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

給壽終正寢的老人送終,那是喜喪,打心裡,不會那麼哀傷。x23us.com

給本應該正值壯年的大將軍送終,則不免讓人有些唏噓悲慼。

秦瓊是改變孫享福在這個世界裡的命運的人,沒有他,或許,當年一不小心冒出了頭的孫享福,就會被滎陽鄭氏,或者太原王氏的人輕易的弄死。

獲得了他的庇護,然之後又通過他獲得了李世民的庇護,孫享福才能在世家制霸一切的時代活了下來,從而慢慢累積力量,擊垮世家,打造出如今這個大唐的局面。

所以,孫享福一直都比較感激秦瓊,這些年來,也一直以晚輩之禮待他,算是他在這個世界少有的,能夠有親情寄託的人。

雖然這一路上,孫享福做好了許多種他即將離世的心理準備,但真正看到他閉上雙眼,整個人在輪椅上軟垮下來的時候,孫享福的淚水,還是止不住的從眼眶中滑落了下來。

比它哭的更醜的是李世民,用捶胸頓足,撕心裂肺等詞語,都不足以形容,或許,他這是哭給朝中的大臣,或者長安城的百姓看的。

但是,孫享福更願意相信,他是發自內心的。

從這麼多年和李世民的交往中,孫享福還是可以看的出來,他算是一個比較感性和念舊的人,那些在艱難時刻,幫助過他的人,即便過世了很多年,都會被他念叨,否則,就不會有歷史上魏徵的事情,也不會有長孫皇后死後,他每日都要在宮牆上望一陣的觀望陵。

“陛下,臣奏請在皇城公園之中,建立一座凌煙閣,將我大唐開國以來的有功之臣的雕像,豎立其中,將其平生功績,書寫行文,雕刻成碑,以供後世瞻仰。”

歷史上的凌煙閣,是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因爲李世民懷念早前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而修建的,不過那只是皇宮內三清殿旁邊的一座小樓,並不算有多大氣,平民百姓也接觸不到,是他個人悼念故友的一個去處,此後,經過後面各代帝王不斷的增補,人物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孫享福覺得,真正要凸顯出它的價值,還需要做的更大氣一些,讓全民都能感受的到,朝廷對於像秦瓊這樣於國有功的大臣的優待,沒有他們一次次的血戰,打下大唐江山,就沒有今天這個美好的時代,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們當年南征北戰,打下的基礎上。

而如果像歷史上那樣,用紙作畫像,以現在的裝裱保存技術,未必能保持多久,這樣,後世就完全看不到原版人物畫像了。

但如果採用石雕刻不同,選上好的石材雕刻成型,上漆保護,只要不人爲的毀壞,可以輕易的保存上千年,一直使用原版,才能更好的保證其不失真。

李世民聽到孫享福的這個提議,總算是停止了哭泣,摸了摸眼淚道,“正明此請,正合朕意,此事便交由承乾親自負責吧!”

給誰立,不給誰立,這其實是個很講究的問題,目前來說,孫享福的建議,是給死去了的人立,這樣,對於活着的人,也是一種激勵。

平生事蹟會被雕刻在石碑上供後人瞻仰,那麼,活着的人,就會爭取做出更多的功績來,並且會更加註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希望自己在後世能留一個好名聲。

不過,此刻李世民正處在傷心時,孫享福就不多提了,將秦瓊的遺體送回秦府之後,自然有朝廷禮部的官員,來負責發喪,入殮,畢竟,秦瓊是公侯,喪葬全部都由朝廷負責,一般還會有諡號,和一些追封,就看李世民怎麼定了。

孫享福在秦府交待了秦懷道一番待人接物的事情之後,就去了虞府,他此前沒有讓虞秀兒跟着去海外,所以,這一兩年,虞秀兒都是在長安,正兒八經的管理着太樂司,虞世南也算是在她的陪伴下離世的。

李世民給虞世南諡號‘文懿’,並且賜了太子少保,金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永興縣公等好多官爵頭銜,此時他過世不過十多天,現在,正用一副密封的玻璃棺材裝着,停柩在家。

現在,這種純透明的厚玻璃棺材,已經是公侯的標配了,它能讓人看清死者的儀容,並且,讓所有人知道,他們這些有身份的人,也並沒有帶什麼陪葬品。

按照這個時期的下葬規矩,一般會擱棺十幾天,像虞世南這樣的公侯,甚至要幾個月,除了是要等待下葬的吉日之外,還要供一些從遠方趕來的親屬,學生故交等前來弔唁。

孫享福,也算是隔着棺木,見了虞世南最後一面,它的遺體都塗抹了蠟,不會腐壞,勉強能看清面目,這方面,古人自有一套手法。

唸完自己的弔唁詞之後,孫享福就跟老丈人虞昶商量起了怎麼書寫虞世南平生功績,以便之後入凌煙閣刻像雕碑。

至於虞世南生前的那些手書,虞秀兒早就已經全部將其收好了。

稍後,會想辦法用比較先進的技術進行裝裱,或用石碑拓印,儘可能的將原版真跡保留下來,這方面孫享福早就跟她有過溝通。

一連在虞府和秦府忙碌了三天,孫享福才第一次進入了完全修建好之後的大明宮,作爲這座宮殿的設計者之一,孫享福對他的內部構造,自然是比較熟悉的。

請孫享福來的,是李承乾,至於李世民夫婦,現在基本每天都陪在李淵的身邊,太醫署雖然沒有明說李淵的狀況,但大家都知道,應該是過不了今年冬天的了。

對於這個混到吃飯都需要用注射器打流食了,還整天要在嬉樂園,看各種歌舞戲劇表演的老頭,孫享福也是服氣了。

要說這個世界誰沒有白活一回的話,首推李淵。

從他退位當了太上皇之後,大唐所有能夠享受到的頂尖娛樂項目,他都享受了一遍,十幾年時間,他至少臨幸了一兩百個秀女,子女的數量,比歷史上多了一倍多,搞的李世民現在要給他的那些兄弟們封爵位的時候,都需要頭疼用什麼樣的封號。

當然,李世民自己也沒有閒着,光是兒子,這幾年就生了二十幾個,同樣比歷史上多了一倍多,反正這個時代,沒有什麼避孕之說,只要男女雙方功能是正常的,就會一直生。

當然,這也導致了一個新的現象出現,那就是大唐的王爵不值錢了。

以前的時候,那些王子成年了,至少都能夠獲封一個州刺史,現在卻不會了,因爲大唐的州刺史也是很值錢的,尤其是中原地區,能夠管理數萬戶的中上州。

所以,現在,這些王爺最多能因爲母妃的身份地位,而掛一個州刺史的名頭,甚至是州長史的名頭,能不能掌握實權赴任,還得看能力,至於那些母妃身份較底,只是封二字王的,直接就沒有封官職。

他們要和普通人一樣,到學校學習,憑學習成績和實習的時候體現出來的工作能力,自己爭取職務,可以入仕做官,也可以做技術研究人員,甚至直接去經商開闢產業,皇家除了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比較優質的生活保障之外,不會再賦予他們其它東西。

目前朝堂上,在能力上面能夠獲得朝臣們認可的王爺,只有兩個,一個是嶺南道大總管魏王李泰,一個是山南道大總管吳王李恪。

他們現在都是在長安遙領職務,而且,還掛着政事堂平章事的職稱,參與國家政治機要的決策。

其餘一些在山南道讀書種稻,然後成年就藩的王爺,如最早的李元景,李元昌之流,都有一些調動,混的最好的,也不過是上州刺史。

所以,孫享福來到東宮的時候,迎接他的,是李承乾,李泰,李恪三兄弟。

見禮之後,孫享福沒有多跟他們三人客套,直接去了李承乾的書房就坐談事情,首先就是李承乾說了凌煙閣的建造規模,以及他最終請示過李世民之後,擬定的名單。

這些事情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基本沒有多大難度,由見過這些人的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先以比較立體的形象,將各位去世的大臣壯年時期,最英武的畫像畫出來,再讓雕刻匠,依照比例雕刻,最後上漆上色就算完成了。

至於平生事蹟,和功勞之類的,會有這些大臣的後人和朝廷吏部,禮部,按照以往的考功簿,來最終擬定,找褚遂良這樣的大家行文雕碑,當然,少許的藝術加工,和皇帝的誇獎之言,也是有的。

很快,話題就轉到到了政事上,李承乾道,“父皇打算明年,將整個南亞地區併入大唐,同時開始找波斯算總賬,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抵押給我們大唐的了,必須要作出最終決定。

不過,如此一來的話,咱們大唐,就將面臨三千多萬比較貧苦的新增人口,以及將近兩億貫的壞賬,同時,也會正面對上大食和拜占庭帝國。

老師從海外走的一趟之後,對於各方面情況比較瞭解,可有教我?”

五年的時間,夾雜在中亞到西亞地區的小王國,基本被大唐收編完了,滅掉天竺和波斯之後,唯一的遊牧民族帝國大食,就只有拜占庭和大唐兩個可以搶劫的對象。

大唐是一頭誰也不敢惹的猛虎,大食,則是一條永遠處於飢餓的狼,拜占庭,更像是一條被逼到牆角了的狗,它會咬人,但是,他的兩個敵人,都不是他能咬的動的。

作爲這個世界上,唯一還清了大唐欠款的遊牧民族宗教政權,大食已經被大唐選定爲了終極一戰的目標,這是它的民族特性決定的,大唐不允許他們那種狂熱的宗教信仰,和侵略搶劫的民族文化存在。

所以,一年多以前孫享福出海,其實,也是全面考查一下,大唐併入南亞,以及西亞部分領土,與大食,拜占庭展開終極一戰的可行性。

“耽摩道的發展情況很好,已經不亞於早前幾年中原的州道,玄奘法師的信徒,現在已經遍佈整個南亞地區,他們這些年人,接受了以人爲本的新佛學哲理的同時,也在努力的學習漢文化。

尤其是南部沿海諸多與天竺對抗的王國,其國內各個教派,在這幾年的數百場辯經大會中,全部輸給了玄奘,其國內民衆,現在更加推崇玄奘宣講的佛學哲理,都有併入我大唐的意願,咱們一旦准許併入,那麼與之相鄰,同樣受到玄奘宣講的新佛學哲理影響的天竺,則必然大亂。

因爲,他們本國的百姓,早就十分眼饞耽摩道百姓的富裕,並且不再信奉那些因爲要支持戒日王的統治,不斷剝削他們的本國宗教。

只要他們一亂,咱們就可以用維和,或者回收欠款的理由,進軍天竺。

因爲,婆尼死後,天竺內部早就因爲富人和青壯生產力的大幅度外流,而變的窮困潦倒,就算咱們不催戒日王還錢,他也根本打不起仗,平不了亂,只要咱們的軍隊實際的控制了天竺,戒日王基本就可以送到長安來當個居家富翁了。”

歷史上的玄奘,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驚天才能,驚豔了整個世界。

現在的玄奘,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有大唐,有劉弘基這個要什麼資源,就給什麼資源的耽摩道大總管。

所以,他的光亮,比歷史上,還要閃耀,非常完美的幫助大唐,完成了大戰略佈置。

在佛家來說,這也算是他的一份大功德,因爲,有了他的存在,整個南亞地區,不知道少死了多少人。

孫享福在耽摩道見到他的時候,跟他聊了很多,後續,大唐對於整個宗教信仰比較氾濫的南亞地區的控制,都要較大程度的藉助於他。

因爲,在聽過了他所宣講的新佛學哲理之後,孫享福基本可以認定,它是無害的。

這是一套呼籲以人爲本,引導人心向善,強大內心,對抗恐懼,理性看待信仰的哲學體系,它的特性,已經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各個流派的宗教,更像是一種以因果爲基礎解釋一些的哲學,或者心理學說。

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25章 嚇尿了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139章 見韋李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39章 見韋李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421章 又上朝第584章 九垸縣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149章 歸來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67章 受邀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381章 各種忙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38章 都來了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725章 嚇尿了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38章 都來了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98章 論法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729章 說服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
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25章 嚇尿了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139章 見韋李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39章 見韋李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421章 又上朝第584章 九垸縣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149章 歸來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67章 受邀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381章 各種忙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38章 都來了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725章 嚇尿了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38章 都來了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98章 論法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729章 說服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