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

『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呵呵呵,有勞敬德和知節爲我等摘果子了。”

兩個老貨只顧着搶,卻不想,自己裝番茄的盆子,被人端到了李世民面前去了,然而,他們又不敢找李世民要回來,頓時便看着長孫無忌和溫彥博等幾個文臣恨的牙癢癢。

不過,他們卻是沒再把摘下來的番茄,往盆子裡放,而是往自己兜裡揣,要知道,現在他們穿的這種軍裝常服,可是跟後世的軍裝常服款式差不多了,胸前和左右腰,以及褲子上面,都有口袋。

於是,很快,他們的衣服就被裝的鼓鼓的了,一點形象也沒有,不光如此,他們手上,還抓着兩三個拳頭大的番茄,也不洗,張嘴就咬,頓時吃的臉上汁水橫流,形象全無。

在聰明的人看來,他們這麼做自然是有用意的,像他們這樣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人,是不會造反的,所以,李世民十分的信任他們。

可是在趙河這樣完全沒有什麼政治眼光的人看來,就覺得很沒有必要了,開口提醒道,“兩位大將軍,這好吃的還在船上做呢!您可得留着些肚子。”

聞言,兩個老貨纔不繼續禍害那些番茄了,伸長了脖子,往甲板上,正在烹調的那些爐子上瞄。

李世民夫婦作爲帝后,其實應該要保持一些形象的,當然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形象,他們現在走的,是親民路線,當着百姓的面,吃了幾口番茄之後,頓時連連點頭稱讚,這番茄不像柿子那樣一味的甜膩,卻有一些讓人食慾大開的酸味夾雜在甜味之中,而且,汁水很足,讓人感覺到鮮,他們一邊吃,還得一邊用手帕擦嘴脣,才能保持形象。

此時朝臣的列隊,已然因爲大家都都想嘗一嘗番茄的味道,而鬆散了,李世民也沒怎麼在意,反正這些番茄,是不夠所有人都嚐到的,他便讓端着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摘出來的兩盆番茄的兩個船員,跟着自己和長孫皇后一起,來到了侍衛的警戒線這邊,準備將其派送給現場的百姓們,現下大唐的風氣,就是有這麼自由開放,皇帝和朝臣以及百姓之間,並沒有那麼多隔閡。

“這番茄現在的數量有限,朕不能讓每個人都吃到,不過,咱們大唐有農國公孫正明,有農學院數萬學子,有農部過萬官員,很快,他們就能讓大家都吃到它的,所以,今天拿到了朕送給你們的番茄人,可以細細品嚐,沒有拿到的,也不要羨慕,爭搶,很快大家都會吃到的,現在,想嚐鮮的,就伸出你們的手”

兩個盆子裡面,也就二三十個番茄,可圍觀的那些百姓們的手,卻伸的像花一樣,李世民夫婦含笑的將一個個番茄,放入百姓伸出來的手掌中,就這麼一個小插曲,又不知道爲他們吸收到了多少死忠粉。

番茄送完,隨着武士端着一盤被切成片片,上面還有少許沒有完全融化的白糖或者冰渣的番茄從船上下來之後,一長排端着托盤的廚師從船上走了下來,他們原本就是船隊的廚師,在嶺南待着的這幾天,孫享福又教了他們幾個新作物爲原材料的菜式,此時,基本已經能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尉遲恭和程咬金的鼻頭,已經像當初第一次聞到孫享福做菜的時候一樣,開始直抽抽了。

土豆燜雞,土豆燒牛肉的香味,簡直太具備穿透力了,不過,李世民夫婦還沒有開吃,目前還輪不到他們。

“陛下,這盤中呈黃色的小塊,就是土豆,不管是燜雞,悶牛羊肉,還是清炒,水煮,它的口味,都算上佳,南美洲的瑪雅人,將其當作主食,一年四季食用,身體也都長的挺壯實的,掌門說,它具備人體所需求的多種營養,而且可糧可菜,產量極高,未來勢必會成爲我大唐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您可以細細品嚐。”

托盤旁邊就有筷子,土豆經過蔥花爆香之後的那個味道,即便是一個不餓的人,都會被勾引的垂涎三尺,何況是從未有聞到過這種土豆香味的人。

李世民先幫長孫皇后取了一雙筷子,自己也拿起一雙,直接就奔盤子裡的土豆而去,一塊土豆直接就被他放入了自己嘴中。

“嗯,好吃。”

雖然剛出鍋的土豆還有些燙,但吃了一塊的李世民還不止癮,接二連三的吃了好幾塊,一邊吃,還一邊指着盤子,讓長孫皇后快動筷。

長孫皇后吃東西的樣子,自然是比他斯文的多的,可也不是淺嘗輒止,連續的吃了好幾塊,纔開口道,“想不到那南美洲的百姓,竟有這般口福,有此美味的食物做主糧,當真比我大唐的百姓,幸福的多。”

顯然,長孫皇后的味覺,已經被土豆給征服了,趙河卻是笑了笑道,“他們確實得天之幸,從來都沒有糧食方面的危機,不過,卻也沒有我們大唐這麼精湛的庖廚之藝,那邊的普通百姓,平時不過是用清水煮土豆食用,雖然仍然有些香味,但是卻無法與用雞肉,或者牛羊肉悶出來的好吃。

您再嚐嚐着紅薯嫩葉心,還有這葉莖炒出來的兩道青菜,掌門說,這可是種植紅薯的附帶產出,這些莖葉,適量的採摘,並不影響紅薯的生長,嫩些的,人可以當青菜吃,老些的,牛羊也喜歡食用,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比只能吃根莖的土豆還要高呢!”

綠葉子菜,永遠是女人的最愛。尤其是當它被炒的十分爽口的時候,長孫皇后先起筷嚐了一口之後,李世民也跟了過來夾了一大筷子,其清脆爽口的味道,可是給最近吃慣了大魚大肉的李世民一股子新鮮感。

農曆三月底的江陵城可是有些炎熱了,李世民幾口熱菜下去,額頭便微微起了汗,這時,接過武士端下來的那個盤子的船員手中冒着涼氣的糖拌番茄,便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嗯,皇后快來嚐嚐,這番茄經過白糖冰渣涼拌之後,味道卻是更佳。”

聞言,趙河只得輕笑,難怪這李世民夫婦越發胖起來了,甜黨不胖,沒天理啊!

做好的菜式有十幾盤,他們兩口子吃的時候,大臣們那邊也紛紛開始品嚐起來,頓時,碼頭之上,交口稱讚起這土豆,紅薯莖葉,番茄炒蛋的味道來。

然之後,趙河將李世民夫婦帶到了一個裝着幾個用炭火燒的焦黃焦黃的紅薯的托盤前,道,“陛下,這就是烤紅薯,臣來時,掌門特意交代,此物是最美味的粗糧,經常食用,對陛下和娘娘的身體有好處,它能增加人體的抗病能力,還能通氣,不過,過多的食用,容易積食,每餐一個巴掌大的,就正好了。”

說着,趙河將托盤裡一個已經烤的紅薯掰開,指着那些已經略微碳化,自然的與紅薯肉分離的紅薯皮道,“除了這些微焦的紅薯皮不能食用之外,整個紅薯都能食用,不過,今年下季,您就能吃到比這更甜的紅薯了,掌門說,它的糖分,可以多到如甘蔗一般,榨出糖粒來。”

李世民按照趙河的講解和示範,一邊剝紅薯皮,一邊將剝出來的紅薯肉往嘴裡送,細細感受之下,發現這紅薯和土豆的口感倒是有些相似,然而更甜,更軟綿,他聽趙河說,還能更甜,頓時便對它有更多的期待起來。

孫享福幫趙河設計的這個新作物品嚐環節,就是爲了讓李世民這對胖子夫婦,喜愛上食用土豆紅薯這樣的粗糧,這不僅是對他們的身體有好處,對推廣這些作物也有好處,對今後的社會風氣,也有着一些長遠的意義。

連皇帝夫婦,都是吃這些土豆紅薯之類的粗糧度日,那些,權貴大臣的圈子裡,也會爭相模仿,少吃山珍海味其實對他們的身體更有好處,因爲,社會上通常是那些營養過剩,不需要吃山珍海味的人,有條件吃山珍海味,而那些身體虛弱,需要食補的普通百姓,卻沒有條件吃山珍海味。

讓這些山珍海味,給真正需要補身體的人吃去,是孫享福對社會的一種美好幻想,大家能不能接受他提倡的這種科學飲食法,很難說,反正即便是在後世,也很難有人能剋制自己的**。

土豆,紅薯,番茄之後,是玉米,孫享福沒有請李世民吃老玉米棒子的意思,只是那些棒子上一排排黃色大顆粒的玉米,很是吸引大家的目光。

是故,趙河又給大家講了講,這種作物種的各方面情況,它出來之後,就是奔着替代小麥去的,因爲,即便是原種,在南方種植,它的產量也可以達到畝產八百斤以上,而且,是純可以磨成玉米麪的幹玉米的重量。

而小麥,目前的在北方的平均畝產纔剛剛突破五石,也就是六百斤,除去麩皮,只有四百八十斤左右的麪粉,這三百多斤的重量差距,可是很大。

關鍵是,玉米後續的產量提升空間很大,在後世,南方高產田的畝產已經超過一噸,全國品平均畝產,也達到了六七百公斤,那可是十石以上,堪比雜交水稻的產量,如果把大唐的旱田,也種出如水稻垸田的產量,簡直能叫所有農民百姓眼冒金光。

然之後,從船上搬下來的是花生,同時,還有已經被廚工用油炸的紅彤彤的一疊花生米已經冷卻了下來,趙河可不敢把剛出鍋的熱花生米給李世民吃,那容易拉稀。

在李世民夫婦將一個紅薯吃完了之後,趙河又指着一筐筐花生道,“陛下,這個作物,叫做落花生,它屬於堅果類,不僅果實好吃。

而且,它還能柞出很好的食用油,掌門說,其畝產應該在千斤以上,農門在兩到三年內,使其畝產達到十石以上,應該沒有問題,這盤中,就是剝了殼的花生米,炸好了之後,用精鹽粒一拌,就能吃,現在它已經涼好了,十分香脆,陛下可以品嚐。”

“花生米?”

李世民聽到這個名詞,總感覺有些耳熟,和之前的動畫片一樣,好像在哪裡聽過,而又記不起來。

不過,夾了顆花生米放進嘴裡之後,它不再想這個問題了,這個油炸花生米的味道,還算不錯,很香脆,他很快便轉身請長孫皇后也來品嚐。

至於趙河剛纔說的畝產千斤,他已經不那麼在意了,因爲前面有那麼多畝產萬斤的作物在,他的神經已經被刺激的變粗了,卻不知道,這花生的產量,其實也可以提升到畝產兩千斤以上的,在後世,全國的種植平均畝產,都到了七百到八百公斤之間,畝產達到十石,才六百公斤而已,這不過是孫享福兩三年之內的目標而已。

(=一秒記住網)

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155章 合作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30章 計策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146章 制海鹽第381章 各種忙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67章 宴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193章 殺心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44章 偷跑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556章 抓捕第116章 李香蝶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357章 起塘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564章 入城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46章 制海鹽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98章 論法第317章 逛夜市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139章 見韋李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20章 九垸夜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419章 回長安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743章 到船廠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
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155章 合作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30章 計策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146章 制海鹽第381章 各種忙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67章 宴會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193章 殺心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44章 偷跑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556章 抓捕第116章 李香蝶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357章 起塘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564章 入城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46章 制海鹽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98章 論法第317章 逛夜市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139章 見韋李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20章 九垸夜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419章 回長安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743章 到船廠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