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

按照大明朝廷的慣例,朝參日是三,六,九日,到了這一日,一品至九品的京官都要去皇宮拜見天子。至於新科進士眼下都分配到各衙門觀政,朝廷讓他們儘管熟悉部院之事,可暫免去朝參。

大明朝的當班時間是辰入酉出,相當於就是早上七點至下午五點,滿打滿算十個小時,去掉午飯午休時間,和後世差距不大,可見幾百年的進化時間不夠從人變成超人。

這一日高務實起了個大早,外面日頭還沒亮就從會館出發了。

高務實到衙後,門隸連忙恭迎,滿臉堆着笑道:“恭喜修撰老爺新官上任!今兒個日子可是好啊,正是吉星高照,修撰老爺日後定是平步青雲啊!”

高務實笑了笑,是不是平步青雲他不知道,但他自己也覺得只要不出意外,自己仕途應該還是會比較順利的,畢竟提前做了那麼多的鋪墊,總不會沒點效果。不過這奉承話嘛,畢竟誰都愛聽,他也笑呵呵地朝門隸點了點頭。

跨入登瀛門,高務實進了檢討廳,當該吏見了他也是滿臉堆笑,打躬道:“修撰老爺今兒個可是第一個到啊!”

高務實笑了笑道:“第一日值堂,可不敢遲了。”

當該吏恭維着笑道:“總是修撰老爺勤勉。”說完之後,他便捧上的籍冊,高務實畫卯之後走到公案前。直堂吏員劉合一見高務實,就立即上來擦公案。

高務實看見他這模樣,倒是想起前世來,便衝他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肯定。劉合見了心中興奮,擦得更起勁了。

高務實坐下後,又等了一陣,門外才響起腳步聲。先到衙門的是編修劉瑊,恩榮宴上見過了,此人是蕭良有的房師,隆慶五年辛未科的榜眼,也是《大明會典》的纂修官之一,他見了高務實,有些訝異地道:“狀元郎來得好早啊!”

高務實起身拱手道:“第一日值堂,不敢遲了。”

劉瑊笑道:“哪裡話,該說狀元郎勤勉纔是。”說到這裡,劉瑊話鋒一轉,道:“看來這‘二百年來真魁首’也是得來不易呀。”

高務實不知他是何用意,只能微笑應道:“皇上勉勵而已,做臣子的豈敢當真。”

劉瑊聽了,撚須道:“誒,高修撰不要過謙,眼下史館裡正值用人之際,像高修撰這等斑斑大才,正該來一展絕學嘛,要不怎麼對得起皇上親自爲你‘落書丹’?”

高務實心中一動,臉上依然掛着溫和地笑容:“劉編修言重了,在下只是僥倖而已。”

劉瑊聽了雙目一眯,呵呵一笑:“僥倖麼?”

高務實笑了笑,沒答話。

劉瑊之後,各翰林官也是陸續來到,蕭良有和王庭撰兩人也是來得甚早。高務實看了看,這公廨裡有的人在恩榮宴上見過了,有的還沒有,當下一一見禮。

蕭良有和王庭撰也是昨天來翰林院報到的,只是他倆按規矩比高務實來得晚一些,所以沒見着潘晟,只見到陳思育。此時按照規矩,高務實三人新到任,對着各位前輩一一送上請柬,並每人具銀一兩以及帕儀。

衆人閒聊一陣後,雲板響起,就都紛紛回到公案上,開始一日的忙碌。高務實三人初來乍到,不免無所事事,只能看着衆翰林做事。衆人都是一片忙碌,不時有人起身從書架上抽出典籍,拿至案前翻閱。而一直伏案的翰林,桌几之上更是堆滿了書籍文案。

高務實琢磨,此時就以纂修官的身份去摻和會典之事,似乎還差了點什麼程序,乾脆就讓劉合取來了一本翰林院裡的條例,隨手讀了起來。他以前雖然掛名說是翰林官,其實連翰林院都沒來過幾回,實際上什麼規矩都不懂,現在看看條例倒也合適。

過了一會兒,大家有些忙完了手頭上的事,有些看卷宗入了神,難免都有些鬆散,這時外面一聲咳嗽,原來是陳思育走來了,衆人趕忙起身站好,齊道:“掌院。”

陳思育“嗯”了一聲,對衆人道:“昨日大宗伯與本院奉詔面聖,皇上問及大明會典之事,並對纂修進度表示了不滿。後來大宗伯與本院又去內閣見了總裁,總裁說我們翰林院自萬曆四年開館設局修纂會典以來,僅僅是將嘉靖二十九年之舊稿重錄一遍,稍添近年事例而已,費時雖久,成效不彰,總裁甚爲不滿。因此已令申中堂、許中堂及餘中堂爲新任副總裁,專督此事。三位中堂已經定下章程,要史館將會典新舊原本,細加考究,另具草稿。”

聽陳思育說到重修大明會典之事,大家都是垂下頭來,心中暗暗生疑:這次三個副總裁官怎麼全是閣老,內閣對此事何以如此重視?

唯有萬曆二年的狀元、前次總攬纂修事宜的翰林修撰孫繼皋不忿地道:“之前史館裡重修會典之事,我與諸位同僚都已是盡心儘力,但內閣仍是不滿,我有何策?若是三位中堂實在看不下去,不如讓他們親自來修好了!”

陳思育聽了,皺眉道:“三位中堂不僅閣務繁忙,而且各有部務相妨,怎能親自來修纂?孫修撰,我知你之前出了不少力,但此次乃是皇上和總裁問責下來,事關考課!若是辦得不好,不僅是你,連本院也擔當不起。”

孫繼皋見他擡出朱翊鈞和郭樸,而且提及考課,也不禁有些泄氣,低下頭自己生悶氣去了。

當下陳思育便環視衆人一眼,道:“那孫修撰且歇一歇,黃修撰等人已升了日講官,也是無暇,故而史館內總司會典修纂之事,本院就交給高修撰了。這位高修撰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雖是初履,但卻是經史嫺熟,乃是我大明兩百年來第一個真正的六首狀元……高修撰,就由你來總司會典修纂之事,書成之後,本院會替你向皇上和內閣敘功。”

聽陳思育這麼說,衆翰林起先都是訝然,接着又是釋然,看了看高務實,目光各不相同。

高務實卻是有些皺眉,爲何重修大明會典如此重要之事,陳思育不交給翰林院裡資深翰林,反而非要交給自己這個新丁來辦,這其中有什麼蹊蹺?究竟是老師在給自己創造敘功的機會,還是這位陳掌院想要捧殺自己?

高務實剛一張嘴,準備再次婉言謝絕,那邊孫繼皋卻哼了一聲,質疑道:“這會典之事,我等修了四年,也纔剛剛有些眉目,高修撰方入翰苑,就能領銜纂修了?”

面對孫繼皋的質疑,高務實不禁心頭有些警惕,他心中暗忖:我原是想低調一些做人的,但陳思育這般強行推我出頭,也不知到底是被逼無奈,還是有心爲之?可是不管怎樣,似孫繼皋這般質疑我的人肯定不止他一個,我若是此時被他們瞧扁了,只怕今後在翰林院就再也說不起話了。既如此,說不得今日只好張揚一回了。

主意打定,高務實便微微笑着道:“孫修撰,在下也算出身世宦之家,不敢說遍閱經史子集,但對於稽古之事,尤其是本朝典章制度,還算略有所長,孫修撰若是不信,可以試問在下。”

孫繼皋說話雖然耿直,但氣度倒是不錯,聞言作禮道:“非吾不信,只是大明會典纂修之事,實在我萬曆朝一代大典,亦是我等心血所在,着實要能確信所託得人,方可交給高修撰,請高修撰不要見怪。”

高務實見他目光澄澈,不禁反生好感,笑道:“孫修撰一片爲公,在下佩服還來不及呢,豈會見怪,請孫修撰提問。”

孫繼皋點點頭,當下問了高務實幾個典章制度的問題,不過高務實從隆慶年間就開始拾掇着朱翊鈞觀政,他自己一直在旁參研,對於典章制度哪能生疏?

但見高務實侃侃而談,不僅對答如流,還知一答十,聽得衆翰林紛紛點頭。

孫繼皋問完,也是露出欽佩之色,坦坦蕩蕩地認輸,拱手道:“高修撰大才,孫某服了,纂修會典之事有高修撰總司,說實話……孫某如釋重負。”

陳思育見孫繼皋已經對高務實服氣,十分欣然,當下對二人道:“兩位就事論事,此風甚是可嘉,需知君子當和而不同,故而本院在院內,還是一貫提倡這點君子之爭的。”

孫繼皋拱手道:“掌院確實慧眼識人,提拔了高修撰這樣大才,也讓我等能喘口氣。”

這話是真情實意還是順手馬屁,陳思育現在懶得去想,反正聽起來很舒服就是了,當下便道:“既是如此,本院就令高修撰爲總修撰,總司重修大明會典之事,史館之內,凡手中無事者,都需協助高修撰一二。”

衆翰林齊齊稱是。

陳思育興緻很高,露出微笑,又道:“會典之事乃皇上親問、總裁親視之要務,諸位切不可怠慢,待到書成之日,凡參與修纂之人,不等考滿,都可升遷一級。”

衆翰林一聽頓時大喜,要知道相對於所謂的青史留名,對於這些普通翰林而言,還是升遷一級來得更加要緊。

衆人也連忙向高務實道:“以後就都要仰仗高修撰你了。”

高務實也連忙謙虛地道:“豈敢豈敢,是在下要多向諸位前輩請教纔是。”衆人見高務實不驕不躁,心中更是滿意。

接着陳思育又點了幾名檢討,以及蕭良有和王庭撰,對他們道:“你們眼下手中無事,當全力協助高修撰纂修會典纔是,每人每日進度,我會親自督之,切勿怠慢。”

衆人紛紛應是,蕭良有和王庭撰更是朝高務實露出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微笑。

他們三人,可是正經的庚辰科同年。

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110章 高夫人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70章 西北望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99章 傳教士?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63章 密議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48章 超級誤會
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110章 高夫人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70章 西北望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99章 傳教士?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63章 密議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48章 超級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