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

“大海,讓人每隔十分鐘發射一枚煙火箭,催促安西兵團加速趕來,其他人跟我上,這是大食帝國的野戰部隊。”李三兒淒厲的嘶吼聲讓所有的飛鷹旅戰士開始凝神靜氣,之前散漫的氣息一掃而光。很顯然第三大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在任何時候這羣兵王都不會懼怕任何戰鬥,即使對面開過來的人數光是目視就超過自己數倍乃至於十數倍。

“乒乒乓乓”的槍聲此起彼伏,聽起來雜亂無章,但是遠處不斷倒下的身形卻讓李三兒點了點頭,在其他軍隊甚至天策軍正規部隊自己在野戰中都還以追求火力投射密度的時候,飛鷹旅這邊卻已經開始忠實的執行來自後世的新式戰術了。不在追求火力齊射而是追求有效射擊,所以這羣飛鷹旅戰士即使對方已經在快速朝着自己的陣地而來依舊在不緊不慢的朝着對方開槍,但是幾乎每一槍都不會落空,不到一千支步槍卻給對方帶來了極大地傷亡。

“貓頭鷹,給我拉響引線,炸翻這幫該死的,讓你們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李三兒看着對面的軍隊衝入自己佈設的雷場之後立即讓貓頭鷹拉響引線,只見原地猛然間無數團爆炸轟然響起,那些帶頭狂奔的騎兵的衝鋒勢頭直接被這連綿不斷的爆炸給徹底炸斷,無數人影和戰馬坐上了土飛機,在半空中解體然後四散而飛,變成犀利的武器形成二次傷害將後續跟進的騎兵再次擊落馬下。

“迫擊炮小隊跟進,不要斷,給我持續炮擊。”李三兒站起身來渾然不顧那些不是飛過來的流彈。對於他來說此時自己的陣地需要的就是連續不斷的爆炸一方面徹底將這些人吸引過來,另一方面也是用炮擊來彌補己方火力打擊的不足,畢竟說到用火力武器眼前的這些大食人在天策軍面前只是當學生的份,甚至連學生的資格都沒有。而自己的飛鷹旅則是所有天策軍新式戰術和新式武器最初的試驗者和使用者,幾乎所有武器的使用用法和戰術戰法都是他們摸索出來然後教授給各野戰部隊的。所以李三兒這邊瞬間就抓住了對方對於新式武器使用經驗不足甚至而言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手中的這些前膛槍進行攻擊,雖然手上端着是火力武器但是用的戰法卻還是老一套,冷兵器時代的戰法套上火藥武器在飛鷹旅面前一下子被徹底打蒙了。無數的天方教徒軍隊被飛鷹旅優勢的火力打得抱頭鼠竄,當李三兒將隱藏起來的一架轉輪機槍亮出來參與開火之後,這場屠殺就再也無法避免。而在龐令明率領的安西兵團一個營的主力部隊趕到之前的這持續了整整半個多時辰的戰鬥卻給了參戰雙方不一樣的深思。飛鷹旅事後帶回去的經驗則是要求總參應該加強一線步兵的火力支援力度,特別是小股部隊的火力支援。李三兒的這份報告送到李玄清案頭之後也促使他下定決心讓秦耀抓緊時間開發輕機槍,同時改良轉輪機槍,將其依靠轉輪帶動槍機和供彈的方式逐漸變成後世主流的供彈模式。所以當全新的輕機槍加入天策軍現役武器的行列的時候甚至就連最保守的軍中將領都開始暢想大唐的腳步停到地中海沿岸的場景。因爲在輕機槍普及到最基層作戰單位之後,天策軍的火力投送力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根本不是那些還停留在前膛槍時代的大秦和大食可比的。由此李三兒的這一戰雖然讓第三大隊帶來了近半的傷亡,但是給天策軍卻帶來了一場巨大變革的契機,甚至更重要的而言給大唐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這也是爲什麼在李玄清看到李三兒發回來的這份報告之後幾乎是一刻不停的讓玄影衛傳訊撤回河西修整的飛鷹旅第三大隊全體返回長安,一方面給他們的功勞進行表彰,慰勞這些昔日跟他一起完善特種作戰的功臣愛將,另一方面則是更多的要和李三兒詳細瞭解這場戰役的過程,明確讓這些身處第一線的將士來輔助自己做出研發輕機槍的決定。因爲在轉輪機槍出世之後實際上李玄清基本上已經不想再加強陸軍的火力了,一方面大唐潛在的對手和自己之前那巨大的代差,另一方面也不想過多的干涉軍工的自主發展。但是一方面轉輪機槍被秦耀自行研製出來,另一方面這位昔日的愛將居然提前這麼早將班組支援火力的概念帶到這個時代,這該說實踐永遠都是發明創造最好的催化劑。自己沒有去主動推動,但是不論是秦耀還是李三兒都是自覺自發的在提出後世經過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經典武器和戰術。

而作爲戰爭的另一方,雖然被李三兒憑藉千餘人的隊伍加上層出不窮的戰術和強力武器的支援死死地擋住了前進的步伐,而且在轉輪機槍的瘋狂火力輸出傷亡慘重。但是大食人在應變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上比起北方的大秦要好很多。在被龐令明的安西兵團抽冷子直接從側面打敗。但是在這場雙方點到即止甚至可以說在龐令明率軍抵達之後主動撤軍但是被對方追上來打敗的戰鬥讓大食人再次嚐到了和大唐對戰的苦果,但是大食人卻也真正的從不斷的傷亡當中察覺到了天策軍作戰的精髓所在,在戰後甚至主動派遣了總數兩百多人的軍事代表團來長安請求大唐帝國開放軍事學院給他們的子弟進入學習。而一向對於軍事技術和戰術持保密態度的李玄清和總參卻同意了這一請求,雖然讓韓遜領銜的軍事學院開始改革,分開內院和外院,但是在外院,也就是基礎戰術講解和指揮體系教育這些領域,大唐真的做到了一視同仁,將軍事戰術指揮和李玄清從後世帶來的軍事指揮體系等基礎知識全部公開開來,由此也推動了大食和隨後聞迅同樣派遣貴族子弟前來長安的大秦的軍事發展,雖然軍事學院那邊爲每一位交流生開出了一年二十幾萬唐幣的學習費用,但是不論是大食還是大秦對此都是絲毫不顧。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李三兒見到對方的人數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密集的時候臉上的擔憂之色也是越來越濃。倒不是這位百戰不死的飛鷹旅頂樑柱之一此時害怕而是在對方人數越來越多之後一旦自己被包圍那麼對方就有足夠的人手和精力去追趕已經離開的商隊,要知道那些商隊此時可是根本沒有自衛的能力,被這些人追上的話那麼自己一番辛苦努力加上玄影衛前前後後費時半年在耶路撒冷的佈置將徹底化爲烏有。所以李三兒此時做出了一個極爲大膽的決定,後來也被譽爲徹底改變了這場奇怪的戰爭結局的決定。

“老九,帶着九隊和三隊做好準備,掩護迫擊炮分隊給我殺上去,守住一刻鐘,我要用炮彈製造一箇中心開花。”李三兒奇怪的戰術命令下達之後卻沒有引起絲毫的質疑,老九聞言立即起身怒吼,三隊和九隊的飛鷹旅戰士幾乎在瞬間起身,瞬間形成了一個作戰隊形躍出戰壕,在行進當中幾乎沒有絲毫的停頓,半彎着腰極速前進的同時,手中的步槍還在一刻不停的噴吐子彈,一枚枚子彈飛速衝出槍膛之後也在帶走一條條生命。對於這羣兵王來說,就算是行進當中開槍,命中率絲毫沒有下降多少,而隨行的迫擊炮分隊五門迫擊炮和不斷運送炮彈上前的隊員協助之下快速脫離陣地約五百米左右,那裡是一個稍微隆起的小坡,超出地面平均高度不到二十米,但是卻讓李三兒選中建立了一個犄角陣地。老九帶着人衝上突破之後立即開始掩護炮兵開火,手中不斷扔出的手榴彈組成了一道持續不斷爆炸的火力網將那些追蹤而來的天方教徒直接全部炸飛。而趁着這個機會三隊和九隊飛鷹旅戰士也紛紛依靠着原本就有的碎石開始轉身反擊,此起彼伏的槍聲讓第三大隊有了一個側面打擊對手的陣地,雙方互爲犄角的勢頭一旦形成瞬間讓李三兒所在的主陣地壓力一輕,而趁此機會轉輪機槍也開到了最大的發射速度,子彈組成的金屬火力網讓那些參與攻擊的天方教徒甚至在此時根本不敢靠近第三大隊的主陣地,攻擊勢頭爲之一挫。而李三兒讓老九前出的這個辦法也對方此時有點投鼠忌器,短時間內難以抽出優勢兵力多方向攻擊。

“看樣子這一招也撐不住多長時間了。安西兵團這幫傢伙到底什麼時候能到?”李三兒見到自己手下的兄弟已經不斷開始有傷亡出現也是喃喃自語,果然人數達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前膛槍這種已經被自己淘汰的武器都能威脅到自己,飛鷹旅將士雖然能夠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但是正面作戰從來都不是自己的主場。

“大海,再發射一次煙火箭,這幫安西兵團的小崽子再不來的話咱們兄弟們都要折在這了。”李三兒一揮手身邊的助手兼任衛士的一名士兵彎弓搭箭一枚燃燒着長長的五彩煙柱的煙火箭瞬間升空然後朝着遠方急速而去,那持久不散的五彩斑斕無一不在表明目前戰場形勢的焦急,而這一切也在告訴對方的大食人,自己面對的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武裝。擁有五彩煙火箭的軍隊普天之下只有來自東方的那個大國的正規部隊,之前對方的天方教徒可能沒看清楚,但是這一次那五彩斑斕出現在天空的時候卻讓所有人都明白了這一小股部隊的身份所在。

而在此時李三兒這邊不斷催促援兵上前的時候,遠處的耶路撒冷城內也到了最後關頭,十字軍衝入城內一場大災難就此在城內展開。殺紅了眼或者說心頭的慾望能夠滿足的時候,這羣原本就是地痞流氓組成的軍隊化身惡魔,廝殺、搶劫、強姦幾乎人類所有的醜惡在此時在這座號稱宗教聖地的聖城中遍地都是,無數的士兵加入了這場罪惡的狂歡,甚至連帶着城內的不分原住民也加入其中。而此時原本安靜的天方教居民區,一股強烈的風暴逐漸成形,大食帝國在此地埋下的後手雖然姍姍來遲,但是終究是來了。身着綠色長袍的教徒揮舞着長刀讓這場聖城之爭出現了另外一種契機,只不過這種契機在外援意外被李三兒的飛鷹旅大隊擋住了之後,大食人的後手比起十字軍顯得異常單薄。

“該死的,你們總算是來了,再不來我就該宣佈突圍了。”李三兒的煙火箭形成的五彩斑斕尚未消失,空中忽然出現了另外一道斑斕而且五彩火箭劃過戰場之後那股急速擴大的煙柱表明,援兵已經進抵跟前。

“老大,大食人開始撤退了,你看他們的後軍已經開始改變方向了。”大海手臂被一枚流彈蹭了一下,但是他卻絲毫不介意跑到李三兒身邊道:“看樣子對方的決斷很快啊。”

“他快就能走得脫?你馬上帶着所有人,算了,咱們人少,追上去也攔不住他們。馬上救治受傷的兄弟。這米尼彈可是個殺器,不要耽擱。”李三兒遠遠的看了一眼東方那邊揚起的沙塵有點無奈的看着這幫子如此果斷再見到己方援兵出現的一瞬間立即開始撤退的大食人,放棄了上前糾纏的打算。正面野戰本來就不是飛鷹旅的作戰範疇,再說就這不到千人的兵力上去了也纏不住對方。但是這場戰鬥還是讓李三兒陷入了沉思,甚至將後續事宜全部都交給了副手大海,這場戰鬥似乎很奇怪啊,對方的心思難不成和自己一樣?不然的話爲何正規軍非要打着教衆的旗號?

想到這裡李三兒忍不住看了一眼遠處依稀可見的耶路撒冷的方向,那地方已經有好幾處在不斷冒出濃煙,應該是什麼建築物被點燃引起的。

“算了,那裡又不是我大唐的城池,再說耶路撒冷這場瓦舍大戲到現在應該是真正開始了。”李三兒喃喃自語,雖然猜到了對方大食人的打算,但是卻沒有料到自己當初的那一槍讓大食人原本的如意算盤就此落空,甚至一度影響到大食人既定的戰略規劃。

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
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