁鵲的內經外經,也不會是華佗的《青囊書》,在大明就更不可能失傳了,去問問李時珍,說不定會有奇效。

於是高務實特意交代高琦,不要好高騖遠,儘量就在沿海“疏林少蚊之地”查探,嚴禁深入內陸尤其是密林之中作死,一切等他跟李時珍聯繫之後再說。

高琦是他的家丁,現在更是“王旁單名”的心腹,交代他不準深入內陸,想必他不會不聽,現在就等李時珍的回覆了。

然而高務實並沒有在廣西等來李時珍的回覆,因爲意外發生了。

呃,並不是李時珍發生了意外,是高務實發生了意外——皇帝詔令,高務實提前卸任,以“再定安南”之功,回京陪皇帝告祭太廟!

告祭太廟?

祭太廟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少見,譬如李成樑在遼東斬首蒙古人幾百個,京師這邊也要告祭太廟。

但告祭太廟是分檔次的,一般來說有三個檔次:大祀、中祀和羣祀。李成樑那種,就屬於羣祀,也就是由官員代勞,去太廟告祭一番,示意子孫表現不錯,您老人家看看,又殺了這麼多蒙古人,您瞧着這些首級可愛麼?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而中祀呢,一部分是皇帝親祀,不過明代皇帝架子比較大,實際上大部分還是分派官員祭祀。

但如果是大祀,那就非得皇帝親自出馬不可了,臣子是沒有資格代勞的。

比如說享祭,每年的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首月的陰曆初一,都要進行祭祀,太廟各個地方的牌位都要捧到享殿,而皇帝會親自來這裡祭祖。被稱爲“四孟時享”,簡稱享祭,把當時時令的蔬菜瓜果祭祀祖先。這個就沒法代勞,皇帝只要還能動,就得親自來。

而告祭,也必然是國家有重大事情纔會舉行,譬如最簡單的例子,皇帝登基或者皇帝的大婚,以及冊立皇后之類的時候,都要去太廟的寢殿進行祭祀,這種就叫告祭。

但這次高務實“再定安南”,似乎對於大明而言,也談不上特別重大才對啊,這只是把安南人幹趴了,又不是把蒙古人幹趴了,大明朝廷似乎並沒有對安南人多麼高看,怎麼也輪到告祭了?

高務實有點疑惑,但是張任提醒了他,張任道:“求真無需多慮,朝廷此舉,我看甚是公允。‘再定安南’本就是爲皇上覆九世之仇,聽說皇上得到消息之時極其激動,可見皇上是真的認爲此事乃是大功,配得上親自告祭太廟。

其次呢,就是廣西土司移鎮之事,你想啊,他們移鎮之前,朝廷連如何處置區區一個八寨之地都左右爲難,可他們一旦移鎮去了安南,這八寨之地輕輕鬆鬆就改爲派駐流官了,連肇慶的劉制軍都沒有再反對,可見此事之重要。所以……恭喜求真,聖心獨重啊!”

----------

感謝書友“年久失修nn”的月票支持,謝謝!《按廣西》卷至此正式完結,明天進入新篇章……求訂閱,求各種票。

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225章 三策(中)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94章 目的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88章 安南人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295章 成婚嘍!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212章 誤解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47章 有詔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28章 好消息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263章 密議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
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225章 三策(中)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94章 目的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88章 安南人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295章 成婚嘍!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212章 誤解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47章 有詔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28章 好消息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263章 密議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