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

關中春麥的長勢非常好,從出穗情況來看,完全能夠達到孫享福的預期,再等一月左右,差不多就能收割。

幸由於產業的轉移,幸福村各個作坊的管事,都去渭南做的工廠做廠長,總工等職務,村裡現在不會像以前一樣,到處都是人了,這才更加像是一個農村。

四月下旬,關中天氣已經十分溫暖,甚至有點小熱,善陽那邊也早已冰雪消融,孫享福就善陽的春耕後續安排給褚遂良,孫得壽去了一封長信之後,便組織起村裡的熟手農夫種起了花椰菜。

王家派了不少人熟手農夫來學習種植,足有兩三百人,全部是王氏本族庶出子弟,負責管事的王安親自到場,用筆墨記錄了所有的種植細節,最近,他恨不得將整個村子封鎖,不準外人進入。

“你們王家在關中還有多少畝田地?”

“兩萬畝左右,不過,像您這邊能夠一直保持土地溼潤鬆散的好田,估計只有三千畝,除了留下這三千畝來種植花椰菜,多餘的田,我們會盡快賣掉。”

“五姓七家,之所以能成爲天下第一流的頂尖世家,果然是有其道理的,你們家族內,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關內的土地已經不再重要的?”

雖然得了一句誇獎,王安的臉上卻並沒有什麼得意之色,只是老實的答道,“從善陽在家主和少主的眼皮子底下發展起來之後。”

這個答案確一點都不摻假,五姓七家的智囊團分析問題的層次,遠非一些中小世家可比,他們總能盯着最賺錢的營生,尋找其本質。要說這兩年最賺錢的是什麼,絕對不是王家種的香料田,因爲那些香料最初雖然爲王家賺取了幾百萬貫利潤,但由於產的太多,市場上消化不了,導致後來價格斷崖式下跌,使其整體盈利,並未達到一千萬貫。

而善陽,由於商業的興盛,光是每年的稅收,都是一兩百萬貫,那麼,具體孫享福以及他的整個利益團體在善陽賺了多少錢,根本沒法算的清,反正是絕對超過千萬貫的。

因爲,別說現金盈利部分,光是他在善陽的那些工廠,物業,商鋪,固定資產的價值,都超過了千萬貫。

所以,五姓七家現在非常想的是,自己在北地也擁有一座像善陽一樣的城池。

畢竟,田地產出那一塊的利潤,他們已經看不上,一畝地,就算像孫享福種植的麥田一樣,產出四石麥子,又值多少錢?不到一貫而已,種植這些田地,需要人力,週期緩慢,已經是雞肋一樣的存在了。

相比於種田,經商卻更靠譜,王家在善陽的產業,佔據善陽總體產業不到十分之一的份額,而且,還大多是從孫享福手上過了一道的,但就這點商業份額,已經讓他們的年收入超過兩百萬貫了。

如今,他們雖然放棄了關內大部分的土地,但定襄周邊的土地,全部歸了他們王家,定襄城未來的產業,在他王家直接或者間接管理之下的,很有可能超過五成,這可是北地下一步發展的重點城市,它的經濟,很有可能超越善陽,它的盈利能力,別說超越善陽,只要能跟善陽差不多,那麼王家的收益,就比繼續在關內種地,高出幾倍不止。

畢竟他們在定襄城周邊的土地,雖然一年只能種植一季,但種植面積翻了一倍,產出也比關內的田地更高,只要最初在開墾土地上費一些工夫,往後,農業產出方面,並不比種植關內田地的時候差,而在商業和固定資產放面的收益,則全部都是新增的。

只要家族能夠壯大,他們可不介意別人喊他們太原王氏,或者定襄王氏。

至於其它幾家,其實也跟王氏打着同樣的算盤,他們要複製善陽的模式,發展一座商業盈利能力超強,耕地相對更加集中好管理的新根據地,也只有像這樣巨大的好處,才能引得五姓七家這樣的巨無霸做出如此大的產業調整。

可笑那些仍然在關內抱守一地的中小世家,地方豪強,還在大量的吃進土地,當他們知道今明兩年,糧食的價格可能跌到鬥米只賣四五錢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噴血。

因爲,就算他們把一畝地種出四石多糧食來,也只能賣到兩三百來錢,兩個青壯僱工就算拼死給他們種出一百畝地出來,也就只值二十來貫錢,這還沒有讓這兩人去渭南打工賺的多,畢竟,一個人去渭南打工,管吃管喝管住,一年有十幾貫的收入。

而種地,卻要消耗他們的糧種,口糧,農耕工具等等,這會導致他們有一種越種越窮的感覺,因爲,即便是以後世的農業產量,種田的人的收益,也比不過外出打工的人,何況是這個時期。

“他們王家只種三千畝花椰菜的話,只怕無法滿足長安市場的需求哦!享福,咱們村裡,要不要多種點?”孫大力挑着兩個大漏水壺,跟在孫享福後面澆水,適時的插了一句話道。

聞言,王安和孫享福兩人,嘴角都勾起一絲笑意,要是孫大力的腦子那麼好使,能看清楚事情的本源,當初他就不會淪落爲配角了。

“你們笑啥?”

“人。”

“人?我嗎?”

孫大力有些莫名其妙,這兩人爲什麼一起笑話自己,難道自己說了什麼很可笑的事情嗎?

“不是,我是說,種花椰菜的人,不夠。”

幸福村這些適應了孫享福耕種要求的熟手農夫,基本都是護衛隊員家裡的親屬,不過一兩百人號人而已,而被王安排帶過來學習種植花椰的人手,也不過兩三百號人,以花椰菜的種植難度,第一年的時候,他可沒有把握一個人能打理好十多畝菜田,以王家的力量,種植三千畝,已經是極限了,幸福村,就算只種植兩千畝,也有難度。

所以,其實缺的從來都不是田地,也不是市場需求,只是種植的人手而已,當然,他們並沒有糾結種植的多少,孫享福不糾結的原因是,這東西產量不算高,在關中今年缺糧食的情況下,多種不宜。王安不糾結的原因是,物以稀爲貴,越是產的少,賣到市場上的價格,就會越貴。

“說到人,有個事情我得跟你說說了,咱們村裡新的一批小孩子也成長起來了,十來歲,學完認字的,有五十多個,是不是也讓他們跟着農門子弟一起學習?”

幸福村的原居民才四十多戶,算上護衛隊家屬,達到了將近四百戶,這幾年下來,原先的那些小孩子,現在也逐漸的長成人了,是時候學習一些更加高深的東西,而新的蒙學班,也可以開始成立。

孫大力提到這一茬,村裡那些熟手農夫們便都擡了頭,用殷切的目光看向孫享福,農門核心子弟究竟學的些什麼,他們知道的其實並不多,他們小的時候沒有讀過書,上了年紀之後,思維僵化,頂多也就能按照吩咐辦事而已,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幾年前來到幸福村之後,就受到了良好的基礎教育,腦瓜子可聰明瞭,說不定以後就能成大才。

“行吧!等大軍北上的時候,我把他們帶到善陽去。”

李世民的戰略計劃已經制定完備了,其實,現在一應軍士裝備,已經制造的差不多了,龍首原校場,所有的軍士在分發到了新式裝備之後,都在進行最後的適應性訓練,等下個月麥子成熟收割之後,就是大軍誓師出發的日子,到時候,孫享福會和李世民一起北上善陽,當然,最終李世民會去往前線,而孫享福,則是在善陽調度糧草補給,做後勤工作。

“呃,那個,不知我王氏子弟,能不能入農門求學,跟着孫都督學習一些耕種技術?”

王安這個人做什麼事情,都十分平和淡定,也不知道年紀輕輕的他經歷過一些什麼,但是,說到讓王氏子弟入農門學習,他的表情和臉色卻是一臉鄭重,似乎這是很大的一件事情。

古人把家學傳承看的比較重,非通家之好,或者正式的師徒傳承,一般是不會讓人染指半分的,農門,是目前大唐最爲高深學派之一,他所教授研究的雖然是種植技術,卻讓整個國家的任何人,都不敢輕視,包括皇帝和他們五姓七家,各方勢力,幾乎把學習農門的技術,當成了最高等級的任務,然而,王安卻想不到,這個任務,有可能會被他輕易的完成。

“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不過,你們要等些日子,我這次回去善陽之後,會在善陽建立農學院,將我農門的技術知識發揚光大,你們王家若有興趣,可以多派族中聰慧好學之輩,到農學院來報到。”

“啊,這”

王安有些愣住了,事情和他想象中的,太不一樣了,他都準備好了孫享福拒絕的話,他要開一些什麼樣的條件了,可是,孫享福居然擺出了一副巴不得他們多去一些人學習的態度,這太不應該了啊!

“不知,入農學院學習,我王家要付出什麼?”

過往的思維,讓王安覺得,沒好處的事情,是個人都不會幹,所以,即便孫享福給出了這樣一副姿態,王安也決定要問清楚的好。

“呃,交學費就行,不過,像王氏這樣財大氣粗的大家族,如果能直接出資幫我把農學院修建起來,那就更好了,到時候,我一定優先錄取你們王氏子弟。”

既然王家主動送上門來了,孫享福覺得,還是提點要求好,免得他覺得不真實,心裡忐忑。

“孫都督此言當真?如果只是這點要求的話,在下都無需上報家主,就能做決定了,您要多大的學院,只管說,修建的費用,我王家一力承擔了。”

“當真的,當真的,那回頭,我就給你們出圖紙?”

“沒問題,修的奢華寬敞一些纔好”

聊着聊着,孫享福就平白得了一座學院,不要太開心了,不大力推廣農業教學,科學種植,又怎麼能夠滿足大唐新時代,對於農業的需求呢!這種他自己本來就迫切的要做的事情,有冤大頭來替他出錢出力,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49章 歸來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87章 宴會第112章 到洛陽第122章 治病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5章 過黑海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235章 胡商到第367章 起塘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737章 五年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454章 軍議第146章 制海鹽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737章 五年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457章 大買賣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61章 家事第509章 大招工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282章 談心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270章 戲劇院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15章 回荊州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338章 返城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737章 五年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26章 用計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729章 說服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15章 下揚州第八章 加夜餐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82章 談心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34章 宣撫第197章 獻策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十二章 告狀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
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49章 歸來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87章 宴會第112章 到洛陽第122章 治病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5章 過黑海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235章 胡商到第367章 起塘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737章 五年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454章 軍議第146章 制海鹽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737章 五年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457章 大買賣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61章 家事第509章 大招工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282章 談心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270章 戲劇院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15章 回荊州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338章 返城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737章 五年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26章 用計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729章 說服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15章 下揚州第八章 加夜餐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82章 談心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34章 宣撫第197章 獻策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十二章 告狀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