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驚喜連連

如果說遇伏導致的戰陣混亂和士氣下滑還可以通過強力將領的指揮和號召來扭轉,甚至嚴重的精力體力透支也可以用“不拼就死”的心態引導來暫時克服,那麼身爲王儲的莽機撾之死,就徹底讓緬軍再無翻身的可能了。

王儲都被人轟成馬蜂窩了,這場仗還有得打?

冷兵器時代戰爭中核心人物的作用,遠不是後世高科技戰爭時的情況可以類比,因此莽機撾剛剛倒下,之前已經開始出現崩潰之勢的一萬餘緬軍就像雪崩一樣,在短短一瞬間整體坍塌。

兵顧不得將,將也找不到兵,一切全然亂了套。說狼奔豕突都太褒義了,緬軍現在根本就是一萬多隻無頭蒼蠅在四散奔逃,任何的編制、體系都在這一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明軍或者說金港警備軍方面眼下最大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即他們的主力步軍無法在這種時候打響全面反攻或者說肆意突進擴大戰果,只能依靠僅有的五百騎兵收割生命,或者逼降緬軍。

而問題在於,緬軍雖然崩潰,但人員損失其實並不甚大,此刻加上自己出現的踩踏等意外死亡在內,這支失敗的緬軍仍然有一萬出頭,單靠五百騎兵明顯留不下他們。

幸好此時後方的狼兵們也趕着莽應裡的主力過來了,從局面上來看,彷彿是加在一起才一萬五千人左右的警備軍和狼兵在前後堵截高達五萬餘人的緬軍,場面極其詭異。

好在那五萬餘緬軍就像兩個鐵錘之下的棉花,不僅能往中間縮,還能往兩旁膨脹——許多人一看局勢不妙,紛紛朝兩旁跑去。然而東面是錫當河,多數不會水的緬軍下意識不會朝東面跑,而是都往西面狂奔。

西面是連綿的小山丘,他們認爲只要翻過山丘,明軍就不會再追來了,甚至莽應裡本人也這麼想。

莽應裡已經放棄了象徵他至高無上地位的金樓白象,現在騎在哨探部隊的戰馬上,身上原本穿着的華貴金甲也早就讓給了一位體型跟他極其相似的親衛,他自己換了一身尋常探馬的戰袍,甚至戰袍上還有幾個不知哪來的窟窿,臉上還特意抓了幾把泥亂塗亂抹了一氣。

昔日曹孟德被馬超逼得割須棄袍之時,大概也不會比如今的莽應裡更窩囊落魄。

帶着兩百多哨探騎兵與一干敗兵衝上小山丘的時候,莽應裡回頭看了一眼正打算合圍、開始強逼緬軍跪地繳械的前後兩支明軍,心裡悄悄鬆了口氣。

然後他就聽到自己身邊的一干人等忽然齊齊倒抽冷氣的聲音。

他連忙朝前方望去,卻見一支約莫五千人的明軍已經在小山丘下放嚴陣以待了,而最讓他心中發寒的,則是這支明軍的幾根大纛上飛揚着碩大的幾行字。

“安南都統司副都統使黃”、“緬甸遠征軍總兵官黃”、“越東鎮守使黃”、“欽封三品誥命淑人黃”。

莽應裡其實都沒看完,因爲別的不用看,只要看到“緬甸遠征軍總兵官”這幾個字就已經清晰無誤的明確了來人的身份:這是南線明軍主將親自來了……

莽應裡只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彷彿被抽空了力氣般軟了下來,若不是身邊的卑繆候見機得快,一把將他抓住,這位金樓白象王差點就直接一頭倒栽下馬去了。

“大王勿驚,咱們還有機會。”卑繆候連忙小聲說道。

“還有機會?”莽應裡彷彿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連忙問道:“什麼機會?”

卑繆候壓低了聲音:“亂軍猛衝之下,咱們趁亂縱馬趨城……”

莽應裡立刻明白過來,人也一下子就精神了,猛然一挺胸脯,抽出腰刀大喊一聲:“兒郎們,敵軍不多,我等與其等死,不如就此衝出去,還有一線生機——殺啊!”

他身邊跟着逃過來的大批逃兵剛纔看見明軍列陣相迎的時候已經腿都軟了,但聽了這話也陡然“明白”過來。

對啊,對方人數也不多,咱們衝過去不就行了?

於是一個個頓時激昂起來,拼盡最後一絲氣力,猛然向前發起了衝鋒。

正在阮鬆中軍督戰的黃芷汀見狀冷哼一聲,森然下令道:“弓箭士齊射兩次,全軍反衝鋒,我要徹底打垮他們的鬥志!”

阮鬆大聲應諾,高聲下令:“都統有令:弓箭士齊射兩次!”

“嗖嗖嗖嗖!”

“嗖嗖嗖嗖!”

兩波箭雨,搜刮了正前方一兩百條人命,以及更多數倍的傷者。

阮松本人全副披掛,一夾馬腹,怒喝道:“演州衛,隨我殺!”說着自己便猛然衝了出去。

這位阮倦的愛將雖然在此行的遠征軍中低調之地,但果然也不是易與之輩,竟然主動帶頭衝鋒。

此時的莽應裡等人已經悄悄拉過馬頭,朝右前方斜斜裡奔出,根本不和阮鬆硬碰硬。但那些逃兵們已經注意不到這些,仍然鼓起勇氣衝了過去。

一支生力軍和一支體力幾近崩潰的亂兵,戰鬥力上的差距何止倍計?阮鬆沒花多少力氣便帶將正面之敵強行衝散,緬軍逃兵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也大多癱軟在地上,出氣多進氣少了。

“跪地棄械,投降免死!”

“跪地棄械,投降免死!”

約莫兩萬人體力精神全部崩潰的緬軍終於頂不住了,就此棄械投降,任由明軍宰割也懶得再多動一下。

黃芷汀滿意地點了點頭,朝反身回來的阮鬆問道:“可有發現莽賊蹤跡?”

阮鬆搖了搖頭,對着一羣押送着幾頭白象過來的士兵指了指,面色憂慮地道:“找到了莽賊的白象和那具‘金樓’,但莽賊本人可能逃了,他的金甲穿在一名親衛身上,人已經被抓,都統要審問嗎?”

黃芷汀猛然轉頭,看着已經逃出老遠的那一百餘騎緬軍“探馬”,恨恨地一跺腳道:“千算萬算,居然還給他金蟬脫殼了!”

追是沒得追的,金港警備軍靠着高務實這位東家,好歹還有五百騎,而阮鬆這裡的演州衛甚至一百騎都不到,能夠勝任探馬差事就謝天謝地了,這點人追上去也沒有什麼意義。畢竟對方的騎兵雖然也少,但肯定會死保莽應裡。

黃芷汀現在也開始覺得高務實一直要培育新馬種的想法真的很有必要了,這年頭打敗敵人或許只需要步兵和炮兵,但要想趁勢打個全殲級別的大勝,沒有騎兵那是真的難,尤其是在兵力還少於對方的情況下。

兩處戰場都開始進入“收降”階段,這種事不需要黃芷汀親自指揮,她開始思索起接下來該怎麼辦。

但她還沒有進入思索,高思進已經匆匆前來報喜了:金港警備軍方面已經確定,在剛纔的作戰中擊斃了緬甸王儲莽機撾!

黃芷汀聽了也有些驚喜,雖然沒有達成全殲的計劃,但總算是得了個有分量的首級!

她立刻當衆誇了高思進幾句,喜得高思進紅光滿面。這時黃豹也來了,他這邊收穫也不小,雖然沒有莽機撾這樣分量的進賬,但也抓了一溜的爵爺、將領,林林總總得有幾十個。

黃芷汀終於也笑逐顏開了,緬軍這一把大敗可真是夠慘的,雖然因爲莽應裡逃走之故不能算全殲,但這支緬軍主力算是基本全折在這兒了,軍中高層只怕也損失了個七八成,這了不是什麼傷筋動骨,這是脊樑骨都打斷了啊!

不過,作爲當年跟着高務實打滿安南之戰全場的黃芷汀,她是不會在現在就得意忘形的,因爲從高務實當年的經驗來看,此時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收降戰俘,這一條甚至還要擺在擊破東籲城之上。

於是黃芷汀二話不說,立刻下令三大將領好好看管戰俘,飯給半飽,宣傳到位——宣傳明軍的好,莽賊的壞;跟着明軍前途無量,跟着莽賊取死有道……等等。

其實她也不是真的不在意東籲城的得失,實在是兵力不足沒辦法。此戰之後,估計俘虜得有差不多五萬,而她手底下自身都才兩萬人,若是這一大幫降兵沒處理好,別說東籲城了,到時候被莫名其妙翻盤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到了第二天,她的這種擔心一下子就少了很多了,因爲高思廉這傢伙居然帶着兩萬勃固警備軍風塵僕僕趕了過來,讓她手底下的兵力一下子翻了倍。

高思廉是真有兩把刷子,他竟然帶着一幫新兵把圍城的緬軍給徹底打趴下了!戰績也是極爲耀眼:當場陣斬了一千七百多人,俘虜了五千六百多,剩下的……逃散了,這沒法子,高思廉手底下也沒幾個騎兵,強求不得。

高思廉這兩萬人一到,黃芷汀的主力就解放出來了,因爲讓孟族士兵看管緬族俘虜,那簡直一點都不必擔心會讓人逃跑或者鬧事——雙方可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啊!

高思廉本人居然也很贊同這個安排,因爲他覺得這樣可以加深兩族仇恨,反過來讓自己麾下這支新軍變得更加血勇。

不得不說,搞殖民的人,心態就是不同。聽說這廝小時候沒成爲難民時,還旁聽過兩年私塾,現在卻居然一點儒門子弟的風範都沒了,一心一意挑動緬孟兩族的民族矛盾,好方便東家將來的統治。

“東家將來的統治”這事兒,可沒人跟他提過,高務實也從來沒有對下提過這種話,全都是下面的人“懂了懂了”,而高思廉就是堅決持這種態度的。

在高思廉看來,現在的安南既不姓莫,也不姓朱,它就姓高!在安南,沒有誰的話有東家的話管用,“莫”是掛名,“朱”是掛名的掛名,惟獨“高”,纔是它真正的姓氏。

安南如此,緬甸爲何不能如此?

至於說忠君報國什麼的,高思廉完全沒有這個概念。

在他的思維裡,有兩條最簡單最樸實的道理:第一,我高思廉的命是東家救的,要不然多年前就餓死在衛輝了,所以東家是我的再生父母,我的命都是東家的;第二,家丁首先效忠的是家主,東家就是我的家主,我當然一切爲東家考慮,這在整個大明都是一樣。至於說東家要效忠誰,那關我什麼事,我一個家丁,我管得着嗎我?

黃芷汀的機動兵力得到解放,立刻再次對東籲城形成了包圍。

意外的是探馬告訴她,說在這一天的時間裡,東籲城裡的人似乎傻掉了,居然沒有大舉出逃,也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這個疑問沒有持續多久,確切的說只有不到兩個時辰,黃芷汀就知曉了答案。

東籲城裡的人沒地方逃了……

因爲,北方的阿瓦城投降了。

這個震撼的消息不是探馬打探來的,而是劉綎部派出的一隊騎兵送來的,整個事情聽起來雖然很有戲劇性,但仔細想想也沒什麼奇怪。

事情的經過不算特別複雜,可以簡單的交待一下:阿瓦城的主將名叫莽猛,此人也是莽應裡的王叔,爵封東籲候。

東籲乃是緬甸的王都,莽猛能夠封爲東籲候,顯然是緬甸先王莽應龍時期數一數二的重臣。但先王時期的頭號重臣到了新王時期,日子可未必能好過到哪去,這是天下皆知的道理,莽猛的情況基本也類似。

莽應裡這廝極其多疑,在登基之後一直很防備自己的幾個王叔,因爲緬甸的軍制其實說起來比較“原始”:莽應龍當年好比“總瓢把子”,威望卓著,兵力也最強,但幾個弟弟手底下卻也都有各自的兵權,其中又以東籲候莽猛爲最。

莽猛當年對莽應裡其實沒多少好感,對於他的繼位也沒有很痛快的表示支持,只是沉默的接受了。這就讓莽應裡很懷疑他的立場,常年把卑繆候放在莽猛身邊作爲鉗制。

然而前一次北線戰敗之後,莽應裡急於南下平叛,又不想把平叛的功勞分潤給東籲候莽猛,於是便讓莽猛鎮守阿瓦。

莽應裡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並不覺得莽猛會投降大明,因爲在他看來,莽猛就算再不靠譜,但他是緬甸王族啊,大明如此大動干戈,顯然是動了真怒,怎麼可能收降一個緬甸王族?

結果這事兒就悲劇了,劉馨勸說她大哥親自寫信,邀請莽猛一晤。

劉綎本來也覺得不靠譜,但架不住妹妹一直是他老劉家的智囊,最後還是照辦了。

於是就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劉綎先退兵十里,雙方約定在城下相見,各自不得帶超過二十人的護衛。

結果莽猛如約帶了二十名護衛出現在約定地點的時候,發現劉綎居然只帶了他妹妹,兩兄妹就這麼大搖大擺地見了這位阿瓦城守軍主將、緬甸東籲候。

接下來就不必細說了,劉綎負責氣場,劉馨負責談判。東籲候莽猛也不知道是被忽悠瘸了,還是早已在尋找退路,總之雙方一拍即合,當場達成了協議——莽猛算是臨陣起義。

於是莽猛回城,將近四萬緬軍高舉義旗,開城迎接大明天兵。

緬甸北方第一雄鎮阿瓦城,就此易幟。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坐在小酒館門口”、“秦朝小駐”、“書友141205205311512”、“ddfdgds”、“塵墜微城”、“系統崩潰”、“書友160601214709757”、“小胖”的月票支持,謝謝!

【重點PS】:聽說近日來起點風雲突變,五帝遜位,企鵝高管空降閱文,要搞免費模式,大批作者心態爆炸……按理說我一個撲街本來也拿不到幾個錢,應該比較淡定纔是。但我轉念一想,現在寫書就已經只能買幾包便宜煙抽抽,這要是直接免費了,別說以後,就現在這本剩下的劇情豈不是也要純粹變成爲愛發電?我可真是個會趕時機開書的人……

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30章 立威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97章 高孟男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12章 入城式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51章 夜會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47章 不與聞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95章 破虜(中)
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30章 立威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97章 高孟男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12章 入城式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51章 夜會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47章 不與聞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95章 破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