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

劉璇一遍快速撰寫命令一邊點頭道:“大帥說的是,不過這一次大食帝國放着近在咫尺的薩法爾那邊不去支援爲何千里迢迢北上來薩曼和我們對峙呢?這不是捨近求遠嗎?不過還好如今副帥那邊已經擊潰薩法爾軍主力,只怕接下來南進兵團會提前一步完成佔領薩法爾的任務然後挺進波斯都督府舊地。這樣一來就等於在大食帝國南邊插上了一顆釘子。”

“皇上安排的西征任務的時候是讓我們第一步收復安西大都護舊地,然後等待國內國力發展的結果再說。”萬毅在劉璇撰寫好的命令上面一一簽字同時道:“這樣一來我們目前的任務就是收復薩曼。”

劉璇知道萬毅的意思,也知道目前國內支持西征軍打到現在已經是到了極限了,在鐵路和安西地區真正納入到帝國經濟系統之前西征軍的步法必然會隨之停止。不過萬毅和劉璇的想法不同,收復安西舊地對於老一輩大唐軍人來說已經是可以告慰先人了。至於開疆拓土——萬毅看了看身邊的劉璇,微微一笑。

“你去催一下副首相那邊,抓緊時間往南邊派遣民政官員和國民警衛隊南下接收,儘快讓南進兵團騰出手來,大食帝國也有可能會派遣第二路援軍,畢竟現在薩法爾人的王朝已經被我們打散了,他們來的話搶去多少土地就算是他們自己的國土而不是之前那樣的附庸勢力。”萬毅在劉璇出門的時候叮囑道。

事實上不光萬毅是這樣考慮的,此時身處前線的高斯繼也在擔憂這件事,所以在打下細柳州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找已經從鉢羅州啓程南下的司馬道信,讓他從速調遣官員和國民警衛隊南下接收細柳州。畢竟這裡是薩法爾王朝的王都所在地,裡面不僅僅有一個王朝百年積累的精華,更重要的是此戰之後,雖然張勝最終還是沒有追上哈里發所在的逃亡隊伍,但是王都被拿下之後代表着一個王朝從法理上已經滅亡,大隊的俘虜也牽制住了南進兵團的前進步伐,如果不是因爲軍隊本身也需要修整,估計就算是高斯繼坐得住,鐵良這些人也會坐不住了。

“副帥,最新一批的俘虜已經交給後勤隊押送回去了,但是我們細柳州附近仍然有五萬以上的俘虜,大隊人馬吃喝拉撒每天都是一件大事,消耗太大了。本來我們打算將城內的國庫給運回去補貼軍用的,但是目前看來這些糧食是運不走了。”秦空這幾天暫代民政事務,對於這一塊最爲清楚。

“司馬道信他們大概還有多長時間到細柳州?”高斯繼也知道大隊俘虜留在這裡無所事事不僅僅消耗巨大而且還容易引發事端,但是因爲人手不夠,後勤隊每次押運的俘虜人數是固定的,最近一次押運的人數達到三萬還是因爲高斯繼讓這些俘虜將國庫裡的庫藏給運回于闐,巨大的負重讓這些俘虜基本上沒有逃脫的餘地才這麼幹的,就算如此多大一萬兩千人的後勤隊還是一路上如臨大敵。

“預計應該是明天下午。”秦空道:“隨行的除了從於闐等地抽調的一百三十名官員之外還有國名警衛隊從內地調過來的四個都。”

“去通知鐵良和張勝來開會,我們不能浪費時間了。”高斯繼讓參謀去找來兩人之後道:“民政官員最遲明天下午會抵達細柳州,所以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收復整個薩法爾全境。重騎營留下一個營南下收復條支都督府,剩餘兵馬負責月氏都督府以西這片區域的掃蕩任務。安西兵團則以收復大宛和康居這些西北舊地爲主。”高斯繼看了一眼兩人道:“因爲路途遙遠,所以安西兵團立即出兵北上收復康居等地之後暫時派兵駐紮安息州邊境防止大食帝國從北方康居等地入侵。”

高斯繼的話讓張勝興奮的直點頭,連帶着和鐵良打招呼都來不及直接出帳而去進行準備,沒辦法,大宛康居這些地方對於他一個土生土長的安西人來說其意義實在是太大了,這些地方失落甚至超過安西其他地方,當年的大宛良駒,汗血寶馬在如今的國人心中只剩下遙遠的回憶。但是張勝在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高斯繼就是要通過他來告訴西北所有人,大唐已經打到康居了,當年武帝熬兵萬里攻打的國家現如今後世子孫終於能夠彌補缺憾了。

“鐵良你們需要在移交完細柳州的政務之後才能夠出發。”高斯繼看了一眼一臉羨慕的望着張勝遠去背影的鐵良笑道:“除了西北的所有城池都是你重騎營的作戰範圍。而且針對你們此戰損失較大,後續從於闐那邊過來的補充兵員也會第一時間給你們。”

高斯繼的安排顯然對於當前的薩法爾局勢來說非常合理。在重騎營一個營星夜南下收復條支都督府的時候安西兵團在張勝的率領下從細柳州出發快速北上在高附都督府境內穿城而過之後快速折向西北攻佔南謐州這樣硬是在短短十幾天之內打到了康居城下,幾乎是和康居城得到細柳州之戰的戰況情報同一時間抵達。衆目睽睽之下的安西兵團直接在城外擺開陣勢,四萬人的安西兵團雖然不是齊裝滿員但是對於此時兵力空虛,城小民寡的康居來說四萬人卻幾乎和城內的人口總數一般多了。所以駐守康居的本地將領基本上沒有多少猶豫直接率軍出城投降。藉此張勝迅速拿下了康居附近大大小小十幾座軍鎮,控制了康居全境。這位投誠的改名叫徐貢的當地人被張勝任命爲康居地區的負責人,安西兵團在天啓五年七月二十這天再次從康居往西進發,於七月底陸續收復木鹿州和安息州等地之後分兵兩路,一路南下進入鐵門關重鎮,另一路兵馬則日夜兼程往北打通大宛都督府,這樣一來整個薩法爾北方各地基本上都被安西兵團全部拿下。

而重騎營這一路在等到司馬道信抵達細柳州之後立即出兵鉢羅州,然後從鉢羅州往西而去,經過遲散州進入大汗都督府,鐵良在大汗都督府城外和薩法爾殘餘軍隊展開激戰,成功一舉殲滅薩法爾人最後的希望,這一戰直接屠殺對方軍隊三萬多人,激戰之中的重騎營和自己的主將鐵良一樣暴力炸開大汗都督府城牆,將城內守軍全部擊殺,血腥收復了這座已經被薩法爾同化的看不清任何昔日樣子的州郡。

拿下大汗都督府之後重騎營也開始分兵,北進兵馬朝着姑墨州而去打通和安西兵團的作戰區域的連接通道,而鐵良則親自率軍南下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奇襲奇沙州都督府、昆墟州都督府和沙漠邊緣的旅獒州都督府等地,將整個西部最重要的城池一舉收入囊中。

而此時已經陸續進駐各地的民政官員和從後方調集過來的國民警衛隊也開始接手軍隊的日常防務,高斯繼當即命令南邊條支都督府的重騎營一個營的部隊開始朝南而去,朝着波斯都督府進發。而此時秦空那邊也傳來了最新的消息,薩法爾哈里發終於有了下落。

“看樣子你們玄影衛的工作做的不錯啊。”高斯繼在看到秦空遞過來的最新情報笑道。哈里發最終還是被暗衛佈下的的暗子給解決了,而且連帶的還成功帶着所有跟隨哈里發逃亡的部隊投誠大唐。只不過讓高斯繼感到意外的是哈里發藏匿的地點居然是波斯都督府。

波斯都督府位於薩法爾國土的西南端,是一個靠近海洋的地區,而且西南方向正是大食帝國的邊境線。哈里發逃到那裡最有可能的就是借道去巴爾達。畢竟對於巴爾達而言,薩法爾王朝西南地區勢力纔是從他們那裡分化出去的,而不是薩法爾本土人組建的政權。

“這也難怪了,估計想去巴格達求援吧。”高斯繼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讓秦空派人去通知暗衛那邊在波斯都督府等待重騎營的第三營趕去匯合然後就地駐守。

“你我也各自書寫戰報然後呈送西征軍指揮部吧。薩法爾這場大戰我們南進兵團到如今基本上已經結束任務了。”高斯繼和秦空在當天各自撰寫戰報然後派人送達萬毅西征軍指揮部,並在隨後一個月之後送到長安大本營。南線作戰區域雖然大但是在高斯繼的運籌帷幄之下卻先北方一步完成任務,這對於西征軍乃至於大唐帝國而言無異於減輕了巨大的包袱。在司馬道信安排的人手陸續進入各個城池之後,後勤隊也開始將各地的府庫庫藏加速運回中原,大量的俘虜也開始集中到于闐各地參與于闐那邊的道路修建和屯田屯墾的工作當中,大量的人手也進一步加速了于闐的發展。新任的于闐布政使錢鏐聯合于闐當地商家大賈開始在於闐城附近興建新型工業,積極拓展對蔥嶺以南的薩法爾等地貿易,力爭將於闐建設成安西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

而拓跋思諫在得知南部薩法爾各地陸續被收復之後立即從於闐和河西等地抽調大量人手進入蔥嶺以南,並且急速彙報內閣從長安行政學院抽調一百多名學生跟隨新一批國民警衛隊緊急開赴西北趕來接收。

這樣一來整個八月份南線基本上都在接收當中,完成了主要任務的重騎營和安西兵團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境內殘餘的抵抗勢力還有本土的沙盜匪徒身上,大軍從南到北猶如篩子一般整個薩法爾王朝所有的土地全部篩了一邊,這樣一來除了繳獲了無數的金銀錢財之外還順帶着增加了盡五萬人的俘虜。這些人高斯繼在和司馬道信商議過之後沒有押送到其他地方反而移交給當地的國民警衛隊,作爲勞役投入當地的重建和修路等繁瑣的事情當中。而依靠着這些俘虜司馬道信在後續的一年內硬生生的將主要的道路全部修通。雖說缺乏水泥等建材但是依靠着薩法爾本地大量存在的花崗岩碎石塊將整個道路系統和于闐那邊對接上了。而且隨着道路的暢通,大量于闐那邊從內地運過來的商品也開始沿着這些道路南下進入薩法爾,兩地的交流量日益加大也讓薩法爾這邊逐漸脫離天方教世界的同化轉而日益靠近大唐。

在民政這邊快速接收薩法爾各地事務的時候,高斯繼擔憂的大食帝國派兵南來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不論是秦空安插在巴格達內部的暗衛還是商隊的其他途徑,巴格達方面並沒有派遣援軍進入薩法爾的想法,所以在此情況之下,高斯繼將整個薩法爾的防務全部移交給安西兵團負責,自己帶着重騎營開始從細柳州出發返回北線歸建。實際上直到最後北方和西征軍主力和大食帝國發生激烈碰撞的時候對方也沒有想過從薩法爾這邊過境的打算。到是波斯都督府在後來卻成了天策軍進出大食帝國的重要據點。

“副帥,咱們算是完成了一段歷史,彌補了一段遺憾吧?”薩法爾全境被收復,秦空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他和趙四一南一北經營安西玄影衛分部的任務這麼長時間,對於安西以南地區的所有地區都非常熟悉,很多地方甚至親自踏足過,但是此時要走卻讓他有點捨不得了。

“走吧,這裡以後都是我大唐的國土了,還是你想來就來的?感慨什麼,當年先輩們的遺憾能在你我手中彌補,這就是名傳千古的大事,將來就算是你我退役給後世子孫說起這件事難道不是與有榮焉?”高斯繼微微一笑道:“要是真捨不得的話,以後就將家安在這裡就是。”

“安家那倒不必了,咱們這輩人只怕都要做到四海爲家的準備了。薩法爾收復還有薩曼啊。國內那邊吐蕃之戰不是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嗎?”秦空笑道:“等到我們歇過這段時間說不定皇上還會組織部隊遠征呢。”

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
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