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

“通知炮兵營立即去前線佈置雷場,密度要大,把咱們帶來的地雷全部都埋上。”陳凡見到炮兵營的陣地佈設完畢,開始吩咐他們抓緊時間不知雷場。其實地雷被李玄清搞出來之後因爲技術因素和攻防雙方的態勢,所以用的條件不多。但是在步槍裝備之後,地雷的技術也革新了一代,已經可以作爲正式武器列裝部隊了,加上騎兵槍目前進展不大,所以騎兵還是裝備了唐刀,不過也都是人手一槍,方便他們隨時隨地下馬作戰。而此次所有騎兵都變成了步兵參與陣地戰也是這個因素。

陳凡對於地雷倒是研究的不少,這和他本身就兼任炮兵營的總制有關,而且按照總參目前的規劃,最遲於明年炮兵就會從步兵輔助部隊中獨立出來成爲和騎兵、步兵並列的技術兵種。所以陳凡親自指揮炮兵營的士兵將沿着戰場五里以外的地方埋設了整整三百米寬長度有五六裡的龐大的雷場,就是想着在炮兵打擊之前利用地雷給予對方的騎兵部隊以巨大的打擊。

陳凡的動作讓隨後趕來的葛存周和陸翊等人心驚膽戰,這麼寬的雷場只怕需要埋下近十萬枚地雷了,如果一旦炸開……李飛雪只覺得後腦勺都冒出一陣冷汗,看着這位統帥的目光都變了。倒是陳凡恍然不覺,不斷指點炮兵在埋設點之間標出安全通道,不論哪個時代地雷都是最頭疼的武器之一,一旦稍不注意就會變成殺傷自己的武器,所以陳凡不由得不認真對待。

不過陳凡在達靼邊境戰場佈置大殺器的時候長安的大本營也傳來了另外一個好消息,豐州鐵路線在緊張施工了三個月之後,第一期工程已經快要完工了,因爲考慮到西北需要,所以豐州鐵路第一段選擇施工的不是東線,而是西線,也就是從豐州抵達靈州的鐵路線。這裡的區域可以說是大唐帝國最早的工業基地,也是擁護李玄清最堅實的地區,再加上張全覆在三封和磴口等地多年的植樹造林,已經基本上固定了定遠城附近的流沙,所以在從賀蘭山運來了海量的碎石鋪地之後鐵軌順利鋪設,而且進展很快,豐州和靈州兩線開工,現在已經在定遠城附近準備交匯了。

“皇上,這次建築公司可是廢物利用到了極致啊,賀蘭山打山洞和炸山帶來的衆多碎石全部運到了鐵路沿線當做了地基使用。而且這一次還誕生了一個新的行業,很多采石場都開工了,西北地區的火山石還是很多的,現在的混凝土行業可是很緊俏啊。”岑天時一大早就找到李玄清彙報好消息。

“豐州和主要鐵路線聯成一體,對於豐州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李玄清點點頭笑道:“而且最重要的是關中物資可以通過靈州直接轉運到草原,豐州的工商品也有了出塞的通道,對於整個帝國的交通聯動有着深遠的影響。”

岑天時走後,巧兮看到李玄清將豐州和靈州之間鐵路線畫到了地圖上,頓時笑道:“大哥哥這條線好像前世也有,但是是哪條線呢?不過咱們現在修建的這條鐵路線比起後世難度可是小了不少了。”

李玄清點點頭,放下手中的炭筆道:“比起後世自然是小了不少,咱們這個時代自然環境比起後世可是要好得多了,烏蘭布沙漠比起後世可是小了很多,也沒有越過賀蘭山,相反還被咱們給堵住了。”頓了一下轉了一個話題道:“我是在想,咱們的豐州基地在有了鐵路之後會不會超越渤海灣成爲帝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啊。”

“那是肯定的,豐州地理位置特殊,加上是天策軍的起家之地,很多人都把那裡當成了帝國的龍興之地,就連慕容三哥他們也是將家族的主要工業產業放在豐州,何況其他幾大家族呢?而且豐州工商界自從跟着咱們打天下,早就積累起了睥睨江南地區的實力,他們在豐州開設的各個企業在全國的影響力都不會小的。更何況咱們工業集團和裝備處設在豐州地區的大型製造基地,這些都不是其他地區可以比擬的。”巧兮接過話茬道:“而且長此以往豐州人也會比其他地方的人對於工商業更加的敏感,塞上明珠將真正的發揮出自己的光亮。”巧兮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豐州地處草原和內地的結合部,未來如果大規模開發草原,那裡將更加的重要,特別是此次直道的修建必然極大的帶動草原和內地商業往來,豐州必將佔據極大的優勢地位。

“大哥哥,咱們不去看看豐靈鐵路的合攏儀式嗎?”巧兮見到李玄清還在沉思自己的話,走過來搖了搖他的手問道。

李玄清搖搖頭,伸手攬過巧兮的香肩,往長慶殿的外面邊走邊道:“這一年裡你陪着我東奔西走的,也沒有過過幾天安生日子,如今快到年底了,咱們哪都不去了,就呆在長安,帶着小天啓,享受幾天家庭生活。”

巧兮被李玄清說的俏臉微紅,輕輕的靠着李玄清的肩膀柔聲道:“大哥哥,巧兮不辛苦,咱們一步步走來,離理想也越來越近了,巧兮覺得很開心。就是覺得對不起小天啓,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咱們都不在他身邊。”

“明年咱們給他找個早教老師如何?”巧兮看着李玄清滿眼的柔情,微微一動,歪着腦袋問道。

這個時代早教的概念太超前了,也就只有他們夫婦之間談話可以說這些,其他人要是知道這些詞估計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李玄清輕輕問了一下巧兮搖搖頭道:“現在哪有早教老師啊,實在不行咱們自己給他當早教老師吧,抽時間我回憶回憶這兩歲大的孩子後世都該學點什麼。”

“說的也是,如今哪來的早教啊。”巧兮也被自己的話給說愣了,隨即笑道:“沒有的話咱們就自己來,早點給他啓蒙,說不定還能帶着他出去走走呢,多見見世面,這樣將來不會成爲紈絝子弟。”

李玄清夫婦這邊說着如何給小天啓做啓蒙教育的時候定遠城那邊兩邊修建的鐵路也到了最後的合攏階段,身臨現場的豐州布政使和靈州布政使兩人聯合主持了合攏儀式,數以萬計的工人將最後的一里長的鐵軌和枕木快速鋪設好,一段段的鐵軌開始成型,而無數的鉚釘和最新式的螺絲釘也開始安定軌道,完成這最後的儀式。

也幾乎就在同時,第一輛在豐州完成組建的火車也在豐州火車站完成組裝,並且按時從豐州開出,首次搭載的全部是豐州地方政府的高層以及工商界代表,只聽得一聲隆隆的汽笛聲和咣噹咣噹的聲音響起,白色的霧氣和滾滾的濃煙也開始從眼前的火車頭上面噴吐而出,這列火車開始從豐州火車站開出朝着西面而去。

儘管如今火車在大唐帝國已經不是稀奇的物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見過,那些有幸被選來的百姓代表則更多的對於腳下不斷加速前進的鐵傢伙好奇不已。倒是豐州工商界的大佬坐在位置上沒有對火車好奇,反而是相互之間商談鐵路對於豐州的意義。

“耶律兄,豐靈鐵路通車,你們家在西北的生意可要更加紅火了,豐州本部生產的商品可以通過鐵路直接運到河西,這樣一來獲利肯定更多啊。”慕容瀚海的大哥慕容重楓看着自己對面的耶律家的二公子耶律齊笑道。

“重楓大哥說笑了,我耶律家哪能和你們慕容家相比啊。我聽說飛雪妹妹最近和徐家走得很近,難道是準備聯姻嗎?”耶律齊對於自己的父親佈局西北的戰略也很得意,不過眼前的慕容家可不是他們家能夠比擬的,雖然同爲五大豪商,但是耶律家和慕容家還是有差距的。只是眼前的慕容重楓卻是個異類,對於經商出世並沒有多大興趣,反倒是喜歡到處旅遊,這些年來家業都扔給了妹妹慕容飛雪,自己倒是天南海北走個不停,一年到頭沒幾天在家。

“重楓大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上次又到哪去了?”耶律家和慕容家關係不錯,耶律齊所以纔敢和慕容重楓開玩笑,拿慕容飛雪開玩笑。

“去了一趟日本,看了看那邊的風土人情。”慕容重楓的話讓耶律齊嚇了一大跳,這遠航日本原本以爲只是徐興夏徐家獨自去的,沒想到這傢伙也不聲不響的走了一趟,難怪那一段時間慕容飛雪幾乎天天和徐興夏待在一起,趕緊他兄長也跟過去了啊。

“日本好玩嗎?”火車還在繼續朝靈州開去,這一路上基本上已經走出豐州城的控制區域了,耶律齊和慕容重楓身邊的人換了一個位置坐在他身邊好奇的問道。

“不好玩,到處都在打仗,不過景緻倒還不錯,但是比起我大唐的氣象差得太遠,孤處海島,哪能和我大唐相比。”慕容重楓搖搖頭,有點不屑一顧道:“如今咱們大唐在皇上的帶領下是一年一個樣,這鐵路可是個要命的東西,一旦開通就會帶動沿線經濟的大幅提升,而且商品和人員的流動也會讓讓國家更加的安定。”

這輛收發列車在鐵路上行駛着,而定遠城那邊也已經完成了最後的工序,鐵路順利合攏,在一片山呼海嘯當中,兩省的布政使也敲響了鑼鼓,無數的鞭炮開始響起,定遠城一時之間沉浸在節日的海洋當中,年前完成豐靈線這也是鐵道司定下的最艱鉅的任務,原本按照鐵道司的規劃,根本無法在長金線尚且開工的時候同時開建第二條鐵路。但是鐵道司和建築公司應是分出一半的技術力量帶着從南詔那邊發配過來的戰俘利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六七百里的鐵路建設。不過爲了加快速度,中間的賀蘭山餘脈直接被這幫傢伙用炸藥包蠻橫之極的全部炸塌,包括之前的乞伏山都被直接炸斷,巨大的豁口之中兩條鐵路線直接穿山而過。

不過建築公司這邊也想好了後續的措施,在合攏儀式結束之後,大量工人和戰俘從定遠城搭乘從靈州而來的火車前往豐州,準備在年底下雪之間清理東面的道路障礙,爲明年開春以後的施工做好準備。不過他們也留下了一部分工人利用少量挖掘機將山體塌陷的部分徹底剷平,用水泥和石塊製造出標準的緩坡結構。

而大量工人和戰俘輸送到豐州以後,從豐州開出的或者則運載着大量的工商品和其他貨物急匆匆運往關中,部分在靈州卸貨,大部分送往關中然後分散到其他地方。而各地鋼鐵廠急需的焦炭也是急匆匆運出。這豐靈鐵路幾乎是剛剛開通就進入了滿負荷運轉。豐州的工業集團組裝的十七輛火車車頭和幾十個火車車皮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全部上陣。

就這樣,豐靈鐵路從豐州開出的是滿載着各種貨物的貨車,而從靈州啓程的則大部分都是後勤部訂購的隨軍物資,運送到豐州之後交由當地的運輸公司運往北方前線。

豐靈鐵路通車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時間傳到了長安大本營,李玄清接到通知之後和巧兮相視而笑,這黃河北岸的重重的一橫算是被自己畫出了一半了,剩下的就等着來年繼續。

“大哥哥下雪了。”巧兮拉着李玄清走出千秋殿,看着外面開始飄灑的雪花道:“大哥哥,陳凡四哥在草原那邊估計要難受了。”

“是啊,長安都下雪了,只怕草原上早就已經是大學漫天了。也不知道黠戛斯那個新上位的汗王是不是腦子壞了,大冬天的打仗。”李玄清也是無奈,雖然說黠戛斯人經年在西伯利亞這樣的寒冷氣候中長大,但是大冬天的上陣打仗他們難道這麼有自信心?

不過也就在李玄清和巧兮皺眉的時候,在達靼邊境靜靜等待了十來天之後終於等到了黠戛斯和達靼聯軍,但是此時已經是大學漫天。陳凡看着對面的陣陣馬蹄聲,悄無聲息的皺起了眉頭。

“大帥,大家都到齊了,咱們是否馬上開會?”劉毅看着陳凡眺望遠方,走過來問道。

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十七章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
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十七章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