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

“確鑿證據?村子裡餓死的幾十號人不是證據?有四戶人家都死絕戶了,他胡才能夠讓死去的人活過來,把戶數補回來嗎?”

聽鄭縣令有推脫之意,性格比較直的孫大力就忍不住了,大聲吼道。

“對,還有村子活着的一百多口人,他們都是活着的證據,每個人都可以證明,從咱們響應朝廷號召徒遷到關中,就沒有領到過朝廷一粒的賑濟糧食。”

鄭佩成聞言本想張嘴反駁他們一派胡言,卻見進入堂中一言不發的秦虎對他投來了憤怒的目光,才覺得事情有些棘手。

如果只是兩個小老百姓來告狀,他大可以讓人一通板子轟出去,然後用些手段讓他們永遠的閉嘴就完事了,但有翼國公府介入就不同了,這兩人已然是殺不得的,而貪污朝廷賑濟糧食的案子,他鄭佩成屁股上也不乾淨,尤其是此舉還關聯着滎陽鄭氏在關中囤積土地的大計,思慮再三,鄭佩成覺得,像胡才這樣臨時找來的走狗不牢靠,丟了就丟了,不影響大局,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平息再說。

“如此,我便讓衙役騎快馬去你村將那胡才拘來問話。”說罷,鄭佩成便轉身去衙役房安排了。

又過了片刻,鄭佩成再度回到大堂之上,臉上卻是換了一副表情,略帶和藹的問道,“小郎君可是與翼國公有親?”

聽到這話,孫享福心裡警鐘大作,這個鄭佩成可真是個不好相與的角色,打聽自己跟翼國公的關係,這是要權衡利弊嗎?

爲了爭取自己的利益,孫享福此時不得不扯虎皮拉大旗道“翼國公乃小子長輩。縣令大人咱們還是說正事吧!”

“長輩?”鄭佩成聽了這話,心裡一縮,卻是繼續不露聲色道,“此間案情一目瞭然,找胡纔來一對質,便一切明瞭,倒是本官有些怠慢翼國公府上親眷了,要不這樣,本官在後堂設宴,請幾位吃些酒水如何?”

“這倒是不必了,我等來時已經在國公府上用過餐了,大人如有公務,還請去忙,我等退出堂外稍候便可。”孫享福不知道鄭佩成心裡打着什麼主意,卻不敢與其多談,推遲道。

“如此,幾位就請自便了。”

鄭佩成見套不到什麼話,便轉身去了後堂,從他面色略帶陰沉的笑容,孫享福感覺自己這趟狀可能是白告了。

“這老小子前倨後恭,神神叨叨的,指不定憋着什麼壞。”

如果說孫大力憨直,那秦虎就是直男癌,絲毫不顧及這是在人家的地盤,大聲的在廳堂裡道。

而孫享福也一直在思索着這事情如何收場,如果不依不撓,已然是會觸動這位鄭縣令以及背後的利益團體,自己跟秦瓊的關係,不過是萍水相逢而已,不能因爲他人好,而讓他得罪一些他本不相干的人,所以,孫享福覺得,或許,自己能私下裡跟鄭縣令談談。

“秦將軍,大力,我要去方便一下,你們先在堂上等我。”

孫享福從大廳溜出去後,直奔官衙後堂,雖然遇到了家丁的阻攔,但講明瞭請見緣由之後,鄭佩成還是讓孫享福到了後堂。

“鄭大人,胡才一定會消失的不明不白吧!”

鄭佩成聞言一愣,眯着眼睛看向孫享福道,“小郎君好敏銳的才思,是又如何,區區一個胡才,死了便死了,與滎陽鄭氏和翼國公府的關係比起來,不值一提。”

“滎陽鄭氏?”孫享福聞言一愣,即便是再怎麼不讀歷史書,但通過身體原主人的記憶,他也知道七宗五姓是強大到這個時期的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的世家,好在自己剛纔機靈,想到了私下協商解決這個辦法。

“鄭大人,翼國公府無意與滎陽鄭氏交惡,此間事,止於胡才,可好?”

“汝此言正合吾意。”鄭佩成聞言一笑,看來,這個小子還比較上道。

“不過,小子有個條件,小子所在的村子以後便由小子自領村長,里長和縣令大人無事不要干涉本村,而在下能保證翼國公府會對鄭縣令所行之事視而不見。”

幾乎想都沒想,鄭佩成便點頭道,“成交。我可以親自寫一封你的任命書,規格等同里長,這樣,小河集的里長就無權管轄你了,以後除非朝廷的大政令,本官不會干涉你村之事。”

“如此,便多謝鄭縣令了。”

“相互行個方便而已,對了,你的村子,你自己起個名字吧!”

“就叫幸福村吧!”

敲定了這些事情,孫享福便從後堂退了出來,不一會,鄭佩成便領着一個風塵僕僕的衙役到了前廳,言明胡才一家畏罪潛逃,鄭佩成當場將胡才定爲逃犯,下了一份通緝令,不過這通緝令應該不會出新豐縣地界。隨後,鄭佩成又以孫享福機智多謀,又能識文斷字爲由,任命他爲幸福村的村長,敦促幸福村五十戶農人的農事生產。

得了鄭縣令的任命書,孫享福三人便打道回府,一路上孫大力和秦虎有許多疑惑,那胡才又不知道幾人來縣衙告狀,如何可能事先逃逸,不過孫享福略微給他們解釋了幾句,兩人就不再多問了。

如果鄭佩成夠謹慎,就會殺了胡才,而貪污案涉及到的人衆多,全部都殺了不太現實,就拿滎陽鄭氏這個鄭佩成來說,即便是李世民想要殺他都要面臨很大阻力,七宗五姓勢力盤根錯節,朝堂上超過八成人都跟出自這幾家門下,得不到這些世家的支持,李世民想做穩皇帝都難。

回到秦府,孫享福第一次得以單獨面見秦瓊,便將衙門裡發生的事情一字不漏的跟秦瓊講了一遍,倒是讓秦瓊對這個農家小子刮目相看,滎陽鄭氏敢在朝廷的百年大計上拖後腿,這一筆,等秦瓊奏報李世民之後,李世民會擇機跟他們算。

不過肯定不是當下,即便是李世民,當下對於這些世家也只能選擇隱忍和妥協,所以,這件事情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不了了之,捅出來對誰都不好。

講完衙門裡的事情,秦瓊還特意吩咐孫享福明日多送些魚貨來,府上明日會有貴客,而且,是兩個老吃貨。

孫享福領了任務,再三道謝之後便和孫大力一同返回村子,喊了幾個人一同去臨村將被李大嘴偷走的魚籠子拿了回來,還別說,魚籠子裡的魚貨還不少。

下午,孫享福將所有的村民喊到了胡才家的門口,並出示了鄭縣令的委任狀,雖然大家不認識什麼字,但毫不猶豫的選擇接受了這個事實,畢竟,這幾天誰家都受了孫享福一點恩惠,當孫享福把從胡才家地窖裡找到的糧食分給大家的時候,他在村子的地位頓時就無可動搖了,窮苦百姓們所求的真不多,吃個飽飯而已。

“大家今天雖然能揹回去幾鬥糧食,但這些糧食撐不了幾天,要想以後都不餓肚子,大家就得團結起來抓生產。”

“孫哥兒,不,村長,你說的對,反正現在你是我們村長了,以後大家都聽你的,你就告訴大家,怎麼幹吧!”

“對,你就告訴大家怎麼幹吧!······”

王富帶頭,其餘各戶當家的都響應,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人有多麼想要吃飽飯,生活在後世的孫享福根本體驗不到,所以,幾乎沒有多廢話,他就得到了全體村民一致擁護。

“大家今天先領了糧食回去吃頓飽飯,不用省着吃,明天把家裡的鍋碗都集中到這裡來,咱們一起煮魚吃,但想以後頓頓吃,所有人就必須要聽從安排幹活,咱村竹子多,人人都會砍竹子,這就是咱們的優勢,從明天起,成年了的每天至少要學習編出十個魚籠子來,孩子們則是負責挖蚯蚓,捉蟲子,分成幾組,往小河周邊去下魚籠子,另外······”

孫享福趁着大夥都在,講了一系列的後續規劃,直到黃昏時分,才駕着船和孫大力等人一同往渭河上投放魚籠子。

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127章 海戰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121章 見馮盎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271章 新作物第125章 審訊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267章 受邀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124章 試藥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273章 酒宴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50章 滿船寶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112章 到洛陽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85章 上朝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282章 談心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40章 談條件第751章 發動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273章 酒宴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336章 再起程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72 人才缺乏第761章 家事第751章 發動第146章 制海鹽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577章 追擊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127章 海戰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121章 見馮盎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271章 新作物第125章 審訊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267章 受邀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124章 試藥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273章 酒宴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50章 滿船寶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112章 到洛陽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85章 上朝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282章 談心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40章 談條件第751章 發動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273章 酒宴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336章 再起程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72 人才缺乏第761章 家事第751章 發動第146章 制海鹽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577章 追擊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