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

在秦瓊本人的諄諄教導之下,孫享福終於明白什麼叫忠君報國了,雖然他打心裡不認爲忠君就是報國這一套,但李世民這個君,是多少值得投入一點忠心的君,而秦瓊這個厚道人的面子,孫享福自然是要給的,所以,當秦瓊說要付給孫享福一千貫魚資的時候,孫享福斷然拒絕了,最多隻能要個半價,五百貫。

看到孫享福這麼爽快,秦瓊當即命福伯去賬房點足錢五百貫給孫享福,這可就是五十萬錢。比秦瓊一年的俸祿還高,當然,那是不算職田和食邑產出的情況下。

長安黃鱔市價七十文一斤,泥鰍六十文,孫享福這一趟送了一萬多斤魚來長安,算是吃了二三十萬錢的虧,不過二三十萬錢能買一個官當,划算的不要不要的,有了官身,就不是誰都能對他喊打喊殺的了,在大唐,除皇帝之外,其它人殺官都等同於造反,這條紅線是沒幾個人敢碰的。

五十萬錢,足足能裝幾大馬車,孫享福自然不會傻帽的全部拿銅錢回去,大唐的絹布也是硬貨幣,而且絹布能夠直接做衣服,所以,孫享福將其中的二十萬錢全部折算成了絹布,又將其中二十萬錢折算成了價值等價的黃金,大約二十兩,最後的十萬錢,孫享福找福伯借用了一輛馬車,拉到東市,準備採購一番。

白疊子兩百斤,錢三萬,沒錯,白疊子一斤的價格居然賣到一百五十文,比等重的銅錢都貴兩三倍,而且,這還是帶棉籽的,稀有貨物,貴也就貴了,但即便是這個價,孫享福也想多買點,可惜人家現在就這麼多貨了。

針百枚,線百筒,羊皮三百張,錢五萬,然後就是雞苗和豬崽了,這個時期有專業的養雞戶,卻沒有誰能將規模發展到很大,一般都是由販子去個體戶中收購之後,再倒賣給有需要的人,孫享福只在市面上買到了幾百只雞苗和十幾個豬崽,不過他將幸福村的地址告知了那些販子,等他們從個體戶哪裡收到貨之後,可以直接送到幸福村來,會額外付給他們腳錢。

之後剩下的兩萬錢,孫享福來到了碼頭,又買了艘像秦府那種,載重大約五十石的大船,如今已經有不少農戶學着幸福村,駕船在大河裡下魚籠子捕魚了,有了這些船,趁着渭水還沒結冰,還能多撈些魚。

次日一早,孫享福就帶着滿滿一船物資回了幸福村。

“大家快來搬東西,全部搬到公舍裡,晚飯的時候大家一起分配。”

孫享福做什麼事情都不會瞞着村民,尤其是利益分配的時候,晚飯時分,村裡老老少少,包括吃奶的娃都集中到了公社的大房子裡,不管成年人和小孩都有坐,不過孩子們都愛扎堆蹲在牆角根,聽講臺上的孫享福發號施令。

“大家辛苦了一個多月,今天,總算是回報的時候了,瞅見那一堆絹布沒,按人頭,每人做兩身體面衣服,不要擔心不夠,只多不少,這算是秋衣,在第一場雪之前,每人至少還要做一套羊皮褲和羊皮夾襖,用絹布做一層裡子,往裡面塞些白疊子,外罩羊皮,舒適又暖和,這就是大家的冬衣了。”

外罩羊皮,絹布打底,中間夾一層薄薄的白疊子,在這個時代,即便是長安城的富戶,身上的衣物也不過如此,至於皮草,那只有少數權貴才穿的起,幸福村可還沒富裕到人人穿皮草的地步,在皮貨店裡,孫享福問過那些玩意的價,一張普通貂皮至少得五貫起,好一些的,要賣十幾貫,而且大小也就夠做個領子,要是整件都用貂皮做的大氅,價格起碼是數百貫起。

“好······”

公舍裡響起了村民們熱烈的掌聲,這個習慣是孫享福帶給大家的。

等大家的興奮勁過去之後,孫享福才細細的給大家講了這趟賣魚的經過,在得知了長安的黃鱔價格居然漲到七八十文一斤之後,村民們這才知道,自家地窖裡屯着的,都是寶。

據孫大力報過來的數據,魚塘裡,拇指以上粗的黃鱔全部起塘完畢,一共有黃鱔二百三十七缸,大約兩萬多斤,有泥鰍,三百五十二缸,大約三萬五六千斤,之所以泥鰍會比黃鱔多這麼多,是因爲泥鰍生長週期短,繁殖快。

如今這五六百缸魚都下了村民的地窖存放,每天都會餵養查看,根據觀測,基本沒有什麼安全問題,而三百多口塘裡面,還留有許多黃鱔泥鰍的幼崽,這就可以留到明年春暖之後,繼續餵養。

除了這些魚,村裡魚籠子每天都在捕撈,還會有不小的進賬,而這次,孫享福買了大量的針線,可不全都是讓村民們用來做衣服的,還要做漁網,之前孫享福就已經買過不少針線,讓村民試着製作過漁網,現在技術基本已經成熟。

秋天魚肥,有了撒網,捕撈起來更是豐富,七月份楊順水就教會了所有村民游泳划船,現在只要再不斷的更新捕撈技術,他就能在漁業這一塊,一直保持領先狀態。

接下來的日子,村民們又忙碌起來,在孫享福和聶三娘一起將取棉籽,製衣,等摸索出一個比較高效的套路教給大家後,所有村民織網的織網,做衣服的做衣服,後續等他們做熟了,自然會有更多的辦法不斷提升工藝。

從孫享福擔任幸福村的村長開始,大家就沒有一天休息過,每天一睜開眼就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雖然體力上勞累了些,但日子也充實了,最重要的是,飯菜豐盛管飽,這是古代人最大的期盼,在這樣的日子裡,雞場和豬場的建設進度也很快。

八月初九,李世民於長安登基爲帝,當然,他登基這件事並不需要跟孫享福打招呼,所以,專心農耕和捕撈事業的孫享福和往常一樣,吃完早飯之後開始巡視自己的領地,纔出了公舍的門,就看到幾匹快馬朝村子裡奔來。

“難道是李世民的旨意下來了?”孫享福面色一喜,卻發現那些人並不是官府中人的裝扮。

“這裡可是幸福村?”爲首的一人端坐在馬背上問道。

“正是。”

“叫你們村的孫大郎出來答話。”

“在下正是孫大郎。”這兩問兩答間,在公舍裡吃飯的許多人都出來看熱鬧了。

馬背上那人拿正眼瞧了一下年紀不大的孫享福,又道,“我家少爺聽聞你村魚貨不少,想盡數買下,價格遵照長安市價,你們何時能夠交割?”

“我有說過要賣魚嗎?”

孫享福對這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很是不爽,他可是一個即將要做官的人,可不是隨便一個少爺隨便派個人來就能指使的。

“你別給臉不要臉,我家少爺乃太原王氏嫡長公子,惹惱了他,翼國公府都保你不得。”

“太原王氏?”

孫享福心中一驚,心念飛快閃動,又是七宗五姓的人,這下有麻煩了,看來秦瓊的名頭只能震懾那些普通的權貴,卻鎮不住太原王氏這樣的頂級世家大族。

“怎麼,知趣了吧!我家公子只是按照市價收購你村的魚貨,又不虧待你,可要考慮清楚,不要自誤。”

孫享福一臉鬱悶,地窖裡的存貨他可是有打算的,正所謂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必先抓住他的胃,只等抓住了李世民的胃,讓幸福村的黃鱔泥鰍成爲宮中御供,幸福村的根基就算穩固了,而且,就算皇宮裡也吃不完,等隆冬時節再出手,售價起碼也能翻兩三倍,現在賣給別人,損失太大了,另外就是,這個太原王氏的狗腿子的態度讓孫享福很是不爽,哥可是一個即將要做官的人啊!

“不賣,村裡的存貨,已經被人預訂了,如果王家要買,往後村裡捕撈上來的,倒是能賣些給你們。”

孫享福不能退步,今天他有魚,被太原王氏奪去了,明天他有糧,也還是會被七宗五姓的其它家奪去,如此,他在大唐,只會成爲這些世家的走狗,何時能混的出頭?

“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敢拂我太原王氏的面子,不知道‘死’字怎麼寫嗎?”

“那你知道‘滾’字怎麼寫?”

孫享福畢竟是個年輕人,而且是吃軟不吃硬的主,被人家一個家奴這麼威脅,脾氣頓時就暴躁了,看了他這架勢,孫大力連公舍裡的柴刀都拿出來了,其它村民也是有一樣算一樣,拿起竹耙扁擔,拱衛在孫享福身邊。

“好一羣刁民,爺會讓你們知道什麼叫悔不當初的,走。”

那大漢調轉了馬頭,轉身離去,但幸福村並沒有因此而安靜下來,半個時辰後,又來了一撥人,范陽盧氏的,他們的結局,幾乎跟太原王氏如出一則,然後就是清河催氏和博陵催氏一同到來,一家也是得罪,幾家也是得罪,孫享福自然不會妥協,反正前面已經得罪兩家了,乾脆磕到底。

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150章 滿船寶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270章 戲劇院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267章 受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83章 回程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118章 殺倭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421章 又上朝第755章 過黑海第246章 治國難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454章 軍議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527章 進村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398章 論法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21章 開工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15章 下揚州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67章 宴會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130章 計策第544章 偷跑第336章 再起程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33章 種稻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
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150章 滿船寶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270章 戲劇院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267章 受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83章 回程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118章 殺倭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421章 又上朝第755章 過黑海第246章 治國難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454章 軍議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527章 進村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398章 論法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21章 開工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15章 下揚州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67章 宴會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130章 計策第544章 偷跑第336章 再起程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33章 種稻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