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

“李玄清,快住手。”鐵槍都方陣分開出一條整齊的道路,中間一個戎裝老者在一羣人的跟隨下快步走了過來。

“參見大帥。”鐵槍都士兵對着這位老者下拜行禮,也算是讓李玄清知道了這位老者的身份,靈武軍節度使——韓遵。李玄清自從入靈武軍還沒見過這位靈武軍的掌控者,和印象中的形象似乎有點差別,老了許多。

不過這時候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李玄清聞言收回斷魂槍,同樣下拜行禮,“靈武軍第三衛第四旅旅帥李玄清見過大帥。”軍中行禮不需要和平時一樣下跪參拜,所以李玄清只是半拜行了個軍禮。

“好你個李玄清,敢對李將軍動手?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韓遵走上前去一把幫已經癱軟在地的李茂貞扶了起來,轉頭對着李玄清怒吼道。

“啓稟大帥,神策軍入城之後大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黎民百姓兵災之後再受罹難,不忍百姓受苦,是以率兵到此驅逐神策軍亂軍,還百姓一個公道。大帥此行是爲奉旨平叛,拯救大唐百姓,豈忍百姓再受苦難而不顧?”李玄清聞言擡起頭來,語氣激昂道。

韓遵聞言一愣,來之前張天虎已經和他說過這事了,但是自己想到已經和神策軍楊復恭、王重榮等人等人達成的協議,這時候爲了這麼件事得罪神策軍那自己此番出兵的成果豈不是白費了?所以纔會在拒絕張天虎之後急急忙忙趕來制止李玄清。今天攻破長安城他在中軍都看到了,對於李玄清的表現都看在眼裡。但是此時絕對不能破壞自己的計劃,所以在腦海裡轉過這幾個念頭之後馬上對着李玄清怒吼道:“軍國大事其實你這個毛頭小子能夠想象得到的。神策軍自有神策軍的規矩,我們靈武軍憑什麼干涉?來呀,李玄清冒犯上官,殺害盟軍將士,罪無可赦,立即押下去軍杖四十,免去所有職務,編入後勤火頭營,永不敘用。”

周圍鐵槍都的所有士兵聽到這句話都愣了,韓遵此時說出的話是直接把李玄清一棍子打死,火頭營就算了,永不敘用,那就是說李玄清只能一輩子當一個火頭軍了,所以在這句話說出口之後,原本排成整齊方陣的鐵槍都頓時亂了起來,鐵槍都今天跟隨第三衛一起作戰,李玄清的勇武和麪對百姓的憐憫都深深的震撼着這羣駐守邊疆,保護百姓的鐵血將士的心。此刻見到他的遭遇又如何不動容,軍中自古以來就護短,如果不是軍紀森嚴,早就暴跳如雷了。

果然鐵槍都剛纔和李玄清並肩作戰的那個都伯對着韓遵跪了下來,面色肅然道:“大帥,我等隨李將軍清繳叛逆,是有將令的。李將軍爲國爲民,不能受如此委屈,懇請大帥從輕發落。”他這話一說出口,後面的鐵槍都士兵齊齊的跪了下來,“懇請大帥從輕發落。”

李玄清暗自點了點頭,知道韓遵肯定和神策軍達成了協議,此次出征分贓在即,自己的行事就直接破壞了他的計劃,如果不被制止的話那就說不過去了。不過鐵槍都士兵肯爲自己求情倒是有點意外。

“你們想幹什麼?想造反嗎?還不趕快將李玄清給我押下去?要我親自動手?”韓遵看着跪了一地的鐵槍都士兵冷笑道。

“各位兄弟,我跟你們走。”就在鐵槍都的都伯猛然站起身來之際,李玄清忽然走了過去,冷冷的看了一眼韓遵,笑了笑,拍着這位都伯的肩膀笑道,“走吧,回去我給你們做飯去。”說完直接走往回走。

這位都伯嘆了口氣,對着韓遵一拱手,也跟着走了,他一走所有的鐵槍都士兵也跟着走了。

“李將軍,對不起,我們剛纔沒能勸住大帥。”這位都伯快步走上前來,看了一眼一臉淡然的李玄清,面色慚愧道。

李玄清嘆了口氣,停下腳步,看着眼前這位西北的漢子,搖搖頭道:“我已經不是李將軍了,要是看得起我,就喊我玄清吧,或者和陳宇他們一樣,喊我老三。”頓了一下繼續道:“你們剛纔太沖動了,以後要小心,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這位都伯聞言笑道:“老三,你就不要操心我們的事情了,我鐵良從軍五年了,打過兩次溫末人,大帥不會對我怎麼樣的。你放心,我回去就去找萬指揮使,一定會想辦法去救你的。”

西北人多耿直爽快,認準的事情絕對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李玄清也不多言,只是笑道:“待會來我軍中,我做飯給你們吃,陳宇他們還弄回來幾罈子好酒呢。現在你們可要討好我,不然小心我不給你吃的。”

這句話讓身後聽到的鐵槍都士兵都是哈哈一笑,也沖淡了剛纔低沉凝重的氣氛。鐵良正要說話,卻見到前面胡小四帶着幾個人匆匆而來。

“怎麼啦?出了什麼事情?”李玄清見到胡小四這副模樣,急忙問道,還以爲出了什麼事呢?

胡小四見到鐵槍都的士兵在後面欲言又止,李玄清笑道:“說吧,後面都是自家兄弟,說吧。”

“衛帥被免職了,第三衛也被撤消了,陳宇他們都在軍營之中被人監視了。”胡小四見到李玄清的臉色,點點頭,說出了今天的第二個大消息。

“爲什麼?衛帥爲什麼被免職?我們指揮使呢?他怎麼不說話?”李玄清還未開口,一邊的鐵良就驚叫起來,張天虎的傳說在靈武軍中可是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所以一聽到張天虎被免職,鐵良的反應比李玄清還要強烈。

“快走,回去看看再說。鐵良,你馬上去找萬指揮使瞭解情況,然後來我營中。”李玄清忽然想到了什麼,連忙對鐵良吩咐道。

“老三,我先走了。待會去找你。”鐵良匆忙帶着身後的鐵槍都士兵快速而去,至於韓遵的對於李玄清的處罰早就給忘了,再說有他們在誰敢掄着殺威棒打李玄清,得罪鐵槍都這支靈武軍王牌,除非不想在靈武軍混了。

李玄清也不問胡小四什麼急忙飛速趕到自己的營帳,只見第四旅大營的四周不知何時間布上了崗哨,而且都是靈武軍的老兵,只准進不準出。

“李玄清一進大帳,陳宇他們幾個馬上站起身來,還來不及行禮就被李玄清制止了,“天翔說說怎麼回事?”

“我們是被萬指揮使勒令退出圍剿的,回來之後他才說衛帥已經被免職,而且不讓我們出營。”徐天翔站起身來說出了自己等人的遭遇。

李玄清眼睛一掃沒發現李天一,問道:“天一呢?他沒有被通知嗎?”

胡小四道:“我已經派人去通知了,應該在回來的路上了。”頓了一下,忽然問道:“老三,不會要出什麼事吧?要不要我們提前準備?”

李玄清眉頭一展,見到下面的衆人都是一樣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我心裡有數,不會有事的。不過我下面要說的事情大家務必時刻準備,不得有誤。”

徐天翔聞言眼睛裡忽然閃過一絲精芒,暗自點頭。只聽得李玄清道:“我們到目前爲止一共整編了第三衛多少士兵?情況怎麼樣?”

這是徐天翔的活,所以只聽得他徐徐道:“第三衛由於衛帥的安排和將令,我們已經把所有的士兵全部都整編齊了,一共士兵一千四百人,包括衛帥的直屬隊也送給我們了。對了蘇陽被衛帥派到第四旅了,。”

李玄清聞言心情一振,笑道:“這可是見過血的兵了。天翔,這件事辦得好,大家情緒士氣沒問題吧。”

徐天翔點點頭笑道:“衛帥剛出事那會大家還有點騷動,但是都被我們安撫住了,現在大家都想見你,我跟他們說你回來就會想辦法的。這個辦法還真管用,連蘇陽都對親衛隊說只要你回來衛帥就不會有事。”

“那還不是今天這一仗打出來的信心?”李玄清笑了笑,繼續問道:“我們現在有多少俘虜?傷兵有多少?”

“俘虜三千人,全部分配到各營了,”徐天翔把數字報出來的時候明顯讓大家一驚。侯勇和陳宇幾個大大咧咧的性格都感覺不可思議,這才一天不到的功夫就收編這麼多人,太狠了。

“儘快和第三衛老兵重新整編,剔除所有不安定分子,儘快整編出完整的部隊,天翔這件事你負責,該下重手的時候不要手下留情。”李玄清點點頭,對於這個數字也是感覺很滿意,笑道:“第三衛回來了。”

“小四,你的事情呢?辦的怎麼樣了?”李玄清見到胡小四一直看着自己,忍不住笑道,這傢伙總是給自己帶來驚喜。

“老三,不算你帶回來的那幾車之外,我已經搶到了十五箱金銀財寶,長槍千餘杆,唐刀五千柄,長弓五百副,箭矢沒計算,大概不少於幾萬支,盔甲三百副,還有一些牀弩車弩什麼的。”說完這些不理會下面衆人吃驚到嘴巴張的能裝得下雞蛋的表情,笑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弄到五十匹戰馬,就藏在城外,怎麼樣?”

“小四,我去,你打劫皇宮的兵器庫了?”坐在胡小四身邊的陳凡一把錘在胡小四身上,怪叫道:“你才幾十個人怎麼搶的比我們還多?快告訴我,我待會出去繼續搶。”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笑時,李天一回來了,見到李玄清之後一臉沉重道:“三哥,韓遵這老小子把倉庫裡的東西都和神策軍和河中軍這幫混蛋分了。”

他這話一說出口頓時把剛纔歡樂的場面打的支離破碎,在座的這十幾個人第一次感覺到深深的背叛和沉重,一時間大家都不說話了,只是眼睛都集中在了李玄清身上,大家都知道李玄清帶着自己來靈武軍時說的計劃,包括侯勇這些後來者都知道一點,但也就是知道這一點才讓這幾個新兵營滾刀肉死心塌地的跟着眼前這個年輕人。

“小四,我讓你找的人你找到了嗎?”半晌沉默之後,李玄清忽然擡起頭來問道,聲音中帶着從未有過的鄭重。

“找到了,有一個叫岑天時的書生,說是貞觀年間尚書令岑文本的後人,就在我藏馬的地方,他還幫我召集了不少老百姓,都藏在那等待你的回話。”胡小四站起身來,拱手行禮,神色也如李玄清一般鄭重。

“三哥,我們兄弟都聽你的。你快決斷吧。風裡來雨裡去,我們都不會皺眉。”最後纔來的李天一緊跟着站起來,叫道。

大營中所有人在這一瞬間都站了起來,齊齊的拱手行禮,卻沒有說話,但是意思卻不言而喻。

“小四,待會天黑之後你帶着天翔想辦法出營,把整編過的所有士兵都帶出去,陳宇侯勇和親衛隊留下。其他人出營之後直奔小四藏東西的地方,在我不在的時候,所有人必須聽從天翔調遣。”李玄清站起身來,一字一頓道。

這一刻,所有人都是躬身接令,神色肅然,沒有一絲雜音。

李玄清把身上那塊旗牌令的令牌扔給胡小四,道:“大營內的輜重物資能帶走的全部帶走,趁着靈武軍現在的注意力都在長安城,迅速出營。”

“那老三,你呢?”徐天翔擡頭問道。

“我幫韓大帥打下了長安城,怎麼的也得給我點好處吧。”李玄清起身微微一笑道:“小四,李克用的大軍什麼時候到?”

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
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