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

“有沒有第十五營的消息?他們現在在什麼位置?”薛洋點了點頭問道。

“暫時不清楚,第十五營自從三天前在南下中州的路上最後一次傳遞消息過來就一直沒有後續消息。”暗衛答道。

“你派人去搜尋一下第十五營的消息馬上彙報。”薛洋皺了皺眉頭打發走暗衛之後皺眉道,“這傢伙不會打算在路上截殺王彥章吧?”

“報,大帥,後方大營傳來消息,徐英將軍已經於近日上午和張歸厚的大軍進行最後決戰。”後方隨軍傳令兵傳來了徐英的決定。

“立即傳令副都統和參謀長,第三營全軍立即加快速度,親衛隊立即執行哨探遮斷任務,隨時準備投入戰鬥。”薛洋眼睛陡然發出精芒,隨即開始傳達命令。徐英的決定意味着荊州決戰進入最後關鍵時刻,自己這一支遊離於主戰場之外的機動力量必須在主力尚未決戰之前分出勝負,將對方的機動兵團打掉,從而給參謀部提供最好的預備隊。

薛洋這邊決定加快速度緊咬着王彥章的時候,中州城外李陽已經指揮第十五營衝進了中州城,在猝不及防之下,經過喬裝打扮進入城內接應的鄭琦親衛隊牢牢的將中州城的城門守住,堅持到李陽的大隊人馬進入城中。雖然經過上次薛洋偷襲之後中州的城防加強了不少,但是距離主戰場幾百裡之外的優勢讓這裡的守將並沒有在白天將警惕性提高,被李陽果斷衝入城中。第十五營的士兵經過一天的廝殺成功剿滅了城內守軍,接管了大部分城內宣武軍儲備的糧草輜重和武器裝備。在拿下這些之後李陽和鄭琦火速將大部隊撤出城外,將中州交給了暗衛組織百姓進行協防,在將宣武軍的後勤物資當做賑災物資發放給了當地百姓之後,這些百姓果斷開始組織起一支像模像樣的隊伍接管了整個中州城的城防。

“命令部隊極速朝安州直道前進,讓玄影衛立即和大帥進行聯繫,就說我軍於明日在中州城西一百里處的大別山餘脈前出部設伏,希望大帥能夠適時引軍襲擊王彥章後路,我們兩萬人伏擊他五萬人,打一場殲滅戰。”李陽讓玄影衛去傳令之後立即率軍沿直道快速而去。

這邊還在等着打王彥章的伏擊,安州那邊此時卻已經正式開打,張歸厚雖然兵力是徐英的兩倍有餘,但是卻絲毫不敢大意,第三營雖然走了,但是徐英還在,這個在高原駐守一年多的原靈武軍宿將其本身就代表着一種威懾。果不其然,徐英在薛洋走後也開始放射出屬於自己的光芒,剛一開戰就直接命令自己的直屬部隊山地營作爲第一隊衝鋒,這支在藏北高原鍛煉出來的鐵血戰士幾乎是一邊倒的將張歸厚佈置在前鋒的部隊打散,迫使張歸厚提前將中軍的預備隊加入戰場才穩住了前鋒岌岌可危的局勢,但是即使是這樣依然被山地營一萬多人壓着打。

這樣一來的話張歸厚的兵力被山地營的實力拉低了,他手頭上的兵力也就瞬間被稀釋,在徐英將所有人馬全部壓上之後就沒有任何優勢,整個戰場形勢也由之前以少對多變成了僵持的狀況。見此情況雙方的主帥不約而同的率領自己的親衛隊加入戰場,以期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士氣從而扭轉戰局。

“張歸厚,你的死期到了。”徐英在衝過前鋒之後直接朝着張歸厚而來,而張歸厚和徐英打的也是同樣的主意,戰場之上如果主帥出了意外,那麼必然能夠達到崩盤的節奏,從而快速結束戰鬥。

“羅春,給我把秘密武器拿出來,到時候給張歸厚來一記狠的。”徐英見到張歸厚揮舞長刀衝向自己,忍不住冷笑道,跟着自己也衝了上去,“噹噹噹”三刀擋住了張歸厚勢大力沉的招式,“張歸厚,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火藥到底是怎麼用的。”說完之後立即撥馬後退,竟然是退出了和張歸厚的戰圈,只見此時聚集在徐英身後的十幾名衛士忽然手中舉起了一種奇怪的武器,猶如一根根圓筒子一般的管子一樣,對準了張歸厚,每個衛士不知何時間竟然舉着一根燃燒着的火把。

“大帥小心。”徐英衛士奇怪的舉動也讓張歸厚的親衛察覺到了異狀,急忙不要命的上前舉起手中的盾牌將張歸厚圍的嚴嚴實實,並且急忙開始後退。

“點火,發射。”他們後退,徐英可不會客氣,直接揮手開始點火,只聽見瞬間空中出現了“滋滋”的聲音,緊接着只聽得“砰砰砰”的聲音不絕於耳,一道道白色的煙柱猛然間出現在親衛的眼前,這種黃銅色的管子噴出一道道火焰,緊接着掩護着張歸厚撤退的那些宣武軍親衛猛然間一頓,那些護在身前的盾牌也在衆目睽睽之中碎裂,火焰帶出了一顆顆奇怪的彈丸,猶如光速一般擊穿盾牌將後面的宣武軍士兵打的人仰馬翻,而身處人去中心的張歸厚不知道是不是被擊中了還是被人推倒,也是跟着倒了下去。

“張歸厚,這一次你死定了。”徐英哈哈大笑,縱馬上前,長刀舉起在張歸厚瞳仁陡然放大之後狠狠揮下,一刀將張歸厚梟首,隨即被身邊的親衛提了起來。

“張歸厚已死,宣武軍立即投降,否則殺無赦。”徐英的聲音猶如滾滾天雷一般響徹戰場,親衛提着張歸厚的首級全場奔跑。這一記猛擊頓時讓宣武軍的士氣徹底跌入谷底,主帥被擊殺帶來的惡劣影響被迅速放大,而此時的天策軍再次祭出大招,炸藥包被後方的弩炮部隊迅速發射出來,劇烈的爆炸讓這些宣武軍再無一絲抵抗的勇氣,整個荊州大戰至此結束了主戰場的戰鬥,那些被徹底打散了士氣的宣武軍失魂落魄的放下武器,被天策軍的士兵一隊一隊驅趕到一邊的空地。

“羅春,這裡交給你,給你一萬人跟隨安州守軍處理俘虜的士氣,讓楊易儘快將這些人押赴北方編入他的隊伍,剩餘的人馬上集合隨我立即出發趕赴中州,支援大帥。”徐英下達完戰場命令之後顧不得剩餘的事情,將善後交給了參謀長羅春,自己率領以山地營爲主的不到三萬人的部隊火速開拔朝着中州而去。

徐英這邊結束的很快,但是中州附近的戰事卻還沒有正式開始,中州被拿下的消息就傳到了正在路上的王彥章那裡,對於這個消息王彥章倒是不意外,薛洋的思維自己這羣人能夠跟得上已經很好了,這個對手也是讓王彥章很佩服,打仗從來不拘一格,尤其擅長這種出人意料的偷襲,似乎從來不願意正面對打,這種讓敵人一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讓王彥章覺得自己的勇武和實力幾乎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

“啓稟將軍,我軍後方傳來消息,天策軍第三營的旗號在後方出現。”就在王彥章傳令加快速度衝向中州的時候,後方傳來哨探匆忙的彙報聲。

“後方?薛洋在後方?那中州呢?”王彥章有點疑惑道:“薛洋的速度難道還能比自己還要快?”

“中州於昨日淪陷天策軍之手,天策軍第三營的旗號在末將逃出來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王彥章身邊的一名將領不假思索道,“他們怎麼可能比我還要快?難道中州城他們都沒有進嗎?”

這名將領的話讓王彥章眉頭一展忽然有了主意道:“不要管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咱們儘快趕到中州。”

“既然你打算玩一個真真假假,那我也不好意思不配合。”王彥章邊走邊笑道,對於身後出現的情況不管不顧,對於他來說不管薛洋在哪一邊,只要打掉中州那邊的軍隊,那麼第三營和薛洋自然會老老實實出現在自己面前,這樣一來就什麼事都好辦了。

王彥章這一加快速度很快就讓他身後的薛洋感覺到了異狀,但是隨即薛洋就明白了王彥章的打算,對於王彥章的自信薛洋也是很無奈,這種沙場鐵將還真是什麼時候都相信自己手中的武器啊,不過這一次也不知道李陽設伏準備的武器到底能不能行。這種被裝備處命名爲“地雷”的武器只在河中大戰的時候試驗過一次,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行。

不過很快這些都被薛洋從腦海中抹去,傳來第三營開始加快速度依舊保持着和王彥章二十里左右的距離,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

而這兩人一前一後朝着中州而來的時候李陽也已經在大別山餘脈前出的位置佈置好設伏陣地。隨着火藥武器一件一件出現在戰場並得到運用,天策軍軍事學院也開始鑽研專業的戰法,並隨機傳授給前來進修的青年將領,讓戰場和理論保持着高度的契合。

“將軍,咱們也進入戰地吧。按照玄影衛的彙報,王彥章估計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應該抵達此處了。”鄭琦看了看時間,朝着在出神的李陽道。

“告訴兄弟們一會打起來就將第三營的旗號給我在山上豎起來,咱們要讓王彥章徹底分不清楚到底哪個纔是真正的第三營。”李陽帶着自己的親衛隨着鄭琦一邊走一邊吩咐道。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按照王彥章此時加急的速度一個時辰也就夠他跑出二十里左右的路程了,所以這處埋伏基本上算是在王彥章的眼皮子底下完成的,要不是薛洋此時在後方豎起了疑兵大旗,說不定還真的露出了破綻。不過有沒有破綻其實對於李陽來說問題不大,自己的目的就是告訴王彥章自己纔是薛洋和第三營,吸引對方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從而給身後的薛洋創造機會。

王彥章的隊伍果然在一個時辰之後順利出現在李陽的視線中,看着地平線附近出現的人潮李陽點了點頭朝着遠處設伏陣地的鄭琦點了點頭,後者原本一直在盯着李陽的反應,所以見狀迅速明白了什麼意思,開始做最後的準備。

王彥章的前鋒說話間就已經進入了李陽的陣地,但是卻毫無動靜,不過王彥章顯然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自己五萬人的隊伍薛洋頂天了也就一萬人,設伏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危險。

不過很快他就愣住了,隨着中軍大隊開始進入李陽的埋伏圈,鄭琦果然朝着身邊看着自己的士兵點了點頭,身後的旗手迅速揮動紅旗,一瞬間,這一排士兵迅速拉起了埋在地下導管內的引線,只聽得一瞬間原本安靜的地面忽然之間土石崩裂,爆炸聲此起彼伏,地面被炸開,翻開的沙石几乎在一瞬間化作暴力的武器四散飛出,將那些炸蒙的宣武軍士兵擊飛。

這一次李陽可是將手裡面儲存的幾百枚地雷一次性全部埋在了這條長不斷兩百丈長的路面上,幾百枚地雷一起爆炸幾乎是一瞬間颳起了一陣狂風,將王彥章的中軍大隊掃到了一大片,爆炸過後除了濃煙滾滾之外,一片哀嚎,無數的宣武軍士兵被炸飛,剩餘的也被餘波帶起的土石大飛。

“薛洋,你終於出來了。”宣武軍的慘狀讓王彥章反而鬆了口氣,讓身邊的副將迅速整頓兵馬,自己招呼前鋒未受影響的部隊迅速搶佔兩側高地,準備守住制高點然後反擊。

不過此時李陽一揮手,鄭琦那邊也再次開始出動,弩炮大隊的炸藥包被迅速扔出,與此同時第十五營的士兵也猛然間出現在兩次高地,大戰一觸即發。

“王彥章,既然你出來了,這一次絕對不讓你跑了。打掉你朱全忠這一次就該結束了。”李陽一笑,站起身來扯起了身後第三營的大旗,也宣告着這場戰役正式開打。

“轟隆隆”劇烈的爆炸聲吹起了號角,濃煙滾滾之下幾乎遮住了天策軍士兵的眼睛,呼嘯而出的箭矢成了雙方士兵最頭疼的武器,散射而出的箭矢差一點連李陽都被誤傷。

“親衛隊集中,咱們去找王彥章。”李陽微微一笑,看着身邊集合起來的親衛笑道。

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
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