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

公元889年十一月份,天策軍北線集團軍從代州等地出發,沿着燕山山脈以北開始展開收復幽雲等地的任務,二十餘萬大軍水路並進,兵分兩路,北線在拓跋思繼的率領下陸續收復雲州、新州、武州等地。南線在陳凡的親自指揮下,從代州出發,反應燕山,從易州等地出現在北方平原,龐大的步騎軍團開出山麓的一瞬間就讓易州的防禦土崩瓦解,輕而易舉佔領易州。

易州的失陷讓太原府的李克用開始籌謀自己的後路,開始將散落在周邊地域的晉軍集中在太原府,一面抗擊不斷從西面涌來的楊天成兵團,一邊計劃尋找出路,回到沙陀的發源地——輪臺草原,如此一來,晉軍其他地域的軍隊在失去了主力部隊的支援以後徹底崩潰,天策軍南北兩線的攻勢越發猛烈。

李克用在抽搐再三之後聽從了周德威的建議,自己和李存勖帶着晉軍精銳從太原府出發北上,秘密繞過忻州,進入河套地區。此時的李克用再也沒有能力去攻打沿途城鎮,只能希望繞道而行。

不過此時的晉軍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在剛剛除了汾河平原之後就被玄影衛的人發現,情報以飛鴿傳書的速度傳遞到了西線楊天成手中。面對這麼好的時機,楊天成當即將手中所有的機動力量全部派了出去,並且指示河套地區的駐軍竭盡全力攔截李克用,自己親率步兵軍團加大攻擊力度。

西線所屬的騎兵軍團抽調了重騎營、輕騎兵四個營,在鐵良和吳歡的率領下,從汾州出發,長驅直入北上,雙方都在搶時間。而負責斷後的周德威和李承嗣等人這時候率軍前出太原府,試圖攔截西線的騎兵隊伍,卻沒想到和楊天成的步兵大隊一頭撞上,雙方在汾州城外展開大戰。

此時中國北方的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是天策軍兩路攻擊李克用,一路在滄州地區牽制朱全忠。現在卻變成了北方三線開戰,頓時讓原本就吃緊的天策軍兵力施展到了極致,爲了讓前線部隊有持續的作戰能力,除了抽調西部的部隊進入東部以外,新兵處除了給北線送去了一個騎兵軍團,在瞭解了楊天成派兵攔截李克用之後,再次向楊天成輸送了一個步兵軍團,至此天策軍的兵力達到了驚人的四十萬人之巨。面對驟變的戰局,徐天翔和岑天時坐鎮的長安大本營,除了給前線足夠的支持以外,大量的行政學院和工商廳下屬的商團進入河東,在天策軍的佔領區快速恢復秩序,幫助軍隊解脫地方壓力。

“天翔,原本這些都是明年的任務,現在短短几個月全部完成,天策府內外的壓力太大了。”岑天時將拓跋思諫從河西調了回來協助自己處理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和徐天翔坐在總參作戰室盯着滿是線條的地圖苦笑道。

“沒辦法,天成不願意放棄徹底殲滅李克用的機會,將西線的主要力量抽調北上,佔領區的任務一下子全部扔給我們了。”徐天翔一邊琢磨着前線戰事一邊回答岑天時。

“天翔,主公那邊情況如何?這都快一個月過去了,南北兩線遲遲不能和主公在滄州會師,現在天成又被李克用拖住了,北線聽說薊州等地已經開始下雪了,再這麼持續下去萬一情況再起變化我們能用的手段就真的不多了。”岑天時倒是不擔心楊天成,畢竟靠近大本營,可以隨時得到支援,想來想去還是盯着突出東線的滄州地區憂心不已。

徐天翔搖搖頭笑道:“根據小四剛剛收到的信息,主公那邊情況還不錯,暫時不會有什麼問題。我已經給陳凡下達了命令,如果情況不允許就暫時放棄幽北地區,集中全力佔領薊州、涿州,然後主力南下,挺進中原等地,這樣就能夠接替天成的部分任務,讓北線提前和主公匯合。”

岑天時點點頭,對於徐天翔這樣的安排沒有意見,將手中的的茶杯放了下來,道:“我已經讓民政部和後勤部一起趁着年底還有時間往幽北輸送了一次糧草,工商廳也安排商人採購了一部分就地輸送到各州,等待來年開春。”

“北線陳凡原本打算讓兩個步兵營守衛薊州和檀州,現在看來必須要縮減到薊州一個點了。”徐天翔想了想讓外面親衛去快速傳達命令,“冬季契丹人也不會南下,咱們還有時間,了不起明年一開春就開打就是,一個冬天北線的騎兵也休整過來了。”

“軍政大事你做主就好。”岑天時點點頭道:“我去抓緊時間看看慕容那邊安排的怎麼樣了。”

岑天時的離開讓偌大的總參作戰室就剩下了徐天翔和幾個來來往往的參謀,他的思緒也飄到了東邊的那一隅之地。

時間倒退到幾天前,也就是十月底,李玄清率軍和葛存周激戰的戰場。李玄清見到葛存周看到遠方揚起的煙塵臉色剎那間慘白無比。和晉軍打仗打了這麼多年,宣武軍的將領對於騎兵的特點再熟悉不過了,那漫天揚起的煙塵也宣告着對方騎兵大隊的出現。

此時的天策軍根本就不給葛存周反應的時間,右手一揮,烏斯兒開始沿着飛鷹旅開闢的通道迅速衝入對方的鐵甲陣中,彎刀揮起猶如死神的鐮刀一般將那些猝不及防的宣武軍士兵的生命帶走。

此時第一個加入戰場的是高思繼的沙陀騎兵,只見對方從外圍瘋狂衝入宣武軍陣中,左奔又馳,猶如無人之境。因爲葛存周在佈置圍殲李玄清的中央兵團的時候沒有過多的考慮到右側崎嶇道路會有埋伏,因此原本不好走的高思繼反而比另一邊李飛雪要快得多。

“葛將軍,別掙扎了,下馬投降吧。”李玄清朝着葛存周笑道。

“李玄清,你想的美,想讓我等投降,下輩子吧,今天咱們就拼個魚死網破。”葛存周尚未答話,之前被他救起來的鄧天王一聲怒吼再次朝着李玄清撲了過去。長槊隱隱然有着風雷之音朝着李玄清當頭砸下,這一下變故讓周圍的人毫無準備,根本就來不及反應,只有李玄清的眼神悄然眯了起來。

“咣噹”一聲巨響振起漫天的煙塵,斷魂槍在強勢架住了鄧天王的長槊之後,反擊之力讓對方再也把持不住這股巨大的反彈之力,這杆長槊遙遙的飛了出去,鄧天王本人面色赤紅,口中鮮血狂噴而出,轟的一聲砸落在地。

“天王!”鄧天王被身邊的士兵搶了回來,葛存週上前一把抱住了他,但是一看其臉色頓時目眥欲裂,正要起身被鄧天王一把拉住了,“大帥,別去,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趕緊撤軍。”勉力說完這句話,鄧天王腦袋一歪,失去了意識。

“李玄清,你傷我兄弟,我和你不死不休。”葛存周雙手指節捏的發白,鋼牙緊咬,那模樣似乎要把李玄清生吞活剝了一般。

“葛大帥,你已經沒有機會了。”伴隨着李玄清的話音,宣武軍的另一側再次大亂,李飛雪突破對方的重重封鎖終於抵達戰場。三方聯動八萬人的騎兵徹底將葛存周的大陣打崩潰。

“命令全軍立即後撤。”不過戰場的變故倒是讓葛存周清醒了不少,迅速下達撤軍命令,並且親自指揮鐵甲軍和弓箭手斷後。只是這樣一來,其他三個方向的宣武軍卻徹底失去了後撤的機會。李飛雪和高思繼被葛存周擋住之後只能調轉馬頭朝着其他方向衝了過去。葛存周的這招斷尾求生雖然讓他逃出生天,但是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這場戰役一直打到了下午快天黑才結束。高思繼率軍狂追對方十幾裡,將葛存周的部隊徹底殺散,要不是危急關頭葛存週三箭將高思繼射下馬,搞不好根本不能脫身。

李飛雪等打掃完戰場直接是夜裡了,所以也沒打算回去,而是就地安營歇息。李玄清替高思繼將三枚箭矢拔了出來之後,給他敷上草藥,讓其歇息,沙陀騎兵交給了烏斯兒統帥。

“主公,初步統計,咱們擊殺宣武軍五萬餘人,俘虜一萬多,另有一萬多人被我們殺散,葛存周率領逃脫的不到兩萬人。這一路宣武軍徹底被打敗了。”回到帥帳之後李飛雪興奮道。

李玄清點點頭道:“打得不錯,這一仗等於斬斷了朱珍的一條臂膀,等到消息傳到滄州前線,以朱珍的性格八成是要縮回自己的山東半島了。不過葛存周能夠收攏的士兵不會只有兩萬人,被你們打散的士兵應該陸續都會歸隊的。”

一想到宣武軍實施的那種噁心的制度李飛雪也是一陣無奈,朱全忠爲了防止士兵逃亡,在全部士兵臉上赤字,這種辦法是有效的防止了士兵逃亡,但是卻禍害了後代子孫。

“算了,不說這些了,葛存周退回去之後有可能會激起朱全忠的反擊。滄州的戰事不會少的。你們倆去看看負傷士兵,分兵連夜將他們送回大營,其他人休息一夜之後明日一早咱們回軍滄州。”李玄清剛剛吩咐完這些事情,帳外玄影衛的隨行人員匆匆進來。

李玄清匆匆掃了一眼情報,苦笑道:“看樣子是陳凡和天成打的太狠了,李克用已經率晉軍精銳北上河套了,現在吳歡的輕騎兵已經將其攔截了,現在在河套草原打轉呢,等到重騎營抵達。”

“李克用要逃?”李飛雪愣愣道:“輪臺不是在安西嗎?他跑去草原幹什麼?難道他以爲他率領幾萬人就能橫穿草原?想多了吧?”

“他不是要去輪臺?有可能要回突厥在草原的聖地——烏蘭河草原。”李玄清倒是隱隱然猜到了李克用的想法。不過和長安的徐天翔等人一樣,對於李克用的突然行動也是無可奈何,而且他的這一舉動必然打破目前幽並地區錯綜複雜的爭鬥態勢。

“主公,咱們怎麼辦?”李飛雪顯然也想到了後續局面的變化,見到李玄清沉思不語,問道。

李玄清揉了揉腦袋,苦笑道:“咱們能夠收到消息,要不了多久朱全忠也會收到消息,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這傢伙一定還會阻止人馬繼續北上貝州、冀州等地,和我們搶奪李克用的地盤。現在就看天策和陳凡他們的速度有多塊了。”

“算了,咱們能夠想得到天成和陳凡也一定能夠想得到的。明天一早馬上返回滄州城,如果回去的早的話咱們還可以佈置佈置。”李玄清忽然想到了什麼不過也沒多說,只是吩咐李飛雪和烏斯兒抓緊時間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玄清率軍拔營啓程,直接朝着滄州城開了過去,這股龐大的騎兵軍團從景州城外呼嘯而過,嚇得部分昨夜逃到景州的宣武軍士兵再次從景州逃了出去直接往汴梁而去。

不過此時李玄清卻沒有心思對景州動手,繞過景州以後除了讓部分親衛營士兵朝滄州城外的西大營而去之外,主力直奔滄州。從景州到滄州二百多裡地一個多時辰就到了。這股龐大的騎兵很快就讓朱珍等人發現了,急急地派出人手準備攔截。

而此時滄州城內在經歷了王彥章的偷襲之後王厚純將剩下的士兵重新整頓,藉助一波接一波的戰鬥將這些起義軍徹底洗禮,灌輸天策軍的思想和戰鬥技巧,也快速成熟起來。但是由於王彥章那一夜偷襲的力度太大,滄州城內十二個時辰處於緊急待命狀態,王厚純和安休休甚至輪流值守,防止再次出現類似的事件。

朱珍和王彥章以及已經從後面趕來的牛存節和丁會原本打算攔截李玄清,但是卻被對方的陣仗給嚇到了,七八萬人的騎兵風馳電掣一般從衆人面前衝了過去,絲毫沒有停歇直接往滄州城而去。這一幕讓朱珍等人鬆了口氣,但是在騎兵隊伍的中間卻發現了不對,一衆長長的隊伍居然是宣武軍的俘虜,這讓朱珍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他們??怎麼會是我軍的人?”丁會結結巴巴的道。

“糟了,肯定是葛大帥被伏擊了。”王彥章一拍腦袋,指着面前走過一人道:“大帥你看那就是葛大帥的親兵,我認識他。”

這一下朱珍徹底忍不住了,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手指顫顫抖抖的指着滄州城的方向斷斷續續道:“李玄清,我跟你沒完。”

王彥章見到朱珍這副模樣再也忍耐不住,策馬就朝着天策軍的方向衝了過去。只不過等他到了陣前卻發現有一個人正好整以暇的等着他。

“高思繼?原來你也在。”王彥章怒吼一聲挺槍就上前。

“王將軍,大帥有令撤軍。”王彥章的長槍就要朝着高思繼身前,身後傳來了丁會的聲音,頓時讓他一口氣徹底的卸了下來。

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
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