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

幸虧這一路實在夠遠,直到高務實把近來的局面和今天的見聞在腦子裡彙總並分析了一遍之後,陳矩和幾個小宦官纔算引着高務實到達鍾粹宮。

鍾粹宮乃內廷東路建築,是所謂東六宮之一。其處位於景陽宮之西,承乾宮之北。於永樂十八年建成,當時名曰咸陽宮,嘉靖十四年時更名爲鍾粹宮。

所謂鍾粹,即鍾萃也,本意是彙集精華、精粹。

高務實隨着陳矩進了鍾粹宮,便擡眼四望——這地方應該算是他將來一段時間裡的主要工作場所之一,當然要有所瞭解。不僅看,還向身邊的陳矩請教。

這時候就顯示出早前施恩於人的好處了,陳矩把自己對鍾粹宮的瞭解詳詳細細說給高務實聽,生怕有所遺漏。

這鐘粹宮乃是一個二進院,其正門南向,名鍾粹門,前院正殿便是鍾粹宮,面闊五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前出廊,檐脊安放走獸五個,檐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跴斗拱,彩繪蘇式彩畫。明間開門,次、梢間爲檻窗,乃是冰裂紋、步步錦門窗。室內爲徹上明造,再加天花頂棚,方磚墁地,明間內懸有宣宗御題的“端淑溫良”匾額。殿前有東西配殿各三間,前出廊,亦是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飾蘇式彩畫如前。

後院正殿也是五間,同樣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飾蘇式彩畫,而兩側則多了耳房。東西有配殿各三間,均爲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院內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據陳矩說,平日裡太子奉命在寢宮讀書,休憩時便喜歡去這井亭附近。

據陳矩介紹,這鐘粹宮原本一直爲妃嬪所居,還是今上隆慶帝繼位之後,才臨時改爲太子宮——其實按理說應該稱之爲太子別宮,畢竟太子正宮還在,只是沒住過去。不過這都不是問題,反正隆慶只是爲了李貴妃照料兒子方便才這麼安排的。

原本高務實看着這鐘粹宮挺好的,但陳矩介紹起來的時候,似乎總有點遺憾,高務實不禁有些不理解,問了他之後才知道,陳矩覺得鍾粹宮規制不對,不配太子居住。

高務實心裡暗暗好笑,因爲陳矩這話其實就有點把自己看成太子身邊的人了,要不然太子住的地方規制對不對,人家太子自己都沒說話,你着什麼急?還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麼。

待將高務實引進正院主殿,卻見朱翊鈞已經笑吟吟的站在堂中了。

朱翊鈞今天穿了一身正規常服,由於明朝年幼的皇太子也與尋常人家小孩一樣要把頭髮全部剃掉,所以他頭上戴着一頂玄青縐紗製作的六瓣有頂圓帽,即爪拉帽也。身上則穿着赤色袍服,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繡金織蟠龍一條,腰間繫着一根玉帶,腳下是一雙棕色鹿皮軟靴。

總的來說,比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的穿着要正式得多,看起來多少有點太子召見屬官的意思。

“微臣太子伴讀高務實,見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高務實新官上任,既無資歷,又無功績,自然只能老老實實上前見過。好在朱翊鈞可能是模仿自家老爹,禮賢下士的派頭做得挺足,還沒等高務實下跪,就笑吟吟上前一把扶住,道:“誒,高侍讀不必多禮,我……孤聽了陛下教導,知道你我二人今後就是一體,一如陛下之與高老先生一般。”

從手臂上感受到的力量來看,朱翊鈞這一扶居然不是做樣子,而是真的在扶。雖然高務實覺得自己“履新”後第一次見君上,實在是應該把這一禮行完,但朱翊鈞這般情真意切,卻也不好強行拒絕,只得一邊站直身子,一邊連連告罪,說微臣愧不敢當。

誰知道剛剛站直,朱翊鈞下一句話就讓他的心情頓時有些緊張起來,因爲朱翊鈞笑容可掬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高侍讀,我都不知道你平時是怎麼讀的書,怎麼就能寫出《龍文鞭影》這樣萬衆誇耀的蒙書來……我剛纔問過大伴了,他說今兒個一早,你昨晚才寫就的《龍文鞭影》就已經傳遍了京師,許多大臣、名宿都誇你學問了得,將來遲早又是解縉、楊慎之才。”

高務實心中一緊,下意識打量了朱翊鈞一眼,卻見他稚嫩的小圓臉上全是滿意的笑容,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別的意思,不禁又是放下了心,又是暗暗嘆息。

殿下,你莫非不知道解縉和楊慎這二位雖然都以才高名顯當世,可他們的下場呢?一個被埋在雪裡凍死,一個終老邊陲啊。

更何況,這兩位被論罪,說起來都跟“無人臣禮”有關,人家現在稱我爲解縉、楊慎之後的又一神童才子,只怕裡頭就已經暗藏殺機,暗示我會仗着三伯的權勢“無人臣禮”呢!

要不然,爲何不說我是又一個李東陽啊?人家可是死追太師、諡號“文正”的文臣極點,真要捧我,難道不該拿他作比,卻把解縉和楊慎這倆倒黴蛋拉出來?

但這話當然不好明說,否則他這裡說一句“我的榜樣是李東陽!”,外頭肯定又要說:“看看,看看,這小子才幾歲年紀,就一門心思只想當大官!竟然看不上解縉、楊慎那樣人品清貴、才華橫溢之人,孺子不可教也。”

那可就黃泥巴掉在褲襠上,不是屎也是屎了。

因此高務實只好假意謙虛幾句,說些微臣愚鈍,才疏學淺,豈敢比擬這些前輩,實在不敢克當之類的廢話。

朱翊鈞笑眯眯地看他謙虛,等他說完之後才道:“你不要這般謙遜,眼下你的大名不光在外頭響亮,在宮裡也不得了啦!父皇和母妃不用說了,就是皇后也知道了你的大名,而且今日一早還要了一份《龍文鞭影》過去看,看完之後極是稱善,我和母妃去探望她的時候,她還跟母妃說,等你來了,得空就去見她呢。”

咦?還有這種事?看來年紀小也是有好處的,要是成了年的外廷臣子,皇后怎麼可能隨便召見?

就在此時,外頭傳來馮保的聲音:“小爺,聽說高侍讀來了?”

高務實與朱翊鈞轉頭望去,可不是馮保急急忙忙小跑了進來?

他一進來,隨意朝朱翊鈞拱了拱手,便道:“太子,貴妃娘娘傳召高侍讀,也請小爺同去。”

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18章 鎮暹羅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27章 倒潘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75章 追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47章 不與聞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116章 推辭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05章 升官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44章 內因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
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18章 鎮暹羅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27章 倒潘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75章 追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47章 不與聞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116章 推辭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05章 升官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44章 內因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