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

朱翊鈞安排高務實和永寧公主見面的地方,在太液池。

當然,不是在太液池游泳,只是在太液池“遊覽巧遇”而已。

太液池在元朝時,只有北海和中海,尚無南海。成祖定都燕京之後,從永樂四年起營建新的皇宮,宮城在元朝宮殿的位置基礎上向南移動,因此皇城城牆也隨之南移。

Wωω_тт kán_C〇 這樣一來,爲了豐富皇城園林景觀,便開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開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萬歲山(即景山、煤山)。北海、中海、南海統稱“太液池”,屬於皇城西苑。

高務實來太液池的次數不少了,但並不都是陪朱翊鈞前來。

其實朱翊鈞來這裡可能還沒有高務實多,因爲太液池不是在宮城之內。

宮城,大致就是後世的“故宮”,但在宮城之外還有一圈,叫做皇城,這一圈之內有各種監、各種廠、各種庫,甚至還有光祿寺,包括司禮監和御馬監,正式的辦公地點都在這一圈之內。

鑑於萬曆八年的那次教訓,這次朱翊鈞想好了理由和辦法:先讓朱堯媖自己去那邊遊覽西苑,然後他帶着高務實,打着視察“萬曆一式刺刀款火槍”的名義去兵仗局,接着高務實便可以在中海或者北海“巧遇”永寧公主了。

這裡的先決條件是兵仗局的位置很好——夾在中海北部和宮城西北角之間。

高務實對此的評價是:朱翊鈞的反偵察能力已經明顯穩步提升了不少。

因爲一路談事,加上剛纔還談了痛風需要適量運動,朱翊鈞臨時決定全程步行,高務實對此十分歡迎——雖然他入宮之後只能走路,但整體來說,回京之後的鍛鍊機會很少,能走一走是好事。

朱翊鈞笑道:“朕是早就大婚了,你卻到現在還沒成親,務實,每年的罰金你可有足額繳納啊?”

高務實也笑了,道:“哈哈哈哈,十七歲那年罰了六百文錢,十八歲登科那年罰了七百文,去年雖然在外爲官,但新鄭知縣還是不肯放過,又罰了臣八百文……估計今年也沒跑,得九百文了。”

“你看看你,這件事朕可是能說一說你了,太祖皇帝的規定,意義如何你是知道的,卻不肯老老實實早些成親,耽擱個什麼勁?你看朕,這件事朕就是天下表率,你這個魁首不能拖後腿啊。”

高務實苦笑道:“這不是……事情不好辦麼。”

朱翊鈞說朱元璋的規定,嗯,這事其實還不光是朱元璋的規定,實際上歷朝歷代都有晚婚罰款的規定。

從漢朝時期,就規定了女子嫁人的年齡,當時女孩如果超過十五歲還不嫁人,那麼就要每年罰家裡600錢,一直到三十歲,而三十歲以上……呃,這是默認沒有嫁入的希望了,就不罰了。

唐朝時期,男子二十歲以上,女子十五歲以上,若還沒有婚配,也是要罰款的;到了宋朝,則越來越早,男子改爲了十五歲,女子則爲十三歲。

進入大明時期,大概覺得這太小了一點,於是各增加了一歲,男子十六,也就是“成丁”的歲數,而女子十四,及笄的歲數——去年朱堯娥冊封爲壽陽長公主並大婚就是這個年紀,今年朱堯媖冊封爲永寧公主並安排大婚,同樣是這個年紀。

朱翊鈞大婚早在萬曆六年,當時他才十五歲,早了一年。當時高拱還在世,他代表內閣表示過反對,認爲應該十六歲大婚。但那次是兩宮做主,說目的是爲了早些定國本——也就是延續帝胄,內閣商議了一下,覺得既然是這樣,早幾個月倒也問題不大,這樣才定了下來。

內閣很少就制度上面的事情對皇帝妥協,這個不必多說了,但爲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內閣卻沒有堅持呢?因爲其實在大明來說,早婚不犯法,晚婚才犯法,這事兒源頭還是在於那位太祖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可能有某種執念,總覺得多子多福,不光他自己身體力行了,在駕崩之前還有一批孩子出生,而且在執政過程中,也想法設法希望大明的人口越多越好,甚至對於和尚尼姑都不放過。

譬如說,他曾下令:男子二十歲以上都不可以出家當和尚。

這是爲何?因爲在大明建立初期,國家經濟蕭條,很多地方地大物博卻沒有人去開發,這時候就需要禁止那些青壯年的男人去當和尚,不事生產,而是去下田勞作,爲的就是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

而且衆所周知,出家之後,就不會存在生育(嗯,正常來說是這樣),就會減少人口的增長,因此就讓他們在二十歲這個最好的年齡段,積極爲國家創造人口。

當然,這只是對於男性的制度,然而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光有男人不頂用,還得有女人才行,因此朱元璋大手一揮,又命令大明的女人在四十歲以上纔可以當尼姑,四十歲的女人,依舊可以墨守成規的保守清規戒律。

結果更搞笑的事來了,這聖旨下達之後不久,朱元璋發現,女人在四十歲的時候依舊存在生育的能力——媽的這虧了啊!

於是再次大手一揮,把女人准許當尼姑的年齡標準改在了五十九歲以上——有本事你六十歲再給朕生個孩子看看?

朱翊鈞聽他說“不好辦”,倒是有些詫異了,問道:“這有什麼不好辦,以你的家世和才學人品,要娶哪家閨秀娶不到?”

高務實苦笑着撓了撓頭,道:“卻不是娶不娶得到的問題,而是臣看中的姑娘,雙親似乎不太樂意。”

朱翊鈞詫異道:“這還能有你自己看中一說?你上哪看中的啊……等等,你不會要說是在煙花之地看中的吧?”

“不是不是。”高務實連連擺手:“臣從未去過煙花之地,那姑娘是在廣西看中的,不知皇上有沒有印象,就是那位黃氏土司,名黃芷汀的。”

朱翊鈞更驚訝了:“你竟然看中了一位土司?”然後又思索了一下,睜大眼睛道:“不對啊,你看中了人家,還把人家打發到安南那種煙瘴之地去?”

這個……你眼中的煙瘴之地,在我看來可是好地方啊。

當然這不必說,高務實一臉肅然地道:“此國事也,不可以臣私事相損。”

朱翊鈞怔了怔,看着高務實的眼睛半晌,見他一臉坦然甚至決然,不禁心中感動,又幹了一件“無君儀”的事,伸手拍了拍高務實的肩膀,道:“得良臣如此,朕之福也。”

高務實正要表幾句忠心,誰知朱翊鈞卻又道:“不過,你看上哪家姑娘不好,卻看上一方土司,這事兒你府上高堂不樂,朕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以你新鄭高氏的門第,土司之家,實在遠遠不及……你想想,你們高家可是有高文正公的。”

高務實搖頭道:“皇上,臣雖高氏不肖子孫,但臣並不覺得土司之女就如何配不上高氏門第了。”

朱翊鈞詫異起來,轉睛問道:“是嗎?那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了。”

----------

感謝書友“zhou4770”、“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順便更正一個BUG:這兩天病中,腦子昏沉,此前把鄉試的時間當成會試了,鄉試應該是秋闈,在八月間,會試纔是春闈,所以此前書中劇情應該是先去處理蒙古的事,完事之後去主持山西秋闈,當然萬曆十年的確是鄉試之年,這個沒錯。特此更正說明。

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32章 遇刺!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57章 財迷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7章 財迷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51章 夜會第295章 成婚嘍!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62章 二段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54章 將至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268章 揭謎(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12章 東返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
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32章 遇刺!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57章 財迷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7章 財迷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51章 夜會第295章 成婚嘍!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62章 二段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54章 將至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268章 揭謎(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12章 東返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