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

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

“七郎,還未開始嗎?”

李隆基向李瑄詢問道。

“回聖人,戌時三刻開始。”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距離戌時三刻還有多久……”

李隆基轉而問記錄時間的宦官。

“啓奏聖人,還有不到半刻……”

記錄時間的宦官回答道。

“我靜待周圍!”

李隆基點頭。

“玉環,要李相沒有弄出上元壯麗,可不要再偏袒他。”

虢國夫人和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圍着楊玉環,向她說道。

李瑄現在對楊氏的利益衝突太大,使得楊氏急於想李瑄倒塌。

但楊玉環維護李瑄,更甚於安祿山。

於是虢國夫人想抓住這次機會。

她們也認爲李瑄不會讓聖人盡興。

聖人不盡興,必然龍顏大怒,只要楊玉環不勸說,應會斥責李瑄。

罷相不切實際,但只要打擊李瑄的威望和在聖人心中的地位,她們以後就會好受許多。

“最近阿姊總是非議七郎,你們有仇怨嗎?”

本來楊玉環滿懷期待地等待,突然被虢國夫人說這些,讓她心裡很不舒服。

已經不止一次了,她的姐姐總是有意無意說李瑄壞話。

“玉環……我們這些弱女子,怎麼會與宰相有怨呢,只是不想讓聖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楊玉瑤當然不會承認“五楊”與李瑄之間的利益衝突。

她們許多事情,都是瞞着楊玉環去做的。

哪怕是求聖人,宴會上喝一杯酒,聖人心一軟就同意了。

“是不是七郎沒給阿姊錢財,裝扮家中。”

楊玉環認爲是這件事情,她與姐姐們感情很好,想從中調和:“阿姊們榮華富貴,很缺錢財嗎?明日我會將聖人的賞賜,分一些給阿姊!”

“不用……”

楊玉瑤連忙說道。

他聽出楊玉環還想維護李瑄。

如果不是斷她財路,李瑄確實討人喜歡。

作爲親姐姐,楊玉瑤甚至懷疑楊玉環和曾經的她一樣,對李瑄春心蕩漾,欲罷不能。

所以才處處維護。

但她不敢說出來,因爲楊氏的一切,來源於楊玉環。

沒有楊玉環的庇護,楊家必然回到之前,並且在這段時間“五楊”樹敵不少,官宦、大族、豪強、公卿、宗室,全部都有被五楊得罪。

屆時,楊氏將死無葬身之地。

“七郎是宰相,連三郎都聽從七郎的意見,你們告訴兄長,要全力支持七郎。”

楊玉環見此,握住楊玉瑤的手,話語一軟。

“我們知曉。”

楊玉瑤只能在心中敷衍。

只要“五楊”心中有貪慾,與李瑄的矛盾無解。

因爲他們要的不是幾千貫,幾萬貫,而是百萬貫計。

他們要的是窮奢極欲。

“那是什麼?”

就在這時,一道驚聲。

文武百官看到一抹亮光在山下閃耀。

李隆基放下酒杯,從翠雲亭的榻上起身,來到楊玉環身邊。

李瑄和李林甫、裴寬、高力士,跟隨在李隆基身旁。

與此同時,驪山的半山腰,李瑄分出的第一梯臺,打鐵花的金吾衛士兵,按照平時的訓練,開始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

他們都知道聖人和貴妃娘娘在山頂觀看,不敢有一絲疏忽。

李瑄承諾,如果今晚表演完美,每人賞賜絹十匹,錢五貫。

所以參與打鐵花的金吾衛士兵,鬥志昂揚。

在萬衆矚目下,第一朵鐵花在最下方的梯臺開始,直徑十丈的鐵花,在一瞬間的綻放後,如萬千星辰一樣墜落,美得令人窒息。

可惜,李隆基和文武百官,都沒有第一時間捕捉到。

楊玉環一直站在能看到華清宮的位置,但她在與楊玉瑤等說話,轉眸之間,只剩下“流星”。

只是如此,楊玉環就無比激動……

倒是下方許多王公大臣的家人,全程目睹第一朵鐵花綻放。

比如裴靈溪、姜月瑤等。

她們在綠閣前的最佳位置,看到鐵花的一瞬,頓時沉浸進入,互相握住彼此的手。

第一朵花開只是開始,金吾衛士兵所用的花棒,是一根拳頭粗細、尺多長的特製樹棒,棒的頂端掏有直徑一寸大小的圓形坑槽,用以盛放鐵汁。打鐵花時,打花者頭戴反扣着的葫蘆瓢,用以防護。

由於冬天,金吾衛士兵並沒有赤裸上身,只是身披麻衣,他們一手拿着盛有鐵汁的上棒,一手拿着未盛鐵汁的下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擊上棒。十幾個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來於熔爐和花棚之間。一棒鐵花沖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連,絡繹不絕……

“鐺鐺……”

“噼裡啪啦……”

鐵棒與鐵片的撞擊聲,火花燃燒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獨特的韻律。

這種韻律在萬籟俱寂的夜晚,格外清晰。

此時李隆基來到楊玉環身邊的位置,他看到山下一朵朵,連連綻放的火花,不敢置信。

這些火花爲什麼能飛數丈高,直徑十餘丈。

還有火花中依稀可見的身影。

文武百官一個個瞠目結舌,他們被這種奇景所吸引。

哪怕是保守派,也忘了要看李瑄的笑話。

在這種美麗的景觀下,一刻鐘時間眨眼而過。

第二梯臺,也開始有鐵花綻放,一入第一梯臺般,讓更多人看到。

但第一梯臺依然保持着鐵花綻放。

WWW ⊙TTKдN ⊙C○

在驪山頂部的李隆基和文武大臣,能清晰地看到兩處相隔不遠的鐵花,此起彼伏。

隨着時間推移,第三梯臺,第四梯臺,直至翠雲亭前,相繼點燃。

火花四濺,璀璨奪目。

在空中盛開的鐵花,千朵萬朵,一片花樹銀花照亮夜空。

這種美輪美奐令人驚心動魄,其美好勝過世間萬千繁華。

有時東風吹過,火星翩飛,又有神韻。

微風吹過楊玉環的長髮,她絕世獨立,望着一層一層的火焰開花,眼中流露驚喜和陶醉。

這一朵朵火焰之花,彷彿開在她的心裡。

雖然每一朵綻放的時間很短,但在她眼眸中綻放的花火,像是永恆一般。

她嘴角微微上揚,那專注的神情,彷彿要將這短暫而絢麗的瞬間,永遠銘刻在心底。

相比於其他人,李瑄倒是沒有那麼稀奇,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他都見過花火。

他巡視周圍,文武百官震驚於天空。

李隆基含笑撫摸鬍鬚。

而楊玉環雙手輕輕地交迭在身前,那溫婉的姿態,彷彿與蒼穹美麗的花火,融爲一體。

那不斷閃爍的花火,映襯着她絕美的臉龐,顯得姿態無雙,不禁讓李瑄多看一眼。

李瑄想來此時在綠閣旁的裴靈溪、長離她們,也是如此般的美麗。

而楊玉環突然醒悟,她第一時間看向李瑄的時候,突然發現李瑄盯着她。

一瞬間臉龐紅了,心動比花火還快。

而李瑄也趕緊錯開目光。

楊玉環更加心虛,她突然拍着手,像小女孩一樣雀躍。

李隆基感覺到旁邊楊玉環的動靜,下意識看一眼。

他以爲楊玉環因看到花火,激動得臉紅。

看楊玉環難得這麼高興,李隆基更加開心,眼角的皺紋再也無法掩飾。

天空的鐵花還在不斷變化,有時如旋轉的花舞,有的時候如牡丹綻放,有的時候如金色瀑布,傾灑人間……

華清宮中的宮女官宦,事實上看得更清楚,她們不自覺放下手頭工作,看向那驪山……

鐵花整整持續一個半時辰,從下到上,依次熄滅……

原本準備的,就是下方的熔爐最多。

最上方只有一個熔爐。

一個半時辰,下方已經輪換兩波人。

再好看的花火,看多了也會膩。

今夜上元,綻放已經足夠。

圓月清冷,但花火讓李隆基和文武大臣全身溫暖,感受不到寒冷。

“啓奏聖人,花火已經結束,聖人盡興否?”

李瑄向李隆基一拜後,向他詢問道。

“盡興!盡興!七郎此何爲也?”

李隆基撫掌大讚,向李瑄詢問。

“聖人請到翠雲亭前的場地一觀!”

李瑄向李隆基邀請到。

李隆基迫不及待要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跟着李瑄來到熔爐旁。

李瑄指着熔爐和花棚,以及器具,向李隆基和楊玉環解釋打鐵花的原理。

原本只是道家驅魔辟邪的小手段,大膽改進一下,竟有如今的蔚爲壯觀。

李隆基被李瑄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先前星火如瀑,爾等是否被燙傷?”

李隆基又問負責打鐵花的金吾衛。

“回聖人,只要技巧好,將鐵液全部放飛高空,並不會被燙傷。若是夏日,我們可赤裸上身打鐵花……”

一名金吾衛的回答驚人。

但此刻李隆基不得不信。

這翠雲亭前他看得清楚,這些金吾衛士兵一直沐浴在火光之中。

“鐵花之美,如星河倒傾,此應讓長安的百姓也看看啊!”

李隆基拍着手說道。

他有這種想法,是想讓長安的無數百姓,承聖君的恩情。

讓外國使節和西域胡商看到大唐的繁華。

這是一種炫耀的心思。

“明年上元節,聖人擺駕回長安城。長安曲江的花燈,與鐵花一起,天上都比不過。”

李瑄笑着向李隆基回答道。

“是極,是極……”

“七郎上元夜甚合我意,我要賞賜七郎錦緞五千匹……”

李隆基認同,明年他一定回長安過元正。

他也因爲此上元夜的佈置,對李瑄大賞。

“臣拜謝聖人……”

李瑄拱手謝恩。

李隆基賞賜,他一向不猶豫地收下。

錦緞就是最華美的進貢蜀錦,價值不菲。

文武百官方醒悟後,心思各異。

李林甫沉默不語。

李瑄的腦袋讓他看不懂,想起之前的嘲笑,此時他只想快點離開。

而李瑄的親信更讚歎於李瑄的智慧,他們通過了解。

這花火是用鐵水綻放,看似華麗,轉瞬即逝。

但實際上花費不大。

在曲中求直,省了無數錢財。

這種敬佩之心,漸漸深入骨髓,今後會有一批文武官吏,將李瑄的話奉爲圭臬,將李瑄的行爲看成大道,最終成爲李瑄的鐵桿支持者,堅定不移……

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89章 王昌齡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15章 大勝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1章 豐安令第63章 河泊十八部完結感言新書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89章 王昌齡第435章 雲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啓第78章 陌刀將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6章 皇帝召見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9章 軍中訓練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40章 羅興失蹤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6章 回樂城中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
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89章 王昌齡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15章 大勝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1章 豐安令第63章 河泊十八部完結感言新書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89章 王昌齡第435章 雲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啓第78章 陌刀將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6章 皇帝召見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9章 軍中訓練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40章 羅興失蹤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6章 回樂城中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