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

離辰時還差半刻,張居正就已經走進了內閣院子。

辰進申出,這是內閣的正式辦公時間,自永樂帝遷都北京後一直未曾更易。內閣建置之初,場地非常狹小,三四個閣臣,擠在一間簡陋屋子裡辦公。後來隨着時移世易,內閣日漸權重,這辦公之所也就屢經擴建,終於形成今日之規模。

這內閣院子現共有三棟小樓,正中間一棟飛角重檐,宏敞莊重,乃是閣臣辦公之所,也即是民間言語中狹義上的文淵閣。院子東邊的小樓爲誥敕房,西邊爲制敕房,南邊原爲空地,只種了幾棵樹,後因辦公地方不夠,因此在嚴嵩任首輔期間,又在此處建了三大間捲棚,內閣各處一應幫辦屬吏,遂都遷來至此。

閣老們的值事樓,當然是這一片修建得最好的,進門便是一個大堂,堂中央供奉着文宗聖人孔子的牌位。大堂四面都是遊廊,而閣老們的值房,其門也都開在遊廊之上。樓上的房間,有的是會揖朝房,有的是閣臣休息之所。高拱的值房在廳堂南邊,窗戶正對着捲棚,張居正的值房則在其對面。

張居正纔剛在值房裡坐定,別說還未曾開始閱覽奏章文本,甚至內役都還沒來得及把茶泡上來,便有一位吏員進來稟告說高閣老有請。張居正在高拱面前份屬晚輩,內閣排名也在其之後,高拱若非急事,自然不會親自前來,這一點無論古今都是通理。

張居正對此也習以爲常,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當下便起身過去,心裡暗暗想着高拱大概會跟他說什麼,估計應該是今日皇帝遴選太子伴讀的事情。

等進了高拱的值房,果見高拱端坐在碩大的紅木案桌前,正低頭看着摺子。看得出他已到了一些時候,桌上都已經擺了十幾份翻開的摺子,顯然都已看過。這也不奇怪,高拱歷來就是個工作狂,張居正與他同僚多年,對此有着足夠的瞭解。

見張居正進來,高拱略略做了個起身的姿勢——當然這只是禮貌起見,並不是真要站起來恭迎,他同時指了指文案橫頭的一張椅子,示意張居正坐下,自己也順勢坐穩了。張居正同樣沒有多餘的客氣,自顧自坐了下來。

高拱不是個矯情的人,什麼把張居正先晾一晾,說自己先把手裡的摺子看完之類的動作他是不屑於去做的,而是很乾脆地放下手裡的摺子,直截了當就說正事了。

但高拱一開口,就讓張居正微微一怔。

原來高拱並沒有提及正在文華殿發生的事,而是微微蹙着眉,隨手拿起一道摺子向張居正招了招,道:“兩廣的亂子越來越大了。”

張居正在內閣分管兵部,一聽高拱這麼說,立刻反問道:“還是韋銀豹那廝?”

高拱點了點頭,指着手裡的奏章道:“靖江王府在嘉靖四十三年時便曾被此獠一度攻佔,此後雖爲官軍擊退,但官軍也無力征剿其老巢,如今靖江王府又遭其攻打,險些再次陷落。吳子實(無風注:吳桂芳,字子實,時任廣西巡撫兼提督軍務)上奏說如今廣西漢兵兵力單薄,且要震懾諸夷,實不足恃,而僮、苗等族土司兵馬因前些年多被徵調用以剿滅倭寇,已是師老兵疲,實不宜再隨意徵發……因此他派人去招安韋獠,意圖先緩解上一兩年,待我恢復實力,再剿不遲。然則韋獠不爲所動,仍舊肆意妄爲,爲禍南疆。”

張居正一看的確是說正事,也不再分心他顧,而是沉吟着答道:“從兵部掌握的情況來看,廣西兵力雖然談不上十足充裕,但也並不算弱;土司兵馬雖然此前調動頗多,但中玄公你也知道,朝廷並未虧待那些土司,土司們只要自己得了好處,可不會管治下土民‘師老兵疲’這些事。”

高拱沉聲道:“你的意思是說,吳子實膽小怯弱、貽誤軍機?”

張居正搖了搖頭:“那倒也沒有這般嚴重,不過吳子實雖然也平過幾處叛亂,但書生氣還是重了一些,多少有些求全責備……依我之見,若是沒有十足把握,他是不會肯主動出兵進剿的。”

高拱不滿道:“兩廣這些年,各種亂子一個接着一個,就沒消停過一陣!我看若不給於韋獠雷霆一擊,其他別有用心之輩恐怕也將蠢蠢欲動。”

張居正思索了一下,也點了點頭,道:“中玄公此言甚是,不過吳子實在廣西雖無勳功,卻也並無大過……”

高拱決然道:“無妨,調他去做南京兵部侍郎,反正現在北京兵部已經改爲四侍郎制,南京也可以按例辦理。”北京兵部侍郎原本兩人,是高拱將其改革爲四人,爲的就是儲備知兵重臣,以備不時之需,此時看來是打算將這個制度順勢推廣到南京。

張居正對此倒沒有意見,只是問道:“可要問一問元輔?”

“李石麓?”高拱撇了撇嘴:“你要是不嫌麻煩,就自去問吧,就說是我提議的。我料他必然先說一番吳子實勞苦功高之類的廢話,然後跟你說‘太嶽,此事你自與中玄公商議,票擬呈於司禮監聽候聖斷即可’。”

高拱滿臉不屑溢於言表。

張居正卻微笑着道:“那也無妨,他畢竟是元輔,又是我同科的狀元公,我去問一聲,也免得失了禮數。”

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張居正是他的同年,金榜排名二甲第九,理論上來講,問一聲的確更禮貌一點。

不過高拱不在乎這個,他是嘉靖二十年的金榜前輩,無論資歷還是聖眷都在李春芳之上,又瞧不慣李春芳這個“溜肩膀”,也就懶得再多說。

他轉過話題,道:“吳子實調去南京之後,廣西巡撫換誰,你可有推薦人選?”

張居正知道高拱的言下之意,自然是要派個“能打”的去了,但他沉吟了片刻,臉上有些猶豫。

高拱皺眉道:“怎麼?太嶽有何顧慮?”

張居正嘆息道:“其實,要說平息廣西戰亂,殷石汀足以勝任。只是此人素來貪鄙成性,我擔心……”

高拱只是略略思索了一下,便擺手道:“眼下廣西局面如此,能迅速平亂纔是第一要務,至於貪鄙……我便多給他二十萬兩軍餉讓他貪又如何?須知廣西戰事連綿這麼多年,耗費軍餉早已是數百萬計,唯有迅速消弭戰禍,纔是真正爲國省錢。”

張居正道:“既然中玄公堅持,我照辦便是。”嘴上是這麼說,心中卻暗道:玄老,這可是你自己攬上身的,到時候被言官指責可不能怪我。至於殷正茂那邊,他還少得了記我的好?他可是我嘉靖二十六年金榜的同年……待會回去,得給他寫封信提一下此事。

見高拱一時沒有再多說什麼,張居正思索了一下,主動問道:“中玄公,聽說今日去文華殿的孩子……並不太多?”

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18章 鎮暹羅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2章 覆滅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88章 安南人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110章 高夫人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
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18章 鎮暹羅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2章 覆滅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88章 安南人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110章 高夫人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