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

“立三,立即率隊給我往前衝,目標瓜洲城。”清水河河源,原本被緊急抽調到天策軍後軍擔任阻擊任務的李立三和他手上三萬被打亂了編制的部隊還沒準備好就收到了萬毅的緊急命令。在萬毅看來自己能夠收到瓜洲那邊傳來的消息那麼在半路上的曹仁貴一定也猜出了王厚純在城內幹什麼,此時如果曹仁貴回援,就憑張勝手上的部隊根本無法應對十萬大軍的衝擊,所以幾乎就在李天一那邊準備給突圍的回鶻人繳械的時候他也來到了李立三身邊。

“不要管編制了,告訴下面的兄弟們,只認衣服不認人,各級將領就近收攏身邊的士兵邊開拔邊整編,你們務必在曹仁貴攻打瓜洲城之前趕到,然後不要管那麼多給我打。”萬毅打發走李立三之後匆匆趕到劉璇這邊,想着是不是可以繼續抽調部隊增援瓜洲,卻發現此時主戰場之上剩餘的回鶻人已經被切割成一部分一部分,取代火炮作爲近距離支援武器的手榴彈成了天策軍攻擊時最好的武器。這種後勤部送來的最新是的類似於木棍一樣的東西說起來比步槍還好用。對於剛剛從冷兵器轉變過來的天策軍而言,這玩意其實和之前用過的暗器什麼的差不多,戰場之上雖然用的不多但是是個人都會給自己整一點保命的武器。只不過這些部隊反應很好的手榴彈在李玄清眼裡其實是個半成品,原本他想仿造的是後世的那種長柄手榴彈,至少簡單容易威力還不錯。但是鑄造外殼的生產線的技術條件達不到後世的水準,無法在彈體制內嵌入更多的附屬傷感破片和鋼珠。雖然李玄清看不上眼但是飛鷹旅試用之後的反響還不錯,秦耀在得知西線那邊經常出現己方陣地被對方騎兵衝破的境遇之後立即生產了一批送了過來。剛纔陣地戰的時候很多士兵一緊張就忘了用,此時纔想起來。事實上不光是士兵,就連萬毅這樣的高級將領都忘了自己其實還有這款近距離步兵支援武器。

“你在這邊,我去看看高思繼,看看他們的騎兵戰鬥力還有多少。”萬毅點了點頭,此時戰場不需要他這個最高將領,各部可以自行決斷,所以和劉璇打了個招呼之後帶着親衛繞過戰場去尋找高思繼兵團的指揮中軍。相對於主力兵團需要負責三個方面合圍,後軍的高思繼雖然兵力少但是隻需要一個方向攻擊,其實任務比起薛萬里他們要輕鬆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從草原長途奔襲過來的,幾乎都是一人雙馬甚至是在剿滅了南部達韃人之後都開始一人三馬的配置了。高思繼此時已經開始收兵了,因爲前方戰場雖然一片混亂,但是天策軍主力部隊卻不斷切割回鶻騎兵,剩餘的三四萬人根本沒有什麼還手之力,此時兵力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將軍,大帥的旗號過來了。”高思繼原本打算讓親衛去傳令各部逐步收縮但是身邊傳來了親衛長的聲音傳來,萬毅的帥旗朝着自己這邊快速而來。

“走,隨我去見過大帥。”高思繼心裡一動,萬毅此時過來難不成還有什麼任務不成,要知道他是一軍統帥,掌控西征集團軍幾十萬人,此時戰場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是也不能隨便亂跑。所以高思繼幾乎是一邊去迎接一邊吩咐周圍的人立即警戒。

“大帥,末將高思繼前來報道。”高思繼上前一步翻身下馬朝萬毅行軍禮參見。

“高將軍,你馬上抽調兩個營的騎兵立即出發朝東去追趕李立三,助他一臂之力,清除瓜洲城外的歸義軍。”萬毅也沒有多和高思繼解釋,只是讓他立即抽調騎兵去配合李立三圍攻瓜洲城外的歸義軍。這樣一來五萬人的天策軍必然可以拖住曹仁貴。

高思繼本來就是名將,雖然猜不出來具體發生什麼事情,但是萬毅親自過來調兵說明那邊肯定發生了大事,所以直接讓副將烏斯爾立即率本部兵馬快速跨馬而去。

其實就在萬毅讓高思繼派兵的時候王厚純在瓜洲城牆上也是面色凝重,這個計劃本來就是他一手策劃自然清楚風險在哪,所以幾乎就在張勝將城內守軍降服的那一瞬間直接命令安西營全營人馬上城牆,並且讓司馬道信帶着自己的手下看押這些投降的人員。畢竟司馬道信之前和他們屬於同一陣營的,其中有幾個將領關係還很不錯,趁着這個機會王厚純讓他想辦法讓這些人勸說他們真正歸順天策軍,歸順大唐。

“次長,果然是高啊,這麼快就拿下瓜洲城了。”張勝見到王厚純站在城樓上盯着外面的夜空,上來笑道:“今天打得太過癮了。”

“過癮?待會有你過癮的。讓你的人馬立即全力在城樓之上戒備,將你帶進城的所有武器全部搬過來,還有歸義軍的收城的牀弩什麼的,你們能用多少就搬過來多少吧。”王厚純搖了搖頭,似乎在仔細傾聽夜空中的動靜,聲音都變得異常低沉道:“另外在其他三面城牆各佈置少部分人馬警戒,曹仁貴馬上就要來了,做好準備吧。”

“曹仁貴要來?”張勝一聽馬上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所以也不多言立即安排人手去其他幾門戒備,同時指揮部分司馬道信的郡兵將歸義軍的那些收城器械都搬了出來,不管有用沒用先搬出來再說。

張勝剛剛做完這些,還沒來得及讓手下的人馬稍微歇息一下,城外的地平線就出現了點點的火星,就聽到王厚純的聲音傳來道:“這曹仁貴還真是不一般的小心啊,看樣子師兄那邊的佈置應該是用不着了。”自言自語一句之後道:“張勝,記住你的人馬必須堅持兩個時辰,大帥那邊的援軍估計也就在曹仁貴身後,咱們能不能守住瓜洲城就看你的人馬能不能頂住這兩個時辰了。”

“次長放心,只要我張勝還沒死,瓜洲城曹仁貴就奪不走。”張勝獰笑一聲之後立即抽調自己的親衛去處置那剛剛搬上來的十幾張牀弩,而王厚純而將自己的親衛留在城牆上準備隨時放炸藥包支援,雖然只剩下十幾顆,但是在最危急的時候這些炸藥包必然可以成爲殺傷歸義軍的利器。

王厚純對於區區守城戰沒有多少興趣,如果不是剛剛收復瓜洲,而且內部還有俘虜的話,他根本不介意讓張勝出去先打一陣,挫傷曹仁貴的銳氣讓他看不出城內的虛實,先熬過這兩個時辰再說。但是現在的話只怕張勝的部隊一旦出城內部肯定會出大問題,甚至司馬道信自己都有可能反覆。不過只要安西營的人馬在城內,司馬道信就必須乖乖的看押俘虜,王厚純其實倒是對於這個司馬道信挺有興趣的,所以將城牆扔給張勝自己處理之後直接帶着幾個人去找司馬道信。此時的司馬道信帶着自己的郡兵將投降的兩萬多歸義軍全部押送到城內的大營之中,士兵和將領分區看押,王厚純到的時候司馬道信正在帶着幾個身穿鎧甲的人在談心。

“司馬將軍,日子過得好自在啊,難道不知道如今這瓜洲城仍有危機在其中嗎?”王厚純見到這傢伙連酒菜都擺上了頓時明白這傢伙也算是用心了,不過王厚純卻絲毫不管不顧上前就是一句。

“我叫王厚純,大家請坐。”王厚純走過來之後也不理會周圍的幾個人都站了起來笑道:“酒大家就不要喝了,一會就要打仗了,到時候少不得需要幾位將軍幫忙一二。”

“打仗?瓜洲城內的戰事不是已經結束了嗎?”司馬道信不知道王厚純什麼心思,但是他明白一點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只怕在大唐軍中的地位極高,所以直接順着對方的心思開口問道。

“河源之戰我天策軍已經贏了。曹仁貴只怕是趕不上了,他現在肯定往回趕,所以現在需要你們幫忙頂住兩個時辰,天策軍主力部隊已經在後面追趕,現在關鍵就是這兩個時辰。幾位是否有心啊?”王厚純帶着淡淡的笑意,彷彿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眼神之中卻陡然發出凌厲的光澤。

王厚純的話一說完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司馬道信更是暗暗叫苦,正要說話卻聽到王厚純繼續道:“曹仁貴此戰必敗,瓜洲城已經是我天策軍的囊中之物。大唐對西北之戰也是順應大勢而爲。各位你們難道不想爲自己的家人搏一個萬世流芳的功勞?我也沒打算讓你們上城牆和歸義軍廝殺,只需要做好後勤服務就好,到時候你們的功勞會單獨計算。”

“不知將軍需要我們做些什麼?”王厚純的話顯然讓這些人心頭都在思索,其中坐在司馬道信身邊的一人問道。

“幫忙運送一下收城器械,然後就是帶着在城下堵住城門,別讓曹仁貴真將城門撞開了。剩下的你們也不要擔心,你們在擔心天策軍,其實我也沒有辦法對你們完全放心。說實在的曹仁貴如果一旦回來也就是意味着他們已經得知前線失利的消息,對於你們來說也能夠驗證我說的話。”王厚純直接一語道破大家的心思笑道:“守城戰馬上就開始了,你們好自斟酌吧。”

“司馬將軍,帶着你的人馬跟我走,是死是活就看他們自己的了。”王厚純也不理會這些人的反應,這麼多年的征戰經歷讓他對於此次大戰已經沒有多大刺激了,索性來點狠的,相信這些人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會想明白的,不過這個司馬道信倒是很有意思,聽到自己的話之後什麼都不顧直接拉上自己的郡兵四千多人全部呼啦啦的去協助張勝去了。

這一下子全部的看守全部都走了,一開始的時候那些俘虜倒是沒發現什麼畢竟剛剛被人家給繳械了,很多人都懵了,加上這些年歸義軍的處境也不好,士兵的待遇基本爲零,所以很多士兵基本上都沒什麼歸屬念頭,這當俘虜其實也不錯,這麼一會的功夫還有廂兵將吃的搬了過來,也算是歸義軍難得的夜宵了。

大部分歸義軍俘虜都是興高采烈的吃着飯食,但是有些人卻漸漸的發現出不對來,周圍看守自己的那些瓜州城的郡兵都不見了,只剩下那些廂兵擡着食物在自己周圍轉來轉去。沒有了看守這羣人也開始了自己的心思,大部隊主力剛走自己這羣人就丟了瓜州城,如果要是被曹仁貴逮到的話那肯定會全部被坑殺的。

“安將軍,你是我們這裡官階最高的,你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這些人聚集到安大武身邊,低聲道。事實上這些人此時的心思也是非常複雜,歸義軍的軍規他們自然是明白,所有那些想明白但是此時卻沒有圍攏在安大武身邊的幾名郎將想的就是這個道理,與其被歸義軍的軍規坑殺,還不如跟着天策軍呢,反正也沒聽過天策軍殺俘虜的事。

安大武剛要說話就聽到隱隱的傳來了號角聲和喊殺聲,“諸位聽到了吧?曹大帥那邊已經率軍打過來了,城內的天策軍雖然戰力強勁,但是兵力卻不足,加上司馬道信的郡兵也纔剛剛一萬不到,絕對不是曹大帥的對手。大傢伙如果聽我的那就想辦法從這裡衝出去,然後和曹大帥裡應外合將瓜州重新收復纔是正理。”

不過在安大武這邊在商議的時候司馬道信之前找的那羣將領也討論出來了結果,他們在看到司馬道信頭也不回的跟着王厚純走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了結果,只不過這幾人想的更明白的就是,他們要想跟着天策軍混出一番事業就不能像司馬道信那樣,畢竟司馬道信已經交過了投名狀。

“楊郎君,咱們該如何?按照剛纔那位王將軍的意思去協助守城?”其中一人問道,這羣人統一了意見之後就開始想着該如何行動。這幾位都是郎將的身份,也是之前府兵制的折衝府的主將。

“王將軍的意思是守住城防兩個時辰,現在都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了,才響起喊殺聲,說明曹大帥的兵馬纔開始攻城,我想天策軍他們肯定能夠頂住的。我們過去現在作用也不大,還不如解決了此地的麻煩呢。”那位楊姓的郎將搖了搖頭,指了指身後的俘虜營意有所指道:“此地這麼多俘虜現在司馬大哥的兵馬也都出去了,如果沒有有力的兵馬看守的話只怕天策軍這邊會出現大亂子。哥幾個立即去召集各自的屬下然後守住各處制高點,一旦有人發動叛亂立即頂上去,咱們的榮華富貴就靠今天這一出了。”

“好,既然楊大哥決定了咱們兄弟幾個就幹這一出了。”之前剛纔開口的那位郎將一拍手苦笑道:“可是咱手上也沒趁手的兵器啊,這幫天策軍也太狠了,什麼都沒留下。”不過他話還沒說完身邊一直在忙活的廂兵忽然放下手中的飯食擔子,道:“幾位郎君,在下天策軍玄影衛,兵器都已經送到你們身邊了,召集人馬跟我來。”

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
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