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莫玉麟趕到河南治所府裡的時候,後黎朝鄭軍前鋒黃廷愛部離此地已經只有三十里。幸好莫敦讓接到命令之後並沒有糾纏,更沒有反抗,而只是嘆息一聲,就痛痛快快交卸了兵權走人,這才讓他有機會佈置城防。

這座府裡城並不大,如果要類比的話,可能比高務實的老家新鄭縣城還要小一圈,大概只有新鄭縣城的三分之二大小。

而且這還只是光比了個大小,新鄭縣由於是高務實的老家,高家甚至出錢出力幫縣裡修整過城牆,論城防之堅固,更是完爆府裡這座小城。

莫玉麟的任務就是守住這座小城,他所倚仗的,只有麾下這支剛剛歸他指揮、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的三萬南征軍。

南征一說早已成了笑話,寧平一戰也已經打斷了他們的脊樑,現在他們心頭真正的願望是逃命——逃回升龍!

至於逃回升龍之後怎麼辦,沒有人想過。

莫玉麟召集了所有百戶以上的軍官,爲他們打氣鼓勁,而他的鼓舞士氣辦法極其簡單,只有一句話:“皇上已經從廣西請來了援兵,最多再有十日,十萬大明天兵就將趕來與我們並肩作戰!”

一愣之後,所有人陷入狂喜!

大明出手了!大明幫我們!我們得救了!

但狂喜過一陣之後,衆人又有些懷疑:這是真的嗎?

莫玉麟淡淡地道:“若非是大明的旨意,應王怎能在此時回升龍?”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這下子大家全都信了——沒法不信啊,要不是大明的意思,皇上怎麼可能會因爲之前寧平“那點事”就奪了應王的兵權?應王又怎麼可能如此痛痛快快老老實實就走了?

看來這次是真的有救了,而前提,不過是守住府裡十日!

畢竟是莫氏的精銳底子,現在雖然被一戰打斷了脊樑骨,但打不贏鄭逆是打不贏鄭逆,若只是守住府裡十日,那還是做得到的!

事實證明,只要這支軍隊有了信心,他們的戰鬥力其實並不算很差,至少據城死守就做得非常到位。黃廷愛以得勝之軍發動的猛攻,硬生生被這支有“大明天兵支援”鼓舞的莫軍打退了七次。

更神奇的是,隨着七次打退擊敗了應王的黃廷愛部,這支軍隊的士氣和信心開始恢復了,他們發現鄭軍的戰鬥力其實也就跟以前一樣,與他們自己相比,也就是半斤八兩,並沒有什麼好特別的。

要不是鄭鬆的大軍也隨之開到了府裡城下,莫玉麟甚至覺得軍心可用,能夠出城跟黃廷愛正面幹上一場了!

不過鄭鬆的大軍主力既然到了,莫玉麟就沒有出城浪戰的心思了,反正高按臺給他的命令就是守住府裡、守住河南,他又何必冒着戰敗的風險去跟鄭軍死磕?

再說,看高按臺的意思,這支南征軍似乎有可能就此交到自己手裡呢……自己的力量,那就更不能輕易揮霍了。

鄭鬆抵達府裡城下之後,也同樣是發動猛攻,而且他這支主力與黃廷愛部不同,他的火力更猛,因爲他手中除了那些過時了一百年的土炮之外,還有佛郎機炮!

事關前程甚至身家性命,莫玉麟並沒有因爲看見佛郎機炮就嚇得不敢應戰,他不僅沉着冷靜地佈置防務,甚至親自上城樓查看敵情。

他發現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或者說兩個:鄭軍中的佛郎機炮並不多,約莫只有二十來門,而且……似乎比大明軍中的佛郎機炮更小一些。

如果要對比升龍城外那支艦隊上的佛郎機重炮,那就差得更遠了。

莫玉麟放下心來,只是交待了防衛任務,就派出五路信使,向升龍彙報這一發現——鄭軍的打仗技巧估計也是師從中國,給莫玉麟來了個圍三缺一,空出北路讓他逃跑用。

可惜莫玉麟這次吃了秤砣鐵了心,硬要扛在府裡跟他們剛一剛,哪裡肯逃!

鄭軍似乎也很着急,並沒有多等,很快發動了攻勢。不過鄭軍似乎很珍惜他們的佛郎機炮,先發動了兩輪老掉牙的蟻附攻城,確定城樓上的遠程打擊能力很弱之後,才把炮推上前來。

轟轟隆隆一陣炮火,把低矮的府裡城城牆打出了幾十個坑洞,但並不足以摧垮城牆——這是炮彈不夠大導致的,因爲這二十門佛郎機炮其實是步兵炮,屬於野戰炮的性質,而不是攻城炮。

鄭軍那邊打了幾輪炮之後,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又把炮撤了回去。

不過鄭軍沒有繼續強行攻城了,而是撤兵三裡,紮營下來。

莫玉麟沒有放鬆警惕,又認認真真佈置起防備夜襲的任務,只是這一夜過去,鄭軍並沒有夜襲,倒讓莫玉麟有些失望——這年頭夜襲很難,他還打算趁鄭軍夜襲,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呢。

第二日,按照莫玉麟的預計,鄭軍應該大舉出動,破釜沉舟一般地發起猛攻,然而意外的事情出現了,鄭軍居然拔營開始後撤了!

莫玉麟先是一愣,繼而以爲是高務實的明軍主力已經南下,鄭軍探馬得知消息,所以鄭鬆纔會撤軍。

但轉念一想,似乎又有些不應該。明軍肯定是會南下的,這一點莫玉麟相信高務實不會騙他,但他並不覺得高務實會這麼着急。

換了他自己是高務實,也不會着急,大可以讓鄭軍和莫軍在河南好好打一仗,反正這一仗對雙方都很重要,大家都不可能留什麼餘力。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不管是哪邊吃了虧,對他高務實而言都不算壞事,甚至可以說兩敗俱傷纔是最好的結局,既然如此,他怎麼會這麼快趕來?

但鄭軍的確是退了,莫玉麟派出探馬仔細查探,發現鄭軍不僅退了,而且走得很急,連派出部隊在後遮蔽戰場的舉動都沒有,而是整個大軍一路向南走了,頭也不回。

這個情況可不對勁啊……莫玉麟想了一會兒,忽然眼前一亮。

難道,是阮倦奇襲清化得手了?

哦,“得手”可能有點難,清化是鄭軍的大本營,黎朝的安身立命之所,即便鄭鬆大軍出征,也一定留下了足夠的兵力守衛,畢竟當年謙王在時,就經常搞這種正面進逼,海路奇襲的勾當,那清化城離朱江(不是兩廣的珠江)口不過二三十里,如果平時不保持足夠的兵力,當年早就被謙王奇襲得手了,哪還有現在這些事?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阮倦的確在進攻清化,也許是逼近,也許是已經開始攻打,總而言之就是清化受到了威脅——清化對黎朝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升龍對莫朝的重要性,清化一旦受到攻打,鄭鬆想不撤軍回援都不行。

攻打清化對於後黎朝而言,那是真正的攻其必救!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鄭鬆在跟自己玩誘敵之計,不過那毫無意義,他現在只想守穩了府裡城,在高按檯面前先拿下一功再說,其他什麼的,那都是後話了,現在根本不着急。、

莫玉麟心滿意足地笑了起來,先誇了麾下這些新歸入他手底下的將領,然後大手一揮,道:“來人,給升龍報捷!”

第056章 棘手第129章 複雜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23章 大危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73章 召見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211章 目標第068章 幕後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257章 後續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47章 不與聞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12章 入城式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64章 聯名信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22章 覆滅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17章 振興北瓷
第056章 棘手第129章 複雜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23章 大危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73章 召見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211章 目標第068章 幕後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257章 後續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47章 不與聞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12章 入城式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64章 聯名信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22章 覆滅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17章 振興北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