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

公元889年十二月底,李玄清領銜的天策府在鏖戰三個月之久,出動大軍盡三十萬將李克用集團徹底擊敗,北線陳凡和滄州兵團在幽州南部的莫州等地順利會師,將李匡威集團徹底擊敗,呈半包圍的狀態將劉仁恭和沙陀人最後的力量周德威徹底圍在了幷州的少數幾個據點之內。西線的揚天成集團在攻下太原府之後主力南下沁州和潞州等地,徹底封鎖住了周德威的所有退路,幷州戰事也進入倒計時。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天策府先後和李克用集團、李匡威集團、劉仁恭集團以及南線的巨頭朱全忠的宣武軍先後發生激烈戰事,歷經重重困難,犧牲將士盡五萬人的代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基本戰略。

李玄清在安排好滄州地區的防務之後率領高思繼的沙陀騎兵快速感到潞州,這座原本被宣武軍佔領但是在葛存周率部挺進滄州之後放棄的中原著名軍鎮。

唐末的藩鎮割據就是從潞州開始的,歷任潞州節度使均無法控制潞州本地的牙兵,所以在潞州形成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潞州的統治者並不能夠完全的控制在潞州的一切,甚至很多時候還會被手下的牙兵牙將掣肘,據不完全統計,在唐末到五代朱全忠建立樑朝統治的這段時間裡,潞州共計有七位以上的節度使死於牙兵叛亂。即使潞州先後被李克用和朱全忠佔領,但是潞州也並不能完全納入其統治範圍。

這段歷史李玄清自然是知道,所以纔會臨時趕到潞州城下,開始親自佈置潞州攻城戰役。

“主公,潞州城內部有我們的內應,明日攻城戰應該不會有什麼難度。”揚天成對於這些牙兵牙將不以爲然,朝着李玄清笑道。

“楊將軍此言差矣,潞州這地方很奇怪,歷任節度使都是底下牙將推舉出來的傀儡,歷經這麼多年,這些牙將早就通過各種關係形成了一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即使我們能夠快速拿下潞州,面對後期治理還是有很多難題的。”之前前往幷州招降沙陀部衆的安休休搖了搖頭道:“我沙陀之前就沒辦法滲透到這層關係網當中,所以在潞州的控制上也只是依靠武力選取牙將當中的代表來維持秩序。”

“主公有何辦法?”揚天成被安休休的話說的一愣一愣的,隨即朝着李玄清問道:“難不成潞州不要了?潞州地區物產豐富,其實可以作爲屯兵屯糧之所,而且還是和朱全忠對抗的前線。”

“傳令下去,明日不要理會內應,你的這名內應沒有經過玄影衛的檢查,我們不能要。讓將士們全力攻城,進入城內以後凡是不願意無條件投降的,一律殺無赦。高將軍,明日你的騎兵營做好準備,步兵攻入城內以後,由你們執行善後計劃,不要介意殺戮,只要是身穿軍服手持兵器的,如果想要活命就給我老老實實的開出城外,否則直接殺。”李玄清殺氣騰騰的話讓所有人悚然一驚,隨即明白李玄清的意思,利用戰爭徹底清洗潞州軍隊,將這種關係網一刀斬斷,這樣剩下的願意投降的直接安排進入建設兵團作爲俘虜對待。

“讓民政部和玄影衛做好接收潞州的準備,另外幷州其他地區的軍鎮安將軍已經全部搞定,周德威和潞州本地人的關係不會好到哪去的,所以也不要遲疑了,一戰全部解決了。至於那些普通的沙陀士兵,安將軍你自行負責,戰後安排他們落籍爲民,到時候和民政部對接好就可以了。”李玄清轉過頭來對着安休休和高思繼道:“在天策府不會有人歧視你們的部族身份,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天策府執行的人人平等的政策,所以不管是漢人還是沙陀人都必須無條件執行天策府制定的律法,如果有人違法,那即使是我也無法赦免,你們兩人必須把這個傳達下去,否則萬一被律法院盯上,可就夠你們受的了。”

“請主公放心,在滄州的時候王大帥已經和末將說過了。如果沙陀人犯法,違背天策府的政策,末將絕對不會偏袒,並且無條件執行主公的命令。”安休休和高思繼對視一眼,明白李玄清這是在交代自己天策府的底線,也是自己這些沙陀人融入天策府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不過按照之前党項人的經歷來看,天策府是真心做到法無偏私,所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如果公平公正對待所有人,還有人僭越法律底線,那也沒什麼好說的。所以安休休和高思繼上前一躬到地,道。

“好了,關於你們沙陀人的安置問題,等打完這一仗民政部會統籌安排的。我要說的最後一件事就是你們倆的問題,因爲存孝大哥的緣故,我對你們兩人也很瞭解,所以想聽聽你們倆的想法,是進入軍政系統還是下放到地方轉入民政系統?”

“主公,我看安將軍其實可以轉入民政系統協助岑先生處理沙陀的民族問題的,高將軍可以留在軍政。”揚天成笑道:“厚純那邊發來的戰情通報可是說了,安將軍在滄州處理政務還是很有成績的。”

“這個可以考慮,你們倆自己想想這件事吧。我不勉強,等回長安之後給我答覆就可以了。”李玄清點點頭笑道:“好了,也不用這麼緊張,大家先坐下來吧。”招呼大家坐下來之後李玄清掃了一眼帥帳內的衆人奇怪道:“小四呢?他不是在你這裡呢?”

“小四說他辦錯了事,沒臉見主公,所以急急忙忙趕回汴梁去了,說是想辦法挑動朱全忠內亂,將功補過。”揚天成道:“這次小四好像真的被打擊到了,在我這裡猶豫了好幾天才走的。”

“情報工作需要統籌計劃,跟着戰略大局走。這件事也不怪他,你去通知他一下,不要意氣用事,他的計劃雖然看起來很完美,但是對手也不是吃素的,不要被對方發現。”李玄清知道胡小四的計劃是什麼,從後世的歷史來看他的計劃基本上是按照平行世界裡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的,但是時間上卻對不上,很難說能不能成功。

“主公放心,我馬上安排人通知他。”揚天成點點頭道:“主公時間不早了,咱們開宴吧,我給大家安排了接風宴,咱們也熱鬧熱鬧。”

“我從滄州趕過來就是準備打劫你的。這三路大軍就你們西線背靠大本營,物資充足,不打劫你打劫誰去。趕緊的開席,我們幾個從滄州過來可是一整天沒怎麼吃飯了。”李玄清笑罵道。

天策軍大營此時此刻熱鬧非凡,打了這麼長時間的戰,將士們早就疲憊不堪,這種全軍熱熱鬧鬧吃飯的事情是最適合釋放疲勞的辦法了,即使外面已經是冬天天氣很冷了,但是在無數個篝火堆面前,將士們一邊烤火一邊啃着酒肉一邊相互嬉戲打鬧,倒也非常有趣,李玄清帶着一衆高級將領也不是穿梭在衆人堆裡,和這些士兵一邊聊天一邊噓寒問暖。

李玄清的到來讓西線兵團的士氣一下子高漲起來,這位年輕的統帥已經成爲天策軍的圖騰,也是無數年經將士心中的偶像,所以隨着李玄清的所到之所所有的士氣都齊聲高呼,這股聲浪漸漸的傳到全營所有地方。

這一幕也讓剛剛加入這個集團的高思繼和安休休唏噓不已,暗自感慨這種上下一心的狀態纔是天策軍無敵的象徵。

李玄清等在潞州城外堂而皇之的開勞軍大會也讓城內困守的周德威等人感到一片淒涼,隨着天策軍西線兵團十幾萬大軍陸續開到城下,自己這些人的前景一下子渺茫起來。和那些本地的牙將想着自己的前途不同,周德威遙望着北方心頭卻在擔憂李克用的安危,不知道那一支寄託了沙陀人最後的希望的軍隊能不能突出重圍,又能不能到達沙陀人的聖地烏蘭河草原呢?

城外安休休和高思繼的抵達也讓周德威心頭暗自揪心不已,他知道李玄清的心思,就是要利用消滅自己來豎立起安休休等人在沙陀民衆中的地位,快速剔除李克用在普通民衆心中的影響,方便戰後統治這些滯留在幷州地區幾十萬的沙陀部族。不過對於這一點周德威倒是沒什麼想法,沙陀百姓也需要生存,讓他不安的事李玄清如此鎮靜的圍剿自己,那麼也就意味着北方已經被平定,那麼李克用是不是已經被剿滅?

周德威已經不敢繼續往下想了,現在支撐自己堅持這麼久的唯一希望就是李克用已經突出去了,也許李玄清顧忌不到草原的狀況,也許北上的部隊被李克用打敗了,要知道那是沙陀最後的精銳,也是沙陀的希望所在。

周德威在潞州惆悵不已,汴州城內朱全忠也從妻子張氏去世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在敬翔拿着最新的北方情報走了進來的時候,朱全忠彷彿也預料到了李玄清的動作,盯着情報沉吟半晌之後問道:“軍師,如今這個局面我宣武軍是否需要北上?”

敬翔知道朱全忠在想什麼,見到他主動問這個問題,暗自鬆了一口氣,知道朱全忠恢復了,不再是幾天前那個只知道傷感的朱全忠了,這一刻的朱全忠纔是宣武軍的統帥,是他敬翔的主公。

“主公,此時北上已經晚了,我們要着手的也不是北上和李玄清爭雄,而是佈置戰後。成大事者都不會在意邊邊角角的爭奪,而是着眼大局,只要大局沒有崩壞,那麼我們和李玄清統一天下的機會還是對等的。而且從目前來看,我們的機會要遠大於李玄清。”敬翔收起自己的情緒,讓門外的親衛去通知謝瞳和鄭璠快速到來之後繼續道:“鄭大人和謝大人都在門外,就等着主公清醒過來商議我們以後的計劃。主公我們目前雖然在北方連續失利,但是其實我們的優勢比李玄清大,主公不要緊盯着李玄清,而忽視了我們自身的優勢。”

“三位請坐,這次是我的失誤,不怪你們。咱們繼續說說以後的佈局。”朱全忠招呼從門外走進來的謝瞳和鄭璠,繼續道。

“首先第一點,雖然李玄清佔領了幽並地區,在黃河中下游和我們南北對峙,但是中原的膏腴之地其實還是掌握在我們宣武軍的手中,李玄清佔領的地盤雖大,但是卻不會有多大的力度支持其後方的財力和武力,反而因爲底盤的擴大,而稀釋其實力,這一點我們比他強的多。”謝瞳也不客氣,坐在朱全忠的左手邊一拱手笑道。

“其次,地形地勢也對天策軍不利,主公請看,天策軍的地盤從東到西綿延千里,北部和草原接壤,需要隨時防備契丹和黠戛斯等草原遊牧部族的南侵,南線和我們還有楊復恭王建等人毗鄰,一旦我們挑動草原契丹人南下,我們南線幾家聯合北上,必然讓其首尾難以相顧,陷入各個擊破的危險之中。”鄭璠指着地圖道:“主公,我已經派人北上和契丹首領耶律瀚雄聯繫了,以耶律瀚雄的眼光不會看不到李玄清的威脅的,所以最早明年開春,最遲明年八九月份,他們兩家必然會有一戰。”

“有心了,鄭軍師。”朱全忠顯然對於鄭璠未雨綢繆的舉動很欣慰,讚賞道。

敬翔見到朱全忠的笑容也跟着笑道:“主公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即使到時候我們不北上和契丹人夾擊李玄清,或者契丹人拖到秋天再動手,咱們也可以趁着李玄清休養生息的時候主力南下消滅淮南的高駢、徐州的時溥等人,利用南線充足的人口和物產充足我們的實力。而李玄清必然要分出大量的精力來安撫幽並地區,這樣一增一減,咱們能夠確保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持續佔據優勢,讓主公可以從容的佈置和李玄清的征戰。”

“所以主公不必爲李玄清佔領幽並地區感到憂心忡忡,反而應該慶幸對方一口將李克用的地盤吃下,吃多了容易撐着。”謝瞳笑道:“李存孝的死打亂了李玄清所有的計劃,逼迫對方採取這種蛇吞象的辦法拿下李克用的地盤,所以對方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謝瞳笑了笑,隱隱然猜到了李玄清的心思。

汴州城內朱全忠君臣之間的談話也奠定了短期內兩家南北對峙的格局,中原被這兩家一分爲二。只不過很多時候意外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謝瞳雖然料到了兩家南北對峙的出現,但是對於李玄清這個穿越衆的瞭解卻不夠,這也導致了後來兩家比拼實力的時候迅速落敗。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工商業一旦被放開了束縛之後對於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推動作用。

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
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