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經營之道

收到了李世民次日散朝之後麗政殿見駕的旨意,所以最近習慣早起的孫享福和席君買趙龍等人做完晨練之後打算去東市逛逛,順便也看看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鋪面。

“孫大人,您來了。”

至尊皮貨的店鋪中,楊秋專門安排了自己屬下一名叫沈三元的吏員親自來打理,此人見孫享福過來,立刻出迎道。

孫享福嗯了一聲,便在他的帶領下往店鋪裡走去,鋪面不小,大約三四百平,裝修也極盡奢華,此刻雖然是早上,但店鋪裡有不少人,許多和望江樓服務員裝扮差不多的女服務員在給顧客們推銷皮貨,並伺候她們試穿。

“銷售情況怎麼樣?”

“啓稟大人,好的很,兩天時間咱們的存貨就賣出去快兩成了,昨夜盤賬,流水差不多有三千多貫。”沈三元答道。

“才三千多貫?拿賬冊來。”孫享福聞言眉頭一皺道。

不一會,孫享福便知道了原因,將賬本往沈三元懷裡一丟道,“我說定價至少是成本的十倍,可沒叫你們掐着十倍的價格定啊!你看看,這手提包,完全可以定到八貫十貫嘛!還有,高跟鞋,以後不準有三貫錢以下的,普通皮貨鋪子的皮靴都賣到一貫以上了,咱們的價格居然也才一兩貫,對的起至尊皮貨這四個字麼?”

牧業司這段時間生產的儲備貨物都快過萬件了,賣了兩成貨出去,也就是說至少一兩千件,平均一件的價格才兩貫不到,太低了,不拉開與普通皮貨的價格,高大上的感覺就體現不出來,更加對不起每一件商品上至尊皮貨一朵牡丹花和四個篆體小字的標誌。

“可是,價格已經訂出去,現在漲價,恐怕一些顧客會有怨言。”沈三元鬱悶道。

在他看來,三百貫的東西賣出三千貫已經是了不得的暴利了,按照孫享福剛纔說的定價,何止二三十倍。

“怨言?用過咱們產品的人大概只會誇讚,如果別的評價太多,就是咱們的產品設計不夠好,再說了,商品都是明碼標價,他們自己挑選的,不好的話客人不會要。如果你要一個給客人解釋漲價的理由,就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每年的產量可是有定數的,錯過了,就再沒有買到的機會了。”

“可是,咱們儲備的貨物還有很多啊!而且,後面還在加大生產,到時候······”沈三元老實巴交的道。

“就這點貨,還多?長安一百幾十萬人口,勳貴世家和富戶至少佔十萬,你們現在才賣一兩千件貨物出去,市場佔有率連一cd不到,需要擔心積貨賣不出去?先給你們定個小目標,一年之內,讓所有長安的富人至少擁有一兩件咱們的產品,二十萬件,牧業司的工坊今年造的過來麼?

而且,誰說只有長安一地才賣這些商品了,明天,我會直接讓人拉走你們庫房五成的存貨,到時候洛陽,揚州,甚至蜀中,都會分銷一些出去,所以,你得把價錢往上提,不然,要不了幾天你們就真的斷貨了。”

聞言,沈三元再不敢提出不同意見了,他並不是生意人出生,又哪裡懂得什麼市場調查,這方面,孫享福都不用調查,通過每次開戲的時候,往望江樓訂桌的訂單就知道長安富人的大概數量,每次客滿都將近過萬人,有大部分人因爲去的晚而訂不到位置,需要服務員好生解說。

而且,不是誰都有出門擠人看戲的習慣。像魏徵,孔穎達這一類的,就從來沒去過望江樓。但是,這些人和他們的家族,都有穿鞋子,提包包的需求啊!

想象一下,一個公文皮包提着,總比用布袋子裝着公文卷宗之類的好的多吧,而且,皮包有時候能防雨水,還不會像布袋子一樣,輕鬆一壓,裡面的東西就變形,出印子,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麻紙可不是那麼牢靠。

在經營和擺設上面指點了沈三元一些之後,孫享福又來到了皇庭傢俬的鋪面,情況同樣叫孫享福不能滿意,首先是定價問題,傢俱這玩意買一次就能用好多年,而且,這個時期的工匠很實在,東西都打造的特別牢固,所以,基本都是一茬子買賣,這個價格,應該要比至尊皮貨產出的那些消耗品更離譜纔對,但他們,卻同樣是掐着十倍左右的利潤在賣。

其次,孫享福當初叫他們模仿孫府工匠打造的傢俱打造,這幾個月下來,他們就真的只造了孫府裡面有的那些東西,而且,還並不全面。

“那什麼,趙書吏是吧!從現在開始,把你們鋪子裡的價格牌全部撤下來,加三倍,掛上去,另外,通知工坊,挑一些技術精湛的工匠出來,組成幾個研發組,一組專門研究能夠帶給人方便的新式傢俱,一組專門研究如何提升傢俱的舒適度,還有一組,專門研究打造供兒童玩耍的消耗性玩具,產品要新,奇,舒適,實用,好玩,面面俱到······”

孫享福直說到日上三竿了,才領着席君買和趙龍往皇城方向去,相信金給孫享福的這一番教育,只要這兩個負責經營的人領悟到了他所說的一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生意都會走上正軌。

留了席君買和趙龍倆人在自己的衙房喝茶,孫享福揣着自己的穿宮腰牌便去了後宮。

“微臣拜見陛下,皇后。”

麗政殿中,長孫皇后正和李世民一起吃早飯,孫享福來了,兩口子也沒停。

“說吧!造船要幹嘛?”

“呃,陛下早前不是叫微臣多讀書麼,所以,微臣這段時間除了種田之外,也沒閒着,看了不少書,尤其是漢史,其中有一點微臣很不解,就是漢武帝爲什麼不惜代價的攻打交趾蠻荒之地,一時想不通就記在了心裡。

最近臣在望江樓聽到一個胡商食客言道,交趾有一種水稻,穗長谷多且耐旱,一年可產幾季,交趾的人們根本無需種地,田地裡的糧食就多到吃都吃不完,微臣這才明白,原來漢武帝打交趾,是爲了糧食。”孫享福想了想,才道。

“胡說,你去年的時候就叫藍田縣的老船工楊順水開始造船了,那個時候你都還沒當官呢!讀的那門子書,竟敢謊言欺朕?”李世民佯怒的一拍筷子道。

“呃,微臣那個時候造船當然是爲了捕魚啊!當時想着渭河的魚比村前小河的魚多,是因爲渭河比小河大,那大海比渭河還大無數倍,裡面的魚肯定比渭河的魚多無數倍,所以······”

李世民聞言險些繃不住了,笑道,“你小子倒是會想,在海上捕魚可不是易事,一個不慎,連人帶船都會被風浪捲走,你這麼怕死,敢下海麼?”

“微臣以前不敢,只想着派幾個捕撈手去幹就成,不過現在敢了,陛下,漢武帝打交趾,是爲了糧食,交趾有一種生長週期很短,兩個來月就能成熟的水稻,微臣想將其引進到大唐。”

聞言,李世民又是笑了笑指着孫享福道,“端的是無學,即看了漢史,知道漢武帝攻打交趾之事,又爲何想不到,那些糧食只有在氣候常年溫暖的交趾才長的好,若是引進中原有用,漢武帝又何須勞師動衆,耗費大量兵力在一處蠻荒之地。”

“陛下,其實咱大唐也有很多一年四季氣候溫暖的地方,比如嶺南,崖州。”孫享福提醒道。

以漢朝的水利情況,北方能有多少水澆地纔怪,當時嶺南被稱之爲南蠻之地,由越王實際掌管,就是江南地區,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人口稀少,是經歷了後來三國東吳政權不斷的對少數民族的清剿和數十年的漢文化推行,政治和民生才穩定下來,成爲漢人的宜居地的,所以,漢武帝時期,就算引進了占城稻,也無法大面積推廣種植,因爲那時國家的人口和重心在北不在南,這種水稻對他來說有些雞肋。

可現在,好吧!孫享福一提到嶺南,李世民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以前還真沒覺得嶺南有這麼重要。

“嶺南之地或有叛亂,你可還敢前去?”李世民沉默了半天,突然開口道。

“呃,臣連大海都不怕,何懼區區叛亂,而且,陛下不是說了麼,或許而已,又不是真的有叛亂。”孫享福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道。

他很篤定嶺南不會發生大的叛亂,因爲後世的影視劇基本沒有提起過,即便是真的有叛亂,他難道不會避開?

就目前的造船水平,他不認爲海上會有比自己設計製造的這艘五杆水輪船跑的還快的船,要知道,五杆帆船即便是在近現代,也是了不得的海上航行工具。

“倒是難得從你小子身上看到氣節這兩個字,既然你要出海,那便順路幫朕去嶺南打個前站。”

好吧!孫享福確定李世民的心思仍然沒有在占城稻上面,他認爲前漢都否決了,必定是此物有什麼缺陷,古代讀書人嘛!最喜歡以史爲鑑了。

“陛下請吩咐,只要微臣這小胳膊小腿應付的過來,必然死而後已。”孫享福有些無奈的道。

“幫朕送些財錦和新式的農具去嶺南,看看馮盎會有什麼反應。”

工部現有新式農具主要是曲轅犁,水車,這兩樣東西還是孫享福設計的呢!不過嶺南多山,蠻民好打獵,耕種技術比漢人還不如,這兩樣東西倒是他們稀缺的。

“呃,原來是送禮啊!這個微臣在行,依臣之見,至尊皮貨的產品,皇庭傢俬的產品,其實都可以給馮酋長送一些······”

“你小子住嘴,朕這是賞賜。”李世民聞言又起了真火,打斷孫享福道。

他堂堂一個皇帝,何時需要給臣屬送禮討好了,面子問題,必須不能讓步。

“哦對,是賞賜,如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存貨不少,生產還在日益擴大,陛下應該多多賞賜給大臣們一些纔是。”孫享福聞言,不好意思的換了個笑臉道。

“無有功勞,朕爲何要平白賞賜大臣們?”李世民看到孫享福這副嘴臉,就知道里面有事情。

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139章 見韋李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470章 夜襲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534章 出手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743章 到船廠第561章 錯失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238章 都來了第729章 說服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54章 軍議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25章 審訊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576章 中計了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340章 談條件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175章 唐奉義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175章 唐奉義第661章 點化李恪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
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139章 見韋李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470章 夜襲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534章 出手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743章 到船廠第561章 錯失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238章 都來了第729章 說服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54章 軍議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25章 審訊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576章 中計了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340章 談條件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175章 唐奉義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175章 唐奉義第661章 點化李恪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