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

城中一家邸店。

已至深夜,張良正在店中休息。

他來到咸陽已有數日。

這幾日一直忙於在城中打探消息,只不過打聽到的消息並不多,甚至基本可以說沒什麼有用消息,這個傳聞中的‘鍾先生’根本就沒有流露出太多信息,不僅四周民衆不知,就連一些販夫走卒都不清楚,這屬實有些出乎張良意料。

本該聲名大噪之人,何以這麼寂寂無聞?

不過。

他目前尚並未焦急。

他纔來咸陽沒幾日,眼下時間尚且充足,還不至於因此心急,而且他這一路上,也是聽到了另外一件事,一件令他心頭一顫的事。

扶蘇頒發了求賢令。

在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張良本能的察覺到了不妙。

當他將這份張貼於各地大小城池的令書看完後,更是眼中露出了久違的驚慌跟不安,非是驚慌不安於這求賢令本身,而是驚慌於秦廷當下的不按常理。

未知纔是最大的恐懼。

此刻亦然。

之前秦廷的種種舉措,多少是有前跡可循的。

也沒有太過偏離。

像之前推行的‘官山海’,這就是沿用了‘管子’的那一套,只是做了一定的改良,至於後續所謂的‘士官轉職’,實則就是秦軍功爵那一套,只是將原本的條件進一步放低了,而眼下這個求賢令,完全是‘新政’。

都不能說是推陳出新了,完全是立起爐竈。

獨樹一幟。

過去天下求賢,求得都是大賢,也求得都是士,而扶蘇卻反其道而行之,雖名義上是求賢,實則求的分明是‘士’非賢,這完全背離了過去數百年天下之常規。

至於影響如何,張良不敢預測。

也做不出評價。

因爲每項政策出臺前,誰也無法預知最終的結果,或許是好,或許是壞,即便他自認才智無雙,也實在不敢對此輕下判斷,但他心中同樣清楚,這則求賢令,對天下的震撼程度非同一般,因爲扶蘇將‘士’的標準進一步拉低了。

此舉無疑會引得天下‘士’震怒。

同時也會引得很多底層‘士人’振奮和狂喜。

他趕來咸陽的路上,就已見到很多成羣結隊,前往咸陽的‘士人’了。

他已然可以預見,用不了幾日,咸陽將會變的無比熱鬧,只是張良也略有不解,如此囫圇吞棗,當真能招攬到有用之人?就憑那些堪堪讀了幾卷書,識得幾個字的貧士,真能爲大秦打開局面?

他對此很是驚疑。

與此同時。

他心中也清楚,隨着扶蘇開了這個先河,日後士這個階層的身份地位,將會進一步被拉低,而有扶蘇的求賢令在前,若是日後再有人發求賢令,恐都會跟這次做比較。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眼下這道求賢令對天下士人的影響,尚沒有表露出來,等到這場盛會結束,以及真的有士人藉此晉升到高位,一定會爲世人廣爲稱讚跟嚮往,到時眼下倨傲不屑的‘士人’,反倒會遭人詬病,長此以往,士人身份的尊貴將不復存在。

除非

這場盛會只是一場鬧劇。

虎頭蛇尾,甚至直接是不了了之。

然真的可能嗎?

張良搖頭。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若沒有猜錯,這求賢令的手筆,並非真的出自扶蘇,而是出自那個幕後執棋者,此人心思極深,算計也頗多,每次出手都定有收穫,而這次又沒有遭到刻意針對,想成爲一場鬧劇,恐都不太容易。

只是張良也很好奇,這人究竟在圖什麼?

名?

他這幾日打探了。

即便是最初令這位‘鍾先生’揚名的‘官山海’之事,他在城中一番詢問下來,幾乎大多的市人都不知這鐘先生是何人,唯一能說得出來的,只有個儲君扶蘇,還有便是令他們嘖嘖稱奇,甚至是爲之叫屈喊冤的蒙毅。

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好似驚鴻一瞥,便飛速爲世人遺忘了。

若是求名,又豈會這般?

爲此。

他甚至刻意把這鐘先生提了出來,想看看城中市人對此人的印象,只是得到的結果,同樣令張良有些愕然,這些人唯一有印象的,只是此人是個‘奴隸’,還是皇室的家奴,甚至不少人還認爲這人是好命能遇到殿下,不然根本就沒機會出頭,還有就是誇大秦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是這一番打探下來,張良更加疑惑了。

這人究竟是什麼心思,就這麼淡泊名利,若當真是奴隸,以大秦的制度,恐早就脫離了賤籍,憑藉其本身的謀算,也足以揚名立萬了,而今依舊名聲不顯,且絲毫沒有怨念,這跟他想象中的奴隸根本就沒有半點相似。

奴隸都是拼了命想往上爬,想擺脫自己的賤籍身份。

還想謀取更多的名和利。

這人似無慾無求。

這讓張良也是有些看不透。

張良摸着下巴,凝聲道:“從現在打聽到的消息,這人目前就住在城中,而且似因爲身份的緣故,四周還有專人監看,只是前段時間咸陽官吏針對此人,恐非是空穴來風,只怕另有隱情,可惜我在咸陽並不認識官員,不然倒是可以打聽一下。”

“然不管如何,此人,我都要見一見。”

“唯有親自見上一面,才知這一切是不是出自此人之手,也才能知曉,此人真正的用意,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此驚才之人,卻爲虎作倀,實是明珠暗投。”

張良搖頭。

他坐在牀榻上,聽着外面傳來的竊竊私語,也是暗中嘆氣,現在咸陽城越發熱鬧起來,他居住的邸店眼下便有很多各地到來的‘士人’,這些人,他私下也關注過,並無多少士人氣質,反倒更多的是一些流氓草莽氣息,也不由讓張良哭笑不得。

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盛會,張良絲毫不感興趣,也沒有想冒名參加的想法。

他現在心中唯一的心思,便是儘早弄清這名‘鍾先生’的底細,若是能夠,或許還會出言勸說幾句,讓其不要再助紂爲虐了。

夜已深。

張良褪去衣衫,沉沉的睡去。

雍宮。

相較於張良的驚愕,扶蘇也有些猝不及防。

就他目前聽到的消息,這次求賢令下,前來咸陽的人太多了,遠遠超出了他的意料,這種情況,不僅扶蘇沒有想到,之前跟他合計的張蒼,同樣也始料未及,兩人這幾日對此可謂是忙的焦頭爛額,但依舊沒想好該如何處理。

人太多了!

這非是幾十上百,而是上千近萬。

這麼龐大的數量,對咸陽的治安,也將是不小的考驗,因而這幾日,他沒少爲朝臣抱怨,只是對於這些抱怨,扶蘇也只能尷尬的笑笑,並不敢表露任何不滿,然心中也是深感無力。

他跟張蒼商議了一番,決定還是去找嵇恆商量一下。

畢竟這是嵇恆提出來的辦法,嵇恆應該對當下的情況有過預估。

想罷。

扶蘇朝殿外高聲道:“魏勝,立即去準備車馬,我要出宮一趟。”

末了。

扶蘇又補了一句:“儘量不要引人注意。”

吩咐完,扶蘇獨自在室內走來走去,依舊在思考怎麼處理這近萬人,這非是一個小數目,一旦處理不好,對咸陽都恐會造成動盪,而且他又該如何去安置?這都需要他考慮。

而且這麼多人,又當如何選才?

這一切的一切都困擾着扶蘇,讓扶蘇近來是寢食難安。

半個時辰後。

扶蘇到了嵇恆的住所。

嵇恆此刻正在院中納涼,不知從何處製出的摺扇,正呼呼呼的扇着,帶起一股清涼的風,原本扶蘇還提出,給嵇恆找幾個服侍的侍女或者侍從,只是都爲嵇恆拒絕了。

見嵇恆態度如此堅決,扶蘇也就沒有再堅持。

入院。

扶蘇拱手道:“見過先生。”

嵇恆淡淡的看了扶蘇一眼,指了指旁邊的涼蓆,懶洋洋道:“自己找個位置坐吧。”

扶蘇點頭。

他徑直在一旁坐下,天色已不晚了,扶蘇也不願就此耽誤太久,開門見山道:“嵇先生,你提出的求賢令,可是把我累得不輕,眼下就關中,都有近千人趕來,若是算上關東,這次前來的‘士人’不說近萬,至少五六千人是少不了的。”

“這麼龐大的數量,這讓我如何去選?”

“以往求賢哪有這麼大陣仗,就算是孝公先祖時,也只有幾十上百,而這已十分不錯了,但跟我這次下發的求賢令,依舊不能相提並論,這數量太多了。”

扶蘇苦笑。

他是真的爲此焦急。

他這次可是頒佈的求賢令啊。

要是搞砸了,對他扶蘇的聲譽,將會是極大打擊,而且若因此爲士人疏遠,日後再想招攬人才,恐會變得艱難不少。

嵇恆輕笑一聲,顯得雲淡風輕。

他揶揄道:“你有何焦急的?人來得多不是好事嗎?不正突出你的人格魅力嗎?”

嵇恆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扶蘇撓撓頭,苦笑道:“先生就莫要取笑我了,若只是百來人,我或許會很欣喜,然這次前來的士人數量太多了,一旦處理不好,恐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反受其害。”

“我現在是擔心不已。”

嵇恆搖搖頭,緩緩道:“你並未理解這次求賢的真意,過去的求賢令都是君主頒佈了,求的是官,取的是士人中的精英,然你只是一個儲君,自不能跟君主一樣,所以你走的是大衆路線。”

“取士於衆!”

“取官於士跟取士於衆,兩者是有天壤之別的。”

“自不可同等對待。”

“人多不算是壞事,人越多篩選的力度才大,也才能從中真正的選出幾個人才,至於你所擔憂的,其實根本算不得什麼擔憂,你把這些人看的太高了,這些所謂的‘士人’,當真是士人嗎?”

嵇恆目光冷冽。

扶蘇愕然。

嵇恆繼續道:“你頒佈的求賢令,可是不看出身,不看門第的,甚至是不看身份的,而過去的求賢首要看的便是身份,非士不取。”

“這是一種顛覆。”

“顛覆過去天下盛行的精英路線。”

“改走普羅大衆路線。”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但跟大秦的體制又暗中契合。”

“大秦本就對出身沒什麼看法,只要能斬獲軍功,便能更進一步,這求賢令實則是一樣的。”

“而這纔是大秦體制該有的人才路線。”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就知道嵇恆提出的建議定有高見。

而嵇恆的建議往往都是從實情出發,也是更契合大秦現有體制的。

只是這種挑選人才的辦法真的可行?

取官於士跟取士於衆,兩者的差別可太大了。

士本就是貴族,自來飽讀書卷,因而更有遠見,更有想法,這些人出仕,往往對天下都有更切實的影響,而取士於衆,那便意味着這些人之前或許都不是‘士’,只是在一番篩選後,挑選出了一些相較不錯的‘民’,將其視爲‘士’。

但‘民’終究不是‘士’。

他們真的能取代或者勝任‘士’的職能?

扶蘇心中存疑。

對此。

嵇恆並未做過多解釋,扶蘇身上是有着這個時代烙印的,也深受過去的‘士卿’思想影響,自然會下意識對‘士’高看一等,但‘士’這種文化,本就跟秦人體制格格不入,強行效仿,只會得不償失。

秦制的根本是法。

而秦法之根基便在於吏。

是吏,非是官。

吏纔是秦制下最重要的存在。

只不過相較於官,吏更顯籍籍無名罷了。

商鞅創立的軍功爵制,是用行政手段的方式,強化了社會階層間的不平等,時刻提醒着上位者的優越感何底層民衆的自卑,但值得注意的是‘強化’絕非‘固化’,甚至恰恰相反,商鞅創立的體制,纔是當下社會階層最爲流通的體制。

即便是隸臣,只要能獲得爵位,同樣能拜將封侯。

只不過商鞅創立的體制,只適合在戰時,一旦脫離了戰時,這套體制就直接死了,沒有階層流動的渠道,沒有上升的空間,對於大秦這樣一個高壓帝國,是無比危險的,因而想改良商鞅的體制,不僅要解決軍功爵的積弊,還要解決上下階層流動性的問題。

過去是靠的軍爵。

今後則只能靠‘取吏’。

然大秦立國十年,依舊沿襲的是老一套,即學室路線,走的還是精英路線,然軍功爵制面向的是所有秦人,而精英路線明顯針對的是少部分人,只有少部分人能獲得晉升空間,大部分人則只能陷入一成不變的死態,這般壓抑的社會,定然會出大問題的。

而想要解決同樣很簡單。

流動起來。

想直接推行後世的‘科舉’及‘公務員制度’,就大秦目前的現狀,明顯是不足夠的,因而只能徐徐圖之,一步步放鬆‘取吏’的標準,給秦人逐步鬆綁,讓他們再度看到希望。

所以這次的求賢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是第一步!

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00章 爭鋒!(一)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
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100章 爭鋒!(一)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