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到伊鐵爾

連一個普通的政策,從商議到執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別說皇權制度的改革。

孫享福這麼跟李世民聊一通,也不過是在他心理面打個腹稿,真正怎麼改,是他能接受,而且實際好用的,還需要他自己去考量,孫享福最多隻是在大方向上,提醒他民意的重要性而已。

其實,打開了限制君權和朝臣權利這個思路之後,辦法還是有很多的,孫享福所想的,未必全面,大唐同樣有很多智者,能爲李世民獻策,比如長孫無忌,馬周,褚遂良等人,此前,李世民同樣找他們問過計。

馬周就給李世民建議,皇家應該進一步減少供給皇室成員的錢財用度,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爭取,不能做米蟲。

褚遂良則是建議,將所有皇子的才能,納入考覈機制,讓所有的嫡系三代以內的子孫,都有機會問鼎皇儲之位,將德和才,作爲遴選儲君的唯一標準,讓所有嫡系三代以內想要從政的皇子,更加努力的學習,爲自己贏得將來。

長孫無忌,則是最狠,建議所有皇族子弟,在成年之前,完成基礎學業,然之後進入軍隊,從小兵開始,接受至少三年的訓練,大唐的皇子,可以不從政,可以不當官,但必須懂得怎麼打仗,保家衛國的時候,他們必須在第一線。

至於朝臣,用規章制度,能夠一定程度的保證吏治清明,但不是絕對的,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是,最高級別官員的層次,必須要有所不同,想要做到十部尚書和各大集團軍以上的級別,都需要有一定的民意軍心的支撐,而宰相,必須是從這些人裡面出。

他同樣建議了李世民,將實習生轉正的那種民意投票制度,擴大利用起來。

當然,他的建議與孫享福有些不同,民意支撐,在一些重大事情中,是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它只是官員做到頂級程度的一種基礎條件,在衆多具備基礎條件的人中,皇帝再去選擇其中一個人任命,即體現皇權的重要性,又不會出現什麼大錯。

當所有的朝臣,心裡面想的,都是如何讓制度變的更加完美,有效的時候,整個國家的政治水平,就會不斷的提高,也只有這種不斷的提高,才能讓這個體系,能夠應對更多複雜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被動因素,推動政治水平的提高。

又是一年除夕夜,孫家的孩子們都穿着非常喜慶的衣服,出席了每年都會在曲江大劇院例行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

這裡表演節目的規模,已經越來越大,越來越上檔次,就是孫享福這種看過後世電視春晚的人,也不得不讚嘆華夏民族在這些方面的創造力。

只是太上皇李淵剛去世,所以,晚會的主題,有點偏素,主要是讚揚李淵的功績,以及悼念那些去世的老臣們,這就讓各家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們有些無聊了。

所以,歌劇院外,一大幫半大小子們聚集在了一起,準備去鼓搗在停車場上,停了一長排的蒸汽機車。

現在,這些蒸汽車頭後面拉的,可不是什麼拖拉機的拖箱了,而是一個個裝修精緻的車廂,裡面擺着十分舒適的沙發,還有各種精緻的軟墊窗戶設計。

雖然,因爲蒸汽機的轟鳴,使得坐在它裡面的舒適度,並沒有人力五輪車好,但誰叫它是最先進的呢!

哪怕是坐着它,要一定程度的忍受煙味,還有坑坑坑的噪音,但這對它的擁有者來說,都不是事,這種我有你沒有的感覺,纔是權貴們最喜歡的。

所以,在孫享福看來,這些用拖拉機做座駕的人,渾身上下都在冒傻氣,可偏偏,他媳婦虞秀兒讓人往家裡送了好幾臺。

自從李世民換了這個拖拉機當座駕之後,大臣們便開始紛紛效仿了,反正現在渭南的工廠,任何東西上了生產線,產量都會變的很大,蒸汽機車頭一個月就量產幾十臺出來,幾個月時間,造車廠就以兩萬貫一臺的價格,出售了數百臺,幾乎所有頂級權貴家裡,都有一臺以上,當然,目前這個東西,也只有大唐的權貴纔有資格擁有,不允許外賣。

有了這些新奇玩意,自然有權貴家的紈絝子弟玩它了,這不,很快,就搞出了事情。

柴紹的兒子柴令武現在是長安紈絝中最年長的,他早就謀劃,組織大唐第一場機動車賽事了,今天車子來的這麼齊,正是一個好機會。

在他的組織下,幾十臺拖拉機,以歌劇院廣場爲起點,往城內時代廣場跑,誰得魁首,可得兩萬貫彩頭,也就是一臺車的錢,不下場比賽的,可以在他開設的盤口,買輸贏。

不多時,數十臺下場比賽的拖拉機,便被一些有心爭勝的紈絝子弟開動了,大馬路上,頓時出現了吭吭吭參差不齊的聲音,以及你追我趕的場面。

孫家長子孫靖,次子孫豐,長女孫婉婷都在,各自開着一輛拖拉機,還將弟弟妹妹們分配好了,在車廂裡幫他們壓車。

在這幫不太瞭解拖拉機的半大孩子們手上,幾乎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碰撞,甚至連續翻車,好在這些車子的車廂,都是專門爲富貴人打造的,內裡都是裝訂的十分柔軟舒適的羊絨毯,而且最大車速,也這樣每小時二十公里,還沒有馬跑的快,所以沒有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傷,只是給一幫小傢伙們磕了一頭包,不然,那就是大禍了。

除夕夜的這場瘋狂賽車,讓長安城的這幫紈絝子弟一夜成名,而且,還是成爲了歷史標誌性的事件,因爲,它催生出了一部較爲完整的交通法。

所以,開年之後,褚遂良又有事情要忙了,修訂一部全新的,適用於未來的交通法則,所要考量的事情可不少。

至少,在車禍現場,孫享福就說了幾點,比如機動車,只允許有駕駛證的人才能駕駛,道路應該怎麼避讓行駛,碰撞怎麼追究責任等等,這些,全部都詳細的規定下來,只怕就得一大堆的文案,還需要很多的人去執行,但是,這必須得做。

因爲,未來,大唐的車,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一旦蒸汽機技術再進一步,只怕,十幾二十年就能到處都是。

其實,類似的問題,也不止在這一處暴露出來了,趁發現的早,做起事來,可以爲更長遠的將來做考量,推動大唐的民生管理體系,和基礎建設規劃,走向更完善,養成視野長遠開闊的習慣,像大唐未來的道路,就不能修的像現在這樣馬虎了。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即便是孫享福,對大唐能夠統治歐亞大陸,也是極有信心的,因爲,它一直在飛快的進步,已經具備短期管理歐亞大陸的能力了。

貞觀十七年二月,孫享福從長安出發,正式踏上了出使拜占庭的道路,一路向北,走善陽,過定襄,到烏蘭巴托,再轉而向西,進入伊鐵爾州城,這一路,好長一段路途都是在冰雪天氣中渡過,走的比較慢,真正的在伊鐵爾州城歇下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了。

“想不到,在這裡,能夠見到你們。”在城門口看到留着大鬍子,儼然有幾分胡人味道的薛禮和席君買,孫享福有些感慨的道。

“像我們這樣的人,可不就是做護衛軍的最佳人選麼,正兒八經的指揮打仗,那是軍事學院出來的那幫小子乾的事情。”席君買語氣有些落寞的道。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所練就的本事,越來越無用的時候,會是個什麼心情,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好在大唐還有三年一屆的運動大會能讓他們露露臉,否則,他都不想在軍營裡面混下去了。

“怎麼着,還沒把我當年的話吃透啊!沒仗打,那是好事,每天吃吃喝喝生生娃不也挺好的麼。”孫享福給他胸口捶了一拳道。

“呵呵,他就是鬱悶自己比不過那些軍事學院的後輩,現在,只能被編成專門做護衛救援的二線部隊。”薛禮在一旁打了個趣,胸口被捶了一拳,卻晃都不晃一下的席君買,則有些不好意思的縮了縮脖子。

孫享福笑了笑道,“護衛和救援,可不是二線部隊,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以後,說不定這會是軍人的主要職責,是工作最多的部門。

所以啊!你們可不要有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得多琢磨這方面的技巧,成體系的,把各種救援,護衛的訓練,在屬下軍士中操練起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就指着這樣的軍隊,來保衛國民安全的。”

“要是這樣的話,這兵倒是當得。”

席君買少年時期就有一個做超級大俠,打家劫舍,拯救窮苦人民的夢想。

現在看來,其實拯救窮苦人民,根本不需要去打家劫舍,做個稱職的軍人就好了。

後世,我國的軍人,不都是在人民羣衆有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的英雄麼。

不多時,三人就一邊閒聊,一邊來到了伊鐵爾城內的軍營之中,這裡,是目前這座新建城池唯一修建完善了的地方。

一個巨大的沙盤,正擺放在營帳的中央,在孫享福到來之前,這裡的最高指揮官,是馮智戴。

不過,此時他並不在伊鐵爾城,而是在兩千多裡外,一個黑海沿岸的碼頭上,這裡,有一個新建的船塢,裡面正在組裝着蒸汽輪船。

從伊鐵爾城如果走陸路,需要十多天才能進入拜占庭帝國境內,而且,還要再走十幾天,才能到達君士坦丁堡,而如果,乘坐蒸汽輪船,橫穿黑海,整個時間,卻能縮短到半個月以內。

不過,一萬多人的團隊,需要的船可不少,蒸汽輪船目前這邊也就是弄了幾艘過來,還是和太子號吃水差不多的中小型客船,一船隻能乘坐兩三百人,而他們還需要帶上很多徵調過來的物資,所以,軍隊在當地,也蒐羅了不少運送貨物的海帆船。

第146章 制海鹽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76章 中計了第175章 唐奉義第454章 軍議第729章 說服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54章 軍議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64章 驚變第559章 擒王浩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67章 宴會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50章 效果第235章 胡商到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77章 王旭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八章 加夜餐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83章 回程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340章 談條件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六章 小河集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60章 抓生產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02章 再亮一下
第146章 制海鹽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76章 中計了第175章 唐奉義第454章 軍議第729章 說服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54章 軍議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64章 驚變第559章 擒王浩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67章 宴會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50章 效果第235章 胡商到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77章 王旭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八章 加夜餐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583章 回程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340章 談條件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六章 小河集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60章 抓生產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02章 再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