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

胤禎雙手將摺子呈上,“皇阿瑪,這是兒臣的一份孝心。”

康熙打開一看,卻是一份轉讓文書,京城‘四大恆’銀號的四成股權轉讓文書,一應手續俱全,只要簽下名字即可生效。

‘四大恆’是京城最大的銀號,最近發行的銀票更是風靡京城,康熙豈能不知道?他最先反應過來的便是,“‘四大恆’是你的產業?”

“確切的說,三月前兒臣纔拿到‘四大恆’的八成股份。”

“哼,巧取豪奪而來的不義之財,你還敢獻與朕,是想朕與你同流合污,還是想敗壞朕的名聲?”康熙頓時勃然大怒,厲聲喝問道。

李德全見康熙大怒,嚇的全身發軟,順勢就跪了下去,並殺雞抹脖子的向胤禎使眼色。胤禎也沒料到康熙會如此爆怒,不情不願的跪了下來,沉聲道:“皇阿瑪,這股份雖然是兒臣的孝心,可這錢不是給您的,是給所有旗民的福利補貼。其次,‘四大恆’資產上百萬,兒臣若是巧取豪奪,只怕彈劾兒臣的奏章早就擺在皇阿瑪的案頭了。‘四大恆’兒臣投了二十萬兩和會票、銀票技術,還幫着經營策劃,讓它這麼一個小銀號在三個月時間內匯通天下,分號遍佈大清,一躍成爲大清首屈一指的大票號,說起來,他還佔足了便宜。”

好膽色,李德全暗讚一聲,在康熙盛怒的情形下還敢如此強硬回話的主,絕對是一個巴掌數的過來,不過,今兒個自己怕是要倒黴了,求菩薩保佑,別讓皇上把火氣撒在自己身上。

康熙卻是意外的沒有發作,轉身坐下後,臉色已是緩和了下來,“這麼說,發行銀票,也是你的主意?”

“是,銀票、會票都是兒臣指導發行的。”胤禎說着,又從袖中取出一張銀票,雙手呈了上去,“這是兒臣請皇阿瑪鑑賞的。”

“小氣。”康熙低聲咕噥了一句,接過銀票仔細的看了看,才道:“仔細說說,是怎麼會事?”

待胤禎一五一十的說完,康熙馬上就問道:“怎麼控制銀票濫發?”

“兒臣規定,所有銀票的發行,都必須蓋上兒臣的指印才能生效,這樣,在總量上就控制了銀票數量。各省銀票的發行本着寧缺勿濫的原則,都限制有具體的數額,堅決貫徹有多少存銀就發多少銀票的保證金制度。”

銀票的發行不違反朝廷的貨幣政策,而且銀票方便攜帶,便於流通,特別利於大宗交易,這些優點康熙豈有不知,只要能夠不濫發,保證隨時兌現,康熙也不願意多管,胤禎既然不是依仗皇室身份豪奪,他也就放下心來,轉而對手上的轉讓文書起了興趣,“你預計這四成股份,每年的分紅會有多少?”

“今年要在全國鋪設分號,所得利潤都要投進去,所以不分紅,明年以後,這四成股份每年的分紅應該不低於五十萬兩,五年後,每年應該不低於一百萬兩。”

一百萬兩,康熙心裡不由一顫,這可不是小數目,別看朝廷每年的歲入高達三千多萬兩,可收支相抵,節餘也不過三百萬兩,這還是紙面上的,這四成的股份每年就能夠分紅利一百萬兩,而且還是真金白銀,怎不讓康熙心動。想到胤禎先前的話語,他追問道:“你說這錢不是給朕的,是給所有旗民的福利補貼,什麼意思?”

關於‘四大恆’的發展,胤禎也是深思熟慮過的,‘四大恆’要想在全國取地壟斷地位,光靠他一個是鎮不住場面的,這其中的利潤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到時候一哄而上,不僅會造成全國銀票的混亂,一旦有人濫發,必然造成大亂子,到時候,他這個首倡者也會遭到對手的大肆攻擊。

爲保證足夠的利潤,爲了自身的安穩,最好的辦法就是壟斷,而要想壟斷,就必須將康熙拉進來,康熙既好名又好面子,要拉他進來不僅要有足夠讓他心動的好處,還要講究策略,而旗民就是康熙的軟肋。

“回皇阿瑪。”胤禎朗聲說道:“皇阿瑪貴爲天子,富有四海,兒臣豈敢以蠅頭小利取悅。“”

聽到這句話,康熙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老子是富有四海,不過也缺錢啊,國庫裡存銀現在不足千萬啊,每年一百萬兩,這是蠅頭小利?

胤禎哪裡知道一開口就惹的康熙大爲反感,自顧接着道:“旗民乃國之根本,初入關時,旗民不過三十萬,雖是歷經征戰,現在卻也逾四十萬,而今天下承平,增長速度必定大增,人口越多,國家財賦壓力越大,且貧富分化亦日益明顯,不未雨綢繆,恐積重難返,‘四大恆’的紅利雖是杯水車薪,但聚沙成塔,終有一日,旗民可完全不依賴國家,如此,既是國家之福,亦是旗民之福。”

旗民政策歷來是滿清皇帝最感頭疼的頑症,康熙這時候的壓力還小,不過因爲國庫的空虛,他也逐漸開始感到棘手,旗民生計問題他就就覺察到了,卻是苦無良策。胤禎的這番話不啻於另闢蹊徑,爲最終解決旗民這個包袱指明瞭道路,康熙興奮的笑語連連,“好,好,這纔是老成謀國之言,李德全,賞……。”

賞字出口,康熙纔想起,才賞了胤禎雙俸,也賜了座,賞了茶,急忙話語一轉,“賞十四一杯奶*子。”

胤禎一聽,差點就淚流滿面,這也太小氣了吧,奶*子即是牛乳,我送的銀子怎麼算也是上千萬兩了,就值一杯牛奶,天下還有沒有比這更貴的牛奶?有木有?

康熙雖是心情大好,卻是沒有忘記胤禎手上的那四成股份,所有旗民的福利才四成,你一個就佔了四成,是不是拿的太多了,因此,他沉吟着道:“朕記的,你好象是佔了‘四大恆’八成的股,沒錯吧。”

真沒見過這麼無良的老子,白送了一半,居然還要打另一半的主意。好在胤禎早有成算,否則真要哭天搶地了,“回皇阿瑪,正所謂利益均沾,兒臣即是考慮到旗民,自然也不會忘了宗室親貴,兒臣手中的四成股份將拿出三成來分給宗室親貴們,不過,不會白送了。”

康熙也沒料想胤禎這麼放的開,而且思慮周密,把手上的股份賣了,既避免成爲衆矢之的,圓了面子,又落了實惠,只是不知道他準備賣多少一成?康熙雖然很想知道,但顧忌面子,也拉不下身份來問,只得悻悻做罷,轉而笑道:“難得你有這份孝心,朕笑納了,不過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說吧。”

“皇阿瑪洞幽察微,兒臣確有一事懇請。”胤禎暗讚了一句康熙上路,先奉承了一句才道:“私營銀票的發行,固然有其積極的作用,但朝廷若不加以管制,必然哄擁效之,則必造成銀票混亂,如有奸佞之徒逐利濫發,後果不堪設想,事以,兒臣懇請皇阿瑪對票號加以管制,實行准入制,本金低於五千萬兩,分號少於五十家者,不得成立票號,發行銀票需徵求朝廷許可。”

對票號以及銀票的發行加以監管,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有序本身就是朝廷不可推卸的責任,加上康熙現在擁有‘四大恆’的四成股份,是既得利益者,當然要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所以毫不猶豫的說道:“義以成命,此議亦爲題中應有之義,照允。”

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507章 報喜第615章 撫卹第524章 豆汁飯第451章 **老五第54章 帝王心術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151章 招撫第3章 探病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27章 小朝會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8章 恂貝勒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60章 對比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569章 大旱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493章 徵日(二)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467章 各方猜疑後記九第464章 應對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607章 想不通第422章 家務事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698章 失控?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316章 兵油子第518章 蹊蹺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43章 危機第673章 滿城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38章 公示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652章 相親的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581章 返京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90章 兄弟同心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28章 不賣帳第672章 應對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566章 收服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578章 蠲免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09章 割地第715章 捷報第516章 小議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46章 太子妙計
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507章 報喜第615章 撫卹第524章 豆汁飯第451章 **老五第54章 帝王心術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151章 招撫第3章 探病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27章 小朝會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8章 恂貝勒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60章 對比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569章 大旱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493章 徵日(二)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467章 各方猜疑後記九第464章 應對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607章 想不通第422章 家務事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698章 失控?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316章 兵油子第518章 蹊蹺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43章 危機第673章 滿城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38章 公示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652章 相親的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581章 返京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90章 兄弟同心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28章 不賣帳第672章 應對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566章 收服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578章 蠲免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609章 割地第715章 捷報第516章 小議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46章 太子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