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意外反應

小湯山行宮後院,澡雪堂,康熙愜意的泡在漢白玉砌成的六邊形浴池中,聽着李德全朗讀《江戶條約》,這是一個巨大寬敞的池子,深卻不過三尺,大股的泉水從上方的石洞中流入,轉了一圈,又從下端的的石洞流出,泉水比氣溫略高,出了一身透汗之後,泡在裡面,渾身舒暢。

李德全讀完了條約正本,又讀附約,讀完之後,擡頭瞥了康熙一眼,見他若有所思,便停了下來,康熙聽完《江戶條約》之後,對最後的兩條卻是不得其解,不知胤禎爲何要在日本取締封禁神道教傳播,爲什麼要令日本和親?

琢磨了一陣,康熙也未想出其中緣由,只得做罷,瞅了李德全一眼,才道:“繼續。”

李德全又開始逐一將一衆將領上的摺子唸了一遍,最後連海軍將領戰後的討論記錄都無一遺漏的唸了一遍。

康熙聽完之後,已是肯定下來,海軍在日本確實大勝了一仗,隨後,他又將幾人上的摺子細細的比較應證了一番,又讓李德全再將戰後討論記錄重讀了一遍,臉上不由露出讚許的神情,老十四這個法子不錯,大戰之後,細論得失,不僅能夠及時的總結經驗,而且利於將領的成長,也利於對將領的培養,這些戰例,看來都將成爲海軍學院的範本。

沐浴之後,康熙纔再次召見胤祥,照例賜座賞茶之後,他才含笑道:“琉球郡國,爲何跟着出兵日本?”

胤祥忙欠身將琉球郡國與日本的恩怨細細說了一番,康熙也未料到琉球與日本竟然有如此大的仇怨,半晌才微微頜首道:“琉球地狹民寡,兵力微薄,又孤懸海外一隅,既有強大海軍,還須多加照顧。可以適當考慮着海軍半年一巡。”

胤祥哪裡敢接這話,老十四可是曾經說過,要將琉球收歸大清的,略微沉吟。他才道:“此任琉球郡王尚敬不日便將前來京城請封,屆時可與之詳談。”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道:“江戶一戰,你親歷戰陣,將詳細情形說一說,如何以弱勝強的?”

胤祥含笑道:“皇阿瑪,咱們人數雖少。卻完全是持強凌弱,火炮和艦炮的威力實在太大了,日本根本就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說着,便細細的將那日的夜戰說了一遍。

康熙聽的心驚不已,海軍陸戰隊的戰力實在太驚人了,僅憑藉一個臨時的營地,就能將數萬人牢牢的擋在陣營之外,而且還能夠射殺二萬以上的人馬。若是據堅城而守,誰能攻得下?難怪老十四不將蒙古各部放在眼裡,原來他清楚海軍的戰力。

想到這裡。康熙下意識的問道:“南洋艦隊如今在哪裡?”

聽得這話,胤祥心裡一驚,康熙該不是多心了吧,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回道:“回皇阿瑪,施世驃率南洋艦隊徑直回了上海,休整幾日補充給養之後,便準備返回南洋。”

聽聞南洋艦隊不在天津,康熙不由放下心來,老十四行事還是很謹慎的。絲毫也未僭越,微一停頓,他才接着問道:“那二百二十萬兩黃金呢?”

“黃金已由兒臣和隆科多運回天津,兒臣先行回京,黃金由隆科多隨後押運。”胤祥謹慎的回道。

聽說黃金已運回京,康熙徹底放下心來。沉吟半晌,才道:“此次徵日,你對日本是何看法?”

胤祥沉吟片刻,才道:“日本自德川幕府建立以來,已經太平了百餘年,江戶的常備軍僅僅只有二萬二千餘人,但是江戶遇襲,他們卻在大半天時間內,聚集起十數萬大軍,進行殊死的衝鋒,這點令兒臣十分震驚。

兒臣一直在想,京城遇上這種情形,在除去駐京八旗的十萬人之外,我們能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十數萬之衆捨生忘死的向敵人衝鋒?”

康熙聽的心頭一凜,放在京城,這種事情根本無放想象,便是調集十數萬大軍,非得幾日也不能聚齊,然江戶何以能夠如此?

“兒臣在次日調查過。”胤祥接着道:“江戶原有常備軍二萬餘人,常駐江戶的各地藩主有一百餘人,他們的隨從護衛兵丁加起來就有十萬左右,另外,住在江戶的武士也是踊躍投軍,當日參戰的十餘萬人中有四萬是武士臨時組建的。”

“武士?”康熙不由問了句,他對日本的情況瞭解一些,但也不全面,日本閉關鎖國數十年,由外很難打探到他的具體情況,康熙又從未起過遠征日本的念頭,自然不是很清楚,當下便問道:“江戶爲何有如此多武士?”

胤祥詳細的說道:“日本的社會構成,也是士農工商,但這個‘士’則是指的武士,日本之武士相當於我大清的八旗子弟,他們不從事農商,只尚武習文,唯一職業便是從軍。

不過,日本武士採取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度,一家之中只能長子繼承家業,其餘的則成爲浪人,必須自己出門闖蕩,自謀生路,因爲沒有土地,這些浪人自然不可能成爲農民,因此,他們都聚集在各大小城池尋找機會。”

這段時間,康熙心裡也在盤旋着八旗制度革新,聽這這番話,他甚是敏感的道:“如此說,日本的武士數目是固定的?”

胤祥未料到康熙對這事感興趣,略一猶豫,才道:“具體的情形,兒臣亦不是很清楚,但應該是固定的。”

康熙沉吟了片刻,才道:“按你所說,日本的兵力全部集中在城池,若是要徵日本,只須攻打他們的城池便可?”

“是的,日本德川幕府有個規定,一藩一城,每個藩只能建一座城池,所以他們的兵力全部都集中在城池內。”胤祥肯定的道。

日本既然已經稱臣納貢,康熙也無心再勞師遠征,問過之後,便擱開了手,沉吟了陣,見胤祥沒有進言,便道:“你也累了,先跪安吧。”

隨着胤祥回京,海軍東征日本大勝而還,日本稱臣納貢,賠款七千萬,增開大阪、江戶兩地貿易港口,譴送二十名公主、姬來大清和親的消息馬上就在京城傳揚開來,登時就一傳十,十傳百,傳的沸沸揚揚。

由於之前未聽聞朝廷出兵徵日的消息,也未見有紅旗報捷的信使招搖進京,所有人對此消息將信將疑,不過如此軍國大事,估計也沒人敢吃飽了撐的,拿這事開玩笑,一衆人都是抱着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議論紛紛。

京城這段時間,除了康熙中風並無大事,而康熙的病情連朝中大臣都是諱莫如深,京師一衆閒人又豈敢妄議,因此,這個消息一傳揚開來,所有的茶樓、酒樓、會館、戲園都找到了新的話題,立時便引起了熱議。

一衆閒的蛋痛的旗人哪肯放過這個出風頭的機會,紛紛用心打探消息的來源,很快,京城各大茶樓、酒樓、會館、戲園就有旗人信誓旦旦的講述開了大清皇家海軍南洋艦隊東征日本,大戰江戶的事情。

京城的一衆王公勳貴、文武大臣在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也是忙着譴人四處打探消息的真僞,當聽聞十三阿哥回京,見了皇太子之後又迅速的趕往小湯山行宮,所有的官員都是心知肚明,一個個不由又驚又喜。

喜的是海軍威武,又大勝而還,日本稱臣納貢,大清又多了個藩屬國,驚的是,如此大事,整個京城上下,居然連一絲風聲都未透露出來,這大清皇家海軍還是不是大清朝廷的經制之師?如此大的軍國大事,皇太子居然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自做主張,他們豈非都成了擺設?

兵部的幾位部堂大員則最爲憤慨,海軍如此大的行動,他們竟然毫不知情,這讓他們情何以堪?而戶部的幾名部堂大員則是竊喜不已,七千萬兩啊,這可是大清的兩年財政總和!海軍如今是朝廷的經制之師,這筆戰爭賠款就應該落入戶部的帳上,有了這筆銀子,戶部日子就不止是好過,而是不知道該如何過了!

八阿哥胤禩早就知道了消息,卻是一直瞞着未透露,理藩院在聞知這個消息後,也是一片忙碌,多了個藩屬國,那要多出很多事情來,而且又還牽扯到日本派公主和親的事,這是沒有任何先例的,一個個官員都忙着查找依據,這是個機會,受到皇太子賞識的機會。

都察院的一衆御史也沒閒着,拜章彈劾皇太子獨斷專行,絕對能夠聲震朝野,這可是博取名聲的好機會,吏部的官員同樣是沒閒着,南洋艦隊遠征歐洲在即,如此大勝,康熙和皇太子可能會趕在遠征之前,大肆封賞有功將領,可海軍的將領實在升遷太快,這事必須得上奏阻止,否則會引起所有官員的羨慕嫉妒恨!

胤禎哪裡會想到一場徵日大勝,會引起如此大的麻煩,在定下了建立作坊吸引旗人就業策略之後,他便優哉樂哉的前去找九阿哥胤禟,爲老十三接風洗塵,他可不想再去‘澹泊居’了,那地方太招搖。(未完待續。。)

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560章 考覈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75章 各自算計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706章 割辮子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4撩撥康熙第676章 詭辯第695 章 反應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251章 亂了第178章 摘桃子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94章 徵日(三)第307章 朝陽門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508章 出手第137章 流寇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4章 初露崢嶸第226章 玉佩第78章 投桃報李第81章 上屋抽梯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78章 投桃報李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725章 西花園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43章 危機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154章 收曹顬第507章 報喜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589章 動手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590章 徹查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357章 回上海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582章 倉鼠第591章 反應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08章 出手第197章 替罪羊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202章 李衛第344章 扳腕子第63章 老八解凍第522章 遊說第119章 機會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489章 出征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章 初露崢嶸第81章 上屋抽梯第670章 驛站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561章 入營第588章 試探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508章 出手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92章 大變第572章 紫竹林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354章 羣封第575章 裁彎取直後記十
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560章 考覈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75章 各自算計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706章 割辮子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4撩撥康熙第676章 詭辯第695 章 反應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251章 亂了第178章 摘桃子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94章 徵日(三)第307章 朝陽門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508章 出手第137章 流寇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4章 初露崢嶸第226章 玉佩第78章 投桃報李第81章 上屋抽梯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78章 投桃報李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725章 西花園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43章 危機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154章 收曹顬第507章 報喜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589章 動手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590章 徹查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357章 回上海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582章 倉鼠第591章 反應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08章 出手第197章 替罪羊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202章 李衛第344章 扳腕子第63章 老八解凍第522章 遊說第119章 機會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489章 出征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章 初露崢嶸第81章 上屋抽梯第670章 驛站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561章 入營第588章 試探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508章 出手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92章 大變第572章 紫竹林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354章 羣封第575章 裁彎取直後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