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同室操戈?(14)

項梁已是氣極。

他本就對項羽的衝動想法不滿,現在項羽還在這喋喋不休,也是徹底惹怒了他。

項羽不爲所動。

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項羽眼角微微擡高,並不去直視項梁的雙眼,沉聲道:“過去我們楚國貴族太過退讓了,以至於眼下只能東躲西藏,正如這位範先生所言,大秦乃天下一國,尚且爲了求存在積極求變,試圖在天下製造出一些變數,繼而延續國祚,我六國貴族豈能繼續等死?”

“等死,死國可乎?”

“正所謂,一步退,步步退。”

“心中但凡有了退卻的心思,便會不由自主的一直退讓,總認爲後面還有退步空間,總覺得只要再三忍讓,天下大勢便會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但天下當真是這樣?”

“我項羽不敢苟同。”

“遇事便退縮,便心生膽怯,沒有敢戰爭勝之心,如此心氣焉能成事?”

“叔父認爲秦國勢大,我等當進行退讓。”

“但這種退讓何時是個頭?”

“大秦立國已有十載,我楚國更是退了十二三年了,可曾有半點好轉?眼下也就跟隨那些儒生士人在天下炮烙一些流言讖語,這些流言當真能中傷暴秦?”

項羽目光冷冽。

他決定將心中想法徹底道出。

他睥睨直視蒼穹,對當下現狀的不滿,已是直接表露於外。

項羽擲地有聲道:“秦軍過去百戰百勝,天下無敵,因而我等貴族不由懼秦、怕秦,甚至是不敢生出任何反抗之心,不敢生出任何抗爭之心,秦軍所至之處,我六國貴族竟皆縮頭,不敢拋頭露面,唯恐爲秦人發現,爲秦軍圍剿。”

“但這是楚地!”

“我楚國之疆域,我等身爲楚人,焉能坐視秦人猖獗?而一味去忍氣吞聲?”

“當戰便戰。”

“若是始終不敢出手,豈非是主動露怯?”

“固然。”

“我們手中實力不夠,並不足以跟秦軍對抗,但我等所求,並非真要一戰而滅秦,而是要表露出敢跟秦人抗爭到底的決心,要的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魄,讓秦人不敢再隨意踐踏我等,隨意羞辱我等,也唯有真正出了手,地方的官員才能深刻的感受到,大楚依在。”

“楚國不滅!”

“他們之所以敢三心二意。”

“不正是因爲我等反秦之意志不夠堅決嗎?”

“沒有信心,如何能服衆?”

“夫戰,勇氣也。”

“若是連出手的勇氣都沒有,又如何能成就大事?”

“叔父,你有時考慮太多了。”

“爲將者,真正需要考慮的只是戰場之角力,而非是一些利益算計,一味求全,沒有了鋒芒,我項氏還是原來的項氏嗎?”

“我大楚還是昔日的大楚嗎?”

項羽擲地有聲的表露着自己的不滿。

聞言。

項梁勃然大怒,當場怒喝道:“你一豎子又知道些什麼?你真的跟秦軍交過手嗎?你可知秦軍在戰場上的壓迫力,別說我項氏只有千餘人,就算是萬人,十萬人,也根本就不是秦軍的對手,你以爲我想一退再退?”

“我不想痛快出手?”

“但代價呢?”

“代價就是我項氏血流成河。”

“你倒是可以藉此名聲大震,爲天下人敬仰,但我項氏其他兒郎呢?”

“他們難道就要陪你去白白送命?”

“當年楚懷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眼下這正是我們之處境,當下的隱忍,只爲今後更好的出手,而且一旦出手,勢必是石破天驚,又豈能真的拘束於眼前得失?”

“你那建議,空有勇武,毫無智慧。”

“我又豈能答應?”

“平常讓你多讀書多讀書,你就是不聽,遇到事情,就只知逞匹夫之勇,要是逞匹夫之勇都能誅滅暴秦,那還輪得到你出手?”

“你若是膽敢再提這些狂妄之言,以後就別跟我出來了。”

“我項梁丟不起這人。”

“我項氏更丟不起這個臉。”

項梁怒不可遏,將項羽狠狠叱罵了一頓。

項氏子弟中,他其實最看好項羽,只是項羽脾氣實在太倔,一遇到事便喜歡靠武力解決,但偏偏項羽武力很高,大多數時候真就能讓他擺平,這也導致,項羽根本就沒有長進,始終堅信勇武能解決一切問題。

這也讓項梁惱火了很久。

爲此。

他更是不惜花重金爲項羽請名師。

只是效果都不佳。

一旁。

范增撫着灰白的鬍鬚,眼角露出一抹笑意,他笑着道:“範兄何必如此動怒,我倒是認爲你這位侄兒所說不無道理。”

聞言。

項梁眉頭一皺。

他陰沉着臉,面帶慍色道:“範兄,你怎麼還開始替他說起話來了?”

“你是根本不知我這侄兒之混賬。”

“若非我平常帶在身邊,不然恐早就翻了天了。”

范增哈哈一笑,不在意道:“項兄,你這就有些冤枉我了。”

“我是真心覺得,你令侄的想法是對的。”

“有時一味的退讓,未必真就能事事如願,適當的張揚,適當的出手,或許遠比單方面的避讓要好得多。”

“而這恐纔是令侄的真實想法。”

“他求的是戰。”

“但更關注的是決心跟勇氣。”

“這次地方官員敢轉投秦廷,不正是因爲對六國貴族沒有信心了嗎?”

“在他們眼中,諸位恐就是一羣喪家之犬,只敢在背地做事,根本就不敢出現在明面,甚至你們過去在城中的拋頭露面,都是在他們的幫助之下,這又如何不會讓他們生出輕慢之心?”

“令侄的意思,便是要適時的發聲,向外界表露強硬。”

“拳頭,只是握緊是沒有太多威懾力,唯有真正打出去,讓人切實感覺到,才能讓人感知到力量。”

“而這個問題,你們存在很久了。”

“自張良博浪沙刺殺始皇失敗後,六國勢力便開始龜縮,也開始了漫長的沉寂,只敢弄出一些鼓譟謠言,但沉寂久了,便很難再振奮起來。”

“心氣低迷,人心不振,這便是當下六國勢力之現狀。”“而這其實跟你們一味退讓脫不開干係。”

“退讓本就是下下之選。”

“何況你們堅持了這麼多年,卻不敢對外顯露真正實力,這自然會讓越來越多人對你們生出質疑,久而久之,自然會讓越來越多人遠離。”

項梁沉默。

他又如何不想一雪前恥?

但真的沒辦法。

秦廷勢大,一旦引起秦廷注意,他們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底,恐多半要捨棄乾淨,這又豈是他願意見到的?

范增也知六國貴族的情況,輕嘆一聲道:“遇事便露怯,只想着始皇出事,秦廷自崩,這本就是下乘的選擇,就算日後真的天下大亂,也會爲人看輕,想要真正的滅掉秦國,便勢必要摧毀秦廷的一切,這戰無不勝的秦軍,則也要擊潰。”

“如此.”

“才能真正奠定天下之勢。”

聽到范增的話,項羽露出一抹異色。

過去項梁找的夫子先生,很少爲他說話,基本是唯項梁的話是從,這個范增竟然會爲自己說話,也是不由贏得了項羽不少好感。

項羽道:“先生所言極是。”

“叔父只看到其中的弊端,卻看不到對天下大勢的引動。”

“更看不到,這次奮力反擊之下,對我項氏帶來的好處,我項氏固然會損失不少,但卻是一舉奠定了在六國貴族中的領導地位,今後若天下大亂,定會有更多人願意投靠我項氏。”

“因爲我項氏纔是真正敢跟秦廷硬碰硬的。”

“也唯有我項氏,才真的將滅秦作爲執念,將滅秦作爲大業。”

“叔父,你就是錯了。”

“你當初就不該阻攔我,更不該讓相項纏、項聲等人將我拖走,就該讓我帶領族人,去跟秦軍正面碰一碰,就算不敵,也能振奮人心,更能提振士氣,鼓舞更多反秦之人。”

“這裡畢竟是舊楚之地。”

“我們對這一片地方更爲熟悉。”

“一旦不敵,也可以瞬間化整爲零,讓秦軍追之不及。”

“雖風險很大,但回報也會很高。”

聞言。

項梁冷哼一聲,對此不置可否。

他冷聲道:“這終究只是你的片面之言,若是不能全身而退呢?若是這次引起了始皇震怒,數以萬計的秦軍搜尋之下,我項氏那時又能逃出多少?若是因此,讓我項氏族滅,你認爲你這次的莽撞衝動,對天下是激勵還是震恐?”

“我豈能因此冒險?”

“此事已無爭辯的必要,日後也休要再論了。”

項羽撇撇嘴。

臉上掛滿了不悅。

叔父這分明就不講道理。

見狀。

范增笑了笑,主動打起了圓場,笑着道:“項兄,莫要動怒,令侄的心思是好的,他也是爲了天下的復辟大業,何必一般見識?”

“或許言語是有些偏激,行動是有些莽撞。”

“但也不失爲一個方向。”

“天下是需要一些變數了,秦國需要,六國勢力同樣需要。”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僅靠一些流言蜚語去中傷秦廷,去擾亂秦廷的佈置,已並無多少成效,甚至開始爲秦廷利用,得不償失。”

“現在項氏最大的目標,當是壯大自身實力。”

“自身強大,纔是根本。”

聞言。

項梁心神一凜。

這同樣是他此番前來的目的。

他朝范增微微拱手,態度謙遜的問道:“還請先生爲我項氏出謀劃策。”

范增撫須笑着點頭,眼中露出一抹精光。

他平靜道:“在你們到來之前,我其實還擔心了一陣,方纔聽到,你們項氏並未有太多折損,這才徹底放下心來,這次秦廷雷霆出手,讓六國勢力損失慘重,但從某種程度而言,未必全是壞事。”

“過去荊楚之地,勢力縱橫捭闔。”

“犬牙交錯。”

“明面上是宋唐項三足鼎立。”

“實則背地還有其他貴族,他們在楚地同樣影響不小,因而各族間,沒少暗中使絆使壞,這也是楚地難以團結一致的根本原因。”

“現在宋、唐元氣大傷,其他貴族也先後遭劫,勢力大爲削弱。”

“人口四散逃亡。”

“而項氏基本根基完整。”

“所以項氏完全有能力去幫一下這些貴族,將這些人拉攏到自己身邊,繼而壯大自身。”

“眼下項氏族中有精壯多少?”

項梁目光陰晴不定。

這是族中機密。

整個項氏知情的人都很少。

范增並不催,只是平靜的看着項梁。

項梁沉思片刻,還是決定如實說出,他壓低聲音道:“在會稽郡的項氏族人只有不足千人,但在其他郡縣其實還有一些,若真的召集起來,當有兩三千之衆。”

一旁項羽目光一冷。

他死死地盯着范增,若范增敢表露出異樣,定第一時間將范增制服。

因爲這是項氏機密之事,絕不容爲外人知曉。

范增眉頭一皺,搖頭道:“不夠,人數太少了,這點人數,不足以成事,想要壯大項氏自身力量,眼下便只能行鯨吞之法了。”

“何爲鯨吞之法?”項梁好奇的問道。

范增眼中浮現一抹冷色,寒聲道:“從其他貴族處下手。”

聞言。

項梁面色微變。

這豈非是讓他們同室操戈?

范增目光微闔,冷聲道:“這次其他貴族勢力大爲削弱,若是項氏能抓住機會,將其他貴族的人口吞下,項氏能拉出來的精壯,至少能翻一倍,若是能將附近的亡人、流寇加以整合,項氏手中掌控的精壯更是能直接近萬。”

“哪怕沒有萬人,也定有七八千人。”

聽到范增的話,項梁目光微動,但還是有些不安道:“這是否有些太過了,畢竟同爲六國貴族,同室操戈?這若是傳出去,恐會引人非議,甚至還會爲其他貴族針對,這是不是有些不妥?”

范增冷笑一聲,滿不在乎道:“直接吞併自然不行,但可以將四散的貴族收攏,然後一步步加強控制,最終讓這些貴族淪爲項氏之附庸,而這些貴族手中的資源人口,自然而然就要落入到項氏手中。”

聽到范增的話,項梁眼睛一亮。

項羽也大爲意動。

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482章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
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16章 救民先救吏!(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70章 少府之位?(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482章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