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

他對俺答的忠誠,對俺答事業的忠誠,反而形成了他的弱點。

論武力,十個高務實恐怕都不夠恰臺吉一頓打的,哪怕此人已經五十出頭,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但論權謀,不客氣的說,恰臺吉在高務實面前就完全不夠看了。

說起來,蒙古帝國最厲害的時候,也不是靠權謀混飯吃的啊,何況現在的蒙古。

有大明改革十餘年的穩固邊防爲基礎,高務實完全可以一手“罷互市”的大棒,一手“助農耕”的溫言,軟的硬的一起上,所謂大棒在手,溫言在口,怎麼選?但凡是個有腦子的都不會選錯。

威逼利誘,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一行兩日之後,大板升城便到了。

後世學者們對於大板升城的具體位置爭論了至少幾十年,有過好幾個版本的說法,曾經有一段時間,最有市場的說法就是日本學者提出的“大板升城即歸化”,當時國內也有不少學者附和這一觀點。

然而隨着紅朝各方面的蓬勃發展,內蒙古的蒙古族的學者也日漸增多,他們從各種文獻、民俗傳說中慢慢得出了結論:大板升城和歸化城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應該挺清楚的,不知道最開始那些日本學者是怎麼回事,因爲歷史上三娘子幾次對大板升城覬覦不已,數次發兵攻打——三娘子自己就長期住在歸化城,如果大板升城就是歸化,那她還打個鬼啊,放牧的孩子騎羊找羊嗎?

再說,如果大板升城是歸化,當年俺答自己住在歸化掌握東哨,而把大板升城作爲西哨的“治所”(類比),那又是個什麼操作?這個城被一分爲二了嗎?

實際上,大板升城的位置,差不多在後世的包頭和呼和浩特之間,大致位於後世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附近。從相對距離上來說,此地離包頭更近一點。

其實所謂俺答本意是立把漢那吉爲徹辰汗這個說法,只是高務實忽悠恰臺吉的,實際上從俺答的兵力佈置來看,這一點是相當存疑的。

爲什麼呢?不是說辛愛被派出去老遠,盯着東部的左翼蒙古、大元朝廷去了麼?

這是沒有看恰臺吉駐牧地的位置:恰臺吉原本的駐牧地是脫脫城,也就是後世的托克托縣,後來北移了一段距離。

這個北移很關鍵,因爲他移駐的位置是後世的北什軸鄉——正好卡在了大板升城和歸化城之間。

這就很有玄妙了。

恰臺吉可是土默特第一悍將,這樣一位重要將領,沒有坐鎮最南邊威脅大明,那可以說是爲了向大明表示土默特再無南下擄掠之意;沒有坐鎮西哨,那可以說是西哨已經完全封給了把漢那吉之故。

可是,他爲什麼不去東邊代替辛愛呢?

辛愛再能打,難道比恰臺吉還能打?更不要說,他倆的地位雖然在俺答在世之時,恰臺吉可能反而更強勢一點,可歸根結底,恰臺吉不是俺答的親子,辛愛才是啊。

正常的思路,難道不應該是辛愛留在歸化城王庭,而恰臺吉去坐鎮東部邊境盯着圖們汗嗎?

爲什麼俺答偏要讓辛愛去東邊盯着圖們,卻把恰臺吉放在離歸化城不遠、卻又卡在其和大板升城的中間位置?

最直接的懷疑,就是俺答在防着把漢那吉。

把漢那吉當然是俺答最疼愛的孫兒,這一點,任是哪一個蒙古人都不會有疑問但疼愛不代表毫無防備——蒙古人跟漢人可不同,漢人弒父奪位的皇帝不是沒有,但很少有留下好名聲的,而“弒祖奪位”……這是不是離得太遠了一點?

再說,漢人“隔代親”是一貫傳統,很少有當爺爺的不疼孫兒,也很少有孫兒對爺爺多麼不滿——不滿父親的倒是多。

這是漢人文化傳統導致的,因爲漢人講究“含飴弄孫”,又講究“養不教父之過”,所以通常都是爺爺對孫兒極好,要什麼給什麼;但父親對兒子則可能極嚴,經常是稍有小過就一頓訓斥。

但蒙古人卻有所不同,蒙古人的父親未必一定很嚴,祖父也未必一定很和藹,他們之間更多的是看力量對比來——也許從匈奴時期的冒頓弒父開始,漠北遊牧民族便只認力量二字了,可少了很多漢人家庭的那種溫情脈脈和家族綱常。

因此,俺答汗在將西哨交給把漢那吉的同時,又把恰臺吉安排在大板升城和歸化城之間,就是一種矛盾心態的展現:既疼愛這個孫兒,又怕他做傻事。

畢竟,這個孫兒一怒之下做傻事,那已經是有前科的了——南下投明他都幹得出來,你還敢相信他是個成熟穩重之輩?

但是這個懷疑還有一個疑問解釋不開:辛愛打仗的本事雖然可能不如恰臺吉,但他震懾一下把漢那吉,或者退一萬步說,抵擋把漢那吉一陣子,這總應該問題不大吧?

尤其是在俺答自己還健在的時候,把漢那吉如果真幹蠢事,帶着西哨東進歸化城,中途被辛愛抵擋之後,只要俺答自己出面,西哨的部衆還有多少肯跟着把漢那吉混,那可不好說。

那麼,辛愛爲啥還是被派去東邊了?

其實只有一個解釋:俺答根本沒有考慮——或者懶得考慮——誰做徹辰汗。

俺答的身體情況,這最後幾年可不是很好,正常來講,他不應該會“忘記”考慮這件事,或者如當年的嘉靖帝一樣,“不肯”考慮這件事。

那就有意思了,他只能是懶得考慮。

或許,他畢生奮鬥,其在蒙古已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卻至始至終沒有做成“大元皇帝”的結果,讓他已經看開了。

尤其是在信了佛教之後,宿命論影響了這位“轉輪王”:既然一切都有天數,誰做徹辰汗自然也有天數安排,那我還多此一舉去安排一番做什麼?

辛愛也好,把漢那吉也罷,都是我的子孫,誰做大汗有什麼關係嗎?

對於長子辛愛,俺答一直都不是很喜歡,但畢竟他跟着俺答打了幾十年的仗,沒有功勞也有無數苦勞了,在俺答看來,他當大汗也不是不行。尤其是俺答的爺爺達延汗定下長子繼承製之後已經過去這麼多年,土默特人早就習慣了,估計也不會對此有多少異議。

把漢那吉呢,是俺答最寵愛的孫兒,尤其還是個鐵桿親明派,要是他當大汗,別的不好說,跟大明的關係一定能維持得很好,互市這件事絕對不會出漏子。如此一來,土默特在蒙古的“王業之基”就安如磐石,那也挺不錯。

可能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辛愛和把漢那吉兩人,俺答一個都沒有留在身邊。

如此,回過頭來看恰臺吉駐牧地的位置,就變得更有深意起來:

辛愛的部衆不如把漢那吉強大,如果要做大汗,肯定得拉攏住恰臺吉;同樣的,把漢那吉如果要做大汗,也得先過恰臺吉這一關,不然他連歸化城都去不了——繞路?去做大汗居然還要繞路,你這大汗誰還能服氣麼?

恰臺吉是最忠心的,所以俺答實際上是留給了他一個左右徹辰汗歸屬的巨大權利,同時也留給了辛愛和把漢那吉一道考題:

要麼,說服恰臺吉,證明你有頭腦做好這個大汗;

要麼,打敗恰臺吉,證明你有力量做好這個大汗!

俺答英雄一世,豈是無謀之輩?

實際上,在原本的歷史中,恰臺吉也的確對整個土默特的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只是俺答畢竟不是真的“轉輪王”,他恐怕做夢也沒有料到,把漢那吉沒有選擇跟大伯爭奪這個大汗,辛愛也沒有敢對擁有土默特四成實力的把漢那吉下手。

然而,辛愛沒幾年自己病死了,而把漢那吉更搞笑,居然自己摔死了。

這……除非俺答真是轉輪王,否則怎麼猜得到?

但是,他留下的恰臺吉,依然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當三娘子打起把漢那吉遺衆主意的時候,正是恰臺吉站了出來,以他在土默特乃至鄂爾多斯、青海等各部的巨大威望,聯合了足足七十多位首領,反對三娘子和布塔施裡母子吞併把漢那吉遺衆——因爲那是俺答分封給把漢那吉的,而把漢那吉雖死,兒子卻在!

惟獨可惜的是,恰臺吉死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幫助把漢那吉的幼子了,最終大成比吉先被迫嫁給了扯力克,扯力克爲了娶三娘子以爭取大明支持之後,又改嫁給了布塔施裡,爲布塔施裡生下素囊臺吉。

但不管怎麼說,恰臺吉駐牧地的安置,是俺答的一步妙棋。

只是這步妙棋現在卻被高務實給截胡了……

大板升城在望,一對龐大的騎兵隊伍奔涌而來,掀起漫天塵土。

一名三十來歲的大將越衆而出,策馬大笑着迎了上來,老遠就高呼:“來者可是高兄弟?愚兄把漢那吉早已恭候多時了!”

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205章 政策第112章 東返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94章 無間道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3章 大危機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101章 定調子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64章 聯名信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64章 聯名信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5章 禁衛軍!第268章 揭謎(上)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28章 恩憲?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95章 破虜(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
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205章 政策第112章 東返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94章 無間道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3章 大危機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101章 定調子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64章 聯名信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64章 聯名信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5章 禁衛軍!第268章 揭謎(上)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28章 恩憲?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05章 禁衛軍!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95章 破虜(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