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康熙發狠

受損失的不僅是旗民,京城大小漢籍官吏、縉紳、士子聽聞這消息之後也都是忿忿不平,按大清《賦稅全書》規定,一品大員到生員、小吏都是免除丁銀的,若是所有田土都攤丁入畝,按章納稅,無形中不就剝奪了他們這一特權。

雖然心裡忿忿不平,可他們卻只敢低聲議論,在肚子裡暗罵,看到旗民有起鬨鬧事的苗頭,他們自然是大爲興奮,都是興災樂禍的冷眼旁觀,等着看好戲。

京師的異動,馬上就傳到了康熙耳中,康熙登時又驚又怒,這消息是如何傳出去的?當時老十四提議的時候,可沒幾個人在場,老四和老十四都是當事人,萬萬不會沒事找事做,想到這裡,他瞥了李德全一眼。

李德全侍侯康熙十數年,哪能不清楚康熙的意思,唬的立刻就跪了下來,磕頭道:“皇上,奴才立即在宮中嚴查。”

康熙仰臉默想了下,那日李德全並不在殿內侍侯,他這才微微點了下頭,面無表情的說道“恩,宮裡的規矩是該整治了,徹查此事!”

“喳。奴才尊旨。”李德全稍稍鬆了口氣,正欲起身。又聽康熙吩咐道:“傳旨,着在京二品以上滿大臣,在京八旗旗主、宗室親貴,八旗勳貴,八分鎮國公、男爵以上爵位者,即刻進宮。”

德全躬身退了出去,心裡暗自詫異,不過是件小事,康熙爲何要折騰出如此大的動靜?

待李德全退出,康熙便起身在殿裡來回踱步,攤丁入畝的根本,就是以土地的多少爲收稅的依據,若是下不了決心徵收天下所有土地的賦稅,必然又是弊端重生,旗民、士子、官吏若是仍按例免徵,不用幾年,馬上就有鉅額的土地掛寄在這些人名下,而且會越演越烈。

如此,攤丁入畝反而會成爲一大敗筆,康熙蹙着眉頭停了下來,長痛不如短痛,不如藉着這個機會先給他們敲敲警鐘。

隨着傳旨太監四出,京城很快就是一片忙亂,很多宗親王公都不在府邸,一衆僕從帶着朝服,擡着轎子,在大街上來回穿梭,徑往各大酒樓、茶館、戲園尋找各自的主子,一衆皇子阿哥、王公勳貴接旨後,儘管心中驚訝,卻是不敢有絲毫怠慢,換了朝服便匆匆趕往午門。

乾清宮,康熙端坐在龍椅上,眼神凌厲的掃了一眼翎頂輝煌,躬身肅立的一衆滿大臣,沉聲道:“列祖列宗歷經百年浴血奮戰,多少八旗子弟血染疆場,方換來如今大清一統天下,而今海宇承平不過二十餘載,爾等便奢糜放縱、耽於安樂,可曾想過今日之榮華富貴由何而來?

如今不過是風傳所有土地按章納稅,爾等便驚惶失措,惶惶不可終日,爲了幾許銀錢便自亂陣腳,朕還敢指靠爾等上陣殺敵?爲國捐軀?還能倚仗爾等維護大清江山?”

一衆皇子阿哥、王公勳貴大臣都未料到,康熙一開口,語氣就如此嚴厲,一個個都如芒在背,頓時就跪了一片,上書房大臣蕭永藻叩首道:“懇祈皇上暫息雷霆之怒,是有極少數不明事理的奴才鼓譟,不過,都已經驅散,並無不妥之處。”

“哼。並無不妥之處?”康熙冷哼了一聲,哂道:“不過二十年太平,你們就以爲可以高枕無憂了?就可以奢糜享樂,聲色犬馬了?你們捫心自問,土地從何而來?財富從何而來?沒有大清,你們又如何安享富貴,逍遙自在?

你們自個說說,現在的八旗子弟都成什麼樣子了?每日裡泡茶館、逛戲園,除了鬥雞玩狗、溜鳥吹牛,還會什麼?還有多少人開的硬弓,騎的烈馬?一個個眼裡除了銀子,還有什麼?

如此下去,不用二十年,八旗就徹底垮掉了,區區數百萬之衆,如何統御這億兆漢民、萬里河山?”

見蕭永藻一開口就碰了諾大一個釘子,滿殿文武大員都是噤若寒蟬,一個個心裡卻是腹誹不已,現在滿人風氣是不好,可也沒康熙說的那麼不堪,大多數子弟還是能征善戰的。

一衆皇子阿哥都清楚康熙這番邪火是攤丁入畝引來的,一個個也不敢貿然開口,自討沒趣,都在心裡暗罵老四,他倒是出京了,累及一衆兄弟在京受罪。

見衆人都默然不語,馬齊不由暗自着急,這豈不是更惹康熙腦火?略微沉吟,他才叩首道:“皇上萬金之體,不值當爲些許小事生氣,奴才們有錯,該打該罰,任由皇上處置。天下承平日久,八旗子弟有些嬌奢之氣,在所難免,十四爺海軍眼下正在招兵,不妨讓這些子弟到海軍裡去滾一滾,幾年下來,仍然是精兵捍將。

攤丁入畝,按章納稅,乃是徹底革除賦稅弊端之唯一良策,旗民見識淺薄,目光短淺,只看到自身利益,一時想不通,亦在情理之中,奴才等出去曉諭一番,他們定能體諒皇上苦心。”

馬齊說完,康熙亦是一言不發,馬齊登時就大爲惶恐,哪裡說錯了?還是沒合康熙心意?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一見這情形,不由暗罵馬齊笨,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難道就不會更進一步?

康熙這是鐵了心要旗民帶頭納稅以做表率,以爲順利推行攤丁入畝打好基礎,只是,這帶頭表態,免不了要被一衆宗親王公嫉恨,但若因此而受康熙賞識,倒也是值得。略微猶豫,雅爾江阿便伏地奏道:“皇上,攤丁入畝利國利民,奴才願以身做則,名下所有田地盡數按章納稅。”

一見雅爾江阿表態,一衆皇子阿哥、王公勳貴無不在心裡大罵,卻是不敢落後,紛紛跟着表態,願意按章納稅。

見衆人服軟,康熙亦是乘熱打鐵,沉聲道:“攤丁入畝乃國之大政,旨在穩定朝廷歲入,維持地方穩定,必須全力推行。所有土地按章納稅亦是爲了更好的推行攤丁入畝,永絕賦稅弊端,爲大清萬世基業打下牢固根基。

旗民乃大清之根本,朕何嘗不知?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爾等回府曉諭屬下旗民,但凡旗民,有喧譁鬧事者,心懷不滿者,心生怨忿者,一律革除旗籍,操家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爲奴!”

一衆宗親皇族,王公大臣聽的心裡都是一跳,康熙發狠了!

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66章 收服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99章 徵日(八)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216章 四方天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632章 攪局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65章 戴梓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3章 遭彈劾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55章 陛辭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322章 強勢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154章 收曹顬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125章 十三行第27章 小朝會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354章 羣封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77章 胤楨印象第362章 什麼香?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75章 各自算計第7章 分府第651章 選秀女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93章 探望十三第l85章 京報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95 章 反應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96章 徵日(五)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351章 試探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68章 潑天大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99章 自做孽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678章 敲打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636章 猜不透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77章 胤楨印象第628章 困境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2章 狠師爺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21 圈錢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365章 抱火鍋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51章 選秀女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章 初露崢嶸
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66章 收服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99章 徵日(八)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216章 四方天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632章 攪局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65章 戴梓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3章 遭彈劾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55章 陛辭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322章 強勢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154章 收曹顬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125章 十三行第27章 小朝會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354章 羣封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77章 胤楨印象第362章 什麼香?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75章 各自算計第7章 分府第651章 選秀女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93章 探望十三第l85章 京報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95 章 反應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96章 徵日(五)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351章 試探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68章 潑天大案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99章 自做孽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678章 敲打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636章 猜不透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77章 胤楨印象第628章 困境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2章 狠師爺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21 圈錢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365章 抱火鍋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51章 選秀女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4章 初露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