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

四月下旬。

咸陽的天氣暖和不少。

原本人影錯落的城中,已漸漸恢復了生氣。

春耕已結束。

雖四方田野依舊有農人在地上耕耘,但大多數農人都得到了短暫的歇息,而咸陽官署也開始了照常的修築城郭、選拔將士、修繕堤防、修補宮室等事務。

扶蘇如今也終於得閒。

他將這一日的政事處理完,便立即吩咐魏勝準備馬車,隨後馬不停蹄的去到了嵇恆去處,自上月城中讖語事件爆發,整整一個多月,他都未曾去見過嵇恆。

一來是避嫌,二來實在政事繁多,抽不開身。

而今他對政事處理已有一定心得,處理起來相較過往得心應手不少,因而能節省下不少時間,趁着這幾日朝廷上下都放鬆下來,他也是再次去到了嵇恆住處。

坐在馬車上。

扶蘇面色平靜如水,只是眼神並不平靜。

他這次去嵇恆處,實是有事相問。

三月發生的事,對扶蘇而言,如鯁在喉,每每回想起來,都後怕不已,這也讓他對杜赫等朝臣徹底生出厭惡之心,也越發想將這些人給驅離出朝堂。

他已容不下杜赫等人!

只是他曾私下跟張蒼商量過,但始終沒拿出什麼好的辦法。

這次前去便想問計嵇恆。

嵇恆之前一直勸他意念堅定,要學會心狠手辣,因而在扶蘇看來,嵇恆一定是有辦法做到的,再則便是始皇送來的令書他收到了。

對於這份兩個字的令書,他其實還是一知半解。

隱隱間。

他猜到這更法指的是《商君書·更法》,只是始皇具體是何意,他依舊有些不明,而此事因涉及到始皇,再三思量後,他並未選擇去跟張蒼商量。

咯吱咯吱。

馬車的車輪滾滾向前駛動。

在一刻鐘時間,馬車終於停了下來。

扶蘇從馬車上走下。

望着在風霜雨雪侵擾下,已有幾分漆黑腐壞的木板,心中生出了幾分感慨,隨後手中拿着一份竹籃,朝院中高聲道:“嵇先生,扶蘇拜見,還請先生開門一見。”

沒一會。

這間緊閉的屋門打開了。

扶蘇朝魏勝吩咐了幾聲,便獨自進到了院中。

入院時。

也隨手帶上了門。

嵇恆已重新坐回到躺椅上,頭顱微微向上仰望,似在欣賞天空的素潔。

扶蘇將竹籃放在一旁的案上,舉目望向了四周,院中的桑樹又高了一截,枝頭上掛滿了綠葉,只是下方那塊殘破的棋佈,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是有些礙眼,院中的田圃都已種上了綠蔬,綠色昂然,但除卻這幾處,整間屋子還是相對有些蕭瑟。

扶蘇感慨道:“先生還是跟之前一樣。”

“以往不懂先生之興,隔三差五的來麻煩先生,自以爲是在幫先生施展抱負,眼下想想,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寄情於天地,何嘗不是一種雅興,也何嘗會比世間其他事少快感。”

“呵呵。”

扶蘇搖搖頭,他淡淡的望向嵇恆,拱手道:“這次扶蘇不告而來,其實並不想打擾先生,只是這一個月以來,扶蘇心中有一些事很雜亂,想請先生替我開解。”

嵇恆平靜的看向扶蘇,微微的點了點頭。

扶蘇稽首道:“先生,雖久居幽室,但應該對外界發生的事,有一定的耳聞,在一個多月之前,城中就先生的身份,傳出過一陣流言,最終在張蒼跟宗正的相助下,扶蘇勉強應付了過去,只是每次回想到其中險惡,也不禁冷汗涔涔。”

“同時對杜赫等朝臣已是越發不滿。”

“這些人太自以爲是了。”

“我扶蘇的確沒有太多才能,卻也知曉是非廉恥,然這些人爲了針對,也爲了避免我的政見進一步影響朝堂,不惜用這般下三濫手段,實在令人不恥。”

“若是沒有張蒼跟宗正相助,先生恐會遭遇一場牢獄之災。”

“甚至可能波及到始皇。”

“這些人實在欺人太甚了,實非人臣,更非名士也!”

“扶蘇對此懊惱不已,也由此堅定了一個信念,若是不將這些害羣之馬,驅逐出朝堂,這般勾心鬥角、陰謀算計之事未來必不會少。”

“正如先生之前所言,朝臣敬畏的從來都不是我扶蘇,他們敬畏的只是我頭上的那個‘長公子’、‘儲君’的名號,大秦目下局勢並不安穩,六國餘孽、百家士人一直在暗中窺視,地方官員跟朝廷也一直貌合神離。”

“大秦經不起朝堂內耗。”

“扶蘇也實在沒那麼多的精力跟心力。”

“所以.”

扶蘇低垂着頭,並不太敢直面嵇恆的目光,但依舊堅定的說道:“扶蘇想請先生替扶蘇謀劃,如何將這羣身懷二心的朝臣給驅逐出朝堂,只是父皇當年有明言,要讓大秦功臣全身而退,而扶蘇暗自也做過不少思量,只是實在無法兩全,故想請先生出謀劃策。”

“還請先生助我。”

嵇恆沒有開口,只是注視着扶蘇。

扶蘇只覺脊背發緊。

良久。

嵇恆微微頷首。

扶蘇終於朝着他的帝王之路邁進了。

也終於捨得拋棄或者說是隱藏所謂的仁善之心了。

當仁善被拋棄,帝王天賦便開始展現,只是這種天賦最終是冷酷,是權欲,還是視平民如草芥的食人品性,這要因人而異,只不過眼下的扶蘇還並不完全具備。

他的帝王天賦,終究還是帶着幾分常人的恩怨之心,並沒有真的做到兼具天下利害。

只不過嵇恆並不在意。

甚至於.

扶蘇日後最終能不能成爲‘帝王’,他都不在意,因爲他跟帝王的路是不同的,帝王在意的是‘天下’,而他在意的是‘天下變化’。

嵇恆平靜道:“三皇五帝,於天下而言,其實是第一次‘突變’。”

“自此,天下有了‘開創、守成、中興、延續、傳承有序’的秩序規矩,後來的夏商周,實則也契合這個框架下的秩序規矩。”

“大秦同樣符合。”

“正如國語所言:‘君以爲易,其難也將至矣;君以爲難,其易也將至焉’。”

“往往在你覺得輕而易舉的時候,困難也就跟着來了,當你覺得困難的時候,有些事其實已變得很容易了。”

“難,便意味着易。”

“易,也意味着難。”

“你眼下想對朝臣動手,想讓朝堂能減少內耗,只是沒有合適辦法,加之始皇的明令在前,伱不敢貿然違背,而且你本身並無這般權力,所以陷入到了一定苦惱跟棘手。”

“但你眼中的難,其實是不難的。”

聞言。

扶蘇一愣。他驚疑的看向嵇恆,凝聲道:“扶蘇沒有聽懂,爲何不難?”

“在先生的劃分下,天下自春秋開始,便已開始廢除世卿世祿制,然士大夫地位依舊很高,而且是終身任職,只要這些官員不請辭,不主動退下,基本是要爲官至死的,這種觀念自古便如此,雖在戰國時有所鬆動,但隨着天下一統,已再度捲土重來。”

“扶蘇實想不到破解之法。”

“制度上不做革新,便意味着只能另尋他法,而這便是扶蘇苦惱之處。”

嵇恆點頭。

這其實也是古代政治的一種狀態。

只不過扶蘇忘記了一點,大秦之天下,非是三代之舊制,而是一個新的帝國,一個全新的制度,本就不該套用三代沿襲的窠臼,而且扶蘇也忘記了,這個天下真正的主人是皇帝。

皇帝決定一切!!!

嵇恆沉吟片刻,並未就此做出回答,只是道:“你作爲儲君,其實不當考慮這些,你真正該考慮的是天下,另外,天下到了如今地步,你也需明確一件事。”

“你心中的法是什麼。”

“而此事的解決之策便在其中。”

“你的‘法’是商鞅提出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還是申不害的‘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

“亦或者是慎到的‘立天子,以爲天下,非立天下,以爲天子也。’”

“亦或者是韓非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扶蘇沉默。

他的‘法’是什麼?

這個問題扶蘇從未想過,過去的他,思考的都是如何將大秦引入到正軌,如何扭轉天下現狀,改變天下局勢,嵇恆這一番反問,卻是問住了扶蘇。

扶蘇猶豫一二,好奇道:“我的‘法’難道有何不同嗎?”

嵇恆冷冷道:“爲政者,都有自己的‘法’,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道路也不同,因人而異,最終在君主的‘法’下,天下也會走向不同的道路。”

“這個法。”

“實則是你的政治理念。”

“唯有確立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而非是如無根浮萍一般,不知去向,隨風而動,如此君主,又豈能掌控天下,連君主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麼,那底下的臣子又豈能給出合理的建議?”

“你爲儲君,未來的帝王,也該明確了。”

“唯有明確了理念,才能知道後續該如何做,而不是繼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嵇恆說的很直白。

扶蘇根本就考慮錯了方向。

他依舊沒有把自己擺在正確的位置上。

過去爲長公子,他的確可以繼續這般,但眼下已爲儲君,尤其是在波詭雲譎的天下,扶蘇其實更應該早早明確自己的爲政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讓‘志同道合’的士人投效,也唯有如此,才能讓天下官吏後續能‘投其所好’,而非是搖擺不定。

君擇臣,臣亦擇君!

若是君主的思想混亂,朝令夕改,又有多少士人敢投效?

沉默良久。

扶蘇在嘴中低聲唸叨着:

“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法,慎到之法,韓非之法。”

他已隱隱猜到,嵇恆讓自己選擇的原因了,非是真的選何種法,而是讓自己明確未來的行政方向,唯有確立了自己的治道方向,嵇恆才知道該爲他做何種選擇,也才能量體裁衣。

只是自己‘法’是什麼呢?

扶蘇蹙眉。

他其實第一反應是慎到之法。

只是慎到之法剛到嘴邊,卻是怎麼都說不出來。

因爲這非是大秦之法。

始皇即位之處,其實用的是韓非之法,只是隨着天下一統,始皇漸漸轉向了商鞅之法,也堅定的認定‘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自此大秦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新之路。

而自己若是說出慎到之法,哪也意味着跟始皇政見相悖。

良久。

他決定還是選擇跟隨始皇的步伐。

扶蘇道:“商君之法。”

望着扶蘇低垂的頭顱,嵇恆暗暗搖了搖頭。

他又如何看不出扶蘇的不情願,扶蘇最終還是做出了妥協,只是這種妥協毫無意義,而且就算扶蘇堅定說自己選擇‘商君之法’,始皇恐也不會相信,因爲扶蘇過去很是厭惡商君之法,短短一兩年,就算有再大轉向,又豈會這麼徹底。

終究是自欺欺人。

這種前後不一致對朝堂危害更大。

而歷史上最爲人知曉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嵇恆輕嘆一聲,道:“扶蘇,你可知你這個決定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天下未來的走向,也意味着你日後上位後的政治之路,政治理念是不能隨意更改的,一旦更改,整個朝堂都會受影響,甚至整個天下都會因此陷入到動盪。”

“你明白嗎?”

“你決定的不是自己的政見。”

“而是大秦的未來。”

“你的‘法’真的是‘商鞅之法’嗎?”

扶蘇蒼白着臉。

他第一次感到無所適從。

他真的能堅定執行‘商鞅之法’嗎?

扶蘇在心中不斷問自己。

最終。

扶蘇搖了搖頭。

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明察秋毫,也做不到因時而變,而且他自身也接受不了。

扶蘇頹然的垂下頭,臉上露出一抹難色,苦笑道:“回先生,扶蘇做不到,只是讓扶蘇選慎到之法,扶蘇同樣也做不到,正如先生之前所講,大秦需要的是‘暴君’,慎到之法是做不到的,因而扶蘇其實能選的只有一個。”

“便是韓非之法!”

“也唯有韓非之法,能讓扶蘇始終堅持。”

“大秦自陛下以來,便推行律法一體,官制一體,治權集於國府,決於皇帝,上下統一政令,舉國如臂使指。”

“扶蘇知曉自身之能,並不敢有太多奢望。”

“唯延續始皇之政。”

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82章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82章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
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82章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13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64章 徐福!(求收藏)第482章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