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

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

四下一片死寂。

隔了一會,張蒼才繼續道:“李斯跟我都沒有自己的思想,依舊沿襲着夫子之學,因而在我們身上,儒即是法,法即是儒是適用的。”

“但像韓非子這般,早已擺脫儒學束縛,初期讀商、管之書和孫、吳之書,中期學儒墨,後期學黃老,而後專研‘性惡論’,集百家之所長,成自家之言者,儒即是法,這個說法對他並不適用。”

“這一點《韓非子》可明證。”

“《韓非子》一書從始至終都跟儒學背離。”

“在夫子眼中,儒學是需要法理學或法治學說的,法制與禮制是儒家治政的兩個不同側面,需要相輔而行。”

“但韓非子不同。”

“他堅定認爲法是法,儒是儒,兩者不能併兼。”

“甚至還提出儒以文亂法之言。”

“韓非子是從儒入法。”

“自成一系。”

“不過這也跟韓非子始終未得重用有關,他雖學富五車,但一腔才華,並未得到真正實踐,很多想法只流於書籍,並未得到真正的落實,也沒有跟實際結合,最終只是水中月、霧中花,理論有餘,實踐不足。”

“難言優劣。”

“這或也是韓子的不幸。”

張蒼輕嘆一聲。

對於韓非子,他很是敬佩。

他自認才華橫溢,就算是李斯,也不放在眼裡,但對韓非子,卻不敢有絲毫小覷。

荀子門下弟子衆多,才華橫溢者更衆。

而荀子的存在,猶如一座巍峨高山,將他們牢牢的籠罩着,他們受其利,卻也被深深困在了荀子思想之中。

但韓非子卻能擺脫荀子影響,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走出自己的道路,屬實驚豔絕倫。

他自認自己做不到!

正是因爲仰望過荀子這座高山,才知道登臨甚至超出這座高山之艱難。

難於登天。

張蒼收回心神。

他看向扶蘇,已猜到扶蘇的真實想法,緩緩道:“公子是想問大秦日後會行儒還是法吧。”

扶蘇鄭重的點了點頭。

張蒼坐回自己的位置,沉思了一下,搖了搖頭道:“我其實也不知道,但經過上次公子提點,我下去思考了一下,正如嵇恆所言,大秦日後恐會行‘君儒臣法’。”

“陛下所爲旨在驅儒。”

“驅儒非是不用儒,而是取仁義爲用。”

“何爲儒家?”

“天下對儒家是這般看法。”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

“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袓述堯、舜,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爲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己試之效者也。”

“大爭之世之所以不用儒家,就在於儒家惑者既失精微,闢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衆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固儒學寖衰。”

“此闢儒之患!”

“但在我看來,這番認識過於籠統。”

“儒家,其實是以‘禮’爲核心,加上以血緣爲紐帶構建的‘宗法’。”

“當世儒學推崇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等,其實都只是用來粉飾門面的。”

“這些粉飾門面的東西,儒可以用,法同樣可以用。”

“公子或有些難以理解。”

“我以‘禮’舉例。”

“儒家的‘禮’是復古的周禮,是以孔孟之學爲根基。”

“大秦的‘禮’是李斯等儒法一系官員,制定的法禮。”

“兩者本質有明顯差別。”

“大秦旨在以秦法爲根基,以荀子之學爲輔,借‘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爲用,創造出一套法之制度下的新體系,只不過儒家霸佔‘仁義.恥勇’等太久了,朝廷需要將這些粉飾門面的東西從儒家手中奪過來。”

“據爲己用!”

“不過.”張蒼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提着衣角站了起來,快步走到扶蘇近前,又略顯不安的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陛下真正的意圖恐是想實現‘法之天下,儒之教化’,不過這個儒,指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些粉飾。”

“看似爲儒皮,實則爲法骨。”

“只是儒家竊占這些大義太久,朝廷想奪回來,沒有那麼容易。”

“甚至很可能,奪取不成反被奪。”

說完。

張蒼慌張的看了看四周,快步的回了自己位置。

扶蘇心神一凜。

經過張蒼的講解,他已全想明白了。

秦儒疏離,秦儒相輕。

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從來就不待見儒家。

過去如此。

而今同樣如此。

始皇從始至終就沒想用儒家,只是想暫時安撫住儒家,然後用法制對儒家強行拔毛。

他也瞬間明白了嵇恆那句‘大秦要的是大秦的儒’是什麼意思。

儒家根本是以‘禮’爲核心的宗法制。

大秦根本不可能妥協。

大秦要的只是那層粉飾儒家的儒皮。

秦儒翻臉是註定的。

一通百通。

他之前還困惑的事,一下子豁然開朗。

什麼君儒臣法,本質上就是法,只是披了層世人認爲是儒的‘仁義禮智信’的皮。

想到這。

扶蘇整個人瞬間精神。

但很快,他就眉頭緊皺起來。

儒家對這些大義竊據太久,想從儒家手中奪回來,談何容易?

而且法制下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什麼模樣,沒有人知曉。

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吸取。

稍有不慎,就恐爲儒家影響,到時反倒會由法入儒。

扶蘇看向張蒼,急忙問道:“這套儒皮法骨的門面,張御史可有眉目?”

張蒼搖了搖頭,沉聲道:“這一套體系只是草創,無任何借鑑可言,過去天下變法,皆爲富國強兵,因而變法者主要着眼於耕戰之世,所以制定的律法,只適應於戰時爭霸,不適應於安定民生穩定國家。”

“天下從亂到治。”

“而今想將法從戰時轉到和平之時,非至人能達到,而今的天下,已沒有那個條件。”

“大秦也經不起這般折騰。”

“我擔心的是‘儒之教化’,會畫虎不成反類犬,到時恐真就成全了儒家。”

“若真那樣,恐非天下之幸。”

張蒼沉沉嘆息一聲。

(本章完)

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
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