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

殷特布話纔出口,便被胤禎一口截住,不由頗爲驚訝,擡頭望了胤禎了一眼,見胤禎一臉似笑非笑的神情,不由暗覺不妥,一衆朝臣見了這情形,也是趕緊的低頭仔細打量各自的腳尖,耳朵卻是豎的高高的,凝神靜聽。

胤禎此時已經打定主意讓康熙去背這個黑鍋,康熙既是同意東征日本,出了這漏子,讓他去背黑鍋也是天經地義的事,當下,便輕咳了一聲,道:“大清皇家海軍東征日本的計劃早在萬壽節前幾日,就已經請示皇上。

日本雖然閉關鎖國,但仍通過‘唐船風說書’制度隨時嚴密的探聽大清的舉動,大清皇家海軍創建之後,大勝西班牙艦隊,攻佔馬尼拉,噶羅巴,佔領整個南洋,日本這個曾經被蒙元大舉入侵的島國自然是一日三驚,惶惶如驚弓之鳥,對大清的舉動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萬壽節前,各地入京之士人、商賈、耆老、士紳衆多,皇上爲了保密,以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這才下旨,命令嚴守出兵計劃。萬壽節之後的事情,諸臣工都清楚,本宮就不贅言了。”

見胤禎一推三六九,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康熙頭上,誰還敢有意見,康熙明擺着是萬壽節中風,忘了這事情,亦屬正常,再說,即便有意見,敢去跟康熙較勁?

見胤禎自找臺階,嵩祝哪裡還敢硬挺,也趕緊的就坡下驢,忙跪下叩頭道:“奴才見事不明,慮事不周,出言無狀,還望皇太子嚴罰。”

胤禎倒是真想狠狠罰他一番,卻是強忍着衝動,道:“風聞奏事是都察院的職責,爾身爲上書房大臣,不辨真僞。着罰俸半年。”

一聽罰的如此之輕,胤祥、張鵬翮、噶敏圖等一衆十四黨大員都不由暗鬆了一口氣,心裡都是暗笑,由康熙去背這黑鍋是再好不過。諒誰也沒膽子去康熙那裡求證。

殷特布這時不覺有些尷尬,正在猶豫之時,胤禎已是再次開口,道:“殷特布,你所奏何事?”

一衆大臣聽的都是暗笑不已,殷特布亦是急中生智,躬身說道:“大清皇家海軍創建不過三、五年時間。卻是大捷連連,足見皇太子練兵有法,禁衛新軍成立在即,奴才懇請能從八旗禁旅中抽調一部分精銳官兵,以便日後在八旗禁旅中推廣。”

胤禎暗道這老傢伙轉彎轉的快,微微點了點頭,便道:“天下無亙古不變之法,兵法更應與時俱進。你能有此想法,很好,暫從滿八旗抽調一千識字之官兵編外觀摩習練。”

一聽這話。殷特布不由長鬆了一口氣,忙躬身道:“奴才尊命。”

上書房大臣富寧安兼着吏部尚書,原本是想上奏延緩對海軍有功將領封賞的,見這情形,只的打消了主意,只能散朝後找時間單獨稟報,這時節出頭,被胤禎誤以爲別有用心,可就不合算了。

上書房大臣王掞歷任工部、禮部、兵部、刑部尚書,對《江戶條約》中的日本送公主和親一事。也是極爲疑惑,大清皇族歷來重視血統,爲何要日本送公主和親?而且還要公然記在正約之上,不過,他也不敢在這時候發問,只能悶在肚子裡。

見一衆大臣沒人再做聲。胤禎不由暗鬆了一口氣,立刻主動點名詢問上有摺子的各部院主官,化被動爲主動,待問完之後,他便不動聲色的看了包福全一眼,包福全也是一直捏着把汗,一見胤禎望來,立時便高聲喝道:“散朝。”

剛回到毓慶宮,包福全就進來稟報道:“戶部尚書噶敏圖在外候見。”

胤禎不用想,也知道他是來詢問那七千萬戰爭賠款的事情,略微沉吟,便吩咐道:“讓他進來。”

不一時,噶敏圖便快步趕了過來,請安見禮之後,他起身便躬身道:“恭喜皇太子再建殊功。”

胤禎微微點了點頭,伸手讓座,而後含笑道:“可是爲那七千萬鉅款而來?”

“奴才這點小心思,難逃皇太子法眼。”噶敏圖微微笑着道:“二百二十萬兩黃金,戶部上下眼睛都是紅的,奴才前來探問一下,心裡也好有底。”

“你倒實在。”胤禎含笑道:“海軍是朝廷經制之師,這批黃金按理是應該在戶部落帳,不過,你也知道,現在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海軍建設、軍費,天津、噶羅巴的開發,澳洲移民,低息放貸,各省建社學、義學,農學院,整頓旗務,這處處都要銀子,你來的正好,幫着合理分配一下,將各項都做個預算。”

噶敏圖一聽,登時就覺的頭大無比,經十四爺這一說,不僅一文錢落不下,還有倒貼的可能,他沉吟半晌,才道:“十四爺,您如今已是身爲太子,奴才覺得不應再有公私之分,您看這樣如何,在戶部將您提倡經辦的事情另立帳戶,另闢部門,收入和開支都讓專人負責,這負責的人就由您來指定,如此一來,所有的錢在名義上都從戶部經手,說着也好聽,也能有本明帳,大家也都能清清楚楚知道太子爺爲朝廷做了些什麼。”

胤禎微微點了點頭,這話實在,如今已是太子,連俸祿都沒有了,哪裡還能再如之前那樣公私分明,略一沉吟,他便道:“這事你安排,負責的人我考慮下,下面的人手必須要忠厚本分的,膽敢貪墨,就不是辭退那麼簡單,不僅要殺頭,可能還要滅族,當然,我會另加俸祿,不讓他們吃虧。”

噶敏圖聽的心裡一驚,這主子看樣子不是說着玩的,以後戶部會不會也是如此?他忙含笑道:“太子爺放心,奴才一定千挑萬選,優中選優。”

話音一落,包福全便在門口乘着話縫兒稟報道:“上書房王掞、富寧安二位大人在外求見。”

胤禎微一沉吟,便知二人有可能是爲《江戶條約》而來,當下便吩咐道:“請他們下午再來,就說我馬上要去小湯山行宮給皇上請安。”

說着,他又轉頭對噶敏圖說道:“各個項目都要有專人負責,不要混淆,以便於清查,再有,海關如今每年上繳的關稅,都有一部分黃金,這些黃金不得外流,不得私自兌換銀兩,必須如數上繳國庫。”(未完待續)

第97章 站籠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370章 嚴打?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492章 徵日(一)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2章 匯通天下第151章 招撫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54章 苦肉計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704章 錢法第607章 想不通第603章 出紅差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51章 海關制度後記三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457章 壽禮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650章 醞釀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88章 廢了他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587章 準備第477章 升級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17都是聰明人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72章 君心難測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118章 上尊號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22章 放貸第504章 和談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516章 小議第446章 叩關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324章 攻心第672章 應對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97章 站籠第97章 站籠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197章 替罪羊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56章 心結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410章 吃早茶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156章 敲竹槓第26 提點老八第585章 新版銀票弟111章旁觀者清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84章 回京第676章 詭辯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00章 徵日(九)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23章 旱情第622章 棘手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77章 勸輸第636章 猜不透第621章 反應第26 提點老八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65章 戴梓第190章 老十三第313章 合流第645章 內務府第317章 破城第564章 發作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
第97章 站籠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370章 嚴打?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492章 徵日(一)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2章 匯通天下第151章 招撫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54章 苦肉計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704章 錢法第607章 想不通第603章 出紅差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51章 海關制度後記三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457章 壽禮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650章 醞釀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88章 廢了他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587章 準備第477章 升級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17都是聰明人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72章 君心難測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118章 上尊號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22章 放貸第504章 和談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516章 小議第446章 叩關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324章 攻心第672章 應對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97章 站籠第97章 站籠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197章 替罪羊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56章 心結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410章 吃早茶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156章 敲竹槓第26 提點老八第585章 新版銀票弟111章旁觀者清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84章 回京第676章 詭辯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00章 徵日(九)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23章 旱情第622章 棘手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77章 勸輸第636章 猜不透第621章 反應第26 提點老八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65章 戴梓第190章 老十三第313章 合流第645章 內務府第317章 破城第564章 發作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