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

爲期一整天的天策軍整編授銜會議在長安新軍部大樓結束,參與會議的天策軍三十個營一級將領均被授予少將軍銜,兼任軍團總制的官升一級,爲中將軍銜。全軍只設置了兩個上將,那就是張天虎和馬老三。至於李玄清自己,卻並沒有給自己授銜。不過衆人對此也沒什麼意見,這在以後卻成了慣例,每一任領導人都會去掉身上已有的軍銜,出席軍隊會議的時候身穿的也是一襲黑色無軍銜的軍常服。

不過讓大家很奇怪的是一直在講武堂安心任高級指揮系主任的韓遜居然也被授了少將軍銜,還有就是塔希居然也被授了少將軍銜,而且總參還額外給了他一個騎兵營的名額,讓他在一年內組建完畢,回到自己以前的部落駐地。這是天策軍內唯一一支不通過新兵處逐漸的軍隊。

而除了野戰部隊,總參因爲是全軍日常的最高機會機構,總參謀長徐天翔被授予中將軍銜,並且總參的其他幾位參謀也一一授銜,下屬的新兵處張成、政訓處王永年、軍法隊何其開也授予了少將軍銜,作戰處處長也被楊天成兼任,由於後者兼任軍團總制,所以就沒有計算在內。

後勤部左天成授少將軍銜,下屬軍需處處長陶勇准將軍銜,裝備處處長秦耀和建設兵團統領楊易也都被授了准將軍銜。由於醫護局正在籌建,所以暫時沒有出現在授銜名單之中,但是也預留了位置。

特戰部三大部門首腦全部被授少將軍銜,由於是特殊部隊,所以他們的整編總參並沒有公佈,延續以前特事特辦的原則進行。

各主要將領的授銜宣佈完畢之後,其他各級的授銜名單會發放到各軍團總制以及各部門首腦手中。總體的原則就是,營一級的副職以及參謀長授准將軍銜,營下屬的都指揮使和上一級的副職軍銜相等,職務有上下級關係。都一級爲校尉軍銜,衛一級爲都尉軍銜,旅一級爲副尉軍銜,而副尉以下的設爲士官,分一二三級。士兵也開始分等級,從最低等的列兵到正兵再到上等兵。這樣就構成了從普通士兵到最高層將領一整套完整的體制。而且天策軍以後的津貼也會按照這些等級進行分級區別發放,以促進各級士兵和將領的上進心。並且特別規定,義務兵入伍三年內如果沒有升任一級士官,到期之後自動退役。達到士官標準的可以享受職業兵每月固定薪水的待遇。

在授銜完畢之後,後勤部開始發佈最新軍服的樣式,這種借鑑了後世軍服樣式的形式軍常服讓在場的所有人開了眼,不同於這個時代衣服的繁瑣,簡簡單單的對襟鈕釦配上各式口袋和掛扣的上衣加上簡約的褲子,成了天策軍最新的制式服裝,而且對於天策軍的盔甲、兵器的尺寸、重量大小等等後勤部都開始制定統一的樣式,展示出來讓這些將領瞭解。

按照後勤部的計劃,全軍將用一年的時間將除了飛鷹旅和玄影衛之外的所有軍隊的軍服、盔甲、兵器等等全部置換,達到全軍裝備高度統一的目的,以節約後勤軍工成本。淘汰下來的兵器全部回爐,雖然一次性開支比較大,但是長此以往對於後勤節約成本,大規模製造有着極大的作用。

隨着這些措施的頒佈,也讓在場的所有人認識到,天策軍這一年的修整實際上就是在協調內部,整頓戰力,完成整個內部的編組,激發出最大的戰力。估計來年的戰爭會很大,三十多萬人的常備軍這是要一統天下的節奏。想到這裡所有人的眼中都閃耀着熱切的光芒。

而且在隨後的後勤部頒佈的後勤人員調整計劃書中,對於後勤部軍需處的調整也讓大家看到不同以往的輜重補給方式的開啓。往常那種直接輸送糧食到前線也改成了因地制宜的變幻物品,最大可能的採購半成品比如說各色罐頭來替代牛羊肉製品;沿各直道設置補給兵站的方式縮短供給距離等等。這樣後勤部軍需處的人員也從之前的近十萬人一舉減少到了不到三萬人,並且按照李玄清的指示開始成立專門的運輸公司,由後勤部主導,尋找合適的商人蔘股,這種新式的連名字都是李玄清專門取的機構開始在隨後的幾年內伴隨天策軍走過了華夏大地的山山水水。

後勤部的所有計劃全部公佈之後,也讓岑天時認識到李玄清的軍部調整已經基本完成,減少非戰鬥人員的數量換取野戰部隊的數量提升,這對於建立一支高效快速的後勤部隊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所以對於此項計劃當即表示全力支持,對於後勤部退役人員民政部也會酌情安排,保證軍隊退役人員的生活保障。

接下來李玄清着重強調了兩點,其一就是軍隊不得干涉地方政務的原則,對於現在存在的每年地方政務需要軍隊配合的也讓總參下達指令作爲一種常態工作,地方如果需要駐軍配合需要提前向各民政部申請,由民政部和總參協商之後由李玄清簽發命令執行,緊急情況下駐軍可以參與特殊事務,但是絕對禁止軍隊把持地方政務,並且爲特殊情況規定了期限,到了期限之後必須無條件執行命令。

其次就是全軍各級將領必須分批次進入講武堂也就是馬上更名爲軍事學院學習,學習計劃和期限由總參制定並公佈,而那些立功之後提拔的新進人員更是強制性必須經過學習合格之後才能到崗上任。將這一條作爲軍隊工作的常態進行下去。這樣現有的將領能夠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新進的人員也能通過軍事學院的考覈。而且張天虎在此也代表軍事學院宣佈每年會按照計劃從各部隊招收特定名額的基層士兵或者士官進入軍事學院深造,剩餘部分直接招收社會上的青年子弟,爲軍隊提供新鮮的血液,促進軍隊的發展。

至此天策軍所有的制度體系全部確立,以後的工作就是在此框架內進行修修補補的工作了。對於這個時代對於武將封爵的做法,李玄清果斷捨棄了,封爵容易造成這些有功將領的後代失去上進心,而且在社會日益發展,教育條件日益普及的年代,這些人的後代本來就比普通人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晉升機會,如果再封爵那麼就失去了公平性。而且封爵本身也是阻礙社會發展的一個弊病,在工商業日益發展壯大的情況下,社會資源的分配正在發生着前所未有的劇變,墨守成規只能穿新鞋走歷史的老路,李玄清寧願自己摸索淌出一條新路出來。

“主公這是重新創立了一整套軍政制度啊。”岑天時不禁感慨道。

“軍政制度已經基本上確立起來了,後期的主要重點就是保證軍隊內部晉升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其次就是我們天策軍的戰法以及人才培養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原則,確保我們這支軍隊不被歷史潮流所淘汰,永遠成爲守護帝國的中流砥柱。”李玄清一臉的鄭重。

“請主公放心,軍事學院不僅會統計古今戰例進行分析傳授兵法武藝給學員,還會專門組織人員研究新式戰法,確保我們培養出來的將領保持着最高的技能領先。”李玄清的話說完坐在馬老三身後的韓遜站起身來拱手道。

韓遜的話聽在在場的將領耳中卻別有一番意味,尤其是靈武軍舊日的薛萬里、萬毅徐英等人,均是暗自點頭,算是放下了最後一份心思。

李玄清擺手示意韓遜不必多禮,道:“這裡再頒佈一條硬性規定,所有中高級將領都必須兼職軍事學院客座講習,尤其是那些經歷過經典戰役的指揮將領,必須第一時間寫下戰場紀錄,然後按照總參和軍事學院的安排給新生代學院講學,讓我們這些從血與火的戰場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時間傳給下一輩,也給軍事學院積累素材。將來軍事學院不僅有陸軍,還要有海軍,有些事情師兄可以提前行動起來,必要的人手或者幫助可以直接去找總參。”

“請主公放心,韓遜明白,必然竭盡全力。”韓遜拱手退下。

“好了,今天的會議基本結束,大傢伙當中有些人的軍銜可能和現有的戰績不太符合。但是沒有辦法,你們是天策軍第一代將領,此次授銜除了表彰你們的功勳,還有另外一重目的,那就是爲了你們現有的職務定下基本的軍階軍銜,爲後世做出一個模板,所以你們需要肩負起鑿空拓荒的責任。等到將來我們統一天下會重新授勳,到時候會讓大家都能如願。”李玄清站起身來笑道:“好了,會議結束,我請大家去得月樓去吃飯,今天我做東。”

這句話一說完大家鬨然大笑,一邊的薛萬里笑道:“主公請大家吃飯,早知道昨天晚上我就不吃了。我最近聽說了一個典故啊,叫做去吃別人的宴席需要遵循一條原則——”看了看周圍的侯勇和吳歡好奇的眼神笑道:“叫做扶牆進,扶牆出。”

“主公看來今天你可以要大出血了,我怕你這個月的薪水都要搭進去都不夠了。”旁邊的岑天時跟着笑道:“要不我去把民政部的人都一起叫上吧,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咱們就一起去吃主公的大戶。”

這句話一說出口在場的所有人都開始鄙視這位民政大管家,就連李玄清也跟着笑道:“看來我是不是考慮一下收回剛纔那句話?這個月我和巧兮的生活費啊,你們不能這樣無恥,要吃也要去吃民政部的大戶去,慕容家錢多。”

在長安的幾個人諸如薛萬里等知道這是巧兮那天說出的典故,頓時哈哈大笑。衆人很快就傳開了,帶着熙熙攘攘朝着得月樓涌了過去。那邊得月樓已經被巧兮提前包了下來,此刻正帶着百信幾人站在門口等着衆人過去呢。大老遠的徐天翔就笑道:“三嫂,今天人多,你錢帶夠了沒有啊,不然小心被人家扣在這裡當丫鬟了。”

“說什麼呢?誰扣巧兮姐姐了?”巧兮尚未說話,門內走出一個娉娉婷婷的美人,叉腰嬌叱道,正是在豐州的時候岑天時準備介紹給徐天翔的楊秋家的侄女——楊伏瑤。

徐天翔見到是楊大小姐,往日的總參謀長的氣質一下子縮回體內,腳步就開始往後退卻被後面的李天一和徐英一把架了起來,兩人一使眼色,後者笑道:“楊家妹子,要不把天翔押在這裡怎麼樣?”

“我看可以。”伴隨着楊伏瑤的嬌笑聲,衆人將臉色發紅的徐天翔架到了得月樓內。這場帶着粉色氣息的軍政宴會正式拉開帷幕。

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
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