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內務府

暢春園坐北朝南,園區南部爲議政和居住用的宮殿部分,北部是以水景爲主的園林部分,始建於康熙二十三年,歷經六年才完工,暢春園之名乃康熙親自命名,寓意‘四時皆春、八風來朝、六氣通達’之意,園內綠色低迷,紅英爛漫,土阜平坨,軒楹雅素,以自然雅淡爲特色,極爲適宜盛夏避暑。

暢春園南北向可以分爲東中西三路,中路大宮門內的“九經三事”殿爲園中正殿,是會見朝臣、聽政理事之處。東路以“澹寧居”爲主,前殿是理政、選館和引見之所,後殿爲寢宮,是處理日常政務之地。西路的建築均依園內的玉泉河而築,其中,核心建築爲無逸齋,是皇子讀書之所。

相較於紫禁城,貞武更喜歡暢春園,批閱完奏摺,見天色有些陰暗,卻又不是要下雨的光景,他便出了房間,一路漫步往後湖而去,後湖長堤遍植丁香、桃花、芝蘭,湖中養荷,極爲養眼,他最喜沿着長堤散步。

這一個多月來,朝中並無大事,貞武也沒再折騰,今年以來,他不僅收繳了下五旗的兵權,而且擴建了禁衛新軍,讓旗人進入軍工作坊,又通過加餉革新了兵制,調整了朝中的主要人事,也應該適當的消停一下,欲速則不達,必須給皇族宗親,朝中的文武大臣消化接受的時間。

貞武一路隨意的散着,一路漫不經心的觀賞着長堤上的景緻,一個小太監這時卻是一溜小跑着追了上來,低聲給包福全稟報了一下,包福全便緊趨了幾步,跟上貞武,低聲稟報道:“皇上,內務府總管海章、戶部尚書噶敏圖在外遞牌子求見。”

貞武點了點頭,海章和噶敏圖一道前來求見,肯定是稟報選秀女、宮女的事情,他也正想敲打一下內務府。來的正好,隨意的張望了一下,他便指着前面的一個亭子道:“帶他倆過來,朕在那亭子見他倆。”

包福全忙躬身應道,退下吩咐小太監去宣旨。

貞武則向着那亭子一路漫步而去,爲免人閒話,康熙前往避暑山莊,帶走了所有的妃嬪。隨行的自然還有大批宮女太監,如此一來,紫禁城和暢春園都顯的有些人手不足,選宮女是爲補充人手,而選秀女則是爲了充實後宮,當然,也有藉此機會籠絡人心的意思,不過,貞武對選秀並不十分熱心。

選秀女是三年一次。凡京官官職在滿洲,蒙古護軍領催(正五品武職)以上,漢軍筆帖式(七。八九品不等文職官),驍騎校(正六品武職)以上,遊擊(從三品武職)以上,地方駐防副都統(正二品武職)以上,此等現任官員之女,年齡在十三歲以上十七歲以下,身無殘疾,且又沒有纏足者(滿族習俗,婦女天足。與漢人裹足習俗不同),始能備選,備選之前,不得擅自搶先婚配。

官階在前述各職以下者之女,被革職官吏屬員之女。八旗閒散人等及士兵之女,以及失父之孤女,均不得送選。

之所以規定如此之嚴,是爲了保證宮廷安全,只是如此一來。可以挑選的範圍就大爲縮小,與前明的選秀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這也是貞武對選秀不熱心的原因,不過,縱使他千般不願,選秀的規矩,他也不敢隨意破壞。

戶部尚書噶敏圖、內務府總管海章在太監的帶領下,很快便來到亭子裡,叩頭見禮後,貞武便道:“免禮,就站着回話。”

“奴才謝皇上恩典。”兩人謝恩起身後,噶敏圖便躬身道:“皇上,各旗都統已將參選之秀女諮送戶部備案,外任旗員的女子亦俱已趕到京城。”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奴才懇請皇上定下送閱日期。”

微微沉吟了片刻,貞武才頗有些奇怪的道:“朕同意選秀不過才一個多月時間,戶部行文八旗各都統衙門、直隸各省駐防八旗及外任旗員,廣東、雲貴之地偏遠,此時應才收到行文,何以參選之秀女就已趕到了京城?”

“回皇上。”噶敏圖忙輕聲解說道:“歷來駐紮外地之旗員女子,在應選之年,便早早投奔在京之親屬,一則是籍此聯絡感情,二則亦是爲了適應水土,不少適齡秀女去年年初便已趕到京城。”

貞武微微頜首,便看向海章,這個海章是他一手從內務府郎中提拔到內務府總管位置上的,海章忙躬身道:“稟皇上,內務府所屬三旗適齡秀女皆已具名造冊,懇請皇上定下送閱日期。”

內務府所選的秀女與戶部的選秀女雖然叫法一樣,但兩者待遇卻是大不相同,戶部的選秀女是三年一選,送選之秀女皆是官員家中女子,一旦選入宮中,多半會得到封號,那是主子的身份,而內務府選秀,送選的則是內務府三旗,也就是皇帝親領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中的一般旗人家中女子,選入宮中,大部分都是做宮女的。

當然,宮裡的女人全部都是屬於皇上的,若是得到皇上的青睞、寵愛,即便是宮女,也能得到封號,成爲主子的,廉親王胤禩的生母良妃就是宮女出身。

略微沉吟,貞武才道:“三日後開始送閱。”

噶敏圖、海章兩人忙躬身道:“奴才尊旨。”

瞥了海章一眼,貞武才緩緩開口道:“朕昨日在京城微服私訪,聽的一句童謠,‘房新樹小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你這個內務府總管聽說過沒有?”

聽的這話,海章後背登時就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是誰在背後如此惡毒中傷內務府?房新樹小畫不古,這活脫脫就是對暴發戶的刻畫,他忙躬身道:“回皇上,奴才並未聽聞這句童謠,內務府下轄七司三院,屬員衆多,難免良莠不齊,奴才回去定然嚴查不怠。”

內務府乃大清獨有,其職責是“奉天子之家事”,管理宮禁事務,歷朝歷代也多也類似機構,如漢代的少府、唐明的宦官機構等,不過,大清的內務府可謂是將其功能作用發展到了極致。

內務府主要職能是管理皇家事務,諸如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等。其職官多達三千人,比事務最繁的戶部人數多十倍以上,可以說是清朝規模最大的機關。

其成員由內務府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的十五個包衣佐領、十八個旗鼓佐領、兩個朝鮮佐領、一個回子佐領和三十個內管領的包衣人及太監組成,其機構組織兼容了清初內務府和十三衙門兩種制度的內容和特點,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以七司三院爲主幹兼轄其他四十餘衙門的龐大的宮廷服務機構,如江南織造、主管宮內太監、宮女的敬事房都屬於內務府。

內務府不僅是大清朝廷機構中職官人數最多、機構組織最爲龐大的衙門,也是公認的打屁油褲襠的肥缺,沒有哪個部衙能夠比得上內務府有錢。

貞武可不希望自己巧取豪奪而來的銀子便宜了這幫子奴才,不過,他也離不開內務府,畢竟皇室的很多事情不能讓外人知道,也不能置於朝臣的監督之下,因此,內務府不能讓朝臣們染指,不能受到朝廷的管轄,只能對自己負責,唯也如此,才能保護皇權的神聖、神秘和權威,才能保護皇族的利益。

微一沉吟,他便沉聲說道:“聽聞內務府有人在經營古玩店、當鋪、木廠等買賣,給朕進行徹查。”

“喳。”海章忙跪下道,心裡卻是暗暗叫苦,他自己名下就有一處當鋪,一個木料場,也不知道貞武是否清楚,若是貞武不知道,他自己抖落出來,可就虧的慌,但若是貞武清楚,他不主動招認,那將是什麼下場?稍一權衡,他才決定還是招認的好,一旦內務府嚴查,定然會被人攀咬出來的,那時再認,可就遲了,再說,只要能保住內務府總管的位子,還擔心沒銀子賺?

拿定主意,他便摘了自己的頂戴,“砰砰砰”連磕了三個響頭,而後便從容回道:“稟皇上,奴才罪該萬死,奴才名下就有一處當鋪,一個木料場。”

這下倒是大出貞武的意料,當初提拔這個海章,他是多方考覈,其清廉之名乃是衆口稱讚,沒料到他名下就有一處當鋪,一個木料場,他臉色登時就難看起來,海章這個素也清廉之名的尚且經營着一處當鋪,一個木料場,其他人是什麼情形?

噶敏圖也沒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形,眼見貞武神情難看,他心裡既是歎服海章的實誠,有暗歎自個倒黴,要不敢再站着,不言聲的跟着跪了下去。

貞武瞥了他一眼,沉聲道:“噶敏圖不用跪着,這事與你無關。”說着,便盯了海章一眼,道:“你哪裡來的本銀開當鋪和木料場?”

“回皇上。”海章又磕了個頭,才如實說道:“奴才是通過修繕宮殿賺的銀子。”

第271章 海軍部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653章 尋開心?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22章 放貸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39章 誤猜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90章 兄弟同心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560章 考覈第579章 捐納第493章 徵日(二)第612章 爭執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12章 匯通天下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81章 上屋抽梯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202章 李衛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362章 什麼香?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章 探病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118章 上尊號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18章 蹊蹺第636章 猜不透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133章 祈雨第422章 家務事第544 康熙病危第515章 跋扈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545章 奪權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74章 海軍招兵第60章 下馬威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464章 應對第2章 恩威並施第581章 返京第397章 誘導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602章 三分天下後記5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190章 老十三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56章 敲竹槓第492章 徵日(一)第713章 倭奴第75章 各自算計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469章 意外第431章 唱白臉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695 章 反應第516章 小議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174章 回京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516章 小議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83章 酸第230章 又見屠殺
第271章 海軍部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653章 尋開心?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22章 放貸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39章 誤猜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90章 兄弟同心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560章 考覈第579章 捐納第493章 徵日(二)第612章 爭執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12章 匯通天下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81章 上屋抽梯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202章 李衛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362章 什麼香?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章 探病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118章 上尊號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18章 蹊蹺第636章 猜不透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133章 祈雨第422章 家務事第544 康熙病危第515章 跋扈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545章 奪權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74章 海軍招兵第60章 下馬威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464章 應對第2章 恩威並施第581章 返京第397章 誘導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602章 三分天下後記5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190章 老十三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56章 敲竹槓第492章 徵日(一)第713章 倭奴第75章 各自算計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469章 意外第431章 唱白臉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695 章 反應第516章 小議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174章 回京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516章 小議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83章 酸第230章 又見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