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

見心齋,白玉樓二樓北房——也就是主臥室之中,高務實疲憊地揉着自己的太陽穴。

他剛從李時珍那兒回來,得到的消息不算太壞,但也不是很好。

李時珍這個人還是略有些脾氣的,但好在講道理,高務實此前用光大醫術、提高醫學地位的名義將他請來,這幾年又一直以救治國家棟梁的名義請他幫忙診斷包括馬芳、劉顯、張四維等在內的一些親善長輩,李時珍倒也沒有拒絕。

不過,今天高務實去請他給皇后看一看的時候,李時珍卻很有些不樂意,認爲皇后娘娘深居宮中,無病無災,而且年紀輕輕的,哪裡需要他看?

再說一行有一行的規矩,太醫院裡頭又不是沒有國手,放着大票的御醫不用,非要讓他一個閒雲野鶴去給皇后娘娘看診是個什麼道理?

砸場子這種事,你高侍中不怕,我李時珍不能不怕啊!我也是有家小的,後世子孫若是讀書不成器,可不也得靠這門手藝吃飯?一下子得罪了那麼多太醫,將來在這一行可就不好混了。

人都不是活在真空中的,在高務實前世的眼中,像李時珍這樣的人物,形象基本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但實際上顯然不是,他也一樣要考慮這些世俗的問題。

這就不好辦了。

高務實好說歹說,最後表示若皇后娘娘自誕下皇長女之後三年內不能再孕成功,自己就一定會想法子請皇上批准,讓李時珍入宮問診。

wωw¤ttκд n¤¢O 李時珍大概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這才勉爲其難的答應了下來。

高務實又問了一下幾位重點關注對象的身體情況,結果也是有好有壞。

馬芳和劉顯屬於情況比較好的那一類,大概是因爲在開平負責訓練高家家丁的緣故,兩個人脫離了繁重的軍務,但又不至於無所事事,再加上李時珍開出的調理方子,他們目前身體情況都恢復得還不錯,根據李時珍的說法,“十年內沒有性命之憂”。

十年,那已經很不錯了,高務實表示滿意。

張四維的情況就要複雜一些,李時珍說了一大通高務實半懂不懂的醫學術語,高務實連蒙帶猜大致明白了張四維的問題,他大概是年輕的時候專心讀書,宅得太多太多,身體底子不太行,年紀大了之後勾心鬥角的事也多,現在可能還有些神經衰弱之類的毛病。

另外,李時珍認爲他本身氣血就虛,再加上動得少,又氣血不暢,一直建議他多散散步,但不知道他有沒有照做。

這事高務實也沒啥好辦法,除了自己多說一說,也只能拜託張泰徵“監督”一下了。

再有就是高務實的外公外婆,也就是張四維的父母,這也是兩個巨大的隱患,是隨時能讓張四維下臺的定時炸彈。

但他們二老遠在山西蒲州,李時珍上次去看診就有些不樂意,覺得耽誤他在見心齋教學生了,高務實既沒有辦法讓李時珍動不動就跑一趟山西,也沒有辦法把二老接過來——怕就怕還沒到京師人就沒了——所以他也沒啥好辦法,只能吩咐蒲州那邊嚴格按照李時珍的交待侍候着,順便……報喜不報憂,但凡有好事,就說給二老知曉,有壞事就全部瞞下來。

可即便如此,李時珍的態度也不是很樂觀,沉吟良久,纔跟高務實說了一句:“三年五載,便稱順遂。”

這下就壞菜了。

三年五載?

不出意外的話,自己很快要去遼東上任,而且這件事雖然從朱翊鈞的角度來說,主要只是希望他去收拾一下李成樑搞出來的亂攤子,也就是預防遼東將門尾大不掉,但高務實卻還有自己的計劃,乃是預防壬辰之變和抑制女真崛起,這三年五載的……也不知道回不回得來?

要是那個時候張四維忽然下臺,自己在京師雖然還有皇帝和內廷的支持,但在朝堂上的支持力度可就要大減了,而皇帝和內廷能不能頂得住外廷的壓力,這也是沒準的事——歷史上朱翊鈞跟外廷冷戰了幾十年,最後不還是認了慫?

國本之爭終究還是外廷文官贏了。

腦殼疼啊……丁憂這種制度真的是無話可說,可問題在於,想廢除也不現實——爹媽死了你還棧戀權位,你這個人壞到什麼程度了?“以孝治天下”是跟你說着玩的?

儒家最基本的道德就是人倫,而“以孝治天下”這個思想的底層思路其實就是:你這個人連爹媽都不孝順,我還能相信你會忠於皇帝,忠於天下萬民?你在想吃屁!

所以說在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等思想佔據主流之前,這個丁憂制度根本動不得,甚至可以說是誰提誰死!

只有當“舍小家爲大家”成爲主流思想,當“祖國母親高於一切”成爲普世價值,丁憂制度纔有可能壽終正寢。

人壽有窮盡,外公外婆畢竟是年紀到了,自己能想的辦法也都想了,既然還是解決不了,那就只能想辦法克服必將出現的困難。

高務實開始思考一旦大舅丁憂去職,朝中的局面到底該怎麼辦。

要不……趁着大師兄吳兌還在大司馬的位置上,自己想法子在遼東打個大勝仗,給他繼續增添點資歷,再想辦法把他推進內閣?

可以倒似乎是可以,就算其中有不少的困難要克服,比如說遼東苑馬寺轄地似乎跟打仗沾不上邊,但那都可以想法子解決,真正的問題在於,就算吳兌補進內閣,大舅走後還是申時行上臺啊!

申時行說起來也是高務實的座師,但顯然他們這對“師徒”可就跟郭樸與高務實完全不同了,申閣老作爲心學一派現在的頭號重臣,怎麼可能把高務實當弟子看?更遑論照顧他了。

高務實自己也不可能向申時行靠攏,實學、心學兩派的政治立場不說對立,至少施政目的和手段差異實在太大,是根本談不攏的。

而申時行還年輕得很,今年才四十八(虛歲),且歷史上他活了八十歲(虛歲),如果要等他致仕的話,那還有二十幾年……

內閣中的力量如果缺了首輔,“質量”顯然是不行了,畢竟申時行雖然圓滑,卻也不是李春芳,再說高黨這會兒也沒有第二個高拱在閣啊。

那就只好在數量上想想辦法了。

----------

岳父生日,等下要出去吃飯,先發一章,希望待會兒我能全須全尾的回來,而且沒有困成狗。

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54章 糾結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238章 暗流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77章 說方陣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51章 夜會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221章 抵京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8章 恩憲?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
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54章 糾結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238章 暗流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77章 說方陣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51章 夜會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221章 抵京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8章 恩憲?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