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計策

馮盎在嶺南的權力可真不是吹出來的,只用了一天時間,就給孫享福調來了三千青壯,連耕牛都弄來了上百頭,沿着山腳犁出一丈多寬的隔火帶之後,白雲湖邊的一塊區域就成了一片火海。

“看,好多野鴨子。”

站在人羣裡看熱鬧的阿月視力極好,固執的認爲只有孫享福能救她爹爹的她,總會像跟屁蟲一樣,不離開孫享福十米以外的距離。所以,在她爹沒有從病患集中營出來之前,孫享福感覺那裡都有她,而且她還總是喜歡大呼小叫的引起孫享福的注意,似乎是在提醒孫享福,不要忘了答應她醫治她爹的事情。

“咱們毀了鴨子的家,要給它們重新建一個纔好。”

其實,前天孫享福和馮盎來看地的時候,就已經挑選好了一塊適合居住的地方,白雲湖東側一個較大的半島,這個島比幸福村那個山包要大的多,除了有一條平整可供進出的通道,還能隔湖望到對面一座高山上的澗水。

“咱們是要把它們都養起來嗎?”聰明的阿月笑着問道。

“是的,這湖的四周以後都會是稻田,所以,如果我們不能馴服它們的話,它們就會禍害我們的稻田。”孫享福指了指湖中半島的位置又道,“等咱們在哪裡的房子蓋好了,就給它們做一些鴨棚,你要想辦法讓它們來鴨棚裡住。”

華夏人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馴化了鴨子,北魏成書的裡面便記載有養鴨的大致方法,孫享福曾經在家裡翻看到一本虞秀兒從虞府帶過來的隋書,名曰,裡面所記錄的養鴨技術其實已經相當成熟,不過野鴨的食物更雜,運動量更足,長出的肉也更結實鮮美,用來煲湯是一絕,孫享福可不想放過這樣的美味。

“哦,那阿月也要住到島上去,等馴化了這些野鴨子,阿月每天就有鴨蛋吃了。”

狩獵仍然是此時嶺南百姓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所以阿月對野鴨子和鴨蛋之類的並不陌生,在阿山沒有害大肚症之前,她經常都能吃到。

“那好吧!那個島現在是我的,我允許你住在上面。”孫享福笑了笑,颳了刮阿月的小鼻子,便繼續指揮巡視自己的新田,反正指揮上他也幫不上什麼忙,因爲大多數人都聽不懂他說的漢話,他也說不好這個時期嶺南獠民和夷民的話,只能通過馮盎派過來的一些軍士幫忙傳達。

幾萬畝的荒草地不能一次過燒完,這樣可能會死很多野生動物,孫享福讓大家一天只開三四千畝,逐片逐片的燒,給那些野生動物一個遷移棲居地的機會,所以,對於三千個青壯勞力來說,一天的工作量並不大,在四頭犁的幫助下,每人平均只需要開一畝多地就行。

大火熄滅之後,犁頭下地,整塊田野上面便飄起了一股土腥子和草木灰的味道,這個氣味孫享福很熟悉,也說明這些時常被湖水淹沒的土地非常的肥沃,不過被翻出來的泥土裡,有很多螞蟥之類的生物,孫享福組織了人用竹夾子撿,將其收集起來放到大石上曬乾,也不知道有什麼用處。

一天忙完,三千畝地算是開出來了,快到黃昏的時候,孫享福帶着大傢伙到了半島上紮營,嶺南的野外之地蚊蟲多到讓人沒法睡,即便是有帳篷隔絕,孫享福也被蚊蟲煽動翅膀的聲音吵的心煩意亂,不得不起來去較遠的地方升了火。

“這些獠民們真是厲害,在煙霧裡既然也能睡着。”陪着孫享福生火的趙龍看着那些呼呼大睡的獠民道。

不是每個人都有帳篷的,事實上,除非下雨天氣,大多數獠人晚上睡覺都不需要帳篷,他們只是在草蓆邊點上一堆艾草葉,便能睡的香甜,通常是艾草燒完,蚊子來了,第二天起牀,草蓆上一片血,都是翻身被壓死的蚊子體內爆出來的,即便這樣,獠民也不覺得什麼。

“得想個辦法滅蚊纔好,不然久了,還是會有疫病出現的。”

人居住的地方,就不允許有大量的蚊蟲出現,但是要防止蚊蟲滋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破壞他們的生長繁殖環境,於是,第二天大家也不用去開田了,先把整個半島的水草全部剷掉,沿着河坡,用硬實的泥土做了平臺,然後,就有一千個獠民被分出去燒水泥了。

對於這種水泥護坡和沿河護欄,在長安見過曲江池沿岸風光的趙龍等人再熟悉不過了,有孫享福帶過來的十個工匠做技術指導,每天能修出好大一段來。

三天之後,不需要孫享福繼續指導,大家也知道怎麼開田,怎麼修環島護坡了,孫享福便留下一堆圖紙之後,回了廣州城,工匠們都是幸福村的老人,照着他所畫的圖紙,把半島建的宜居,應該不難。

“都十多天了,席校尉居然還沒回來。”

到了馮盎府中,孫享福便見到了一臉愁苦之色的玄奘和李淳風。

嶺南之地搜刮到的藥材已經要用完了,第一批試藥者的治療已經進行到了一半,比較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停藥,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可千萬不要出什麼事纔好。”

人派出去了,旦夕禍福孫享福也控制不了,嘆了一句,便去找馮盎想辦法。

而此時,長安太極宮的御書房裡,雪片一般的奏摺又堆到了李世民的案頭,還是南邊的事,現在李世民派往南邊的兩位使者都快到揚州了,一旦朝廷跟嶺南的誤會解除,那幾大世家這次恐怕就白忙活了。

而這時,蘇州,杭州,等沿運河的州府出現了異動,有水匪衝擊縣城,州城,別的東西不搶,專搶藥材鋪,事情疑似與嶺南有關,大臣們大膽猜測,這是馮盎派人在收刮戰略物資,準備起事,畢竟,藥材也勉強算的上戰略物資。

所以,每一封奏摺上都彎彎曲曲的說了很多,但其核心內容卻是三個字,打嶺南。

“這就是我大唐的世家啊!”

李世民一把將那些山一般的奏摺推倒在地,滿臉怒意和無奈道。

此時書房內卻沒有別的人,只有他一個人生悶氣,不一會,一個內侍從門外進來稟告道,“陛下,皇后娘娘有請,說是有要事相商。”

長孫皇后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到李世民辦公的御書房的,也從不會派人打斷李世民的正常辦公,今天,算是例外了一回,李世民反正不願意再看那些千篇一律的奏摺,便一甩袖子,隨內侍往後宮而去。

“觀音婢有何事與朕相商?”麗政殿中,李世民儘可能的讓自己的臉色好看一些道。

“陛下且先看了這封密信再說。”

長孫無憂將一個信封遞到李世民面前,而這封信,便是剛纔進宮探望她的虞秀兒送來的。

信的內容不復雜,孫享福先是給李世民看了自己審訊出來的口供,又把自己和馮盎商量的計策給李世民講了講,看完信之後,李世民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

“來人,去孫府宣旨,賜孫氏婦虞秀兒五品誥命,白玉如意一對,絲綢百匹,錢百萬。”

當李世民口中這些賞賜說出來的時候,長孫無憂都有些驚訝了,他這個夫君,對自己有本事賺錢的臣子從來都比較小氣,今天怎麼突然大方了一回?

看着長孫無憂疑惑的目光,李世民便笑着給她解釋道,“孫正明你小子蔫壞了,這次那些世家子只怕要在他頭上吃個大虧,不過做戲要做全套,朕還需得在朝堂上配合他才行。”

說擺,就將信件拿給長孫皇后看,然後分析給她聽,長孫皇后這才知道,孫享福後面的計謀能引發什麼樣的結果。

次日早朝,滿朝文官又拿征討嶺南的事情來說事,這次,李世民一改之前的態度,當場下旨讓張公謹調集水軍,徵集民船,準備南下事宜,頓時,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頌德,祝大軍旗開得勝的奉承之語,倒是讓當日參與過嶺南之議的幾位大臣有些發懵。

散朝之後,李世民單獨召見了張公謹和幾位心腹大臣。

“弘慎,此番出征,你無需着急,多徵船,少徵兵,緩出行。”

衆人才見禮賜坐,李世民的話便讓大家一愣。

“陛下這是何意?”

李世民得意一笑道,“此乃朕之計也。”

通過孫享福拿到的供詞,李世民已經完全看出了世家子們的意圖,他們挑動這場戰爭,就是想將手中囤積的糧食高價賣出去,王家和盧家的糧食囤積在了洪州,也就是後世的江西南昌附近,而的江西贛州與廣東交界,這裡,便是世家子預設的一個戰場。

再有荊湖方向的長沙,兩大崔氏的糧食便囤積在了這裡,此時的長沙往南二百里,就是嶺南道的地界了,這裡,便是世家子預設的第二個戰場,還有走水路運糧到泉州囤積的滎陽鄭氏,也在靠近嶺南道地界預設了一個戰場,一旦朝廷的軍隊往嶺南進發,這三路軍只怕都會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他們也正好在後面高價賣糧。

但是,如果打不起來呢?

李世民作出要打的姿態,就是想讓他們繼續把大量的糧食運到這三個地方去,不僅是他們,李世民自己也會運一點糧食過去,然後,他會在這個時候宣佈兩個重大消息,開始超低價傾銷自己手上的糧食。

這第一個消息嘛!自然是嶺南的叛亂只是小部落內部叛亂,馮盎已經出兵鎮壓下去了,朝廷無需出動大軍攻伐嶺南,所以,這仗,不打了。

那第二的消息嘛!就看孫享福的了,總之,會讓他們在自己的屯糧點,以超低價格甩賣出自己手中的糧食,即便他們不賣,把巨大的糧食從北運到南,再從南運到北,損耗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看他們有那個心力運來運去不。

而馮盎這邊,自然是和李世民約好了,留了這三個方向的幾個小部落讓他們鬧騰,至於韋叔諧和李公淹,即便他們現在被揚州四大家纏住了,但所謂也不大,書信過去了,該出發的時候,他們會知道怎麼做的。

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414章 談妥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734章 宣撫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82章 見李績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414章 談妥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271章 新作物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400章 再對質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63章 困惑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06章 開武舉第139章 見韋李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556章 抓捕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77章 王旭第336章 再起程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270章 戲劇院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38章 都來了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751章 發動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83章 回程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111章 起航第365章 戰報來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210章 回朔州第420章 送別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
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414章 談妥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734章 宣撫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82章 見李績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414章 談妥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271章 新作物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400章 再對質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63章 困惑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06章 開武舉第139章 見韋李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556章 抓捕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77章 王旭第336章 再起程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270章 戲劇院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38章 都來了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751章 發動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83章 回程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111章 起航第365章 戰報來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210章 回朔州第420章 送別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