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

對於張良所說,田儋不以爲然。

他說道:“張兄,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秦廷這次的令書頒佈,明顯是慌了神,哪可能算計的這麼精細,這麼面面俱到?”

“依我看,這就是秦廷自己考慮不周,扶蘇拍腦門決定了一些事,後續發現推進不下去,又抹不開自己的面子,最終只能找個辦法讓自己下臺。”

“若是秦廷當真算計的這麼細緻,我等只怕早就爲秦廷抓住了?又豈能逍遙到如今,我知曉你對秦廷的憎惡,也知曉你對秦廷的忿恨,但有時候,不能爲仇恨矇蔽了雙眼,若是始終爲仇恨矇蔽雙眼,只會讓自己陷入到無盡的苦悶。”

“這也得不償失。”

田儋反倒轉過頭勸起了張良。

聞言。

張良不怒反笑。

若是換做以往,他已直接拂袖走人了。

但如今,他早已能耐住性子,而且此行,他的目的還未達成。

張良深吸口氣,壓下心頭的不悅,沉聲道:“我的確對秦廷很是憎惡,但還沒有到失心瘋的程度,我之所以敢說出這番話,自有我自己的考量。”

“田兄,當真以爲這不是秦廷早就謀劃好的?”

“自然不是。”田榮搶話道。

張良冷笑一聲,他站起身,嘴角掠起一抹輕蔑,冷聲道:“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這就是秦廷謀劃好的,我等正一步步邁入到秦廷布置好的陷阱中。”

“你等若是不信。”

“那我張良便親口告訴你們。”

“那我倒要洗耳恭聽了。”田儋不冷不淡道。

見張良如此倨傲,田儋也面露不悅。

在知曉秦廷下放鑄幣權後,他田氏註定會高出其他貴族不少,自不會那麼低聲下四。

張良冷聲道:“當年官山海,秦廷謀劃的是‘鹽、鐵’,如今的下放鑄幣權,秦廷謀劃的是銅,三者本質上並無區別,鹽鐵銅,都是戰略物資,一般不爲常人控制,只是秦廷自身開採能力有限,加之需要的數量很大,故纔開放了一些山澤給民間。”

“也因此造就了一批的鉅富商賈。”

“而今隨着秦廷實力逐漸增強,當年爲安撫天下,讓出的這些鹽、鐵、銅等戰略資源,正在陸續爲秦廷收回。”

“鹽鐵涉及到地方的生活生計。”

“因而最先着手。”

“通過官山海對商賈的大力清理,秦廷對天下鹽鐵已有了較爲有效的掌控,至少在明面上賬面上,天下鹽鐵已被登錄在秦廷的賬簿上。”

“而銅其實沒有。”

“如今通過下放鑄幣權。”

“天下對於銅礦的開採,只怕會達到一個頂峰。”

“在民間大肆製造秦半兩時,秦廷已悄無聲息的,完成了對天下銅礦的摸底,日後秦廷想收回銅礦所有權,也會變得輕而易舉,至少一些大的銅礦,很難再流落到貴族、豪強、鉅富等人手中了。”

“至於原因你們應該也想的清楚。”

“下放鑄幣權後,這些銅礦都會被用來冶煉成秦半兩。”

“因而那個地方秦半兩數額突然激增,定是意味着那個區域存在着銅礦,順藤摸瓜之下,很容易查到過去不爲秦廷掌控的銅礦所在地。”

“這只是對天下影響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一部分。”

“在於兵!”

“銅鐵爲何是戰略物資?”

“因爲是能用在生產生活上?不,是能用銅鐵製造兵械。”

“秦廷下放鑄幣權,面對如此暴利,甚至可謂是一本萬利,能夠讓自己輕而易舉的擁有數以十萬百萬計的財富,誰人不會心動?”

“誰又會再去將這些銅礦,用在製造兵器裝備上?”

“當年秦一統天下時,曾做過一件事,便是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

“如今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的‘銷鋒鏑’?”

“而且還更加爲人接受。”

“對於地方官府而言,這自然是樂於接受的,但對我等六國勢力而言,卻是不能接受的,我們需要兵器裝備武裝自身,需要將這些銅鐵用在鍛造兵器上,以增強我們的實力,然面對如此暴利,有多少貴族能定的下心?能老老實實去鍛造兵器?”

聞言。

田儋和田榮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他們能定的下心嗎?

定不下。

兩人很肯定。

而且鍛造兵器,並不差這兩年。

張良似猜到了兩人的想法,譏笑道:“你們或許認爲,我們不差這兩年,畢竟過去十幾年都這麼過來了,先弄出足夠多的錢,到時再轉頭去弄兵器,也爲時不晚。”

“兩位可曾聽說過一句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將銅礦鑄成可隨意揮霍的錢幣,再想將這些銅礦鑄成‘毫無價值’的武器,你們自己內心真的能接受?”

“或許兩位能定的下心,也能沉得住氣。”

“但三年鑄幣,三年鑄器,三年練兵,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再三年,我等當真還能等這麼久?”

“秦廷會給我們這麼久時間?”

“不會。”

張良毅然否定了。

張良冷冷的掃過田儋兄弟,寒聲道:“我們在積蓄力量,秦廷同樣在積蓄力量,而且秦廷能做到的事情更多,他秦廷完全可以藉助這幾年平穩期,將關東給整合好,到時,就我們六國貴族積攢的實力,恐根本就不是秦廷一合之敵。”

“我們在進步。”

“秦廷同樣在進步,而且比我們還多。”

“你們不信這些政策,秦廷早就謀劃好了,但你們認真想過,這些政策落實後,對天下的實質影響嗎?”

田儋低垂着頭。

卻是沒有吭聲,他哪想得到這麼多?

剛得到消息,便送過來了。

根本沒時間多想。

張良拂袖,眼中閃過一抹冷色,道:“我想了。”

“這道政令一下,關東會直接成爲一團散沙,再也凝聚不起來了,秦廷通過讓利,讓關東內部生出內訌,而自身坐收漁利。”

“正常情況。”

“天下還會繼續僵持。”

“直到那方扛不住,無奈的退讓。”

“如今這道政令一下,本就人心不齊的關東,在龐大利益的驅使下,各地只會互相內爭,爲自己謀得更多利益,如此一來,關東的士族、貴族、豪強、鉅富、官吏等等,都因爲利益而產生隔閡矛盾,甚至是衝突。”

“最終徹底崩盤。”

“天下的重心,也會從跟秦廷分庭抗禮,一步步的轉爲鑄幣。”

“天下也會自此安寧下來。”“有了巨大利益的安撫,秦廷想要加強對關東的控制,也會變的越來越容易,等秦廷將關東的經濟大權徹底掌控,那對我等貴族,便是滅頂之災。”

“我們是需要天下亂起來的。”

“唯有天下亂起來,我們纔有復起的機會。”

“但現在,秦廷正在一步步的掐滅,我們所有的復國火星。”

“對於地方的鉅富、豪強而言,能夠參與到這場鑄幣狂歡,自然是樂於接受的,但也正因爲此,天下勢力也爲秦廷分化了個乾淨。”

“各自爲戰的情況下,只會爲秦廷一一覆滅。”

“甚至.”

“秦廷早就設計好了。”

“故纔有蒙毅初至碭郡時,頒佈的那些文書,其中便有勒令各地郡縣,將經濟事宜全部交給郡縣中一名官員負責,這爲的是什麼?”

“爲的就是挑起地方官府內部矛盾。”

“若是之前,地方官府根本不會理會,但在如今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只怕會有越來越多人心動,也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去‘交人’,只爲獲得那‘鑄錢幣’的資格。”

“在秦廷這番精心設計下,天下局勢始終是可控的。”

“也一直爲秦廷掌握。”

“秦廷就是靠着這‘日拱一卒’的方式,一步步的夯實了天下根基,也一步步加強了對天下的控制,等秦廷將經濟大權徹底消化,對天下的控制力只怕會更上一個臺階,我等日後只會越來越舉步維艱。”

“通過立法嚴禁流通六國貨幣,這已是在削弱我等實力。”

“又通過鑄錢的暴利,誘引各地官府分化,進一步削弱了地方實力,誘導地方將銅礦用在鑄造錢幣上,讓‘銷鋒鏑’的政策,更進一步,無形間,還削弱了我們日後的戰力。”

“更爲甚者。”

“僅僅通過一個政策。”

“就讓我們內部自己都生出了嫌隙。”

“兩位是得利者,因而能直接接受這個政策,但其他六國貴族呢?有些貴族經此一事,實力大損,有的貴族則是實力提升,過去的新仇舊怨,也會隨着實力變化,產生一些狀況,互相間恐會生出很多摩擦。”

“如此情況下。”

“我等又何談滅秦大業?”

“人心散了!”

張良慨然一聲。

他很篤定。

這是秦廷謀算好的。

不然秦廷根本費不着這麼大勁。

尤其蒙毅在碭郡做的那些事,怎麼看都不合理,只是結合着這些政策,再回頭去看,纔會發現,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那就是在施壓。

逼迫地方勢力,在巨大利益跟巨大的風險上做抉擇,一邊是日進斗金的鑄幣,一邊是蒙毅的大肆殺伐,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選擇去跟秦廷硬碰硬。

而這一退。

則正中秦廷下懷。

外界或許傳聞,秦廷是吃虧了。

但真的分析下來,秦廷哪有半點吃虧模樣?

就差全部吃幹抹淨了。

如今還顯得秦廷有些迫於無奈,一定程度還會助長地方氣焰,讓他們將更多心思花在鑄幣上,從而沒有心思去跟秦廷對抗。

秦廷步步爲營之下,關東根本就擋不住。

而這也實屬正常,本就是一團散沙,因爲牽涉到了共同利益,才短時團結在一起,如今有了另外的利益,自然也會隨之散去。

但他們六國貴族卻經不起這番折騰。

這對他們的打擊太大了。

因爲秦廷削弱的是整個關東的實力。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今秦廷對關東的忌憚,便在於關東若團結起來,實力是在關中之上的,只不過關東很難真的擰合在一起,然隨着秦廷這一步步針對性的分化下,關東的實力在逐漸減弱,等到關東再被削弱幾次,只怕就算真擰合在一起,恐也不是關中對手了。

那時。

他們的陌路也就到了。

田儋跟田榮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一抹駭然之色。

沉思良久。

田儋驚疑道:“秦廷當真這麼恐怖?能步步爲營到這種地步?”

張良很鄭重的點了點頭。

他沉聲道:“能。”

“而且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厲害。”

“現在的秦廷比過去更奸詐、更狡猾,也更不惜顏面了。”

“一切只爲達成目的。”

“我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而今我們能做的,便是在秦廷對關東控制力不足時,將天下徹底攪亂,繼而讓我等能從中渾水摸魚,並一步步壯大自身,至於其他的,都不是我們現在要考慮的。”

聞言。

田儋眉頭一皺。

張良的意思很明確。

就是不理會這鑄幣的事,全部心力放在鑄造兵刃上。

張良沒有再說。

他已將自己該說的都說了。

若是田氏依舊捨不得那些錢財,他也無可奈何,只是終究有些不甘,他也不得不承認,嵇恆的算計很高明,他並沒有如過去秦廷一樣,只針對六國貴族,亦或者只針對跟秦廷站在對立面的士人。

而是針對的整個關東。

靠着增加關中的實力,以及虛弱關東的實力。

來讓天下這桿秤杆朝秦廷傾斜。

這個想法是很驚人的。

他起初也沒有想到,只是在全盤審視之後,才陡然驚醒過來,但就算知道,也沒有辦法阻止,因爲關中在秦廷的擰合下,是能擰成一股的,然而關東太散了,就算再怎麼勸,也勸不過來,也很容易遭到離間挑撥。

他連遊說六國貴族,尚且感到十分吃力。

何況天下七百多個縣?

這就是勢!

嵇恆背靠秦廷,靠着算計人心,一次次引動大勢,如今的天下大勢,正朝着對秦廷有利的方向傾斜,假以時日,天下恐會徹底歸秦。

也將自此完成真正的大一統!

但他還有一次機會。

最後一次。

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
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333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3)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