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

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

四下一片死寂。

隔了一會,張蒼才繼續道:“李斯跟我都沒有自己的思想,依舊沿襲着夫子之學,因而在我們身上,儒即是法,法即是儒是適用的。”

“但像韓非子這般,早已擺脫儒學束縛,初期讀商、管之書和孫、吳之書,中期學儒墨,後期學黃老,而後專研‘性惡論’,集百家之所長,成自家之言者,儒即是法,這個說法對他並不適用。”

“這一點《韓非子》可明證。”

“《韓非子》一書從始至終都跟儒學背離。”

“在夫子眼中,儒學是需要法理學或法治學說的,法制與禮制是儒家治政的兩個不同側面,需要相輔而行。”

“但韓非子不同。”

“他堅定認爲法是法,儒是儒,兩者不能併兼。”

“甚至還提出儒以文亂法之言。”

“韓非子是從儒入法。”

“自成一系。”

“不過這也跟韓非子始終未得重用有關,他雖學富五車,但一腔才華,並未得到真正實踐,很多想法只流於書籍,並未得到真正的落實,也沒有跟實際結合,最終只是水中月、霧中花,理論有餘,實踐不足。”

“難言優劣。”

“這或也是韓子的不幸。”

張蒼輕嘆一聲。

對於韓非子,他很是敬佩。

他自認才華橫溢,就算是李斯,也不放在眼裡,但對韓非子,卻不敢有絲毫小覷。

荀子門下弟子衆多,才華橫溢者更衆。

而荀子的存在,猶如一座巍峨高山,將他們牢牢的籠罩着,他們受其利,卻也被深深困在了荀子思想之中。

但韓非子卻能擺脫荀子影響,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走出自己的道路,屬實驚豔絕倫。

他自認自己做不到!

正是因爲仰望過荀子這座高山,才知道登臨甚至超出這座高山之艱難。

難於登天。

張蒼收回心神。

他看向扶蘇,已猜到扶蘇的真實想法,緩緩道:“公子是想問大秦日後會行儒還是法吧。”

扶蘇鄭重的點了點頭。

張蒼坐回自己的位置,沉思了一下,搖了搖頭道:“我其實也不知道,但經過上次公子提點,我下去思考了一下,正如嵇恆所言,大秦日後恐會行‘君儒臣法’。”

“陛下所爲旨在驅儒。”

“驅儒非是不用儒,而是取仁義爲用。”

“何爲儒家?”

“天下對儒家是這般看法。”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

“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袓述堯、舜,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爲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己試之效者也。”

“大爭之世之所以不用儒家,就在於儒家惑者既失精微,闢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衆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固儒學寖衰。”

“此闢儒之患!”

“但在我看來,這番認識過於籠統。”

“儒家,其實是以‘禮’爲核心,加上以血緣爲紐帶構建的‘宗法’。”

“當世儒學推崇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等,其實都只是用來粉飾門面的。”

“這些粉飾門面的東西,儒可以用,法同樣可以用。”

“公子或有些難以理解。”

“我以‘禮’舉例。”

“儒家的‘禮’是復古的周禮,是以孔孟之學爲根基。”

“大秦的‘禮’是李斯等儒法一系官員,制定的法禮。”

“兩者本質有明顯差別。”

“大秦旨在以秦法爲根基,以荀子之學爲輔,借‘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爲用,創造出一套法之制度下的新體系,只不過儒家霸佔‘仁義.恥勇’等太久了,朝廷需要將這些粉飾門面的東西從儒家手中奪過來。”

“據爲己用!”

“不過.”張蒼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提着衣角站了起來,快步走到扶蘇近前,又略顯不安的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陛下真正的意圖恐是想實現‘法之天下,儒之教化’,不過這個儒,指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些粉飾。”

“看似爲儒皮,實則爲法骨。”

“只是儒家竊占這些大義太久,朝廷想奪回來,沒有那麼容易。”

“甚至很可能,奪取不成反被奪。”

說完。

張蒼慌張的看了看四周,快步的回了自己位置。

扶蘇心神一凜。

經過張蒼的講解,他已全想明白了。

秦儒疏離,秦儒相輕。

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從來就不待見儒家。

過去如此。

而今同樣如此。

始皇從始至終就沒想用儒家,只是想暫時安撫住儒家,然後用法制對儒家強行拔毛。

他也瞬間明白了嵇恆那句‘大秦要的是大秦的儒’是什麼意思。

儒家根本是以‘禮’爲核心的宗法制。

大秦根本不可能妥協。

大秦要的只是那層粉飾儒家的儒皮。

秦儒翻臉是註定的。

一通百通。

他之前還困惑的事,一下子豁然開朗。

什麼君儒臣法,本質上就是法,只是披了層世人認爲是儒的‘仁義禮智信’的皮。

想到這。

扶蘇整個人瞬間精神。

但很快,他就眉頭緊皺起來。

儒家對這些大義竊據太久,想從儒家手中奪回來,談何容易?

而且法制下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什麼模樣,沒有人知曉。

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吸取。

稍有不慎,就恐爲儒家影響,到時反倒會由法入儒。

扶蘇看向張蒼,急忙問道:“這套儒皮法骨的門面,張御史可有眉目?”

張蒼搖了搖頭,沉聲道:“這一套體系只是草創,無任何借鑑可言,過去天下變法,皆爲富國強兵,因而變法者主要着眼於耕戰之世,所以制定的律法,只適應於戰時爭霸,不適應於安定民生穩定國家。”

“天下從亂到治。”

“而今想將法從戰時轉到和平之時,非至人能達到,而今的天下,已沒有那個條件。”

“大秦也經不起這般折騰。”

“我擔心的是‘儒之教化’,會畫虎不成反類犬,到時恐真就成全了儒家。”

“若真那樣,恐非天下之幸。”

張蒼沉沉嘆息一聲。

(本章完)

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
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71章 該讓他出來了!(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