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

本來朱翊鈞聽馮保說母妃讓高務實過去時還挺樂呵,再一聽自己也要去,一張小臉頓時就垮了下來。

小朱翊鈞面對自己這位母親時可比面對父親時拘束得多,甚至下意識裡並不樂意同她多待。

要說箇中原因,其實倒也簡單。他的父親雖然貴爲皇帝,但由於自己當年的遭遇,所以極爲重視親情,對朱翊鈞這個實際上的長子,看得尤其金貴,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如若不然,也不至於爲了太子伴讀這件事這般大費周章——高拱的勸說當然重要,可也得符合這位爺自己的心意,他才能心甘情願地配合到這般地步呀。

而李貴妃就不同了,她所處的位置和境況決定了她對朱翊鈞的態度必然是嚴格甚至堪稱嚴厲的。

她處在什麼位置、什麼境況呢?

論位置,她是貴妃,而上頭有一個皇后。

論境況,她因爲生了皇長子,從而一舉超過尋常妃嬪而位居僅次於皇后的後宮二號人物。然而皇后的年紀並不大,此前也並未有被皇帝冷落的情況。如今,皇后雖然因爲進諫,所受聖眷看似比以前差了點,但皇帝絲毫沒有流露出要廢后的意思,甚至明知道皇后換宮居住會被外廷非議,仍然按照皇后的意願給她換了更安靜的宮殿。

這說明什麼?說明皇后聖眷未衰,甚至皇帝心裡知道皇后說得沒錯,只是面子上有些過不去罷了。那也就是說,皇后那邊隨時有可能繼續受寵——如此,萬一她將來誕下麟兒,又是什麼局面呢?

即便眼下皇帝已經冊封了太子,可是大明的官員對於嫡庶之分是非常非常敏感、非常非常固執的,只要皇后生下兒子,外廷肯定堅持“有嫡立嫡”,畢竟這句話可是擺在“無嫡立長”之前的。

李貴妃深知自己的地位來自於“母憑子貴”,那麼對於這個“子”的各方面要求,就必然是相當之高。而對於一位皇子、皇長子,最大的要求是什麼?

賢德。

沒錯,就是賢德。有才無才,對於外廷臣子來說當然很重要,但對於皇帝、太子而言,就不是那麼要緊了。這個時代的任何人,對於皇帝或者儲君的首要要求,只有賢德。

什麼是賢德?這個題目要是丟給翰林院,一天之內起碼能遞上來上百篇錦繡文章,但那沒有必要,因爲李貴妃讀書有限,她只能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賢德”去要求自己的長子。

在她這樣一個尋常家庭出身的女子看來,所謂明君賢帝,標準雖然不算複雜,但起碼也得有以下三點:首先就是懂禮儀,要足堪爲天下楷模的那種;其次是選賢任能,遠的不說,起碼得像自己丈夫這樣;最後還要尊師重道,儘量多讀書,免得被外廷欺負、內廷糊弄。

應該說,對於一個尋常出身、讀書不多的女人而言,這些觀點很樸素,但也很正常。

只是這樣一來,朱翊鈞就遭了罪了,原本皇室禮儀就已經足夠的嚴苛繁多,還要在母親的督促下讀書,李貴妃因爲有時候挺惋惜自己讀書少,所以拼命讓朱翊鈞多讀書,不僅是“讀”,還得背——後世小學生背課文那種強度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而言本來就是小兒科,而尋常人家的蒙童,其實還遠不如李貴妃對朱翊鈞的要求高。

可想而知,朱翊鈞看見自己母親就是老鼠見了貓的那種感覺——完了,又要背書!

高務實雖然看見朱翊鈞有些不樂意,磨磨蹭蹭不肯走,但他對此沒有發言權,只是心裡想:得搞清楚朱翊鈞爲何這麼不想見他自己老媽,如果能搞定這件事,想必一定能給這小傢伙留下一個大大的好印象。

不過,你現在不去見她肯定是不行的,我今天可是帶了“禮物”進宮的!難得有這樣的好機會,不乘機進獻更待何時?

於是他主動站出來,道:“太子,既是貴妃相召,咱們還是趕緊過去拜見吧。”

“那……”朱翊鈞其實也知道避無可避,只好肩膀一垮:“好吧。”

馮保見了,微微皺眉,在一邊提點道:“小爺,奴婢覺得您還是打起精神來好一點。”

朱翊鈞瞥了他一眼,“嗯”了一聲,沒多說話,反倒對高務實道:“你待會兒……”

高務實微微一笑:“殿下不必多言,微臣明白。”

“啊?”朱翊鈞目光一滯,下意識問:“我什麼都沒說,你就明白了?”

高務實面色平靜,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微笑,輕輕點頭,心裡卻暗想:你是真小孩子,我又不是,我兩世爲人加起來都四十了,你這小朋友心裡怎麼想的我能不知道?不就是儘量在你娘面前給你說好話、擋刀子麼?

笑話,我當年給領導公子幹這個活的經驗……你根本不知道有多豐富!

當下再無多話,馮保領着朱翊鈞和高務實前往李貴妃所居的承乾宮。

承乾宮的“承乾”二字,簡單的說就是順承天意,此宮在明代絕大多數時候均爲貴妃所居,離朱翊鈞目前所居的鐘粹宮完全就是一牆之隔——它就在鍾粹宮的南邊“隔壁”。而這其實也是朱翊鈞被隆慶帝安排住在鍾粹宮的主要原因。畢竟隆慶很忙,外廷倒還可以交給高拱他們去操心勞力,而後宮這麼多大大小小的美人兒,可就都得他親自操心勞力了……如此,兒子的教導就只好丟給當孃的多費心啦!

馮保乃是內廷二當家,哪怕只是在“隔壁”,也是一大羣人先呼後擁,愣是把太子儀仗擺足了才動身,看得高務實直皺眉,但因爲朱翊鈞也老老實實等着,就不好做聲,只是細細觀察。

卻不料這一觀察居然還有意外之喜:馮保雖然在招呼中官宮女們擺出太子儀仗的架勢,可他自己卻始終站在最中間的位置,一直到了最後,太子上了明黃軟轎,馮保也大大咧咧地走在太子的小轎前。而關鍵是,此時太子的小轎明顯有些靠後,真正儀仗的中心位置,居然是馮保所在!

高務實心中冷笑:馮廠公,你這個位置站得很微妙呀。要是有人管,那你可以說這是給太子殿下開路;要是沒人管的話,這豈不就是代太子受了這些禮儀了?

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28章 好消息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31章 急,不急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108章 隱情(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206章 弒嶽(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22章 天壽山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49章 不急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57章 財迷第085章 議定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289章 封賞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16章 推辭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
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28章 好消息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31章 急,不急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108章 隱情(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206章 弒嶽(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22章 天壽山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49章 不急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57章 財迷第085章 議定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289章 封賞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16章 推辭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